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女孩》(Black Girl,1966)是由“非洲電影之父”烏斯曼·塞姆班(ousmane sembène,1923-2007)導演的電影。在非洲電影史上,該片被公認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第一部故事長片,也是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非洲女性題材電影。
影片講述了塞內加爾女孩杜安娜(Diouana)在故鄉達喀爾為一個法國人家庭做保姆,后隨這個家庭遷回法國。在這個殖民者的國度,理想與現實的碰撞、失語而孤立的困境,重重壓迫下,杜安娜的自尊心一次又一次被創傷,最終釀成悲劇。
法農《全世界受苦的人》讀書小組在國際勞動婦女節到來之際觀看了這部影片,并結合閱讀體會展開討論。我們談到杜安娜服裝的變化及其中所反映的“虛假意識”,探討杜安娜選擇自殺的原因和被壓迫者的語言與反抗可能性,與此同時,我們也在電影中殖民與性別錯綜復雜的關系中思考性別平等的含義——我們認為,真正的女性主義,應該是實現所有被壓迫者的解放,不應該忽略階級和種族的視角。
今天是國際婦女節,通過分享我們的討論與思考,我們希望向各位讀者推薦這樣一部特別的電影,去看到另一片大陸上不盡相同的風景人文,也看到我們共同經歷、訴說的壓迫與抗爭。
《黑女孩》電影海報
一
圍裙、高跟鞋和假發:虛假意識
1、是追求一種更高的自我,還是對壓迫者的模仿?
非文:杜安娜來到法國,要的并不是一份保姆或者女傭這樣對她而言毫無意義的工作,她帶著對更好生活的向往來到法國,所以她做家務時也要打扮得像去參加派對一樣。她穿著美麗的高跟鞋,但是雇主太太一定要讓她系上圍裙——讓她認清楚自己的身份,把她美麗的夢永遠禁錮在圍裙里。
電影最后,男主人問是不是因為最近沒給她發工資,她才表現得如此不配合,并給了她兩萬法郎。杜安娜接過了錢,痛哭流涕,全身匍匐在地,接著,她站起來,把錢全部還給男主人。無比清醒的杜安娜是不會接受男主人的錢的,她拒絕成為奴隸,自然會拒絕奴隸主的施舍。
男主人給她錢這個行為讓她徹底看到自己夢想的破碎,她來了法國,但并沒有過上理想的生活,她或許也意識到了,即使離開雇主家另謀生路,在這里她依然找不到尊嚴:白人還是白人,她還是那個來自達喀爾的非洲黑人。
電影畫面 | 女主人在給杜安娜系上圍裙
侯泠:杜安娜開始一心想要去法國,到最后選擇在法國自殺,她之所以想要脫離自己的祖國,是因為她相信法國人的生活方式比達喀爾人的生活方式更好,她應當像法國人那樣生活——這反映出她在依照白人殖民者的思維進行思考和判斷,這是虛假意識的典型表現。
虛假意識(false consciousness)是一個馬克思主義概念,指剝削階級的意識形態虛假地反映現實,但卻被認為是唯一合理、正確的意識。在資本主義社會中,虛假意識就是資產階級刻意向無產階級灌輸誤導性想法,誘導無產階級像資產階級那樣思考。比如,無產階級本應通過革命推翻資本主義制度,但是在“虛假意識”的影響下,卻認為在資本主義制度中,可以依靠個人努力實現階級飛躍,因此他們寧愿為成為資本家而奮斗。
云岫:杜安娜穿著時尚的裙子,踩著高跟鞋,帶著模仿法國婦女發型的假發,她事實上是帶著對城市/殖民宗主國的幻想和期待來到法國的——她意識里希望成為和法國人(殖民者)一樣的人。被殖民者們沒有被啟蒙,因此就被困在了殖民者營造的迷霧中,在囚籠中為著殖民者勾勒出的希望與幻想竭力抗爭。就像法農在《全世界受苦的人》中所談到的那樣:
然而,被殖民者在內心深處不承認任何對他們的指控。他們是被統治,不是被馴服。他們是被貶低,但并不承認自己真的低人一等。他們耐心等待著,一旦殖民者放松警惕,就會撲上去。被殖民者的肌肉一直在等待。我們不能說他們焦慮不安,或是他們害怕了。實際上,他們時刻準備拋棄自己作為獵物的角色,改當獵人。被殖民者是始終想要成為壓迫者的被壓迫者。
電影畫面 | 杜安娜躺在床上閱讀雜志【注:這種時尚雜志宣傳法國白人上中產式的消費、打扮、享受,是殖民地年輕人“虛假意識”來源之一】
雨博:面對作為殖民者的法國,民眾的態度是憤怒、憎恨、愿意付諸暴力的;但實現非殖民化后,面對現代化的、作為發展標桿的法國,民眾的態度似乎又是向往、羨慕、愿意遷徙過去以獲取成功的。現代主義對杜安娜等非洲貧困人民具有強大的吸引力,這表明資本主義、殖民主義和現代主義的同構并未被充分揭示出來,現代主義的欺騙性還在源源不斷地生產出民眾的向往和幻覺、落差和破滅。
2、虛假意識在現實面前破碎,回歸自我與民族認同
小藍:電影也展現了非洲人民對宗主國生活的評判。從最開始杜安娜對富足生活的向往、期待,在紀念碑的臺階上蹦跳著念叨“去法國、去法國”;到被困在廚房與客廳時,失望透頂地想著這里的人“不過如此”“白天鎖著門,晚上也鎖著門”“樓上又在打架”,杜安娜的感受即便不足以稱為“覺醒”,至少也完成了對西方世界的祛魅。
侯泠:還沒有覺醒的被殖民者沒有找到出路,只能循著殖民者的路徑——想取代他,而不是所有人都解放和平等。杜安娜原先的著裝、思路都是在模仿法國殖民者女主人,要拋棄自己國家的貧困落后。她以為到了法國就可以過上女主人那樣的生活——這里我們也可以看到消費主義化的對法國中產階級女性的刻板印象(如精致的服裝、內衣、香水,海灘度假等)。但在影片結尾,杜安娜拋棄摩登的假發,用自己原有的非洲發型,女主人給的西式衣服也不要了,這說明她找回了自己的身份,然而這覺醒的時刻,也是她決定結束生命的時刻。
電影畫面 | 杜安娜摘下假發
二
杜安娜之死:失語者的吶喊
1、壓抑的電影,失語的主角,被剝削而無從抵抗的非洲人民
侯農:這部電影給人的感覺特別壓抑,我想這種壓抑體現在電影主角的“失語”當中。杜安娜在影片中總是沉默的,只有通過內心獨白,我們才能了解她的情緒、觀點、訴求。這也隱喻了整個被殖民的非洲:因為權力的極端不對等,被殖民地在世界系統中是失語的,無法向殖民者、向全世界表達自己的訴求。
因此,她的抵抗也大多是消極的。杜安娜自殺之后,她的法國雇主回到達喀爾,把杜安娜的工錢、衣物、面具送還給她的媽媽,媽媽一言不發,默默拒絕了他的偽善。杜安娜的鄰居們也只能通過眼神表達自己的憤怒,“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于是,沒有想象中的語言沖突、肢體沖撞,唯一相對主動表達自己憤怒和悲傷的,是小男孩——他戴著面具,在達喀爾的街道上,像一個幽靈一樣,追著男人跑。那個面具耷拉著臉,清瘦而憂郁,象征著被殖民剝奪的非洲的肉體與靈魂。
電影畫面 | 舉著面具的小男孩
小展:我感覺正是因為這種“靜”,失語的主人公和豐富而洶涌的內心的獨白的結合與反差,才反映出最大的反抗和壓抑。就像《隱入塵煙》這部影片那樣,大多數真實的人生也許就是這樣沒有過多吵鬧與喧囂的,而正是在這樣的靜默中,觀影者與主人公達到心與心的碰撞,更加沉浸地感受當事人的壓抑與內心的吶喊。
杜安娜的自殺也許是她所處的邊緣狀況的必然結果,是對其中現實沖突的放大——黑女孩在非洲時對法國生活的期待和來到法國后受到的羞辱與歧視,杜安娜的壓抑和法國中上層人士的自在生活等等……
2、緣何“失語”?語言的政治性
雨博:觀看《黑女孩》時,聽到雇主的朋友說杜安娜雖然不懂法語卻能聽懂雇主夫婦的指令是“像動物一樣”,感到內心一陣刺痛。杜安娜所服務的白人夫婦看上去挺正常,似乎是一對“合格”的雇主,但是這時他們沒有反駁朋友們對杜安娜的辱罵,這側面說明了這對夫婦的真實心態,也揭露了殖民者的偽善。即使塞內加爾已經實現了名義上的獨立,但殖民者將被殖民者非人化、動物化,剝奪其主體性的心態依然是根深蒂固的。我們可以看到殖民者對被殖民者的壓迫如何細微而赤裸地體現在人們日常行為和話語中,這種種族壓迫的暴力已經日常化、隱蔽化了。
雨薇:這種把被殖民者非人化處理是殖民者慣用的伎倆,也是精英知識分子的傲慢和無知。白左們慣用的“非暴力”的立場是對反殖民斗爭的污名化。這讓我想到有關拉美饑餓美學的文章An Esthetic of Hunger:Glauber Rocha, Brazil,January,1965里的幾段話:
對于歐洲觀察者來說,只有在滿足對原始主義的懷舊情緒的情況下,欠發達世界的藝術創作過程才有意義。這種原始主義通常被呈現為一種混合形式,偽裝在‘文明世界’遲來的遺產之下,這種遺產由于受到殖民條件的影響而鮮為人知。
從《新電影》(Cinema Novo)中可以看出,暴力美學在原始之前是革命性的。這是殖民者意識到被殖民者的最初時刻。只有當面對暴力時,殖民者才能通過恐怖了解他所利用的文化的力量。
電影畫面 | 站在學校前的男人們
侯泠:《黑女孩》這部電影的語言(法語)非常重要:一方面法國殖民者傲慢地標榜自己的語言和文化,而極力貶低殖民地(包括塞內加爾)人民的語言、歷史、傳統和文化。比如說,塞內加爾有很多種方言,重要的就有五、六種,但是殖民者卻將不懂法語的殖民地人民視為“文盲”。
另一方面,殖民地只有少數精英會聽說讀寫法語,教育很不普及,導演烏斯曼·塞姆班也是偷渡到馬賽作碼頭工人后在法國共產黨和工會辦的夜校里學的法語。在《黑女孩》中我們也看到,簡陋學校里的學生基本都是男性,這里也有女性更難受到“法語教育”的性別等級問題。所以電影的主人公杜安娜不會法語,也就成了片中殖民者眼中的“動物”——后者對于主人的價值,就是她盡管像沉默的動物,但還能做飯、做家務。
3、內心獨白與回憶鏡頭,讓失語者的血肉與靈魂說話
侯自:區別于工業影視劇中充滿詩意、渲染氛圍的旁白,這部電影的旁白是主人公的內心所思所想,是碎片化、日常化的,有時候自問自答,很有帶入感。這樣的方式拉近了觀眾與主人公的距離,產生共鳴,讓人直觀地看到非洲地區底層人民生活的艱辛,去理解他們所面對的饑餓、危險,還有上層人士的壓迫與欺騙…
小藍:導演通過大量第一人稱的內心獨白與回憶鏡頭,生動地展現了杜安娜表面的沉默背后豐富、精彩的真實想法。屏幕外的觀眾能夠體會到在非洲的日常生活中單純的快樂,也能感受到黑女孩在法國家庭中的窒息與抑郁。
然而,在法國雇主家朋友聚餐的對話中,我們可以看到,在殖民者的視角下,非洲是貧困、落后、戰亂頻仍的國家,而非洲人民是懶惰、忘恩負義、不思進取的——這一帶有極端偏見的形象長久流傳,甚至一度成為種族歧視的“科學”憑據,而被殖民者從未獲得過足夠的自我表達空間。
塞姆班克制地展現了“沉默的被殖民者”與“有聲的殖民者”的尖銳對比,又將觀眾置于前者的立場,于是在觀影的過程中,觀眾可以代入杜安娜的視角,“有口難辯”的無措和憤怒便顯得格外具體。
電影畫面 | 黑人女性們坐在街邊等待工作機會
4、反抗或許無力,但可以擁有選擇反抗的主體性
云岫:《黑女孩》的中的杜安娜來到法國后,她的高跟鞋穿了又脫下,折射出她心理變化從期待、失望、絕望到反抗的過程。杜安娜最后走向自殺,并不是歇斯底里的,她決定死亡前的平靜甚至讓觀眾對她的死亡感到意外。至此,導演的目的其實已經達成,即通過小人物在殖民主義的牢籠中,從幻想到破滅的過程,以死亡完成小人物最大的反抗,讓觀者感受到深深的無力感。這種無力感,既存在于飯桌上,作為殖民者代表的法國男性對被殖民地女性的冒犯,也存在于報紙上輕飄飄地對杜安娜死訊的報導。
侯泠:杜安娜的自殺可被解讀為實際的,或象征性的。一方面,這一絕望的選擇映射出像她一樣的殖民地人民沒有出路的沉重現實,但另一方面,自殺反映了她的主體性:她被殖民者視為動物、工作機器、家具,而不是一個有主體性的人。她在選擇結束自己生命時,成為了一個有主體意識的人。
另外,也聯想到2月25日為抗議以色列和美國對加沙人民種族屠殺而自焚的美國空軍軍人亞倫·布什內爾(1999-2024),他用生命向世界發出呼聲,試圖獲得麻木的人注意,促使他們覺醒——盡管極端麻木的人不會有反應,如影片中海灘上度假的人只是漫不經心地掃一眼杜安娜自殺的新聞,依舊故我。但這一舉動震驚到了我們觀眾中的很多人。
電影畫面 | 杜安娜和她送給雇主家的非洲面具
非文:杜安娜的想法、舉動,好像都在我的意料之外。因為按照現在的一種邏輯,既然你選擇了來做這份工作,雖然可能到了工作崗位后發現比招聘時候宣傳的工作要更辛苦,但老板還是不錯的,沒有因為你睡了懶覺就辭退你,還會給你很多獎金。你來工作不就是為了掙錢嗎?那又何必因為工作更多而抱怨呢?何況這些工作看起來并不算很辛苦。
豆瓣評論里有人說杜安娜“有點作”,說她“懶散、牢騷滿腹”,依據的可能就是這種邏輯。當我意識到讓我感到驚訝的原因是我同樣依據這種事實上是殖民者的邏輯來判斷杜安娜“應有的”想法和舉動時,我感到無比地羞愧。杜安娜的“平等意識”超越我太多了,她稱自己為“奴隸”,這不得不讓人直接聯想到“工資奴隸”(wage slave)。
自殺的杜安娜,也是清醒的、勇敢的、自尊自愛的杜安娜,她給了我很大啟發:我們處在匱乏的狀態太久了,被掠奪、被剝削太深了,以至于有時候我們會忘記一個公正的、平等的、人人充實而完滿的社會應該是什么樣的。
我們需要對日常生活中隨時隨處可能存在的不公和匱乏,保持一種孩童般的敏感和憤怒。不能因為我們已經對類似的事情司空見慣了,就失去我們在孩童時代對世界曾懷抱的那份最純真、最美好的想象。大人不是諳于世故的同義詞,大人應該是有能力去建設孩子們想象中的世界的人。
我想起亞倫-布什內爾,他用同樣的方式啟發了我,他在生前訪談中談到,想象一個更美好的世界是很重要的,這讓我們有準備去拒絕現在世界的一些東西。
三
性別與階級視角:追求所有人的平等
電影片段再現:
早上,女主人將杜安娜叫醒,杜安娜不大情愿地醒來,走進衛生間洗漱。還沒一會兒,本就煩躁的女主人耐心盡失,大發雷霆,奮力捶門,嚷嚷著叫杜安娜快點出來。見丈夫穿上衣服起來后,女主人對他沒好氣地說道:我還要自己泡咖啡喝,要她何用。不久家里的女傭就是我了。而起床后的丈夫坐在桌邊優哉游哉翻看著報紙,等待著被人奉送上泡好的咖啡。
雨博:《黑女孩》中女主人的話讓我想到女性主義所熱衷討論的問題,比如誰應該承擔家務,女性的家務勞動如何獲得報酬等。女主人作為發達國家和殖民地國家的知識分子,她心中有強烈的擺脫家務束縛的愿望,這樣她可以有更多時間和精力來追求自己的事業。但事實情況是,殖民地國家的女性主義主張存在虛偽性:所謂女性獨立其實意味著將家庭內部男性對女性家務勞動的無償占有,轉化為以殖民結構為基礎白人中產女性對黑人底層女性的傾軋。以此為出路的女性主義最終只能使上層階級女性享有不做家務的特權,下層女性受到的結構性壓迫和剝削卻無法改善。
真正的女性主義,應該是實現所有被壓迫者的解放,這里的被壓迫者不僅包含男性勞動者,而且包含女性勞動者,不僅包含白人、中產女性勞動者,而且包含被殖民地國家女性和底層女性勞動者。為此,女性主義必須和階級視角結合起來,為建構一種不一樣的生活提供想象力資源。
電影畫面 | 杜安娜在為雇主及其朋友倒咖啡
姜餅:從《黑女孩》這部影片中可以看出,女主人的態度比男主人更差,這不是因為男主人更善良,而是因為男的不做家務,而如果傭人不做的話,這份工作就會由妻子來承擔。當家庭婦女試圖掙脫父權的壓迫性關系時,她會不自覺地去復制這種對另一個女人進行宰制和剝削的關系。
除此之外,影片有個場景讓我很扎心:女主人對男主人說杜安娜在廚房里偷懶、磨磨蹭蹭、消磨時間。家庭本身是一個溫暖的地方,但是由于有雇傭與被雇傭的關系存在,這里變成工廠般監視的場域。影片里還多次有“你是不是生病了”這樣的質問,男女主人會把杜安娜不符合他們預期的行為解讀為是“她生病了”,這中間雙方也沒有更深入地溝通,體現了一種殖民者的傲慢。
侯泠:片中殖民者與被殖民者、性別之間有錯綜復雜的關系。如姜餅所言,由于法國殖民主義男權結構里的性別等級分工,女主人管理“家事”,于是跟杜安娜有更直接的矛盾沖突,男主人則一副置身事外的樣子。這里不是“底層互害”,而是“女性互害”。
女性之間的團結不僅關乎性別,更需要面對殖民結構、資本主義雇傭關系中階級和膚色的等級鴻溝。這種矛盾在我國中產階級婦女和來自農村的家政女工之間存在,在第一世界的白人上中產婦女和來自第三世界的女性勞工之間也存在(比如甚至也有國內中產津津樂道于進口“菲傭”,而不會顧及到那些家政女工為了生計,要拋棄自己的孩子去照顧雇主的孩子)。
電影畫面 | 杜安娜坐在廚房里
四
結 尾
觀影后,小雨和大家分享了工人作家范雨素的一首詩,也將我們對遙遠非洲大陸的討論拉回至對當下中國社會的觀察和思考。“殖民”“壓迫”“暴力”似乎早已離我們遠去,但我們知道,它們一直都在,只是“藏得更隱蔽了”。
《黑女孩》的結尾也許壓抑,眼前的現實或許也讓人失落、無力,但從我們選擇“看見”的那一刻起,變革就在發生。從扔掉殖民者施舍的法式睡裙開始,從選擇“不服從”開始,從找回自己的語言,講述自己的故事開始……一點點去改變不公的秩序。
家政女工
范雨素
午夜兩點
窗外沒有月光
只有跨年的霾
昏昏黑黑地徘徊在天空
我抱著雇主的孩子
一個小小的嬰兒
小小的嬰兒
像去年股災中的災民一樣
睡一小會
醒一小會
哭上一陣
每天在凌晨兩點醒來時
我都要無聲的哭泣
我思念遙遠的家鄉
我的還不到一歲的幼女
頂層設計的玉米棒子
三十年沒變
都是六毛錢一斤呀
地里掙不出來奶粉錢
我的孩子
為了養活你
我做了城里人的保姆
我的孩子
成了有媽的孤兒
白天
我假裝幸福快樂地抱著別人的孩子
只有無人看見的夜晚
我才悄悄的哭泣
我的孩子
你還好嗎?
當有一天
你的媽媽
掙夠了
鄉下蓋房子的錢
我要和你緊緊相擁
永永遠遠的
永不分離
今夜遠方的孩子
媽媽只想你
—END—
參考資料:
1、《黑女孩》夢碎巴黎的背后, 北京青年報https://new.qq.com/rain/a/20220912A02X3300
2、文藝批評·獨家專發 | 范雨素:家政女工https://mp.weixin.qq.com/s/6J1MvLsFoRixeElfGiys-g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