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的層面看,資本主義制度培育了藝術與科學的典型特征。時尚,一個源自英文fashion的舶來品;時尚行業,作為一個完全隸屬于西方話語體系下的行業自傳入中國之始就似乎引領著某種潮流,對新鮮事物的好奇以及與影視娛樂行業密不可分的關系使得大眾輕松快速的接受了它的到來。自杜嘉班納辱華事件起,時尚圈內“黃禍臉”形象的“創作”開始引起大眾的關注,這才驚覺我們早已被西方的時尚審美滲透已久。
國內時尚行業現狀
國內時尚雜志大多為西方雜志的中國版,內容大多以所謂國際流行趨勢、國際奢侈品牌秀場、藝術展覽等為主,幾乎很難看到系統的傳播中國傳統服飾和優秀文化的內容。即便近幾年不斷涌現了一批國內自主設刊的時尚雜志,但其在形式、內容及整體運作上,依舊和其他中國版雜志毫無區別:同樣的攝影師,同樣的服裝造型師,同樣的妝發師,同樣的“割韭菜”模式,唯一的不同大概也只有拍攝的明星不同。
時尚雜志為獲得更多關注(賺取更多利潤)而拍攝明星封面的運作體系使得一批時尚攝影師進入大眾視野,而這些攝影師大多是受西方藝術體系影響的一群人。為迎合西方刻板印象而拍攝“中國十二色”、“少先隊員”等“作品”的陳漫,某國際超模居然還把其中一幅攝影掛在自己上海的家中。
某張姓攝影師,自述兒時曾學習國畫,但卻受日本文化影響極深而拍攝出眾多散發著滿滿日式風格的作品;也打著東方文化、中國文化的噱頭,用各種拘泥于形式的獵奇符號拍攝了一個又一個東方主義殖民視角下的“佳作”(例如其作品《浪漫中國》部分攝影成片,充斥著上世紀西方人眼中刻板印象下的中國,即使作品簡介是“革命年代的愛情”),但時尚行業卻為其樹立起了運用東方美學“獨特風格”的頭銜,使得眾多攝影或時尚愛好者和服飾品牌爭相追捧。
在筆者看來更為嚴重的是,這些攝影師往往在行業內部樹立了較為絕對的話語權,在其各種作品的影響下,處在學習階段的各高校學生們認為這就是攝影和妝造的“新中國風格”而進行參考、模仿,循環往復,導致現在的中國風商業攝影大多都充斥著類似的風格符號。
而下面這兩張成片是最令筆者疑惑和氣憤的。第一張的的置景效果,碩大的紅色五角星居然與日本浮世繪元素放在一起;不知是否是筆者過于“敏感”,第二張“元素”很像黨旗,黨旗是可以被這樣使用的嗎?
即使是以“中國風”“寫意”“工筆手法”而獲得關注的攝影師,依舊逃不開在文化知識上的忽視而將枯山水充作唐風。以中國文化為靈感為噱頭為旗號,拍攝的成片、雜志封面卻根本不隸屬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審美體系,這樣的案例比比皆是。同時筆者認為,在每一個完整的“作品”運作背后,服裝造型師、妝發師等都無法完全脫開責任。
中華美學講求托物言志、寓情于理,講求言簡意賅、凝練節制,講求形神兼備、意境深遠,強調知、情、意、行相統一。在服裝設計領域,“新中式”成為一個服飾潮流的關鍵詞,但只要稍留心觀察便會發現,“新中式”大多是中國元素簡單直接的使用,是旗袍、盤扣、仙鶴、祥云等各種元素的堆砌結合體,而沒有在形制(款式)和風格意蘊上做足夠深入的研究與變革,部分品牌在造型、宣傳圖上也多多少少帶有日式風格。
大部分國內獨立設計師紛紛自詡是“陽春白雪”,拿著從國外學習的一套西方的思維模式來表達自己所謂的“藝術自由”,同時還呼吁大眾給獨立設計師品牌多一些關注,又“感慨”國內的創作環境不友好。筆者自始至終都認為,一方面,不是國內的創作環境不友好,也不是大眾沒有給予關注,而是大部分設計師從未真正理解中國文化的意蘊所在,沒有設計出真正具有變革性、彰顯中國文化底蘊和中國風格意象的服飾產品。
另一方面,獨立設計師高昂的產品價格是無法做到下沉市場的,我們回顧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就會發現,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都是為新興的資產階級生產的,而生產它們的藝術家依附資產階級的成員,那是他們的藝術,不是底層人民的大眾藝術。同理,時尚本身也從不屬于底層人民,它的產生與存在本就是為鞏固上層階級的利益而服務。
即便國外服裝品牌抵制新疆棉事件曾一度在網絡上掀起高潮,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和國內輿論一直處于一種立場不堅定、不明確的狀態下,各類辱華事件似乎已被遺忘。杜嘉班納的產品依舊可以默不作聲地刊登在時尚雜志上,各網紅博主依然為某些抵制新疆棉的品牌站臺,甚至連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和中國紡織工業都與抵制新疆棉的品牌之一展開了所謂的“手藝設計師培訓項目”,而培訓的內容則是少族民族手工藝。說來可笑,自己國家少數民族手工藝的發展居然需要去與一個抵制新疆棉的國外品牌進行合作。
古裝影視劇造型大多是已經牢牢掌握行業內絕大多數資源的港臺造型師進行“設計指導”,行業內的內地影視妝造師又極有可能受港臺造型師的影響,影視服裝“以倭代唐”“以韓代明”的現象層出不窮。近期播出的網劇《我叫劉金鳳》,極其明顯的日本服飾引發了眾多不滿,但絲毫沒有引起各方重視;在置景道具方面,日式庭院、食品等更是數不勝數;
總會有一些人以“反正也是從我們這里傳過去的”的類似話術來對提出問題的一方進行“小題大做”的指責。不論他國的文化、藝術、服飾等來源何處,在多年的發展中早已形成了他們獨有的一套完整的系統的體系,與中國文化有著明顯的區別,這絕不是可以為上述行為開脫的理由。
被壟斷的話語權
藝術與科學都能創造身份認同與凝聚力,卻早已被壟斷資本主義制度為了自身的利益而徹底資本化了。如果對時尚雜志或影視造型有較多關注,就不難發現,該行業大多的項目都掌握在少數人手里,形成了文藝的壟斷。影視娛樂和時尚行業對外都展現著光鮮亮麗的形象,讓人覺得相關從業人員大多都會收入不菲。
恰巧筆者曾在時尚行業有過極為短暫的實習經歷,真實情況是:處于邊緣的從業人員薪資極低,基本都是在水平生活線以下,實習造型助理、實習編輯助理、實習經紀人助理等薪資是每月1000~3500不等,是的,大家沒有看錯,1000~2000的薪資范圍是常態,相關工作的地點基本上都是在北京、上海兩地,轉正后薪資一般在3000~5000每月,(轉正后的職位名稱依次為造型助理或助理造型師,編輯助理,經紀人助理。
自然會有獲得較高薪酬的人存在,此處筆者所表述的是相對普遍的薪酬范圍),更不要說大部分雜志公司和影視公司基本上是沒有轉正機會的,美其名曰“一個蘿卜一個坑”。也正如網友所說“80%的利潤都掌握在了20%的人手里”,這也間接導致了大部分能夠在行業內生存下來的從業者大多都是不需要考慮經濟問題的人,而如何獲取更多的行業資源、如何穩步晉升、如何能夠在行業內擁有一定的話語權等更是難上加難。
不斷迎合西方的審美規訓,仿佛成為了在行業內獲取關注度的重要方式之一,畢竟,大部分招聘信息上都會標明“有留學經歷優先”。
按理說,中國的文化話語權是非常需要該行業的從業人員即行業領袖去帶頭建立的,但該行業的話語領袖大部分也透著“公知”之感。隨著經濟水平的快速提高,我國國際地位、國際話語權的提高,國家文化自信的增強,義務教育的普及,大眾的審美、思想都隨之提高,不再像曾經那樣對西方文化盲目崇拜、輕易地被西方事物所吸引迷惑,高學歷、高層次思想文化的人才也越來越多,而娛樂行業的“家喻戶曉”也帶動了時尚及相關行業的“廣為人知”,行業內日復一日十幾年不變的思想認知和專業技能已經不再符合中國文化的發展要求,可從業人員依舊停留在過去的思想認知上,或許是沒有能力,也或許是在主觀意愿上就從未想過變革。
藝術院校由國家建立,旨在發展藝術的標準、風格和技巧,但在文化藝術領域的高校人才培養體系中,幾乎都是西化的教育體系。崇拜西方、以洋為宗、癡迷日本文化的學者老師不計其數;行業內的話語領袖、“出圈”的攝影師、設計師等頂著一堆頭銜去各高校各平臺做講座分享,進行輸出,成為眾多學生追捧、崇拜、學習、參考和借鑒的對象;而大多學生對思政課程內容有著偏見的認知,對西方所謂的藝術自由卻又盲目推崇,使得高校為行業內輸送了一批又一批西方藝術審美體系下的“高端藝術人才”。
建構具有中國特色的文藝體系
電影、電視、廣告、雜志,甚至是產品的外包裝等都毫無疑問的成為文化傳播的載體,如何構建社會主義傳播體系以及如何實現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化體系的自治和自主以避免對資本主義文化的高度依附,仍是我們無法回避的問題。
在理論方面,目前還沒有形成一個可以指導實踐的較為系統的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體系;在相關行業的具體實踐中,都不可避免的出現了對中國文化的誤讀甚至認知上的偏見;中國服飾的體系并沒有得到有效傳承,高校服飾專業大多使用日本文化服裝學院所編寫的制版教材。
創新也絕不是憑空而造,創新必定是在充分吸收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所進行的創造性變革,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推陳出新。沒有充分學習和理解優秀傳統文化,沒有尋根溯源這個深入研究的過程,是無法使創作的作品具有中國氣派和中國作風的。
為何我們開始重申文藝的意識形態作用?不可否認的是,我們曾錯誤的把政治領域的斗爭方法常態化地引入文藝領域,改革開放后,知識精英啟蒙話語再度確立,其以歷史主體的姿態和開啟民智的角色,悲壯地吹響了人的解放的號角,激憤的批判使備受壓抑的心靈得以宣泄,此起彼伏的人文新思潮交織著幻想與憧憬。
在大眾天真熱切的擁抱著外來文化,篤信“藝術自由”、“文化自由”的時候,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卻早已借用文化霸權對我們進行文化藝術的入侵滲透,只有資本主義現實主義才宣稱“科學與藝術是純凈的,是價值無涉或非政治性的”這一形而上學的概念。
我們反對將文藝過度政治化的方式,但并不代表我們要完全忽視掉文藝的意識形態作用。優秀文藝不僅對一個國家、民族和社會產生影響,更重要的是,從根基性和普及性的層面,對一種文化產生深刻而持久的影響,由此構成了文化軟實力。
時至今日,我們必須思考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是,自現代性以來,即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中國化以來,為什么中國的思想和文學理論的知識生產,會不斷地出現遮蔽或中斷傳統思想資源有效傳承與轉化的傾向,造成這一決定民族命脈的思想和價值主線失落的原因是什么?這是新時代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中國化需要深入探索的一個重要課題。
建立一個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形態,其標志仍然是在有效吸收和借鑒中外古今文論優秀遺產的基礎上,創造和建立起一套屬于中國自己的理論范式與話語,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有對中國價值和民族文化身份的高度認同,以形成我們自己的理論獨創性,構建一套屬于中國話語的觀念系統、術語和規范。
學習和借鑒的目的在于博采眾長,豐富自己的民族文化。如果喪失自己的創造能力,盲目崇拜,照搬西方資本主義的價值觀念,結果只能是亦步亦趨,變成人家的附庸。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國家要獨立,不僅政治上、經濟上要獨立,思想文化上也要獨立。從理論到實踐,從溯源到創新,從學術體系到人才培養,從知識科普到文化傳播,這中間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我們反復實踐,最終形成我們獨立自主的文化體系。
抵制文化殖民化,重申民族文化認同,掃除殖民時代遺害;打破行業內現有的被西化的文藝規訓,建構新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文藝體系,建立和掌握文化領導權,任重而道遠,但我們仍舊相信,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續努力下,終會實現。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