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劇《東八區的先生們》開播短短兩周,就以豆瓣評分2.2刷新了今年國產劇最低分,其內容質量在網絡持續引發吐槽。除了該劇“油膩”和“懸浮”的情節備受詬病,主演疑對女演員的不當行為也引發批評質疑,甚至有網友表示:為什么不能打負分?
這部號稱是“耗時十年打磨的誠意之作”,不僅沒能讓觀眾感受到誠意,反而讓很多人覺得“辣眼睛”。將“撩外國女性”稱為“為國爭光”,把“職場性騷擾”當作“趣味”,這些“油膩”情節讓不少觀眾覺得“低俗”,似乎只有主演樂在其中。更讓觀眾難以共情的是,劇中設置的一些情節明顯與現實生活脫節,顯得缺乏生活常識。而這也是近年來不少國產都市劇的通病,在很多看似“打工人”、“中年危機”等現實主義標簽背后,往往是懸浮于現實生活之外的“精致病”,與真實生活不能說毫無關系,只能說毫不相干。
“油膩”臺詞與“懸浮”場景的背后,是不專業、不用心的創作,更是不當價值觀的引導。偶像劇并不只是娛樂產品,也是內容作品。每一部影視劇都是價值觀出口,不能只有“搞笑”“過癮”“夸張”就夠了,也承擔著引導主流價值觀的責任。在內容輸出上,創作者絕不應敷衍了事,更不應該低估自己對于傳播價值觀的責任與影響力。同時,有關部門也應該加強引導,推動健康創作生態的形成,鼓勵更多優秀作品的出現。
人品是文藝創作者的安身之基,藝品則是其立命之本。《山海情》《功勛》《掃黑風暴》等眾多爆火的國產劇提示我們,文藝創作者要想拍出讓觀眾眼前一亮的好作品,就要始終與時代同頻共振,沉下心來打磨劇情,俯下身來深入生活。如此才能找準主流價值觀的坐標,創作出人民喜聞樂見的劇集。《東八區》等劇作之所以為人詬病,就是因為“流量至上”的錯誤觀念作祟,誤以為“火一次就能吃一輩子”,殊不知脫離時代和現實、違背主流價值觀,一定會被淘汰。
我們尊重藝術創作的多樣性,文藝工作者更應該尊重觀眾。娛樂圈近年來有一些受爭議的作品,被觀眾貼上“工業糖精”“咯噔文學”的標簽,不僅暴露出創作者能力的缺失和心態的浮躁,更透出一種不把觀眾當回事的傲慢。《東八區》的“翻車”提醒娛樂圈的部分從業者,不要把觀眾當傻子,流量永遠不能替代口碑,依靠實力和誠意才能真正贏得尊重。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