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9月新學期開始,“香港從來不是英國的殖民地”將明確寫入香港新版教材,這是中國香港改進教科書內容工作的一部分。
這一極其重要的歷史認知,理所應當讓香港下一代知道。然而,西方媒體卻坐不住了。
6月15日,英國《泰晤士報》報道了此事,還對中國香港的教材內容指手劃腳。BBC等英媒聲稱,這是特區政府不斷嘗試淡化英國在香港管治歷史的又一舉措。
美國《紐約時報》也跳出來借此事攻擊中國正在收緊對香港的教育和文化管控。
6月17日,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接受了《環球時報》采訪并回應了此事。
她表示:“香港從來不是殖民地”,這不是一個新提法,而是中國的一貫立場,也是1972年聯合國相關決議的內容。一些西方媒體最近大肆炒作香港新教材,其潛在意圖是推動他們“香港曾是殖民地,有自決權并可尋求獨立”的政治敘事,在香港埋下動蕩的種子。
她還說,“很可惜沒有外媒來問我對這件事的看法。如果有外媒就此事采訪我,我會讓他翻查一下1972年聯合國到底發生了什么。我還要對他說,你們的國家在投票中輸了,現在請不要造謠。”
范徐麗泰的回應不僅戳中了西方媒體大肆炒作香港新教材的陰謀的要害。同時也說明香港的教育領域的撥亂反正工作正在堅定有序地進行著。
從2019年的“修例風波”我們可以看到,一些香港年青人的歷史認知荒謬到了何種程度。
我們現在要明明白白地告訴香港校園里的學生們,“香港從來不是英國的殖民地”。
關于這件事,甚至一些內地網友也是迷迷糊糊,評論區時常出現“有點懵”、“不太明白,能解釋嗎?”、“我都暈了”……等回復。
實際上在2017年7月21日,新華社發布的《新聞信息報道中的禁用詞和慎用詞》中就有過明確的規范:
不得將回歸前的香港、澳門稱為“殖民地”,可說“受到殖民統治”。
關于此事我以前寫過一些,為什么我們不能將香港、澳門稱為殖民地?因為這到關系到國家主權問題。
在當年這是一場嚴肅的政治和外交斗爭,1997香港回歸、1999年澳門回歸,本身就是斗爭的結果。
“香港回歸以前是英國的殖民地”的說法,有的人可能不覺得有什么不對,但對于毛澤東這樣一位偉大而敏銳的政治家來說,這種說法一旦變成國際共識,那就會影響到香港的主權問題和前途命運,必須說清楚。
為主權而斗爭
1949年新中國成立,英葡兩國對港澳的未來卻還抱著某種幻想,尤其是英國,它會折騰”獨立“問題,想用另一種方式繼續控制香港。
50年代末全球殖民地爭取獨立的運動風起云涌,中國和其它社會主義國家都堅決支持它們的反霸權抗爭。
在1960年舉行的第15屆聯大上,蘇聯帶領43個國家提出了《給予殖民地國家和人民獨立宣言》草案,在大會上表決通過。
根據宣言內容,聯合國成立了一個專門機構--非殖民化特別委員會。美國、蘇聯、英國、印度等24國為成員,該委員會將香港和澳門納入了殖民地名單之中。
但香港、澳門的主權一直屬于中國,它跟非洲、東南亞、南太平洋等殖民地性質完全不同。
毛主席立刻敏銳地意識到“《宣言》名單”將給港澳回歸帶來不可預測的復雜性。
被列為殖民地意味著什么?當殖民統治被結束后,殖民地有三種命運選擇:
一 、宣布獨立,成為聯合國會員國(大多數殖民地的選擇);
二、成為聯合國指定的被“托管”地區(像馬紹爾群島至今仍是美國的“自由聯絡國”;
三、與舊統治者簽定政治、經濟、軍事新協議,實質延續殖民統治。
如果中國不對港澳被列為殖民地問題做出反應,那就等于默認接受港澳的未來有“選擇”的余地,因為我們是認同《宣言》精神的。
所以,如何去反對非殖民化特別委員會將港澳納入殖民地名單,是一場非常艱巨而微妙的斗爭。
我們不能直接反對《宣言》,但又要說服大多數國家同意修改名單,將港澳剔除,可見難度之大。
還有一個難點是中國的聯合國代表席位還被蔣介石當局竊取,但它們對這份《宣言》無動于衷,蔣介石是否意識到《宣言》對中國存在的隱患都不一定。毛澤東與蔣介石的眼光和格局真是有著天與地的差距。
英國則看到了變相延續殖民統治的希望,它甚至可以提前宣布放棄對香港的治權。這樣既能占據道德高地,又能讓香港“自主地選擇未來”。
中國當然識破了英國的陰謀,對于中國來說,將來的香港除了回歸祖國,絕不可能存在其它選擇。
在未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之前,中國蓄力待發,做好對各國的團結工作(為將來拉票)。
在毛主席和周總理指揮和部署下,中國外交人員為此積極工作了近十年時間,待時機成熟一舉而定。
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了聯合國合法席位。
12月,中國駐聯合國代表團申請加入“非殖民化特別委員會”,并順利通過。
1972年初,毛主席趁熱打鐵,指示中國代表團盡早行動,將港澳剔除出殖民地名單。
1972年3月4日,中國駐聯合國副代表張永寬在會議上發言,要求取消印度的“非殖民化特別委員會”成員資格,因為它在南亞進行霸權擴張,不配留在委員會(1972年3月5日《人民日報》)。
把印度趕出去,中國是理直氣壯,印度對南亞小國的所做所為不就是變相殖民嗎?另外,把印度拎出來,中國可以避免給別人帶來一種專門是為了名單問題而來的感覺。
1972年3月8日,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黃華致函“非殖民化特別委員會”主席薩利姆:“香港、澳門是屬于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帝國主義強加于中國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結果。香港和澳門是被英國和葡萄牙當局占領的中國領土的一部分,解決香港、澳門問題完全是屬于中國主權范圍內的問題,根本不屬于通常的‘殖民地’范疇。因此,不應列入反殖宣言中適用的殖民地地區的名單之內。”
6月15日特別委員會通過決議,并向聯大建議將香港和澳門從名單中刪除。
這離不開委員會主席、坦桑尼亞政治家薩利姆的大力支持。2019年9月17日,中國授予薩利姆先生“友誼勛章”(共六位外國友人,他是非洲唯一獲此殊榮的人士),我們不會忘記這些當年幫助過我們的好朋友、老朋友。
中國支持《宣言》精神,但委會員也應當看到具體問題當中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香港和澳門有特殊性,不能被普遍化。
特別委員會這一關通過后,斗爭重點就放在了聯大投票上。
不希望殖民地名單被修改的英國、美國也在私下拉票,但它們對票數感到絕望,英國連歐洲的票都拉不到幾張。
1972年11月8日,聯大對是否將港澳從名單之中刪除的問題進行表決,當天投票結果:
支持刪除:99票
反對刪除:5票(美國、英國、法國、南非、葡萄牙)。
其它為棄權票。
范徐麗泰這次在采訪中也提到了“99比5”的懸殊票數,但西方媒體現在根本不敢提聯合國決議,只是一味地歪曲、造謠。
決議通過后,中國贏得了斗爭的決定性勝利,在國際法理上確認了中國對港澳的主權,為回歸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石。
毛主席當時已是79歲,周總理是74歲。港澳回歸中國的基礎已經打好,任何國家都無權把港澳回歸問題提交聯合國討論,它們不是殖民地,主權完全屬于中國,沒有其它選擇,剩下的只是回歸時間和方式問題。
如果當年不是如此快速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拖下去會非常麻煩,英國、美國可以拿著聯合國殖民地名單,用《宣言》精神來跟中國折騰。
1972年12月14日,英國還曾致函聯合國秘書長,做最后的掙扎,說名單修改的決議不應當影響香港的殖民地法律地位,但沒人搭理它。
中國將香港和澳門從非殖民化特別委員會名單中刪除,為中英交涉解決香港回歸問題提供了最重要的國際法理依據,英國再怎么胡攪蠻纏都是徒勞的。
所以才有了80年代中英談判時“主權問題不容談判”這句話。
不少人將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在人民大會堂摔倒那一幕視為斗爭的開始,其實這是斗爭的不同階段。因為主權歸屬問題已經由毛主席那一代領導人解決了,什么叫遠見卓識?這就是!
香港順利回歸中國20多年后,西方對中國香港仍然賊心不死,一邊豢養走狗,一邊抱團對中國香港指手劃腳,這是一場新的斗爭。
西方對香港教育領域進行了多年滲透,以前的教材里充斥著對自己國家的污名化、妖魔化的內容;對西方則是盡情美化,連鴉片戰爭都能說成是“幫助中國打擊毒品”。直到去年8月10日,成立48年的香港“教協”才宣布解散。
“香港從來不是英國的殖民地”全面寫入教材,西方就立刻跳腳了,可見教材內容是有多么的重要。
英國和美國一直在緊緊盯著香港的教材,但現在它們沒有了工具,插不進手,只能活活急死。
只要敢于斗爭,在中國香港各個領域撥亂反正,勝利就一定會屬于中國人民。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