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沒來由地喜歡上一個小伙子,實在是一種意外。在很長的時間里,我知道他的名字,也知道他的一些事跡,但的確說不上喜歡或者崇敬。等我喜歡上他的時候,他已經去世60年了。所以他永遠不可能知道我對他的喜歡之情,那是全部的欣有賞還一種由衷的感激。
還依稀記得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他一身軍裝,脖子上掛著一條白毛巾,肩上一邊背著槍,一邊扛著一把鋤頭,袖子挽得老高,在連環畫的封面上笑瞇瞇地望著遠方。
就這樣在30年前,我記住了他的名字:張思德。
假如那時也有評選,他是毫無疑問的年度風云人物。盡管他最高的職務只是一個班長,然而他年輕的微笑卻隨著黨的最高領袖在追悼會上的致辭,融進一篇叫《為人民服務》的激情演說,成為一個政黨的標桿,一個時代的標識,一種精神的符號。
如果沒有這一篇文章,人們也許至今還不知道他。他可能只是當年無數為革命事業奮斗終身的戰士之一,身影和聲音早已被歷史的時光淹沒,然后默默在黃土地的一隅守護著自己心愛的家園。后人甚至不知道他的名字。不過這或許也正是張思德的本意。這個憨厚平和的小伙子,從來沒有想到,自己的名字也會出現在英雄的名列,而且在歲月的流逝中更加熠熠閃亮。一代代黨和國家的領導人,一批批天南海北的追隨者,從來沒有停止過對他的不盡懷念。
詩人告訴我們: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2
感謝那部叫《張思德》的電影,把他的形象從我的腦海中喚醒并清晰起來,然后讓我不可抑制真心實意地喜歡上了這個小伙子。
公元2004年的秋天,我不遺余力地通過各種途徑搜尋著張思德的資料。在過去的三十年,他在我的腦海里只是一個符號,一個象征。我無比熟悉這個名字卻真的對他缺乏了解。而在此刻,我是那樣渴望了解到他的一切。
如果活著,他已經90多歲。但在我眼里,他是永遠的29歲。
我小心翼翼,一層層拂去歷史的塵埃,搜尋小伙子的匆匆行跡:
我看到了他背著行囊匆匆行走的身影。這個18歲參加紅軍,三過草地,三次負傷,多次立功的年輕老戰士,在人手緊缺的延安經歷了一次次工作變動,從通訊班長變成普通戰士,從一線戰士到領袖警衛,從南泥灣開荒到安塞燒炭,他都毫無怨言,愉快接受,開開心心地行走在奔赴新崗位的途中,那張略顯黝黑的臉上,始終寫滿陽光燦爛的的笑容。
我看到了他沉默憨厚中帶一點倔強的神情。張思德不愛說話,但這并不代表沒有主見,他的憨厚中有著自己的堅持甚至些許倔強。長征過草地,為解決斷糧困難,他堅持帶頭“嘗百草”,在試嘗一種野菜中毒后,他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話是:“不要管我,這草有毒,快告訴大家別采!”當通信兵,為了信件安全,面對敵人搜捕他毫不猶豫藏進一條臭水溝,忍著那敵人連靠近點都要緊捂鼻子的臭味,他一躲半天;為了信件不被雨淋濕,他把信件放進布鞋,把布鞋脫下夾在腋下,赤腳跑到目的地,信是干的,人卻像從水里撈出來的。
我看到了他熱心于那些瑣碎小事的忙碌和快樂。歌詠晚會突然停電了,他彎腰作梯,馱著戰友換燈泡;汽車輪胎壞了,他背著輪胎跑了數里山路及時送到;老大娘的豬掉入河中,他奮不顧身跳入湍急的河水去追;夜里不睡覺,要去幫老炊事員磨豆漿,人家拒絕他,他就坐到門口為戰友扎草鞋,一邊扎一邊笑……
我就這樣默默地看著,看著他精力旺盛地和戰友們一起訓練一起工作,快樂專注地做每一件事情;看著他激情滿懷和戰友們一起談論前線那些叱咤沙場將領們的傳奇,聆聽勇士們的事跡;看著他把別人看不到的角落盡收眼底,把身邊最普通的人和事裝進心中,然后不聲不響地把別人不愿干的活干得有滋有味,把那些最不起眼的工作干的盡善盡美。
我恍然,這不就是我的伙伴、我的朋友、我的同事、我的兄弟嗎?
英雄并不是始終與驚天動地劃等號的。塵埃的掃落,讓一個小伙子從超凡回歸到平常。面對張思德,我沒有面對其他英雄時的敬仰,卻觸摸到了一種細致的溫暖和別樣的溫情,感受到了生命的意義和快樂。他用最平常的方式,感染并溫暖著身邊的每一個人。一種久違的真切感動,隨著他的所為在我的心底一點一點泛起,并慢慢濡濕我的心田,模糊我的視線。
于是我知道,一個人只要內心充實,就可以走得很遠;只要內心有愛,就會充滿力量。
3
最平常的姿態,卻走進了歷史的深處;最樸素的行為,卻成為一個政黨的最高宗旨。
這是張思德沒有想到的。
1944年9月8日 ,延安棗園一片肅穆悲痛,花圈層疊,挽幛風動,毛澤東的親筆挽詞高懸上空:“向為人民利益犧牲的張思德同志致敬。”哀樂聲中,毛澤東緩步獻上花圈,心情沉重,和他喜愛的戰士告別。他醞釀著,應該和大家說些什么。
許多次,我都在想,雄才大略氣吞古今卻又情感豐富充滿詩人氣質的毛澤東,在這次演講之前,會想些什么?
我想毛澤東應該會想起一些關于張思德的印象往事。他甚至會有一些恍惚,那個站在后車門上一絲不茍的小個子警衛,那個被他笑稱為“有思想、有道德、就是缺張嘴”的憨厚小伙子,那個整天忙忙碌碌卻一天到晚笑瞇瞇的小伙子,怎么一下子就離他而去了呢?
我相信毛澤東還會想起另外一個名字。5年前,就在離這不遠的窯洞,為紀念一個支持中國人民正義事業的國際友人,他揮筆寫下了了著名的《紀念白求恩》。“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這是他對所有共產黨人的號召,年輕的張思德自覺按照領袖要求,用行動和生命踐行了這一號召。這讓毛澤東感到欣慰,也感到了哀傷。
思緒宏大的毛澤東或許還會想的更遠。那些在前線浴血奮戰的將士,那些在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廣州起義中一次次揭竿而起的青春面孔,那些在井岡山、草地雪山和萬里長征途中倒下的不屈身影,都隨著戰士張思德的離去浮現在他面前。一張張熟悉或者陌生的臉孔,一個個仙去的英靈,轉瞬間拔動了毛澤東的心弦,引發了他強烈的傾訴欲望。毛澤東此刻的情感,如同火山奔涌的巖漿,如同洶涌即將開閘的洪流,一觸即發。
他抬頭,看到了臺下肅立的張思德的戰友們,看到了外圍層層疊疊前來送別的群眾,看到了23年來前赴后繼為真理和正義犧牲的眾多先烈,看到了仍然在為國家和民族命運無私奉獻的無數戰友和同志。毛澤東習慣性地揚起了手臂,吐出了他飽含深情富有激情的聲音:
“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是革命的隊伍。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張思德同志就是我們這個隊伍中的一個同志。
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中國古時候有個文學家叫做司馬遷的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張思德同志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
歷史就在這里定格。
從百萬人民軍隊的方隊中脫穎而出,從無數共產黨人的星海中浮顯而起。革命軍人張思德,就在這一瞬間走進了歷史,走進了永恒。他把自己作為種子埋進了炭窯,最后卻成長為一種精神,感動并滋潤著一支軍隊,一個政黨,一個民族。
今天,在部隊營房的墻上,張思德仍然笑意溫暖。全軍連以上單位可以懸掛圖像的“解放軍八英模”中,張思德排在首位。
年輕的張思德,他想采擷的只是一片綠葉,歷史卻給了他整個春天。
4
濃重的湘音依然在棗園的上空回響。
我聆聽著,并在苦苦思索,張思德之死為什么會如此牽動毛澤東的心,讓他如此悲慟?
毛澤東的一生,參加的追悼會不多,在追悼會上講話更是少之又少。但張思德的去世,似乎讓他有些無法自已。這讓很多人無法理解。要知道,當時的中國共產黨,已經飽受了血與火的洗禮。從1921年建黨、1927年建軍,然后又經歷了萬里長征和浴血抗戰,無數將士的血灑疆場,已經把共產黨人鍛鑄得心志如鐵。與其悲傷,不如復仇。化悲痛為力量,成為時代的常態。
更何況,那是一個腥風血雨、戰火紛飛的時代,戰將如云,勇士如雨;英雄輩出,群星燦爛。壯士百戰去,馬革裹尸還。為了民族和國家的命運,無數的仁人志士赴湯蹈火,義無反顧。中華大地,信手拈來就是慷慨激昂之事,隨口頌起俱是壯懷激烈之歌。相較之下,張思德的事跡實在要平常地多,感動之余總還是少了些讓人熱血沸騰的成分。
歷史為什么偏偏選擇了張思德?
769個字的《為人民服務》,我一字一句地揣摩了許多回。我希望能夠從字里行間細細觸摸到毛澤東的心路歷程。終于,我的目光停留在了那兩個字上:
人民!
1944年秋天的中國,抗日戰爭已經隱顯出了勝利的曙光。當人們都期盼著即將來臨的勝利時,毛澤東深邃的目光早已穿透了歷史的帷幕。抗日戰爭的即將勝利已經難以給他太多的興奮。他更多的是在考慮,正在成長并壯大著的中國共產黨,接下來路在何方?他在沉思,需要什么樣的力量,才能讓這個歷程年輕卻經歷了太多風雨的革命政黨,真正發展壯大并長久興旺下去?在抵御外敵的戰爭時期,可以用保家衛國用民族獨立解放的信念去贏得廣泛支持,那么戰爭勝利之后呢,怎樣才能讓廣大人民大眾對黨的支持始終如一地堅持下去?
這些問題已經在毛澤東的腦海中盤纏太久。
電閃雷鳴,石破天驚。張思德之死在一瞬間給了毛澤東撥云見日的感覺。恍如一間黑屋突然打開了一扇窗戶,毛澤東靈感泉涌激情四射。延安人民對張思德之死的巨大悲痛和緬懷賦予他靈感,給了他答案。是的,人民,只有贏得人民的信任,才能獲得最大的支持;只有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才能讓一個政黨生存壯大和長久發展。而這一切的前提就是,只有全心全意服務人民才能獲得人民的真正信任和支持。毛澤東豁然開朗,他灼灼的目光穿越棗園、延安,穿越西北高原,他看到了一條向陽大道,那是一個政黨革命和執政的成功之路,在真正充滿光明和希望的道路。他豪情滿懷,聲音更加激揚起來:
“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我們還要和全國大多數人民走這一條路。我們今天已經領導著有九千一百萬人口的根據地,但是還不夠,還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們的同志在困難的時候,要看到成績,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們的勇氣。中國人民正在受難,我們有責任解救他們,我們要努力奮斗。要奮斗就會有犧牲,死人的事是經常發生的。但是我們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數人民的痛苦,我們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對于中國共產黨而言,這一次演講的意義怎樣評估都不為過。這是一個政黨面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面對未來立下的錚錚誓言。正是這一承諾和誓言,成就了一個政黨無限生命力取之不竭的源泉。數十年來,毛澤東激昂的聲音在中國大地繞梁不絕,警示著一代代共產黨人。
因為這一承諾和誓言,全世界感受到了中國共產黨的雄心壯志,中國人民觸摸到了共產黨人的赤子之心和無私情懷。毛澤東的聲音飛過大江南北,讓黃土飛揚,無數的熱血青年優秀分子風塵仆仆、跋山涉水奔涌延安而來;讓槍支林立,無數的民眾和士兵更加精神振奮、義無反顧奔赴前線;讓電波縱橫,世界各國開始重新審視這個還偏居西北一隅的政黨,小小窯洞煥發出強大磁力……
一年后,“為人民服務”寫進了中國共產黨的黨章。
從此,“為人民服務”的旗幟高高飄揚在中國共產黨的頭頂。
因為張思德,一個政黨的革命之路、執政之路變得更加清澈通暢,寬闊雄奇。
我實在找不到不喜歡他的理由。
5
我終于來看他了,來看這個我喜歡的小伙子。
在他去世66年后的國慶,我在棗園為人民服務講話紀念廣場上與他默默相對。廣場中央,他高大偉岸的形象讓我有稍許的陌生。中軸線上,29顆紅星代表著他29年的短暫生命歷程,兩邊的石碑上一邊是他的生平,一邊刻著《為人民服務》全文。“為人民服務”五個大字在他身后熠熠閃光。廣場兩側,樹木密布,蔥蘢一片。
張思德只活了29個春秋,人們卻已經懷念了他近70年,還將永遠地懷念下去。
張思德是普通的,普通到如同那延河邊的一粒砂,清涼山上的一株草。有太多的人會忽略他的存在。幸好有毛澤東。經常在延河邊散步、在清涼山遠望的毛澤東對這些沙礫、小草有著自己的認識。他深知,沙礫雖小,但千萬粒細砂相聚一起,就是砥柱中流的礁石;小草不起眼,但千萬棵小草共同搖曳,伸展的就是無邊春色。服務人民不可能每一個人都驚天動地。猶如一曲樂章不可能都是最華美的片段,一幢大廈不可能都是最炫目的裝幀。這些沙礫和小草,就是樂章中最基準的音調,大廈最堅實的基石。沒有它們,就沒有了樂章和大廈的存在。不能不佩服并感謝偉人睿智的目光,如果普通的張思德真的被我們忽略了,那才是一種真正的悲哀,才是無可挽回的損失。
有些人,朝夕相處時也許熟視無睹,一旦離去,卻每時每刻都能感受到他的重量。
英雄的意義在于精神的薪火相傳。中國共產黨能夠從無立錐之地到建國執政,由最初的50名黨員成為擁有7000萬名黨員的大黨;中華民族能夠用60年的時間從貧窮積弱到經濟總量全球第二,實現人均GDP從建國之初不到100美元到4000美元的跨越,絕非僥幸所得。當年,張思德和他的戰友們用青春、熱血和生命點燃了中國革命的勝利之火;今天,一代代的張思德們:雷鋒、焦裕祿、孔繁森、鄭培民、任長霞、徐虎、牛玉儒……這些繁如星空的名字,還有更多無法知道名字的人們,如同一支支火炬,跨越時空的阻隔,前赴后繼,傳遞著為人民服務的火種,成為一個民族壯大的最強大動力。他們是普通的,卻挺起了一個政黨的脊梁;他們是平凡的,卻撐起了共和國的巍巍大廈;他們是沉默的,卻書寫了讓世界矚目的奇跡。
他們身上,匯聚的是人民的力量。
人民的力量最強大是一個眾所周知的樸素真理,但怎樣去獲取人民的支持卻是一個永恒的命題。中國共產黨用90年的風風雨雨找到并牢牢攥緊了破譯這個密碼的鑰匙。一代代共產黨人,用生命的重量銘記并踐行著那個神圣的承諾和誓言:
無論風雨怎樣變幻,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變;
無論時代如何變化,為人民服務的追求不能變;
無論個人得失榮辱,為人民服務的價值取向不能變。
我想起了中南海新華門照壁上那“為人民服務”熠熠生輝的金色大字;我想起了天安門前三軍將士 “為人民服務” 那響徹云霄的宣言;我想起了在抗洪搶險、抗擊非典、冰雪災害、汶川災區中那高高飄揚在最前沿的“為人民服務”的旗幟……
只有毫無隔閡地融入人民,才能贏得人民的信任和尊重,與人民肝膽相照;只有全心全意地服務人民,才能贏得人民的支持和追隨,匯聚起人民的力量。
張思德與群眾相濡以沫融為一體的燦爛笑臉,成為詮釋一個政黨對人民感情的最佳腳本,成為一個政黨強大活力來源的生動注釋。
6
時空,淹不沒精神的薪火,隔不斷思想的傳承。
我靜靜站著,一字一句復讀著廣場浮雕墻上張思德的故事和《為人民服務》的全文,每一個文字都是充滿張力的符號。戰爭年代已遠離我們,歲月的年輪會漸漸模糊我們的記憶,但英雄的影像卻在時光的淘洗中越加清晰,成為歷史最生動鮮活的碑文。
每個人都只能有限地生活在一個特定的歷史時刻,精神卻可以跨越時空的界限永久傳承,并化作一種巨大的感召力,長久陶冶和凈化人的心靈,成為推動時代和社會進步的強大動力。時代發展到今天,生活斑斕多彩。人不必盡為張思德,花草樹木各有春秋。然而,我們還是應該走近他,了解他,欣賞他。他的身上,擁有人類的精神共鳴。
為什么,《張思德》這樣一部主旋律的影片,一部普通人的影片,能夠讓那么多的人落淚,能夠創造4000多萬的票房,并在當年由觀眾投票產生的百花獎中一枝獨秀獨占鰲頭?
為什么,海南的那個企業家,能夠心甘情愿自掏腰包40萬元,一次又一次邀請所有的身邊人去看電影《張思德》?
為什么,張思德的墓前、張思德的紀念廣場,一年到頭都會有那么多的鮮花怒放?
那是時代的呼喚,那是人民的心聲,那是一個民族的精神渴望。
我們可以享受多彩的人生,卻沒有理由降低時代應有的精神高度。
對真善美的期盼,對大愛和無私的贊美,對英雄的呼喚與追尋,是每一個時代共同的旋律。
我抬起頭,陽光下,身背木炭、微彎著腰的張思德正面帶微笑看著前方。
我實在是忍不住地更喜歡他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