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平時不怎么看小說,所以讀《黑與白》最初的心理是嘗試性的。在斷斷續續的跟著更新讀完了第一部以后,我的第一感覺是不枉此行。由于只讀了第一部,所以對全書和書中的人物還不能做出過多的評價甚至還可能出現偏差。不過我想就目前連載完畢的《黑與白》第一部,聊一聊我的淺顯的直觀感受。
整部《黑與白》第一部之中,讓我印象最深并且最能引發我去思考的是駱正與安娜在監獄里的兩句對話,“安娜同志,歷史和將來的人會怎樣評價我們這些人?”,“宋乾坤有一次來監獄看我,也曾向我提出過這個問題,只不過他是勝利者的口吻”,這一問一答可以直接拋出一連串兒的歷史性的思考——什么是歷史?歷史由誰來書寫?歷史是真是假?……
牢房內外不同的人,不同的境遇,內心狀態也自然不同。對于同一個問題駱正問安娜的心情無疑是沉重的,而宋乾坤問安娜卻透露出得意的嘲笑。階下囚和勝利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相對于駱正的沉重,宋乾坤的得意更具代表性以及突破性,這是那些同類主流作品中絕不會出現的情景,卻又是最符合現實的情景。階下囚未必是壞人,勝利者同樣未必不是罪人,今天的犯人也許是英雄,而當下的勝利者沒準兒是叛徒。這不就是活生生的現實嗎?《黑與白》給了讀者在除了像傷痕文學等主流文學作品所構建的單一輸出模式以外的另一種視角,而這種視角會觸動讀者去聯系現實,進而啟發讀者去思考。思考什么?思考什么才是真相!這一點對年輕讀者來說尤其重要。
第一部讀來下就我個人而言也有些許感到遺憾的地方,那就是目前還沒有出現最底層的擁有共產主義理想信仰的沒有任何人脈關系的年輕的人物形象(編者注:第二部這樣的人物就出來了哦)。可能是我的理解不到位,也可能每個人的評定標準不同,在我看來王晟或者叫王成、宗天一、顧箏、杜威、巴東、紅隼、栗紅、郎濤、宋曉帆、何麗這些人可以說都是屬于“有關系”,“有人”的人,他們并不是最底層的群體。但最遺憾的還是這些出生成長在共產黨建立的新中國的青年人全都沒有共產主義理想信仰。不免依舊是某種意義上的帝王將相才子佳人,所以個人稍感遺憾,也對后兩部有所期待。
雖然只讀了《黑與白》第一部,但其內容特點已經相當鮮明了,那就是極具現實意義。我相信后面兩部的情節一定會更加精彩。《黑與白》也許在當下暫時得不到它本該有的地位,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矛盾的不斷加深以及表面化,更多的人遲早會發現它,它定將在中國文壇留下濃厚的一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