(一)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相當危險的信號。
俄烏戰場形勢正在發生重大變化。如果說最初半年,沖突更多以傳統戰爭方式出現,那么最近,一系列新變化出現了,但我總覺得,預示著人類一個可怕的未來。
從烏軍發布的視頻中可以看出,烏克蘭無人機突然降臨到俄軍上空,俄軍士兵趕緊臥倒,蜷縮成一團,但顯然,有的已經為時過晚。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個鏡頭,面對迫在眼前的無人機,一個俄軍士兵躲也沒法躲,生死關頭,只能沖著鏡頭露出尷尬的笑,恐懼和無奈,溢于言表。
那邊廂,烏克蘭方面現在最頭疼的是,則是俄羅斯發動了更密集的自殺式無人機攻擊。
這不是我們傳統印象中的高精尖軍用無人機。那種無人機,遠程遙控,速度快、巡航里程長,配裝有導彈,發射完后回到基地。但這批俄羅斯的自殺式無人機,用烏克蘭的說法,就是設計成撞向目標并引爆彈頭,從而讓烏克蘭方面疲于應付。
這些無人機從哪里來?
烏克蘭的無人機,有來自美國的“彈簧刀”,但更大放異彩的是土耳其的TB-2。在此前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的沖突中,阿塞拜疆就是使用這種土耳其察打無人機,從空中打坦克,一打一個準,顯現了無人機在戰場的王者威力。
俄羅斯的無人機,按照烏克蘭和西方的說法,則來自伊朗的“見證者-136”無人機。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更是指稱,俄已從伊朗訂購了2000多架該型號自殺式無人機。憤怒的烏克蘭,更是據此要和伊朗斷交。當然,伊朗方面斷然否認向俄出售武器。
不管產品來自哪里,技術水平怎樣,一個殘酷的現實是,無人機已經成了戰場的“游戲的改變者”。
這不由讓人想起四年前的一次刺殺。
2018年8月,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正在檢閱軍隊,突然,兩架無人機載著C4炸藥,掠過列隊的士兵,對馬杜羅發動攻擊。
當時《紐約時報》這樣描述:“這似乎是一場為好萊塢編寫的暗殺事件:低空飛行的無人機、半空中爆炸、總統和第一夫人閃避尋求掩護、數千名列隊的士兵四處逃散、所有這一切都通過現場直播傳向全國”。
這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動用無人機刺殺一國元首。
馬杜羅命大,僥幸逃過一劫。但對俄烏雙方來說,無人機的加入,卻讓很多人在劫難逃。
(二)
我想說的是,從無人機刺殺一國領導人,到現在俄烏戰場無人機當道,對人類來說,這絕不是一個美好的未來。
必須看到,無人機刺殺卡迪米和馬杜羅,太小兒科了,搖搖晃晃的螺旋槳無人機,裝著炸藥,就想刺殺一國領導人,太缺乏技術含量。最后失敗,也實屬正常。
但俄烏戰場的自殺式無人機,卻顯現了一個巨大進步。它事先設定好目標,然后就呼嘯而去,一旦鎖定目標,就以自殺的方式將其摧毀。
但如果這種無人機更小一些呢?
這讓我想起2017年無人機公司StratoEnergytics發布了一款微型無人機武器Stinger。
這真的是一種顛覆性的新式武器,體積比成人掌心還小,自帶一個小型炸彈,其搭載的攝像頭,能進行人臉識別,一旦確認對方就是目標,可以一槍“爆頭”。
也就是說,只要在攻擊程序中輸入目標,這個微型無人機,就像一枚會飛的子彈,能自動尋找并發現目標,隨后發動360度無死角攻擊。
因為是AI武器,根本就不需要人操作,提前輸入命令即可。
雖然近距離攻擊,但能量足夠穿透頭骨。另外,這么小的體積,真是防不勝防。
當然,這種技術更多可用于暗殺,而不是戰場的大規模搏殺。但是,假如展開無人機集群化攻擊呢?
就比如,2019年,多架無人機對沙特石油基地發動攻擊,造成沙特石油出口銳減,全球油價暴漲。
以前,基地組織曾派出人肉炸彈襲擊該目標,但最終被安全部隊瓦解。人肉炸彈沒能完成的任務,集群化無人機幾乎成功了。
單個刺殺無人機自然能力有限,那如果集群化攻擊,5架,10架,50架,100架,1000架呢?
在這種如同蜂群一樣的攻擊隊伍面前,有什么可以阻擋嗎?
烏克蘭碰到的,就是這樣的難題。
所以,俄烏戰場,現在的一景,就是烏克蘭士兵抬起機槍打飛機(無人機)。但哪怕擊落了大部分無人機,但漏網之魚,仍舊對烏方是重大打擊。
在極端情況下,一些完全民用的無人機,甚至都可被改裝送上戰場。
此前,俄羅斯大使館就引用俄前參謀長的話,稱贊大疆公司制造的四旋翼無人機,“原則上已成為現代戰爭的真正象征”。
急得大疆公司立刻澄清:大疆的產品,致力于造福社會,讓生活變得更美好;不適合也不滿足軍事用途需求,我們不支持一切軍事領域的應用。
(三)
無人機可怕的后果,可能超乎很多人的想象。
StratoEnergytics公司曾頗為自信地宣稱:以后,人類不再需要給勇敢的愛國者去準備棺材,現在人工智能勝任他們所有的工作,我們的自主武器很小,速度快,準確,不可阻擋。
這預示著一種全新的作戰方式的開啟。
要知道,以前類似的刺殺活動,必須出動地面部隊或特工,深入敵營,九死一生。
比如,美國2011年獵殺“基地組織”領袖本·拉登,2018年擊斃“伊斯蘭國”領導人巴格達迪,美方都是出動多架武裝直升機,突入現場,發動攻擊。
但現在呢?
甚至都不需要特種兵出手,無人機就可完成。
未來已來,戰爭的方式也在改變。
所以,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無人機,出現在戰場。這種優勢是顯而易見的,既確保了零傷亡,降低了戰爭的成本,更重要的是,更加從心所欲。
只要是人,身處戰場,難免會有膽怯、焦慮等心理波動;劇烈的心理波動,影響戰斗力,更可能導致戰局的反轉。
無人機則不同,操縱員遠離戰場,這就意味著,他們不像是在打仗,更像是在上班。他們不用直面鮮血淋漓,發射導彈,對他們來說,可能只是摁一下按鈕。他們甚至可以邊喝著咖啡,邊發射出導彈。
不久前的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的沖突中,我們看到了這種殘酷;現在的俄烏戰場,我們更見識了察打無人機的威力,以及自殺式無人機的可怖。
但這更多是對強者而言的,不再需要出動大規模地面部隊,也改變了伏尸百萬、血流漂杵的戰爭模式;但對被打擊一方來說,意味著更不可預測的攻擊,更殘酷冷血的殺戮。
幾百年前的人類,很難想象,原來靠大刀長矛弓箭決定勝敗的戰爭,后來會被手槍、炸彈徹底改變;我們或許很難想象,這種集群化的無人機,將徹底改變戰爭或斗爭的形態。
當然,在無人機之上,還有核武器,兩者的結合,更讓人感到恐怖。
實事求是地說,與美國的無人機相比,俄烏戰場的無人機,還處在比較低級的階段。但其展現出的巨大威力,卻預示著未來戰爭的一個方向。
此外,我們還必須擔心一個更可怕的場景:人工智能武器只需要預先輸入指令,不再需要人類中間干預;但一旦掌握了人類生死的戰爭機器,突然某一天,智能到集體“叛亂”起來,人類又何去何從?
這,應該不僅僅只是好萊塢的電影情節吧。
人類發明了無人機,無人機又變成了廉價的殺人機器;但未來的人類,或許正面臨一個更可怕的未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