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毛主席詩詞的體會
——兼論毛澤東詩詞的思想藝術
安徽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 盛成佑
毛主席不僅是偉大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世界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同時也是當代杰出的詩人。不論是在建國以前還是建國以后,凡有毛主席的詩詞發表或發現,都能引起文壇震動和人們的廣泛傳抄、吟詠。詩人柳亞子先生曾以“推翻歷史三千載,自鑄雄奇瑰麗詞”贊之;山東大學教授高亨也賦詩贊頌毛主席詩詞:“細檢詩壇李杜,詞苑蘇辛佳什,未有此奇雄。攜卷登山唱,流韻壯東風。”毛主席在各個革命和建設時期,都寫下了記錄當時革命斗爭風云的不朽詩篇,它是毛澤東思想和中國共產黨革命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經常閱讀和吟詠毛主席詩詞,不但是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社會的現實需要,同時在潛移默化中,也能不斷增強身心的修養和藝術的享受。
一、持之以恒學習毛主席詩詞
近年來,我閱讀的是1996年9月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輯、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毛澤東詩詞集》這本書,也是最權威、對毛主席詩詞收集較齊全的一個版本。本書正編有詩詞42首,副編25首,全書共收詩詞67首(其中詩33首,詞34首),建國前作的有30首,建國后寫的37首。我讀這本書有10幾年了,在工作之余、節假日經常翻看,有時寫東西也常翻閱和引用,一年總要把全書看幾遍。久而久之,詩集正編的42首特別熟悉,早就會背誦如流了。去年省農委發出開展打造書香型機關、提升素質能力活動的通知,要求大家多讀書、讀好書,樹正氣,提素質,這個通知很及時。為了積極響應這個號召,我覺得一本《毛澤東詩詞集》只背了正編,還有副編的25首詩詞沒有背會哪行呢?今年春節,老婆、孩子都回農村老家過年去了,于是我決定自已在合肥過年,好好利用這段空閑時間來背毛主席詩詞。通過這七天長假的反復閱讀,終于把副編的25首也背了下來,并把正、副編串聯起來反復閱讀背誦,感覺象完成了一件大事,心情輕松也充實,也有收獲。
我對毛主席詩詞一直懷有深厚的感情。早在上小學時,就從老師處借閱到一本油印的《毛主席詩詞》,其中大多數沒有公開發表過。我借到后如獲至寶,專門買個較好的筆記本,把每一首都認真地抄錄下來,經常翻看。這個筆記本也常借給村民傳抄。此后,我經常逛書店,看到有新的毛主席詩詞出版,就買下來,現在我保存的各種毛主席詩詞有七個不同版本(包括一個英、漢對照版本)。
二、幾點體會(毛主席詩詞思想藝術分析)
毛主席詩詞氣勢磅礴、博大精深,能使人在閱讀中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也”,百讀不厭。在多年的閱讀中,我感到有以下幾點體會較深。
(一)毛主席詩詞是一部中國現、當代革命現實主義的史詩。以公開發表的毛澤東詩詞來看,最早的一首為1915年5月寫的《五古.挽易昌陶》,最晚的一首為1973年8月5日寫的《讀封建論呈郭老》,前后跨度達58年,這也是中國歷史上動蕩最激烈、發生翻天覆地大變化的年月,在這段中國歷史的大舞臺上,可以說毛主席基本上是執時代牛耳、唱主角,并以他為主,導演了一幕幕驚天地、泣鬼神的歷史活劇,對中國革命各個時期的歷史風云,在毛主席詩詞中均有描述。
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時期的詩詞有7首,其中的詩句如:問蒼茫大地,為主沉浮。……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沁園春.長沙》);汽笛一聲腸已斷,從此天涯孤旅。憑割斷愁絲恨縷(《賀新郎.別友》)等,表明他敢于蔑視權貴、堅決反帝反封建和以天下為已任,積極投身革命,舍小家為大家的革命戰斗精神。
描寫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有20首。從數量上講,這一時期是毛主席詩詞創作的高峰期,從質量上講,是黃金時期,達到他詩詞創作質量的最高峰,奠定了他詩壇巨人的地位。如著名的《七律.長征》、《沁園春.雪》等都是這一時期創作的。其具特征的詩句如:軍叫工農革命,旗號鐮刀斧頭。……地主重重壓迫,農民個個同仇。秋收時節暮云愁,霹靂一聲暴動(《西江月.秋收起義》);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西江月.井岡山》);風云突變,軍閥重開戰。……收拾金甌一片,分田分地真忙(《清平樂蔣.桂戰爭》);命令昨頒,十萬工農下吉安(《減字木蘭花.廣昌路上》);百萬工農齊踴躍,席卷江西直搗湘和鄂(《蝶戀花.從汀州向長沙》)等,反應了土地革命時期戰爭的艱苦和作者運籌幃幄、決勝千里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抗日戰爭時期毛主席詩作有4首(3首見其它版本),其具有時代特征的詩句有:各黨各界,團結堅固。不論軍民,不分貧富。民主陣線,救國良方,四萬萬眾,堅持抵抗(《四言詩.祭黃帝陵》);男女并駕,如日方東。以此制敵,何敵不傾(《四言詩.題“中國婦女”之出版》);外敵需人御,將軍赴采薇。師稱機械化,勇奪虎羆威(五律.挽戴安瀾將軍)等,反應了我黨堅持民族抗戰統一戰線政策,歌頌了軍民抗戰的英雄氣概。
記錄描寫解放戰爭的詩作有4首,詩句如:朝霧迷瓊宇,征馬嘶北風……戎衣猶鐵甲,須眉等銀冰。踟躕張冠道,恍若塞上行(《五律.張冠道中》);滿宇頻翹望,凱歌奏邊城(《五律.喜聞捷報》);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等,表現了人民解放力量的摧枯拉朽,不可戰勝和將革命進行到底的決心。
新中國成立后,百廢待興,但也萬物復興,詩人詩興大發,此書錄有這時期的詩詞35首。其中有反應人民翻身作主人的歡樂心情的,如:一唱雄雞天下白,萬方樂奏有于闐(《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有歌頌社會主義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面的,如:春風揚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七律.送瘟神》);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七律.到韶山》);全軍民,要自立。不怕壓,不怕迫。不怕刀,不怕戟。不怕鬼,不怕魅。不怕帝,不怕賊。奇兒女,如松柏。上參天,傲霜雪(《四言詩.八連隊頌》);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等。也有緬懷革命烈士的詩作。總之,這許多在各個不同歷史時期的詩詞,反應了我國人民在共產黨和毛主席的領導下所進行的不屈不撓的階級斗爭和宏偉的社會主義建設的場景,是一部真實、多彩、生動的現、當代革命歷史史詩。同時,這些詩詞也鮮明地打上了不同時期的歷史烙印,為后人研究提供了寶貴資料。
(二)毛主席詩詞以豪放立基,但不乏婉約。俗話說,胸有詩書氣自華,毛主席一生酷愛讀書,學富五車,滿腹經綸,所以自我修養煉成了他具有吞吐八荒,天風浪浪,海山蒼蒼,萬象在胸的浩然正氣,成為“掌上千秋史,胸中百萬兵,眼底六洲風雨,筆下有雷聲”的詩人政治家。所以讀毛主席的詩有一種跌宕起伏、回腸蕩氣之感覺。有寬闊胸懷的浩然正氣,才能寫出豪放的詩篇,這樣的詩才具有震捍力和號召力。這方面的詩句特別多,如:要似昆侖崩絕壁,又恰象臺風掃寰宇(《賀新郎.別友》);國際悲歌歌一曲,狂飆為我從天落(《蝶戀花從.汀州向長沙》);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干,不周山下紅旗亂(《漁家傲.反第一次大圍剿》);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憶秦娥.婁山關》);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沁園春.雪》);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七律.送瘟神》);四海翻騰云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秋風度河上,大野入蒼穹(《五律.喜聞捷報》)等等,這方面的名聯佳句在詩集中俯拾皆是,不勝枚舉。我們平時說,隨著信息化的建立,世界越來越小了,已變成地球村了,但在1918年毛主席在《七古.送縱宇一郎東行》的詩中就寫道“丈夫何事足縈懷,要將宇宙看稊米”,地球只是太陽系中的一員,我們把地球看成村莊;而毛主席卻在92年前就把宇宙看作比大米粒還小幾倍的稊米了,和我們相比,毛主席的胸懷和眼光是何等寬廣、遠大。
毛主席詩詞的基調是豪放,但偉人也是凡人,也有感情細膩、情深意長、婉約的一面,如:眼角眉梢都似恨,熱淚欲零還住(《賀新郎.別友》);曉來百念都灰盡,剩有離人影。一鉤彎月向西流,對此不拋眼淚也無由(《虞美人.枕上》);故里鴻音絕,妻兒信未通(《五律.喜聞捷報》);去去思君深,思君君不來。……后來有千日,誰與共平生(《五古.挽易昌陶》);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蝶戀花.答李淑一》);君今不幸離人世,國有疑難可問誰?(《七律.吊羅榮桓同志》)等。說明毛主席對戰友、同學、烈士、親人都有深厚的感情和愛戴關懷之心。
(三)毛主席詩詞寫作的用詞特點。這和他知識淵博、胸懷寬大及豪放性格有直接關系。一是“一”字的使用頻率最高。如:一枕黃粱再現;一躍沖向萬里濤;一代天驕;一例氤氳入詩囊;一從大地起風雷;一萬年太久;一聲雞唱;杭州一望空;一陣風雷驚世界;要掃除一切害人蟲;彈指一揮間,等等。我計算了一下,在這本詩集的67篇詩詞中有35篇用到“一”字共有46個,占總詩篇的52%。在《念奴嬌.昆侖》有“一截遺歐,一截贈美,一截還東國”,連用了3個“一”字,是用“一”字最多的一篇詩詞。在《采桑子.重陽》有“一年一度秋風勁”句子,用了兩個“一”字,是毛主席在一句詩中用“一”最多的句子。有人說,在講話和詩文中用“一”字較多,說明此人有自以為是,獨斷專行的“霸氣”。這明顯是和“一切”、“一律”、“一貫”、“統統”等概念相聯系的。但我認為毛主席用“一”字較多,說明他能洞察世事,能準確把握客觀存在及其規律,是胸有成竹、果斷和信心的表現。二是對“世界”、“宇宙”兩詞的運用頻率也較高。在12首詩詞的13處用到這兩個詞語,這說明毛主席胸懷寬大,以天下為懷,把國事、家事、天下事都放到世界甚至放到整個宇宙的大范圍內進行權衡考量,這方面的詩句如: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當驚世界殊;冷眼向洋看世界;五洲震蕩風雷激;玉宇澄清萬里埃;滿宇頻翹望;一陣風雷驚世界;等等。尤其是在他的晚年,對中國的命運和世界的前途甚至宇宙今后的變化都更加關心,這在他的詩詞中都有反應。三是喜歡描寫“紅旗、戰旗”。這在11篇詩詞中有11處,如:山下旌旗在望;紅旗躍過汀江;風展紅旗如畫;風卷紅旗過大關;紅旗漫卷西風;紅旗卷起農奴戟,等等,都表現了詩人的無敵氣慨和必勝信心。四是對鯤鵬、雄雞賦有特殊的意義。在毛主席眼中,鯤鵬是抱負和力量的象征,《毛澤東詩詞集》中有3篇寫到鯤鵬,如:鯤鵬展翅九萬里;鯤鵬擊浪從此始,等。民間認為,雄雞的啼叫有驅邪作用,也表明黑暗的過去和黎明的開始。作者在詩集中有5篇6處寫到雄雞,如:一唱雄雞天下白;午夜驚鳴雞;聞雞久聽南天雨,等,他把雄雞作為正義、光明及新社會的使者來歌頌。
(四)毛主席對韻律的要求寬泛,不以韻害意。《詩品序》說:“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蕩性情,形諸舞詠……動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詩。”詩歌的第一要素是言之有物、情感要真誠。如果詩沒有情感,無的放矢,就不能稱之為詩。就象火山噴發一樣,要有熾熱的巖漿噴出來才行,光噴出一些空氣、灰塵或泡沫是不行的,這樣的詩是無病呻吟,是不能感人的。古人說“詩言志。”毛主席寫詩向來把“言志”即真情實感放在第一位,“言志”就是有“物”,就是有“真情實感”,他對于押韻合轍等詩詞的格律要求則看作是第二位的。他認為詩詞的一些格律要求是“束縛思想,又不易學”,“不易在青年中提倡”(見《致臧克家信》)。照《怎樣合轍押韻》(北京出版社,鄭林曦著,1980年3月版)一書的要求來看,《毛澤東詩詞集》中有些篇詩詞的個別詩句存在著不相押韻的情況(在平仄方面,也有不以詞害意而不拘平仄的),當然毛主席絕大部分詩詞都是合乎詩律詞譜的。我計算一下,共有15篇詩詞存在這情況,占總數的24%。例如《七絕.賈誼》:“賈生才調世無倫,哭泣情懷吊屈文。梁王墮馬尋常事,何用哀傷付一生。”按格律,一篇七絕或七律詩只能押一個韻,這首詩的前兩句韻腳是“倫”和“文”字,照《韻律十三轍》看,屬“人臣”韻,而最后一個韻腳“生”字,則是屬于“中東”韻,因此可以說此詩的后一聯(后兩句)和前兩句是不押韻的。再如《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一從大地起風雷,便有精生白骨堆。僧是愚氓猶可訓,妖為鬼蜮必成災。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今日歡呼孫大圣,只緣妖霧又重來。”前面兩句的韻腳“雷”、“堆”兩字是屬“灰堆”韻,后面的三個韻腳押的都是“懷來”韻,這樣只能說最前面兩句和后面的六句不相押韻。再看一首詞《菩薩蠻.大柏地》:“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雨后復斜陽,關山陣陣蒼。 當年鏖戰急,彈洞前村壁。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按詞譜,這首詞可以有四個韻,即每兩句一個韻。后面六句分別押的是“江陽”、“一七”“言前”三個韻,押的很好,但最前面兩句就沒有押韻。
毛主席盡管有一些詩(含詞)篇中的少量詩句沒有完全做到押韻合轍,但從全詩來看,也做到了大體上押韻。他詩句中飛動的氣勢和飽涵的哲理,絲毫沒有因個別韻腳而影響其詩詞的萬丈光芒。毛主席這種對待詩詞格律的寬泛態度,為我們今天想寫詩填詞的人們開辟了無限法門,這就是要以思想感情(即中心思想)為重,不要太拘泥于格律的限制,不要因韻而害意,這樣詩才能寫出氣勢。歷史上的蘇東波寫的詩詞也有一些句子不押韻的,有時為了詩意的發揮,甚至在少數詩詞句子的字數上,也有少量增減,但他仍是一位大詩人、大詞人。關鍵是要把功夫用在 “練意”上,當然和格律搞得不沾邊也不行。毛主席和蘇東坡的做法是:在個別字詞影響詩意發揮時,格律要讓路,保持大體上整齊、大體上押韻,即“意在律先”;在不影響詩意時,要盡量向格律靠攏,做到“意律完美”,以求達到最佳效果。寫詩填詞的工作是一種手腳戴著鐐銬的舞蹈,手腳雖然會受到一定限制,但也不是沒有一點活動余地。關鍵是“意”不能有任何約束,即你的思想要在天地和宇宙中自由地奔放、馳騁,“鐐銬”雖有,那只能更增強你“舞蹈”的鏗鏘有力。格律詩詞的寫作也猶如黃山之松的生長一樣。黃山松的生長可以說始終都受到水、土壤、陽光、營養等諸多刻苛條件的限制,它雖然生長在懸崖峭壁之間,但由于它的頑強性格和拼搏,終成為“八千里風暴刮不倒,十萬個雷霆也難轟”的黃山“三絕”(即奇松、怪石、云海)之一,也形成了著名的“黃山松精神”。對毛主席個別詩句的格律不完整,是個客觀存在。有人認為這是“毛澤東的詩詞對傳統的格律,有很多突破和創新”的表現(見南京出版社《毛澤東詩詞鑒賞大全》2001年8月版代序)。我認為沒有必要為偉人諱。這不是“突破”或“創新”,是作者根據每首詩意淋漓盡致發揮的自然需要之使然,否則,每一首詩都來個“突玻”和“創新”豈不更好。按照上述“突破派”的觀點,自“五四”以來的新詩即自由詩,豈不篇篇都是“突破”和“創新”的精品。毛主席曾十分中肯地指出:“用白話寫詩,幾十年來迄無成功。”格律詩詞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最能反應中國人民的特性和風尚,與時俱進地繼承和光大這個傳統,才是最好的“創新”,否則,東“突”西“破”之后,本民族的一切就都虛無了。
三、讀書的目的全在于應用
俗話講,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對我學習“毛詩”來講,詩也作了、也吟了,但既沒有作好,也沒有吟好。自學習毛主席詩詞以來,我就以主席的詩詞為格律和模式練習寫詩,也就是比葫蘆畫瓢。到目前,估計已寫了200多首詩,但是,很顯然,質量都不高。但我也有一點小收獲,就是在地市級以上的報刊上先后發表了30多首詩詞,在一些網絡上發的也有20來首。
我學習寫詩,一是歌頌祖國、歌頌黨及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取得的偉大成就。如國慶節、五一節、七一黨的生日、香港回歸、澳門回歸等,我都有詩詞發表。二是結合自已的工作和學習寫詩。有一年,我曾應邀參加六安市江淮分水嶺開發總體規劃評審會,回來后,我將自已參會的感受按照毛主席《水調歌頭.游泳》的格律,也寫成一首《水調歌頭》寄給六安晚報,十幾天后被刊登出來,六安市從事這項工作的同志看到后給我來電話,說我為他們做了宣傳工作,他們感到很高興。2007年4月,省農委在安徽劇院召開深入推進效能建設大會,會后我將聽會的感受也寫了一首《水調歌頭》,當時畢美家主任看到后作了這樣的批示:“盛成佑同志的這首詞填得很好,請以適當形式宣傳,包括安徽日報農村版。”這首詞后來在報紙上、省農委網站、安徽農網等媒體上刊發。今年初,省委學習實踐活動辦公室發文要求在全省開展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楹聯征集評選活動,我寫了一副歌頌沈浩同志的楹聯,共八句:
離省城,別妻兒,與三農共舞,拼搏六載獻大愛;
扎基層,幫鄉親,跟四季常樂,豐碑千古立小崗。
這副楹聯經省農委機關黨委推存,由省委活動實踐辦公室、省文化廳、省文化藝術界聯合會組織專家評審,獲得了二等獎。在近幾年從事農民科技教育培訓工作中,主要是外出調研、督查時,接觸到一些有趣的人和事及各地科教工作好的作法、經驗時,也寫了些詩發在單位的網站和其它網站上,這樣既宣傳了工作,又密切了本系統工作人員的感情。最近,我將近年來學習人民日報任仲平的評論文章的體會,寫了一首20行的讀后感的詩,寄給人民日報,并于4月6日在人民日報的《社內生活》報上登了出來,人民日報社副總編米博華同志還給我回信,并將他的新作《走進高高殿堂》題簽后寄給我,使我很高興。不光是有時候寫幾首詩,用到“毛詩”的格式和“詩路”,在我平時工作中,如寫通訊報導、起草總結、報告、編寫簡報等,也經常自覺或不自覺地用詩的格式、語言來寫題目、小標題等;在行文時,也經常用對仗、排比等句式以增強材料的感染力。去年12月12日是中央農廣校成立30周年華誕,我先后寫了5首詩詞發表在中國農村遠程教育網等網絡媒體上,其中一首《沁園春.賀天津市農民教育培訓條例誕生》,被選入由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的《農廣心聲》一書。今年2月下旬,省農廣校在靈璧縣馮廟鎮溝涯村舉辦“全省農廣校系統抗旱促春管培訓班暨全省農民讀書月活動啟動儀式”,我為大會所寫的“家家讀書,明智達理促和諧;人人學習,增產致富奔小康”的對聯,用紅綢黃漆制成大幅會標,從村辦公大樓頂部的兩端掛下來,很醒目,營造了濃厚的會場氛圍,受到參會者和當地干群的好評。所有取得的這些小成績,都是我長期學習毛主席詩詞的直接結果。總之,我感到常讀毛主席的詩詞,并力所能及地學用結合,按毛主席詩詞的“詩路”模仿練習寫作,是堅守和充實自已精神家園的重要內容,既學習了歷史和黨史知識,也提高了自已的藝術欣賞能力,開闊了視野,陶冶了情操,覺得自已的業余生活很充實,有利于促進工作和學習。
(注:此講稿為參加2010年4月28日在安徽省農業委員會機關讀書演講競賽會而作)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