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何賽飛老師怒批了中國戲曲行業現狀。
她講的道理很簡單,中國那么多曲協、戲協、影協啊一堆大人物天天開會振興那個,復興這個,申請著巨量的經費,不知道做著什么了不起的大事業,但優秀的基層演員月薪1500不能轉正,優秀的作品都被埋沒了。
一大堆獎不知道發給誰了,國家的經費不知道被花到哪里去了,哪怕留一點給基層演員,哪怕讓青年演員天天下鄉演出,也是能夠保持戲曲生命力的,天天閉門開會、內部發獎,就能“復興傳統文化”了?
何老師的問題提的很好,其實各行各業,都有這個問題,有才華有想法有熱愛的人,得不到關注,資源永遠掌握在一個小小的圈子里。
戲曲還算小眾,舉個例子,文學,大家都知道每年會有魯迅獎、矛盾獎,但你們記住了得主是誰嗎?你們讀過他們的作品嗎?《詩刊》、《小說月報》這些雜志每期都在發行,你們讀過它們收錄的作品嗎?普通人投稿,會被采用嗎?
有業內人士告訴我,傳統“嚴肅文學”雜志投稿,都是給“大師”們的學生和子弟準備的,首先要“報家門”,其次要“懂規矩”……他們的小說,都是有“公式”的,編輯們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流派”,什么“師承”。
這個圈子是真正的“針扎不進”、“水潑不進”,比閻王殿都森嚴,你若是沒有“師承”,沒有人脈,根本不可能接近他們半步……你若是莫言、方方、賈平凹們的晚輩、學生,哪怕你寫的是屎尿屁,也依然有德高望重的前輩給你露臉的機會。
中國的文藝圈,實際上早已是“八旗子弟”的天下。
何老師問錢哪里去了?其實很簡單,給“八旗子弟”分豬肉去了;政策執行得怎樣?沒人知道,因為執行者就是“八旗子弟”。
戲曲是不好看嗎?是人民群眾不喜歡嗎?放屁,是那幫把持一切高高在上的“老夫子”脫離群眾太久,早就失去了藝術的創興能力和演繹水平,偏偏有占著位置不肯挪窩,霸占了行業的生態位,斷送了未來繼承者的所有前途。
資本根本不會支持那些寂寂無名、擁有高超技藝基層從業者,資本是要牟利的,你戲曲唱得再好,能比得上一個年輕貌美的小鮮肉更受市場歡迎歡迎嗎?能比得上“笑果文化”這種洗腦藝術流派更受資本推崇嗎?所以“沒演技沒素養的文盲片酬上億,真正的藝術家月薪1500”也不奇怪。
一方面他們鼎力支持各種庸俗、市儈、膚淺的舶來文化,一方面他們努力打壓各種中國原生的文藝形式,把歐美的,吹成“世界的”、“先進的”,把中國的,形容成“落后的”、“沒有生命力”的。
中國的傳統文化是真的“落后”、“沒有生命力”嗎?只是因為文化話語權掌握在一幫沒有脊梁骨只會“反思”的守舊老夫子們手上,不在真正熱愛這些的人手上……文化的傳承和復興,不能指望他們。
人民群眾喜歡什么,其實已經很清楚了,河南電視臺前兩年的“盛唐”創意為什么會爆火?那是少數幾個能夠站在國家、人民這邊,把握到時代脈搏的藝術創新。
所以,我經常痛恨,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是世界第一大工業國,就連我們的敵人都對我們恐慌無比……但我們的文藝和精神,根本配不上我們工業發展和科技進步。我們的藝術文化,不幫國家也就罷了,更多時候,是在幫敵人。
這幫河殤余孽、殖人天天不關心社會變革,不關心群眾心理,總是沉溺于他們的舊社會里傷春悲秋,一萬年寫的都是懷念舊世界、痛恨新世界的傷痕文學……然而偏偏他們掌握了資源和權力,完全不給真正有水平、有才華、跟得上時代的后起之秀機會。我們用在“文化復興”的巨大投入,其實都用來養了反賊和殖人,干的是親者痛而仇者快的事情。
我們常說:“最封建、最腐朽、最庸俗、最黑暗”的地方,指的就是文藝圈。
他們壟斷了文藝的話語權,好把文藝玩成了近親繁殖、利益交換的“圈子”。
剛解放的時候,國家整頓各種圈子,給他們取了個名字叫封建行會,也就是現在的各種行業協會。其實就是家族化,利益化,封建化!什么這個協會那個圈的,就是既得利益者掌控了權利,永遠在自己的圈子里分蛋糕而已!
指望他們主動進步,是不可能的。
不廢掉八旗子弟的特權,“新軍”永無出頭之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