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大’字等級更高的是‘老’字,一個人先成‘大人’才能成為‘老人’,那么,既然我已經做了大半輩子的‘老師’,那就后退一步叫叫‘大師’也可以吧。”這是2008年余秋雨在上海戲劇學院“余秋雨大師工作室”授牌儀式上的講話。坦然揭牌的大師爭議不斷,做人“流氓”固惹多方疵議,作文方面的斯文掃地亦復不少。試看他于《山居筆記·十萬進士》中的大筆一揮:
“……大量中國古代知識分子一生最重要的現實遭遇和實踐行為便是爭取科舉致仕……。”
文史內行人就看不過去,曾參與《辭海》、《漢語大詞典》編撰的藏書家金文明先生對句中“致仕”用詞提出質疑:
“仔細體會全句的文意,余先生這里說的‘爭取科舉致仕’,顯然是“爭取科舉考試,獲得一官半職’的意思。‘致仕’真的能解釋為‘獲得官職’嗎?‘致’字確實有‘獲得’的意思,例如《論語·子張》說:‘君子學以致其道。’這個‘致’,可以解釋為‘獲得’。但‘致’”字還有‘歸還’、‘辭去’等意思,例如《國語·魯語》:‘子冶歸,致祿而不出。’蔡邕《胡公碑》:‘致位就第。’這兩例中的‘致’,就是‘歸還’、‘辭去’的意思。‘仕’字一般解釋為‘做官’、‘任職’,作動詞;也可解釋為‘官職’、‘職位’,作名詞。在中國古代文獻中,‘致仕’歷來只表示一個意義,就是‘辭官’。例如《公羊傳·宣公元年》:‘退而致仕。’漢何休注:‘致仕,還祿位于君。’把祿位還給國君,就是辭去官職。從來沒有人將‘致仕’理解為‘獲得官職’的。”
余大師如此回應:
“金文明說,‘致仕’是指退休,據說他爲這‘常識’還去查了《詞典》。其實不必查,我可以當面告訴他形成這個含義的曲折原因:從兩千多年前的儒學典籍起確實有把退休說成‘致仕’的,因爲在‘致’字的很多含義中,有一個接近于‘歸還’;一個人歸還官職、祿位給君王,那就是退休。但這是早已不用的古語,而‘致’字的常見含義是達到、給予。我并不是在文章中講解某個古代術語,而是在用現代話語寫現代散文,因此必須服從現代規則,豈能將退休說成是把什么‘歸還給君王’。古詞變義,比比皆是。在現代寫作中,雖是一些同樣的字,卻完全可以不去考慮它們的古義。”
明明白紙黑字寫的是“古代知識分子……科舉致仕”, 余秋雨卻偏要扯什么用現代話語寫現代散文,不能把“致仕”說成是把官職“歸還給君王”,所以“致仕”就變義成“任官”之意。其實“爭取科舉致仕”的獨家現代語法,一經對照“爭取科舉入仕”、“爭取科舉出仕” 或“爭取科舉仕進”等正規表達,古詞變義之妖妄不就一目了然了嗎?
至于“從兩千多年前的儒學典籍起確實有把退休說成‘致仕’的”云云,也是避重就輕的模糊手法,查東漢班固所著《白虎通德論》卷四第五篇曰“致仕”,《宋史·職官志》第十篇也叫“致仕”,可知“致仕”并非退休的一種“說成”而已;另參《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匯編銓衡典第一百三卷休致部匯考條目:
漢有:平帝元始元年定致仕官俸祿
晉有:以特進、光祿優崇,致仕公卿。
唐有:太宗貞觀二年詔文武官致仕者參朝日在本品見任之上
宋有:太宗淳化元年五月甲午給致仕官半奉
元有:世祖至元二十八年令到選官員年七十者依例致仕
明有: 明定《優禮致仕官》等例。
清則有:《大清會典》規定:凡滿洲、蒙古、漢軍,大小各官致仕,順治十八年,議準:“無世職之官,年至六十致仕者,仍給半俸;未至六十歲,因疾辭仕者,不準給。”
至此,致仕為歷代官員退休的正式名稱,會有疑問嗎?
余秋雨最喜蘇軾,曾鋪陳一篇《蘇東坡突圍》,而坡仙有文曰《賀歐陽少師致仕啟》;大師還屢評紅樓夢,該書第一百十五回就有一句“家君致仕在家”。散文大家的粗疏不禁讓人懷疑他的文史素養,誓言“保護老祖宗的遺產,我當仁不讓”的金文明就點破“這個詞(致仕)一錯,他的古文功底一下子露了出來。”上世紀末有讀者徐如顧指其《西湖夢》一文有幾處不符史實,余大師公開辯解之余,竟厲聲:“我認為,年輕人熱愛文史知識不錯,但是大量非專業的年輕人沒必要過度地沉溺在浩如煙海又真偽難辨的古代文史細節間。因為這樣做既是個人的不幸,也是中國文化的不幸。”
把“憤世嫉俗”寫成“嫉世憤俗”(見《白蓮洞》一文),“紛至沓來”書作“紛來沓至”(見《廬山》一文)的大師于《寂寞天柱山》(古稱潛山)索解荊公情懷:
“只要聽到有人要到天柱山去,他(王安石)總是送詩祝賀,深表羨慕。‘攬轡羨君橋北路’,他多么想跟著這位朋友一起縱馬再去天柱山啊,但他畢竟是極不自由的,‘官身有吏責,觸事遇嫌猜’,他只能把生命深處那種野樸的欲求克制住。而事實上,他真正神往的生命狀態乃是:野性豈堪此,潛山歸去來。”
查王詩名曰《代陳景元書于太一宮道院壁》,惟其向往的歸去來是“廬山”而非“潛山”??婆e“致仕”屬無知誤用,“潛山”歸去來則類竄改,大師顯然靈性稍缺而野性十足,這是其個人的不幸,還是中國文化的不幸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