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路遠坑深,
大軍縱橫馳奔。
誰敢橫刀立馬,
惟我彭大將軍。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紅軍歷盡艱辛長征到達陜北吳起鎮,立足未穩,國民黨軍便以四個騎兵團尾追而來。為了切掉這根討厭的尾巴,不使敵人進入到蘇區根據地,毛澤東令彭德懷指揮中央紅軍,利用有利地形,在吳起鎮附近的大峁梁地區組織實施“切尾巴”戰役,打好中央紅軍進入陜北蘇區的第一仗,迎接與陜北紅軍的會師。在彭德懷的精心組織指揮和全體參戰紅軍指戰員的奮勇拼搏下,經過幾個小時的戰斗,全殲敵人一個騎兵團,擊潰三個團,圓滿結束此役。得知了勝利消息的毛澤東,擬制不住激動興奮的心情,詩意大發,隨即揮毫潑墨,寫下了這首大氣磅礴的六言詩,高度贊揚了指揮有方的彭大將軍。
這年十月,的確極不平凡。中央紅軍經過一年的長途跋涉終于有了一個可以歇息的落腳點,結束了沒有根據地依托的不利被動局面。上至黨的領導人,下到每個紅軍戰士,都有一種如釋重負回到家的感覺,全軍上下也都為之歡慶而高興不已,毛澤東也不例外。從已公開發表的毛澤東詩詞中我們不難發現,僅在這一個月的時間內,他除了寫下這首給彭德懷的六言詩以外,先后還寫下了著名的《七律 長征》,及《念奴嬌 昆侖》和《清平樂 六盤山》。即將到家的激動喜悅心情使得他在短時間內就寫出了這四首詩詞,足見他此時的心情。這幾首詩詞,把他對中國革命前景必勝的堅定信念及充滿著樂觀的革命浪漫主義豪邁情懷展現的淋漓盡致。不僅是贊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克服一切艱難險阻取得長征勝利的頌歌,也是在深層次意義上對中國革命的一個回顧和展望。而這首短短二十四字的六言詩,雖說是直面對彭德懷的夸贊,又怎能不是毛澤東對自己的愛將以及以他為代表的英勇紅軍發自內心的贊揚。同時,毛澤東對這支人民軍隊的摯愛和信賴之情也躍然于詩中。
中國有句古語:三軍易得,一將難求。毛澤東深諳此理,他不僅知兵,更是知將。只有知將、愛將,也才能用將。縱觀中國革命的歷史,由他導演的一幕幕波瀾壯闊的戰爭活話劇,無不閃耀著他作為一位偉大戰略家、軍事家用將方略思想的光輝,他把指導戰爭的用將藝術展現和發揮到了完美和極致的地步。從站在統領全局的戰略高度上來說,指導戰爭的藝術,不就是用將的藝術嗎?由于毛澤東對自己的每一個將領都了如指掌,且能給予準確的使用定位,因之不僅能使其組織指揮才能得以最大充分的展現和發揮,還能使其排列組合成絕配搭檔而相互補充,使軍中潛藏的實力也能夠得以充分的釋放。這樣的用將藝術怎能不使其導演的一幕幕戰爭話劇看起來威武雄壯,有聲有色,扣人心弦,非常的精彩呢!
這首六言詩,字里行間透射著毛澤東對以彭德懷為代表的人民軍隊的贊譽之美。開始第一句,山高路遠坑深,這是對物的靜態描寫,看似在說物,但又不能簡單的以字面意思來理解。在毛澤東的詩詞里,有33首寫到了山。在此,詩人不僅以此來比喻在紅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艱難險阻,也隱喻彭德懷和人民軍隊就像山一樣對黨矢志不移堅定忠誠的理想信念。為了崇高的革命理想,即便在前進的征途上有無數座大山,有許多的關隘險阻,路途也是非常之遙遠,但這些困難在對甘愿為黨和人民的事業不惜犧牲自己一切的紅軍來說都算不了什么。接著一句,大軍縱橫馳奔,則是對人的動態描寫,寫出了軍情的緊迫嚴峻和萬分的火急。由靜到動,靜動結合,一幕幕險、急的戰爭畫面便呈現在了讀者的面前。雖然該詩作于“切尾巴”戰役之后,但詩中卻看不到有對此役過程的描寫。詩人居高臨下,沒有把眼光聚焦在這一個點上,而是以此役為切入點作了一個深度的回望,是對彭德懷自率領紅五軍上了井岡山直到長征路上一路走來的一次次闖關奪隘化險為夷而取得勝利作的一個展望和回顧。這樣的描寫,為后面高潮的到來做好了鋪墊。毛澤東倚重彭德懷,彭德懷信賴毛澤東,兩人的心是相通的,彭德懷深知毛澤東的用意。
面對危急嚴峻的戰爭形勢,何人能夠力挽狂瀾,化解這一個個危機?詩人筆鋒一轉,隨之推出了“誰敢橫刀立馬”的反問句,刻意制造出了一個懸念,讀者的心頓時便被提到了嗓子眼上,急于要知曉后面的結果,這個人到底是誰?他又在那里呢?這是全首詩的高潮。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緊接著后面“惟我彭大將軍”一句,對前面的反問句做了順理成章地回答,使讀者懸著的心一下子落了地。這種由遠及近、先散后聚、自問自答的描寫方式,形成了一種強烈的對比反差,不僅給了讀者一個心理上的強烈沖擊,更能使彭大將軍那橫刀立馬、叱咤風云的英姿浮現在讀者的面前,收到了極佳的藝術效果。
彭德懷一生光明磊落,敢面真言,不居功自傲,是難得的將才。當他在收到這首詩后,便很謙虛地將最后一句改為了“惟我英勇紅軍”,并將原詩退還給了毛澤東。這是何等寬廣的胸懷!當我們讀到彭德懷修改后的詩句時,怎能不為彭大將軍謙虛不居功的高尚人格魅力肅然起敬乃至潸然落淚呢!
毛澤東非常愛將,他對自己的許多將領不乏都有過不同的贊美之詞。但在他的詩詞中,除了這一首贊揚彭德懷的詩之外另外還有兩首:一首是《七律 吊羅榮桓同志》,另一首是贊揚黃公略的《蝶戀花 從汀州向長沙》。毛澤東心胸博大,心系民族和人民,他不但有詩贊揚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的將領,也對為民族和人民作出犧牲的國民黨軍隊的將領有過贊揚,例如出國去緬甸與日軍作戰而犧牲的國民黨遠征軍將領戴安瀾將軍,毛澤東就有:外侮需人御,將軍賦采薇。……沙場竟殞命,壯志也無違的挽聯詩句。
由于有毛澤東的詩在,且詩中又以彭大將軍來稱呼彭德懷,因之彭德懷在軍內黨內就有了橫刀立馬的將軍形象,因而每遇重大關鍵之時,毛澤東首先想到的便是彭德懷,這在黨內軍內視乎都有了這個認同和共識。無論是抗日戰爭時期的八路軍副總司令,解放戰爭時期西北野戰軍的司令員兼政委,還是解放初期率兵出國去抗美援朝的志愿軍司令員,以致于到了六十年代初期毛澤東還派他出任了大西南三線建設的副總指揮,對于毛澤東的每一項委任,彭德懷也都欣然地接受,沒有推辭,足見兩人之間的信任和默契。毛澤東在將將,他又在做除這首六言詩之外的另一首肯定彭德懷忠誠于黨和人民的無字詩。
整首六言詩居高臨下,大氣磅礴。韻腳分別為“深”、“奔”、“軍”,加之六言詩的音調頓挫明顯,故讀起來鏗鏘有力,音樂節奏感明快強烈,有極大的聽覺沖擊力和感染力,的確能帶給人以美得享受。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