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科幻電影《流浪地球2》正式登陸院線,引來好評如潮。1月29日上午,在春節檔期的末尾,筆者受社會輿論的影響專程到影院觀看了這部電影。由于該電影的時間長達近3個小時,為了確保舒適地看完,我特意購買了VIP影廳,過后證明我的這個選擇是正確的。總的看,這部電影確實給人一種耳目一新加十分震撼的感覺,特別是在場景設計布置上不僅宏大、先進與魔幻,而且十分注重細節,找不到一點穿幫之處,甚至連小女孩圖丫丫毛衣上的兔子圖案都隨著主人命運的轉圜而出現微笑與難過的變化。我認為,這是我國科幻電影中迄今為止主題立意最好、制作水準最高的一部電影,甚至可以說在我國的科幻電影事業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標志性地位。盡管如此,筆者還是從這塊潔白的美玉中發現了若干處瑕疵,甚至是明顯的硬傷,在此不揣冒昧地提出來,求教于各位朋友,目的是促進我國科幻電影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從“雞蛋里挑骨頭”的角度看,這部科幻電影盡管已經挺優秀了,但是還是不免存在著若干令人不可理解的瑕疵與硬傷。
第一,科幻故事應當立足于科學,不能有悖現有的科學常識。
筆者堅定地認為,科幻故事絕不能脫離現有的基本科學常識,否則必然要落入荒誕的命運。科幻的基本特點是敢于大膽地設想,但是這種設想必須建立在既有的基本科學常識上,突破了現有科學常識,這樣編出來的故事就不叫科學幻想,而是一種荒誕劇。具體到這部電影,要做到使地球在太空流浪,進而找到更適合人類生存的環境就必須回答和解決這樣兩個最基本的科學問題,否則,一切都無從談起。一是地球要掙脫太陽引力飛出太陽系,必須得具備不低于使地球產生第三宇宙速度(16.7公里/秒)的外加能量,否則不可能達到這一目的。盡管電影里用行星發動機這一創新的裝置對此做了必要的鋪墊,但是地球畢竟不是“諾亞方舟”,也不是專供星際旅行的宇宙飛船。根據現有的科學理論常識,地球一旦以第三宇宙速度掙脫太陽引力,則其上面的生命必將無法生存,如何設置確保人類長久生存的生命保證系統,這是該片無法回避的問題,遺憾的是電影故事對此并沒有些許的交代。二是承載著全人類的地球,在人類的“劫持”下,逃離了太陽系,這次行動的目的地是哪里呢?有人說,沒有目的地,在宇宙中流浪就是目的。筆者認為這樣不行,因為這既不科學也有悖常理。在“行星發動機”的推動下,整個地球像一艘宇宙飛船一樣承載著幾十億的人類離開了太陽系,成為了宇宙中一個在街頭流浪的孤兒。現有的天文學知識告訴我們,宇宙中的天體大都是在某個體系中有規律地運行的,如果我們的地球不加入一個適合自己的新的體系之中,其命運必然是被更大的天體吞噬或被其他流浪行星撞毀。因此,加入到一個新的行星體系是必然的選擇。這樣地演繹故事才符合科學邏輯,否則是經不起推敲的。這些問題不涉及,科學性的根基就不存在了,離開了科學也就只剩下幻想,人們也就只能當熱鬧看了,而離開了“上帝”的視角,創作者只顧自己去“流浪”,最終必然要落入荒誕的結局。
第二,煽情橋段的設計不能與電影主題相沖突。在地球面臨“太陽氦閃”這樣天災的時候,中國主導的“流浪地球計劃”是著眼于全人類的。這樣的主題設計是該影片故事的核心,很好地體現了我國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但是影片有個場景的設計卻與這一理念相矛盾。劉德華扮演的圖恒宇,因女兒圖丫丫車禍罹難而十分悲痛,他想用數字生命的形式給女兒提供一個完整的人生。這樣的想法和做法都是可以理解的。事實上,這個故事也著實令許多觀眾共情得淚水漣漣。但是,在影片的高潮處,“流浪地球計劃”啟動的關鍵時刻,圖恒宇不顧同事的勸告,執意操作女兒的數字生命設置,導致設在北京的互聯網根服務器不能按時啟動。如此的自私行為險些毀掉了事關全人類命運的“流浪地球計劃”,以至于指揮中心的美國人憤怒地說:“是誰決定把這個根服務器放在北京的?”這樣扎心的詰問令李雪健扮演的中方負責人很是尷尬。這樣的橋段設計,顯然與影片的主題產生巨大的沖突,本來講得很好的電影故事卻被這一情節給玷污了。
第三,影片在故事情節的銜接上還顯突兀和粗糙。在影片的開始三十分鐘的時間內,主要表現的是“移山計劃”,宇宙電梯和行星發動機的建設以及某股勢力對宇宙電梯的破壞。看到的都是令人眼花繚亂的各種先進設備和打打殺殺的炫目場景,搞不清楚這里的基本故事線索和演繹邏輯。筆者當時就想,這部電影如果一直這樣的持續下去,真的很難讓我將其看完,因為這樣的場景與以往的科幻片沒啥區別。在影片的具體情節上,變換太突然,跳躍性太大,使得觀眾的思維有點跟不上。本來影片有近三個小時的時間,足夠將情節鋪墊得很平順,事實上卻做得不太理想。看來在講好故事與科幻影片的魔幻展示上,制作者還是更關注后者,這就背離了不論什么電影,根本的問題是講好故事這一電影的核心。電影是一門綜合藝術,視覺觀感固然重要,但其根本作用還是在于渲染故事,在這個問題上切忌喧賓奪主,而出現這類問題恰是科幻電影的一個通病。
總之,這部電影《流浪地球2》的制作水平標志著我國的科幻影片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是可喜可賀的!希望我們的電影工作者再接再厲,更加精準地把握好科學與幻想的辯證關系,講好中國故事,勇攀藝術高峰,為我國的電影事業再做新貢獻。
本文寫作于2023年2月1日 作者系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會員,昆侖策特約評論員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