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毛澤東就讀湘鄉縣東山小學堂時,讀到一本《世界英雄豪杰傳》,深受華盛頓、林肯、拿破侖、彼得大帝等事跡感染,大發感慨:“當今中國積弱不振,迫切需要這樣的英雄人物,中國要走向強盛,必須講究富國強兵之道。為了這個目標,我們每個國民都要加倍努力。”此后,毛澤東崇尚英雄、學習英雄,并最終成為“近代以來中國偉大的愛國者和民族英雄”。毛澤東詩詞作品中,吟詠英雄、塑造英雄、評點英雄、頌揚英雄的詩篇為數不少。毛澤東詩詞中的英雄形象,思想深刻,蘊含豐富,英雄主義精神是貫穿于毛澤東詩詞中的不朽詩魂,蕩人心魄,催人奮進。
諸公碌碌皆馀子。在東山小學堂的半年間,毛澤東讀到了梁啟超創辦的《新民叢報》,較多地接受了維新派思想,康有為、梁啟超成為他崇拜的人物。1911年春天,毛澤東考入湘鄉駐省中學堂,首次看到同盟會辦的《民立報》,開始擁護孫中山等革命黨人。激奮之下,他撰文發表政見,主張由孫中山、康有為、梁啟超組織新的政府,反對專制獨裁的清王朝。翻開《講堂錄》《體育之研究》等早年筆墨,強烈的英雄主義沖動幾乎隨處可見。毛澤東的英雄使命感與日俱增,表現出強烈的主體能動意識。
面對“東海有島夷,北山盡仇怨”的民族憂患,毛澤東“我懷郁如焚”“愿言試長劍”。面對袁世凱的喪權辱國,毛澤東拍案而起:“五月七日,民國奇恥,何以報仇,在我學子!”“與天奮斗,其樂無窮!與地奮斗,其樂無窮!”毛澤東把自己的奮斗匯入社會變革的歷史洪流之中。“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管卻自家身與心,胸中日月常新美”,毛澤東注重鍛煉身體,磨礪意志,涵養品性。“名世于今五百年,諸公碌碌皆馀子”,《孟子·公孫丑下》:“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而宋代劉克莊《沁園春·夢孚若》曰:“天下英雄,使君與操,馀子誰堪共酒杯。”這樣的詩句,凸現出毛澤東高度的自信。而“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酣暢淋漓地體現了莘莘學子“救國救民,舍我其誰”的滿腔熱血和上下求索。五四運動大潮之后,毛澤東毅然選擇了馬克思主義信仰。在此后的革命生涯中,不管是“倒海翻江卷巨瀾”,還是“雄關漫道真如鐵”,他矢志不移、執著追求。
有多少風流人物。“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毛澤東詩詞思接千載,對諸多歷史人物有獨到見解,折射出“掌上千秋史”的歷史觀,也反映了“數風流人物”的是非觀。毛澤東頌揚軒轅黃帝:“赫赫始祖,吾華肇造,胄衍祀綿,岳峨河浩。聰明睿知,光被遐荒,建此偉業,雄立東方。”“屈子當年賦楚騷,手中握有殺人刀”,毛澤東贊揚屈原的愛國情懷和不屈斗志。毛澤東評價西漢賈誼“賈生才調世無倫”“少年倜儻廊廟才”,稱贊他“胸羅文章兵百萬,膽照華國樹千臺”。“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毛澤東力主為一直被貶為“曠世奸雄”的曹操翻案。“到得洪都又一年,祖生擊楫至今傳。聞雞久聽南天雨,立馬曾揮北地鞭。”毛澤東在英雄城南昌,聯想到東晉名將祖逖“祖生擊楫”、立誓報國的壯舉以及祖逖和好友劉琨聞雞起舞的事跡。“孤鴻鎩羽悲鳴鏑,萬馬齊喑叫一聲”,毛澤東對敢于直言犯上,抨擊宦官專權的小人物劉蕡特別欣賞,夸贊他為“中唐俊偉”。毛澤東對“骨頭最硬”“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的魯迅推崇備至,贊揚其“博大膽識鐵石堅,刀光劍影任翔旋”。
毛澤東有濃郁的英雄情結,但堅決反對英雄史觀。“五帝三皇神圣事,騙了無涯過客”,這是對以帝王將相為中心的舊史書的大膽嘲諷。“盜跖莊蹻流譽后,更陳王奮起揮黃鉞”,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里,只有奴隸和農民起義的領袖,才堪稱風流人物。“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毛澤東自注:“雪,反封建主義,批判二千年封建主義的一個反動側面。文采、風騷、大雕,只能如是,須知這是寫詩啊!難道可以謾罵這一些人們嗎?”毛澤東站在歷史唯物主義高度,對這些封建時代的代表人物加以評說,大膽批評他們武功有余,文治不足。
獨有英雄驅虎豹。“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1840年鴉片戰爭后,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無數革命先烈和仁人志士前赴后繼,不懈奮斗。毛澤東詩詞是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的宏偉史詩,是獻給人民英雄的深情挽詩,也是唱給革命前輩的嘹亮贊歌。“贛水那邊紅一角,偏師借重黃公略”,黃公略是第一個被寫進毛澤東詩詞的紅軍將領。在第二次反“圍剿”中,黃公略率部于東固白云山設伏,殲敵兩個師,毛澤東詩贊“槍林逼,飛將軍自重霄入”,黃公略因此贏得“飛將軍”美譽。“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一問一答,萬鈞雷霆,生動刻畫出彭德懷元帥的大將風度。“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飏直上重霄九”,楊開慧、柳直荀兩位烈士忠魂飛到月宮,“失”字飽含著緬懷和痛悼,“驕”字充滿著驕傲和敬仰。“君今不幸離人世,國有疑難可問誰?”毛澤東對羅榮桓元帥逝世表現出巨大哀傷和無限痛惜。
1936年,著名作家丁玲逃離南京,來到保安,“洞中開宴會,招待出牢人”。“纖筆一枝誰與似?三千毛瑟精兵。陣圖開向隴山東。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將軍。”毛澤東曾指出,“我們要戰勝敵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槍的軍隊,但是僅僅有這種軍隊是不夠的,我們還要有文化的軍隊”。丁玲的到來,為根據地革命文藝事業的開展增添了新的力量。“浴血東瓜守,驅倭棠吉歸。沙場竟殞命,壯志也無違。”1942年,國民黨抗日愛國名將戴安瀾率部出師緬甸,孤軍深入,重創日寇,壯烈殉國。“外侮需人御”,毛澤東熱烈贊頌戴安瀾抗戰報國的義舉,表明中國共產黨人以民族大義為重,支持一切愛國力量抗日救亡的正義行動。“為人民,幾十年。拒腐蝕,永不沾”,毛澤東熱情歌頌身居鬧市、艱苦奮斗、一塵不染、永葆本色的南京路上好八連。
六億神州盡舜堯。毛澤東是堅定的歷史唯物主義者,人民立場既是毛澤東思想的理論基石,也是毛澤東詩詞的情感基調。毛澤東詩詞洋溢著對人民群眾的深情厚意,閃耀著人民史觀的理性光輝。“軍叫工農革命,旗號鐮刀斧頭。”毛澤東創造性地開辟了工農武裝割據的革命道路,自此,“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悵然天問開始有了清晰答案。“十萬工農下吉安”“百萬工農齊踴躍”“喚起工農千百萬”,毛澤東強調兵民是勝利之本。“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枯木朽株齊努力”, 毛澤東堅信人民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不周山下紅旗亂”,毛澤東甚至一反傳統,把“與顓頊爭為帝”的共工升華為改造世界的革命英雄。“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這就不難理解毛澤東明確說明“風流人物”是指無產階級。毛澤東寫于戰爭年代的軍旅詩詞,濃墨重彩地塑造革命軍民的英雄群像。他們不畏強敵,“六月天兵征腐惡”“萬丈長纓要把鯤鵬縛”“百萬雄師過大江”;他們不懼艱險,“雪里行軍情更迫”“雄關漫道真如鐵”“不到長城非好漢”。
1949年6月15日,在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上的講話中,毛澤東豪邁地預言:“中國的命運一經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國就將如太陽升起在東方那樣,以自己的輝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蕩滌反動政府留下來的污泥濁水,治好戰爭的創傷,建設起一個嶄新的強盛的名副其實的人民共和國。”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詩詞轉而謳歌“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的建設局面,贊頌人民群眾“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遍地英雄下夕煙”的創造熱情,贊美“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的一代新人。在毛澤東心目中,中國人民始終大義凜然,堅不可摧,“不怕壓,不怕迫。不怕刀,不怕戟。不怕鬼,不怕魅。不怕帝,不怕賊”。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