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當年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的日子。謹以本文緬懷八路軍.新四軍的抗日將士
“后起憶當今”
----重讀朱德詩一首
抗戰三年久,前鋒過北平.
敵騎頻跳躍,我馬任縱橫。
封鎖重重隔,往來踽踽行。
是誰知偉績,后起憶當今。
這是朱德1940年12月22日《和林(伯渠)、董(必武)兩老原韻》一首詩。發表在當年《新中華報》上。
時光荏苒,七十年彈指一揮間過去,8月15日,當年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的日子,此時重讀此詩,遙想當年朱德、彭德懷和八路軍、新四軍在抗日前線的戰斗歲月,心中涌起無限感概。
該詩寫作的四年前,抗日戰爭爆發前夕的1936年12月1日,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19位紅軍將領暨全體紅軍發表《致蔣介石書》,要求停止內戰,一致抗日。3天后,蔣抵西安,脅迫國民黨西北剿匪總司令部代總司令張學良和國民革命軍17路軍總指揮楊虎誠率部進攻陜北紅軍。不料于12月12日觸發西安事變。兩天后,朱德、毛澤東、周恩來、張國燾、彭德懷、賀龍、蕭克、徐海東、徐向前聯名致電張、楊,表示“堅決贊助二將軍領導革命事業”,并建議由東北軍、17路軍、和中國紅軍三方組織西北抗日援綏聯軍,以應事變。蔣介石被迫接受聯共抗日條件。
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全國抗日戰爭開始。7月30日,北平、天津相繼失陷。8月4日,應國民黨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邀請,我黨派朱德、周恩來、葉劍英去南京參加國防會議,共商國防問題。8月9日,朱、周、葉飛抵南京,同蔣談判《中國共產黨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的發表和紅軍改編問題。8月22日,蔣介石依據和中國共產黨達成的協議,任命朱德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總指揮,彭德懷為副總指揮(不久,命令八路軍改為國民革命軍第十八路集團軍,直屬第二戰區司令官閻錫山指揮)。
此后的三年,朱德.彭德懷率領八路軍,輾轉太行山脈,對日展開了艱苦卓絕的游擊戰,并不斷擴大晉.察.冀.綏四省的抗日根據地。著名的平型關戰役.百團大戰就是這期間開展的。
1939年新春伊始,朱德在晉東南各界“擁蔣反汪”大會上講話,痛斥汪精衛的賣國投降活動,表示支持蔣介石繼續抗日,強調鞏固和發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團結一致,共同對敵。可是,蔣介石從未真正有過和共產黨誠心合作的念頭。元月,國民黨五屆五中全會召開,決定對共產黨采取“溶共”.“防共”.“限共”的*方針,會議原則通過《防止異黨活動辦法》。從此,八路軍的處境更加險惡。
1939年十月,廣州.武漢相繼失陷,日本采取“以華制華”政策,兩個月后,閻錫山發動“十二月事變”,集中兩個軍又四個師的兵力,在日軍5000人的配合下,進攻駐晉隰縣.孝義一帶我黨領導的山西青年抗敵決死第二縱隊和八路軍晉西獨立支隊。接著,在晉西北的閻軍兩個軍向決死隊第四縱隊進攻,在晉東南的閻軍,在中央軍的配合下,夾攻上黨地區的決死第一.第三縱隊和附近的八路軍,在陽城.晉城.浮山.高平.沁水.長治等地,大肆摧殘民主政權和抗日救亡團體,屠殺共產黨員和進步分子。
1940年,日寇加緊對華誘降政策,蔣介石更加肆無忌憚地破壞抗日統一戰線。為奪取太岳山脈為中心的抗日根據地和太南區,于元月中旬命令八路軍撤出該地區。朱德.彭德懷電令劉伯承.*派陳賡率771團和773團立即移駐太岳區,與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第三縱隊會合,制止了蔣閻軍的進攻企圖。3月,蔣介石密令97軍軍長朱懷冰,和河北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鹿鐘麟部.69軍軍長石友三部一起部署,向南向北直逼太行山區和冀南區抗日根據地。朱德.彭德懷指揮八路軍反擊,獲得全勝。為爭取和國民黨繼續合作抗戰,有意放走朱懷冰和鹿鐘麟。
蔣介石惱羞成怒。十月,何應欽.白崇禧以國民黨政府軍事委員會正.副參謀長名義致電朱德.彭德懷.葉挺,污蔑共產黨和他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并迫令黃河以南的八路軍,新四軍限電到一個月內集中黃河以北。為延緩國民黨反共戰爭爆發時間,毛澤東.朱德.王稼祥致電葉挺.項英,對皖南方面讓步,答應北移。同時,朱德.彭德懷.葉挺.項英以第十八集團軍(即八路軍)總.副司令和新四軍正.副軍長的名義,復電何應欽.白崇禧,駁斥其荒謬命令和對八路軍.新四軍的污蔑。朱德指出:“國內一部分人士正在策動所謂的反共高潮,企圖為投降掃清道路”。但為顧全大局,還是答應將新四軍江南正規部隊移至長江以北。12月8日,何應欽.白崇禧復電在朱.彭.葉.項,再次迫令黃河以南的八路軍.新四軍“悉數調赴河北”。
佇立在寒風溯溯的太行山脈,凝望著日夜奮戰.缺衣少食.疲憊不堪的八路軍將士,此時的朱德心中,悲憤交集,他吟道:“佇馬太行側,十月雪飛白,戰士怯衣単,夜夜殺倭賊”。(此詩后發表在重慶出版的《新華日報》上)。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朱德寫下了本文開篇的那首激憤而沉痛的和詩,
“抗戰三年久,前鋒過北平”。朱德高度肯定了八路軍不可低估的抗日戰績,在民族存亡的生死關頭,裝備低劣的八路軍將奮不顧身地繼續向北,挺進到鐵蹄下的東北淪陷區殺敵。其勇氣吞山河。
“敵騎頻跳躍”。可謂日軍兇悍驕狂,他們曾揚言,用一年的時間拿下中國。朱德曾于1938年著《抗日游擊戰爭》(在八路軍政治部編輯的《前線》連載發表),闡述了抗日游擊戰爭的性質.意義和作用。在敵強我弱的局勢下,游擊戰爭的軍事思想,為抗日戰爭的勝利提供了戰略方向,正是游擊戰的正確指引,“我馬任縱橫”。
“封鎖重重隔”。這“重重”不僅言指日軍.偽軍.中央軍.地方軍等一切反共軍事力量的圍追堵截,還包含了政治.經濟.信息等諸方面的扼制封鎖,正如朱德復電何應欽.白崇禧所言:“...時局危機,誠未有如今日之甚者”。“往來踽踽行”。“踽踽”一詞,既道出了我軍在敵人重重封鎖下行動的艱難,又呼出了八路軍.新四軍將士不愿離開抗日根據地,委曲求全,忍辱負重的悲憤心聲。
“是誰知偉績,后起憶當今”。這意味深長的結句,讓我設身處地,仿佛卷入當年八路軍的鏖戰沙場。滿目焦土,山河破碎,太行風號,汾河水泣,不由得胸中泛起一陣陣悲愴。
我反復品味這情真意切的詩句,深深地感受到八路軍.新四軍不畏強暴,拼死奮戰的英雄氣概,深深地感受到共產黨為維護民族抗日統一戰線,力避同室操戈的寬厚胸懷。
就在朱德這首和詩發表后不到半個月,1941年1月4日,新四軍部和所屬皖南部隊9000余人奉命北移,由涇縣云嶺地區出發。6日遭國民黨攔擊,8日在茂林地區陷入國民黨七個師八萬人的預伏圈,新四軍被迫抵抗,血戰七晝夜,終因彈盡糧絕,除1200余人突破重圍外,其余一部被俘,大部壯烈犧牲。葉挺被扣,項英遇害。
嗚呼!我等“后起憶當今”,熱淚仍縱橫。偉績常常念,恭勉孜孜行。
2010年8月于北京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