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年居上海,每日見中華。
有病不求藥,無聊才讀書。
一闊臉就變,所砍頭漸多。
忽而又下野,南無阿彌陀。
【背景】
在辛亥革命后的二十多年中,中國社會一直處在“風云突變,軍閥重開戰,灑向人間都是怨”的動亂狀態之中。其間從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到蔣介石發動的“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以及各派軍閥進行的廝殺混戰,都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這些吃人的豺狼,為了爭權奪利,耍盡了反革命的兩面派手段。面對這些人面獸心之徒,魯迅憎恨萬分,在贈給友人的這首詩里予以了強烈的諷刺和揭露。
作者通過日本友人內山完造久居上海的漫長閱歷,形象地概括出了辛亥革命后二十年來中國社會上彌漫的黑煙濁霧,政界的風云變幻,集中地刻劃了當時新舊軍閥、官僚政客“亂哄哄你方喝罷我登場”的無恥丑態,同時也無情地揭露了這些禍國殃民、“得志便猖狂”,失勢就“韜晦”的反革命兩面派的卑劣手段。
內山完造“廿年居上海,每日見中華”。他不但目睹了辛亥革命的興起與失敗,而且也見到了竊國大盜袁世凱稱帝的曇花一現的丑劇;他不但看見了張勛復辟的破產,而且也聽到了獨夫民賊蔣介石“四·一二”大屠殺的槍聲,同時他也看見了一個個劊子手上臺下臺的丑惡表演。在這風云變幻的二十多年中,無論是魔鬼的騙術,兩面派的伎倆,還是偽善者“讀書”“養病”的奧密,都映在鄔其山先生的眼里。這里不僅是說鄔其山的漫長經歷,更主要的是寄寓了魯迅先生對當時社會深刻的辯證的認識。
“有病不求藥,無聊才讀書”,是揭露那些劊子手們被逼下野之后玩弄的花招。那些官僚、軍閥被迫下臺后,以“讀書”“養病”為名,伺機反撲。所以這種“病”無須求醫用藥, 只要時機一到,便跳上臺來,爭奪殺人的權柄。
“一闊臉就變,所砍頭見多”,兩詩形象地寫出了那些失勢后又得勢的劊子手的兇殘面目、豺狼本性。他們“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蔣介石上臺前,“尊孔讀經”,“仁義” 滿口,上臺后,面紗一扯,“臉就變”,揮起屠刀,大肆殘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袁世凱是這樣,段祺瑞是這樣,一切反革命兩面派都是這樣“一闊臉就變”的騙子,都是這樣“殺人如草不聞聲”的暴徒!然而反動派總是好景不長,各派軍閥政客誰也坐不穩那“高臺寶坐”,猖狂一時之后,便“忽而又下野”,去干“有病不求藥,無聊才讀書”的可恥勾當去了。 對他們的這種可恥的狼狽的下場,魯迅深感痛快和高興,“南無阿彌陀”這一佛教梵語的引用,深刻地表達了魯迅對這些丑類的嘲諷與抨擊。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