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定伯捉鬼
南陽⑴ 宋定伯年少時(shí),夜行逢鬼,問曰:“誰?”鬼曰:“鬼也。”鬼曰⑵:“汝復(fù)誰?”定伯誑之,言:“我亦鬼。”鬼問:“欲至何所?”答曰:“欲至宛市⑶。”鬼言:“我亦欲至宛市。”遂行。數(shù)里,鬼言:“步行太亟⑷,可共遞相擔(dān)⑸ 也。”定伯曰:“大善⑹!”鬼便先擔(dān)定伯?dāng)?shù)里。鬼言:“卿⑺ 太重,將非鬼也⑻?”定伯言:“我新鬼,故身重耳。”定伯因復(fù)擔(dān)鬼,鬼略無重⑼。如是再三。定伯復(fù)言:“我新死,不知鬼悉何所畏忌?”鬼答言:“唯不喜人唾⑽。”于是共行。道遇水,定伯令鬼先渡,聽之,了無聲音⑾。定伯自渡,漕漼⑿ 作聲。鬼復(fù)言:“何以作聲?”定伯曰:“新死不習(xí)渡水故耳,勿怪吾也。”行欲⒀ 至宛市,定伯便擔(dān)鬼著肩上⒁,急⒂ 持之。鬼大呼,聲咋咋⒃ 然,索下⒄。不復(fù)聽之。徑至宛市中下,著地化為一羊。便賣之。恐其變化,唾之。得錢千五百,乃去。于時(shí)石崇⒅ 言:“定伯賣鬼,得千五百文。”
— 晉人作《列異傳》。唐·釋道世《法苑珠林》卷十引⒆
注釋:
⑴南陽 — 當(dāng)時(shí)的郡名,即今河南省南陽市。
⑵以上六字《法苑珠林》原作“鬼尋復(fù)問之”,據(jù)《太平御覽》卷八八四改。
⑶宛市 —“宛”,南陽。“市”,市集。
⑷步行太亟 — 亟,原作遲,據(jù)《太平御覽》改。亟,疲乏。
⑸共遞相擔(dān) — 互相輪換肩負(fù)。也可作互相輪換背負(fù)解釋。“遞”,轉(zhuǎn)流交替。“擔(dān)”,抗在肩上。
⑹大善 — 很好。
⑺卿 — 古代第二人稱代名詞的一種。
⑻將非鬼也 — 怕不是鬼吧?“將”,這里是疑問詞“莫非”、“或者”的意思。“也”,相當(dāng)于普通話里“嗎”、“吧”等疑問口氣的助詞。
⑼略無重 — 幾乎沒有重量。
⑽唾 — 唾沫。下文“唾之”的“唾”作動詞用。
⑾了無聲音 — 一點(diǎn)沒有聲音。
⑿漕漼(cáocuǐ)— 形容涉水的聲音。
⒀行欲 — 將要。
⒁原作“頭上”,這里從《太平廣記》。
⒂急 — 緊緊地。
⒃咋咋(zhàzhà)— 形容鬼叫的聲音。
⒄索下 — 要求放下。
⒅石崇 — 字季倫,晉代最富有的貴族。
⒆《法苑珠林》卷十、《太平御覽》卷八八四、《太平廣記》卷三二一都載有這篇故事,文字有些差異(如“宋定伯”,有作“宗定伯”的)但都說出《列異傳》。《列異傳》今已不存,魯迅《中國小說史略》斷定,為魏晉人作。石崇生于魏嘉平元年,距魏亡僅十七年。此篇引石崇的話,可見《列異傳》作于晉代。《藝文類聚》卷九十四、《太平御覽》卷八二八也載有這個(gè)故事,但比較簡單,又說出《搜神記》。干寶《搜神記》原書今也不存。明朝人從類書和其他書籍輯錄而成的二十卷本《搜神記》卷十六也收入了這篇故事,文字卻接近《法苑珠林》,并非《藝文類聚》卷九十四、《太平御覽》卷八二八所載《搜神記》原文。
鬼避姜三莽
姚安公⑴ 聞先曾祖潤生公言:景城⑵ 有姜三莽者,勇而戇。一日,聞人說宋定伯賣鬼得錢事⑶,大喜曰:“吾今乃知鬼可縛!如每夜縛一鬼,唾使變羊,曉而牽賣于屠市,足供一日酒肉資矣。”于是夜夜荷梃執(zhí)繩,潛行墟墓間,如獵者之伺狐兔,竟不能遇。即素稱有鬼之處,佯醉寢以誘致之,亦寂然無睹。一夕,隔林見數(shù)磷火,踴躍奔赴;未至間,已星散去;懊恨而返。如是月余,無所得,乃止。蓋鬼之侮人,恒乘人之畏。三莽確信鬼可縛,意中已視鬼蔑如⑷ 矣,其氣焰足以懾鬼⑸,故鬼反避之也。
— 清·紀(jì)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八《如是我聞》二
注釋:
⑴姚安公 — 作者紀(jì)昀的父親。紀(jì)昀的父親曾做云南姚安府知府,所以他稱之為“姚安公”。
⑵景城 — 河北省獻(xiàn)縣的一個(gè)村莊。
⑶宋定伯賣鬼得錢事 — 出《列異傳》。
⑷蔑(miè)如 — 等于沒有。“蔑”,沒有。
⑸懾(shè)鬼 — 使鬼怕。
艾子
艾子行水,途見一廟,矮小而裝飾甚嚴(yán)⑴。前有一小溝。有人行至水,不可涉⑵,顧廟中,而輒取大王像橫于溝上,履之⑶ 而去。復(fù)有一人至,見之,再三嘆之曰:“神像直有如此褻慢⑷!”乃自扶起,以衣拂飾,捧至坐上,再拜而去。須臾,艾子聞廟中小鬼曰:“大王居此為神,享里人祭祀,反為愚民之辱,何不施禍以譴⑸ 之?”王曰:“然則禍當(dāng)行于后來者。”小鬼又曰:“前人以履大王,辱莫甚焉,而不行禍;后來之人敬大王者,反禍之:何也?”王曰:“前人已不信矣,又安禍之!”艾子曰:“真是鬼怕惡人也。”
— 宋人托名蘇軾《艾子雜說》
注釋:
⑴嚴(yán) — 整齊莊嚴(yán)。
⑵不可涉 — 不能徒步涉水而過。
⑶履(lǚ)之 — 踏著它。
⑷褻(xìe)慢 — 侮辱。
⑸譴(qiǎn)— 處罰。
曹竹虛言
曹司農(nóng)⑴ 竹虛言:其族兄自歙⑵ 往揚(yáng)州,途經(jīng)友人家,時(shí)盛夏,延坐書屋,甚軒爽⑶,暮欲下榻其中。友人曰:“是有魅,夜不可居。”曹強(qiáng)居之。夜半,有物自門隙蠕蠕⑷ 入,薄如夾紙。入室后,漸開展,作人形,乃女子也。曹殊不畏。忽披發(fā)吐舌,作縊鬼狀。曹笑曰:“猶是發(fā),但稍亂;猶是舌,但稍長:亦何足畏!”忽自摘其首置案上。曹又笑曰:“有首尚不足畏,況無首耶!”鬼技窮,倏然滅。及歸途再宿,夜半,門隙又蠕動。甫露其首,輒唾曰:“又此敗興物耶?”竟不入。
— 清·紀(jì)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灤陽消夏錄》一
注釋:
⑴司農(nóng) — 古代官名,掌管錢糧之事。清代中央政府掌管漕糧田賦的大臣本來叫“戶部尚書”,在習(xí)慣上也可用“司農(nóng)”這個(gè)古代官名去稱呼他。
⑵歙(shè)— 今安徽省歙縣。
⑶軒爽 — 高敞清爽。
⑷蠕蠕(ruru,“蠕”舊讀ruǎn)— 形容慢慢地爬動的樣子。
蘇東坡與乳媼
蘇東坡居閶闔門外(汴京西二門,南曰宜秋,北曰閶闔)白家巷中。一日,迨⑴ 之少子忽云:“有賊貌瘦而黑,衣以青。”亟使家人輩索之,無有也。乳媼⑵ 俄發(fā)狂,聲色俱厲,如隸卒⑶ 狀。公躬往視之⑷。媼輒大聲曰:“吾即貌瘦黑而衣青者也,非賊也,鬼也。欲此媼出為我作巫。”公曰:“寧使其死,不可令出!”曰:“學(xué)士⑸ 不令渠出,無可奈何,只求少⑹ 功德⑺,可乎?”公曰:“不可!”又曰:“求少酒食,可乎?”公曰:“不可!”又曰:“求少紙錢,可乎?”公曰:“不可!”又曰:“只求一杯水,可乎?”公曰:“與之。”媼飲畢,仆地而醒。
— 明·李濂《汴京勼⑻ 異記》
注釋:
⑴迨 — 蘇東坡(軾)的次子名迨。
⑵乳媼 — 奶媽。
⑶隸卒 — 在官吏手下當(dāng)差的人。
⑷公躬往視之 — 蘇東坡親自去觀看。“公”,古時(shí)對有地位和年老者的敬稱,這里指蘇東坡。“躬”,親自的意思。
⑸學(xué)士 — 指蘇東坡,蘇東坡曾做侍讀學(xué)士這個(gè)官。
⑹少 — 少量,一點(diǎn)兒。
⑺功德 — 佛教徒念經(jīng)為鬼魂求超脫,叫做“功德”。
⑻勼(jiū)— 聚集。
陳在衡
同邑陳在衡先生,和藹有風(fēng)趣。年六十余,暮行郊野間,見二人籠燈前行。就火吸煙,久而不爇⑴。其一人問曰:“君過首七⑵ 未耶?”陳訝其語,漫曰:“未也。”其人曰:“宜哉!陽氣未盡,故陰火不燃。”陳悟?yàn)楣恚鹪唬?ldquo;世言人畏鬼,信乎?”鬼曰:“非也,鬼實(shí)畏人。”陳曰:“人何足畏?”曰:“畏啐⑶。”陳即長吸而啐之。二鬼退至三步外,張目怒陳曰:“汝非鬼耶?”陳笑曰:“實(shí)不汝欺,吾乃與鬼相近之人耳!”再啐之,各縮其半;三啐之而滅。
— 清·黃鈞宰《金壺七墨·金壺浪墨》卷一
注釋:
⑴久而不爇(ruò)— 燒了很久燒不著。
⑵首七 — 舊謂人死第一個(gè)七天叫“首七”。
⑶啐(cuì)— 同呸,有聲無物,就是干唾。
大頭鬼
于公⑴ 為諸生⑵時(shí),當(dāng)八月中旬三更,乘月如廁,寂寞無聊,口占詩一句云:“三更半夜三更半。”沉吟之際,忽見地下鉆起一鬼,頭如栲栳大,答云:“八月中秋八月中。”于以手摩其頂云:“小鬼好大頭⑶。”鬼答曰:“相爺好大膽。”夫巨武示形⑷,大厲有夢⑸,嘻嘻咄咄⑹,古來不少神奇。特于公屢遇不驚,則說鬼直似東坡⑺,而多膽不讓子龍⑻ 矣。
— 清·許秋垞《聞見異辭》卷一
注釋:
⑴于公 — 指于謙,明永樂進(jìn)士,官至兵部尚書。死后,謚忠肅。有《于忠肅公集》。
⑵諸生 — 秀才。
⑶大頭 — 通行本誤作“大膽”,據(jù)申報(bào)館叢書本改。
⑷巨武示形 —“巨武”,大人的足跡。《詩經(jīng)·大雅·生民》篇,有姜嫄履著巨人高辛氏的足跡而懷孕的神話。“示形”,現(xiàn)形。
⑸大厲有夢 —《左傳》成公十年,晉侯夢大厲,披發(fā)及地,搏膺而踴。“厲”,意同鬼。
⑹嘻嘻(xīxī)咄咄 — 指鬼叫聲。見《左傳》襄公三十年:“或叫于太廟曰:嘻嘻出出。”釋文鄭注引此,“出出”作“詘詘”。
⑺說鬼直似東坡 — 蘇東坡在黃州和惠州時(shí),交結(jié)了一些人,常和他們作海闊天空的談話,有不能談的,就要他說鬼。見葉夢得《避暑錄話》。
⑻多膽不讓子龍 — 趙云,字子龍,《三國志·趙云傳》:“子龍一身都是膽。”
老面鬼⑴
吾師張楚門先生設(shè)帳⑵ 洞庭東山⑶ 時(shí),嚴(yán)愛亭、錢湘舲俱未入詞館⑷,同堂受業(yè)。一夕,談文燈下,疏欞中有鬼探首而入。初猶面如箕,繼則如覆釜,后更大如車軸。眉如帚,眼如鈴,兩顴高厚,堆積俗塵五斗。師睨微笑,取所著《橘膜編》示之曰:“汝識得此字否?”鬼不語。師曰:“既不識字,何必裝此大面孔對人!”繼又出兩指彈其面,響如敗革。因大笑曰:“臉皮如許厚,無怪汝不省事也。”鬼大慚,頓小如豆。師顧弟子曰:“吾謂他長裝此大樣子,卻是一無面目人,來此鬼混。”取佩刀砍之,錚然墮地,拾視之,一枚小錢也。
—清·沈起鳳《諧鐸》卷三
注釋:
⑴本篇原是寓言,除也表現(xiàn)了不怕鬼的精神之外,還有諷刺有錢人不識文字的意思。
⑵設(shè)帳 — 就是教書。《后漢書·馬融傳》:馬融施絳紗帳,前授生徒,后列女樂。后人因稱教書職業(yè)為“設(shè)帳”。
⑶洞庭東山 — 江蘇省吳縣西南太湖中,有東西二山。此東山為伸出湖中的半島。
⑷詞館 — 封建時(shí)代稱文學(xué)之臣為“詞臣”,詞臣們辦公的地方稱“詞館”。清代一般用“詞館”作為翰林院的代稱。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yùn)行與維護(hù)。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