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的功夫熊貓與可怕的文化殖民
曾飛
筆者關于《功夫熊貓》的評論發布之后,網友林士杰評論說:“文化殖民的進一步深化發展,這是經濟殖民的必然結果!”一針見血,切中要害!
據介紹:《功夫熊貓2》中一個很大的看點就是嬰兒版阿寶的出現。他還是像美國唱RAP的黑人那樣啰嗦,還是會伸舌頭像面癱那樣裝睡,走路大部分是用滾的,在房頂上扔帽子,卻沒辦法像大家扔得那么帥,而是只扔出去2米左右。這個嬰兒版的阿寶,是完全按照四川熊貓寶寶的樣子創造的,他是一個渾身圓滾滾、毛絨絨的小家伙,不會走,只能在地上愣頭愣腦地爬,初次出場躲在一個裝蘿卜的箱子里,眼珠子滴溜溜地轉,動不動就哇哇大哭,見誰都叫媽媽,抓什么吃什么,吃飽了就學鴨子爸爸那樣“嘎嘎”地笑。
對此可愛的熊貓寶寶的感染作用,發貼人:59.56.40.* 訴說道:“看到壇子里好多家長都帶小人去看功夫熊貓了,本來也想著趁六一帶著我家寶寶去看,可是上個周末看到哥哥的孩子以后,就徹底打消了我帶寶寶去看這個電影的想法。哥哥家的兒子比我家寶寶大幾個月,一直以來都很會照顧人,沒有想到這個小娃娃突然就轉了性了,嘴里一直呼哈呼哈的,整天拳打腳踢,一分鐘都不能清閑。就是因為哥哥嫂子帶著孩子禮拜六一塊去看了功夫熊貓2,結果這孩子可是迷上了功夫,然后亢奮了快一周了,連吃飯都要練什么筷子功,可愁死人了。我自己也在會搜功夫熊貓2的試看預告片之類的先看,就那么幾個鏡頭,怎么看怎么暴力的說。雖說里面有很多的中國元素在里面吧,但這也是外國人來賺中國人錢必須的。他們外國人怎么能真正了解咱們中國文化的底蘊!怎么都覺得是披著中國元素羊皮的美國狼!”(《真心話:我決不讓我家小孩看《功夫熊貓2》》)
中國的下一代寶寶都感化成如此可愛的美式寶寶、具有了狼精神,那該多好啊!
網友“龍水仔”就厲聲呼喚道:“強勢的文化塑造群狼精神,弱勢的文化塑造群羊精神,喜羊羊不是正在熱播嗎?該死的美國佬,我還會回來的”!——該死的中國動畫!不該死的美國動畫!
讓中國人都感化成地道的“狼”難道不好嗎?到那時,就不是外來的狼吞吃國人了,而是中國狼廝咬老外了!反正都是吃人的社會,被別人吃,還不如吃別人!柯云路的作品不就是開宗明義地標榜著:“要戰勝狼就要比狼還狼”嗎?《狼圖騰》一書2004年4月出版,在中國大陸發行300余萬冊,連續6年蟬聯文學圖書暢銷榜的前十名,獲得各種獎項幾十余種。在斷定社會的本質就是“弱肉強食”的前提下,倡導狼文化之風愈演愈烈。然而殘酷的現實表明,新生的“中國狼”對強者是羔羊,對弱者才是豺狼。網友“會宇天神17”就申斥道:“厲以寧說:‘有必要保持下窮人的現狀,沒有窮人的貧窮就沒有富人的享樂’!這老小子說的是人話嗎?”這老小子說的當然不是人話,而是狼話,“中國狼”的話。龍永圖就更直截了當:“對刁民就是要狠一點”,地道的“狼子漢”。這就是時下倡導“狼精神”的真諦。有了如此“狼精神”在中國的啟蒙,富人啃吃窮人的骨頭才能成為天經地義的事。不是嗎?中國富官們搬出孔老二不管用,他們的主子出馬就高明得多了:英雄功夫熊貓阿寶勝過孔老二,立馬見效,申斥聲不再,眾多先覺的國人拍手叫好!著實是名利雙收,賺錢與文化殖民兩不誤,高明至極。
難怪網友“花開相伴”評論說:“最悲哀不是少數人做壞事,而是大多數人對此沉默不語。只有真正的喚起民眾的民族文化意識才,即使入侵,我們也能兼容并蓄。”何止是“大多數人對此沉默不語”,簡直是一大群人瘋狂追逐熱捧!
中華文明自古是開放的文明,是不斷吸收優秀的文明因子而生生不息的。但是,如果開放吸取的不是優秀文化因子,而是文化毒素,文化病毒嵌入而形成的轉基因精神糧食,嵌入病毒基因的地地道道的“中國大豆”,甚至就是被國人熱情贊頌為“福壽膏”的鴉片毒品,吃上了癮,那就是清末文化殖民的重演。
請看熱捧者對功夫熊貓誠心誠意的歌頌與辯解:
“極夜的眼睛”辯解說:“我看過了,里面都是地道的中國文化(功夫、太極、武俠),中國街道(成都巷子,中國風景(青城山),中國故事(尋找出身之謎、奪權、復仇),這是美國文化?”
“cqyc_83”辯解說:“美國拍出《功夫熊貓》,說明他們在認真研究中國文化,而且也看不出對中國文化的不敬,雖然帶有美國色彩。我們的藝術家不能拍出《功夫熊貓》更拍不出《xx米老鼠唐老鴨》,說明我們對自己深厚的文化都沒有研究透徹,更沒有搞清楚美國西方文化。崇洋媚外妄自菲薄或自以為是盲目排外都是錯誤的。”
“cc6866”辯解道:“與其他好萊塢電影一樣,功夫熊貓主要是拍給美國人看的,那里才是好萊塢電影的主要市場,人家沒有刻意要來侵略中國文化,是國人自己要去看功夫熊貓,看后發現人家無論創意,技法,還是思想,價值觀,都比我朝先進很多。但是,看歸看,幾千年醬缸習俗里養成的惰性,不思進取,發點酸言牢騷,也算是時髦之舉……”(好奇:你咋知道人家是“拍給美國人看的”,“人家沒有刻意要來侵略中國文化”?難道是中情局內部信息?)
“bakerjam”干脆憤怒地責罵道:“神經病。一部電影而已,好看還有教育意義,挺好的事情,怎么又成了文化侵略?文化是什么?本來就是相互學習和融合的,別人都學我們了,我們為什么不接受別人?現在還抱著狹隘的封建思想,實在無聊!
“Cincinnati”跟帖回復:“《功夫熊貓》說明一個問題:美國的文化比中國先進。不過,極少有中國人愿意承認這一點。那些所謂的文人們,除了自覺地把頭埋在沙子里以外,好像是沒有任何其他招數了。”
先覺的國人之酷愛“美國先進文化”,確實不亞于當年滿清遺老遺少之酷愛“福壽膏”。先覺的國人鄙視中華文化“老古董”,熱愛“新潮文化”的改革精神,確實是時下思想解放的偉大成果。他們贊賞洋人無休無止地宣揚“中國文明西來論”,而一旦有學者提出中華文明的新觀點,諸如林河先生關于“經考古證明:中華云夢洞庭文明已可追溯到二萬年以上”的觀點,就極盡譏諷挖苦之能事,為洋人的“中國文明西來論”揚威助陣。諸如“土圭垚”先生就跟帖回復:“自秦始皇以來中國文明就死了,明文個P。”看來唯有西方才有文明。“云飛揚”先生也跟帖回復:“‘中華文明的萌芽已超過了10000年,中華的科技文明史也遠遠地超過了5000年,而是將近10000年了。 我們完全可以宣稱我們的中華文明為“萬年文明”。如此來說,中國就不僅僅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而應是人類古文明的主要締造者了。’(注:引林河先生的話)——真不要臉啊!”持中華文明是“人類古文明的主要締造者”的觀點,用考古新證據反駁“中國文明西來論”就是“真不要臉”,為“中國文明西來論”搖旗吶喊法反而是“真要臉”。記者李建輝報道林河先生用考古新證據反駁“中國文明西來論”竟然可以引發某些國人由心底里發出的憤慨并引發辱罵,而且從心底里支持西方某些學者炮制的“中國文明西來論”,甘愿熱捧連某些炮制者譬如安特生都已經放棄的“中國文明西來論”[注],還自以為很長臉。足見歐、日、美西方文化殖民在中國的毒害程度有多深!
于是網友“野火春風”評論說:“中國文化的墮落和道德的墮落原因是一樣的,都是貓論和摸論指導下的瘋狂行為!因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國人民無論官員、學者、商人、工人農民甚至軍人都投入到史無前例的撈錢運動中去了,各級政府都是大大小小的公司,書記就是董事長,市長就是總經理,‘不管黑貓白貓逮到老鼠就是好貓’,有錢就是大爺,有錢就是成功人士,沒錢就是孫子!哪里還有人去研究什么文化?歷史?宗教?如果繼續以雞的屁為中心,亡黨亡國不遠矣!”在貓論和摸論指導下的中國精英,何止是文化的墮落和道德的墮落,連人格都喪失殆盡。
另一個關鍵問題則是所謂的“中國元素”論。用“中國元素”替代中國文化正在被演繹成鐵定的規則,誰也不能違抗。
那么什么是“中國元素”論呢?
由中國網、人文中國網、搜狐網、新浪網、網易、百度網、TOM網、騰訊網、中華網、淘寶網等媒體單位主辦,人民網、國際在線、奇虎網、空中網、酷溜網、人文奧運網、天涯社區、鳳凰網、千龍網、紅網等網站聯合主辦,近百家媒體共同發起推出的“尋找中國100元素”大型網絡調查活動,經過的一個月的聯合網絡調查于近日結束。本次調查,由于擊中了目前中國社會缺少文化根基和傳統的軟肋,與《百家講壇》剛好填補對經典解讀的空白一樣,一經推出便吸引了眾多網友的特別關注,在一個IP一天只能投票一次的限定條件下,僅僅一個月就收到有效網絡投票50余萬票。經過綜合統計,“尋找中國100元素”調查結果于8月8日全面公布。長城、春節、龍以無可爭議的優勢分列前三,成為網友最具推崇的中國三甲元素,中國漢字、黃河、長江、儒家思想、天安門、唐詩、故宮依次進入前10名,五星紅旗、秦始皇陵兵馬俑、孔子、中醫中藥、北京、京劇、熊貓、鳳、毛澤東、指南針分列第11-20名。(《尋尋找中國100元素》)“中國元素”詮釋:凡是被大多數中國人包括海外華人認同的、凝結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神,并體現中國國家尊嚴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號或風俗習慣以及所有物質,均可被視為“中國元素”。(《為什么要搞“尋找中國100元素”調查》)——簡而言之,就是把中國文化的整體,分解成諾干元素,而后再綜合成所謂的“中國文化”。正如“極夜的眼睛”先生所理解的:“我看過了,里面都是地道的中國文化(功夫、太極、武俠),中國街道(成都巷子,中國風景(青城山),中國故事(尋找出身之謎、奪權、復仇)”,組合起來當然就是“中國文化”,而不可能是“美國文化”,眼見為實唄。這正是西方哲學的分析綜合方法,分割與組合的基本方法。也就是把中國文化納入西方哲學的框架中的一種最新創舉,它填補了“中國文明西來論”的一項空白,應該獲得諾貝爾科學獎。
對此,連西方的學者也十分清楚其間的奧秘。事物是一個整體,雖然我們可以通過對它的部分以及部分之間的關聯性的分析和整合了解它的功能,并在觀察部分之間的相互作用、互相控制和如何協同之中力求把握整體突現的功能。但整體絕不是部分的加和。因此,把中國文化當為一部由許多零部件(中國元素)組合而成的機器是非常荒謬的。對此,牛津羅茲獎金獲得者愛德華•德-博諾明確指出:“在我們處理有許多相互作用的循環復雜系統時,分析就不管用了。在這樣的系統中,你不能將各個部分分開再讓它們復歸整體,因為在把各個部分分開時,你就改變了這個系統。”
以人文精神和中道哲學為核心的中國文化整體一旦被任意分解成許多獨立的所謂“中國元素”,然后以諾干“中國元素”的加和就是整體的方法所得出的“中國文化”也就不再是原本的中國文化,而是被奴化了的所謂“中國文化”。其要害就是保留零散的要素,而毀壞中國文化的整體結構,讓以人文精神和中道哲學為核心的中華文明完全消解。而暗中置換成美國的個人英雄主義、唯利是圖的實用哲學的新的美國文化核心。在中國的歷史上,就產生過滿清入侵中國之后的文化殖民的可怕浩劫。滿清統治者就利用了理學對儒學的叛逆來構建思想奴役的工具。一些理學大師投滿清統治者之所好,把中國的儒家文化進行“二分法”的分解(理、氣二分法),而后綜合成了近代的所謂“朱熹理學”,把儒學改造成了地道的滿清王朝的異族統治的工具。它已經是被奴化了的“中國儒學”而不是原本的中國儒學。正是這個充滿“中國元素”的“朱熹理學”,充當了滿清王朝奴役國人的思想牢籠,把一個原本充滿活力的中華民族抑制成死氣沉沉的專制社會,把一個原本興盛的中國變成了落后愚昧的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社會。這個慘痛的教訓國人切不可忘懷。從經濟殖民到文化殖民的可怕歷史絕不能重演。
另外,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一個自主的民族,就不能成為不設防的國度,讓人家隨意經濟殖民和文化殖民。可怕的卻是當前的中國可以讓人家隨意經濟殖民和文化殖民,而根本不敢問是否危害到國家安全利益。我們一些迷迷糊糊的國人還說著夢囈般的話:“文明交融才會有生命力。不瞞您說,我們全家都愛看《功夫熊貓2》,深受啟發。沒覺得這有什么不好。對待外來文化,我們就不要大氣開放了嗎?排外,是源于文化自覺還是文化自卑? ”(草根網,“大風”先生的跟貼)
有學者指出:“電視劇作為國家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 , 能很好反映與傳播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價值觀、大眾行為、思維模式、審美趣味等。美劇的跨文化傳播是美國將其文化和價值理念潛移默化中向中國滲透 , 推行文化殖民主義的重要方式之一。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殖民主義在全球化浪潮中,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文化仍然居于主導地位。其在推進全球化進程時有意識地推行文化殖民主義,將其強勢文化作為具有普世價值的文化動力內化于全球化的發展進程中。是指某些西方發達國家憑借其在當代國際社會中的經濟、政治主導地位所謂文化殖民主義自覺或不自覺地強行推銷自己的文化制品和價值觀念以便在文化和思想上影響、同化他國的文化現象。它是殖民態度與行為過程的一種延續。前文化殖民主義是依靠軍事力量強行進行文化侵略和擴張。而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殖民主義者大都通過精神和道德訴求,影響、誘惑和說服別人相信和同意某些行為準則。就表現形式而言文化殖民主義往往是溫和的、無形的、體面的,希冀其他國家不知不覺地接受西方的價值觀念。所以文化殖民主義對人們的影響是潛在的、深遠的。美劇是美國推行文化殖民主義的重要方式之一。……美劇中無不包含著美國文化和價值觀。……美劇中充滿了個人主義的英雄形象,個人主義構成了美國文化模式的基本征和主要內容。”(英語論文網,英美文化:《從美劇在中國的傳播看典國文化殖民主義》)
美國憑借他自己的霸權地位,可以強行向中國推銷自己的文化制品和價值觀念。而中國則不能向美國強行推銷自己的文化制品和價值觀念。顯然,美國以國家利益為由,可以強行阻止中國向美國推銷自己的文化制品和價值觀念。如若不信,你可以到美國推行中國電影《上甘嶺》試試看。爾后,相信我們的“大風”先生會向我們解釋美國牛仔是如何“大氣開放”的,以及他們到底是源于“文化自覺還是文化自卑”的。何止是有點敏感的文化,即使是最最單純的企業收購,也早就被“政治化”了。據中國證券報記者薛彥平紐約報道《中國企業進軍美國要過政治關》:“日前,中海油收購優尼科事件在美國給人們的突出感覺是,原本單純的商業行為已經被美國人政治化了,美國主流媒體繼續在推波助瀾,試圖將這起收購與中國政府的某種動機聯系在一起,如果美國公眾受到了這種因素的影響,美國政府在具體操作上就將面臨更加尷尬的處境。照美國法律,任何外國企業收購美國企業都必須經過‘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審查,該審查將依據1988年通過的‘Exon-Florio’法案,即外國公司收購美國公司是否危害到美國國家安全利益。”現實是,只有美國向中國收購企業,推銷文化制品的自由,而沒有中國向美國收購企業,推銷文化制品的自由。崇尚自由的美國,只跟你講強權,而不給半點兒“自由”。在強權面前,中國狼“自覺承認”美國有自由,而迷迷糊糊的某些國人也跟著瞎嚷嚷中國文化要“大氣開放”,不要“那樣小家子氣,動輒害怕別人的文化侵略,這,究竟是一種什么心理?”(某先生的跟貼)。近年來陶冶出來的“中國狼”的確是世上最溫良恭儉讓的羔羊,當它們面對美國狼的時候。而只有在面對老百姓的時候,它們才真正算是一只兇狠的豺狼。
然而,可怕的還不在于美國強行向中國推銷自己的文化制品和價值觀念。而在于中國的政治精英與文化精英憑借自己在國內的權力全力支持美國向中國國民推銷他們的文化制品和價值觀念。《色.戒》是這樣,《功夫熊貓》還是這樣。中國的政治精英在依附于美國發展官僚資本主義的過程中獲得了巨大的剩余紅利,利益決定他們支持美國的經濟殖民,也就必然支持美國的文化殖民。這是國人必須認識清楚,并奮起抗爭的要害之一:我們反對某些當權者依附于美國壟斷資本并全力幫助他們進行經濟殖民與文化殖民的出賣行徑,而不是反對在經濟自主與文化自信下的開放與交流。我們并不需要慈禧太后之流的封建閉關鎖國政策,也不需要簡單的一概排斥的不策略行為,但更不能容忍漢奸賣國賊在開放交流借口之下出賣民族經濟與文化的行徑。這才是問題的實質。
黃河清先生在《國際當代藝術是一種美國藝術》一文中指出:我希望中國的藝術家堂堂正正地做人,做中國人,而不要做狗。……從70年代起,“美國藝術”或“美國式藝術”,逐漸自稱為“當代藝術”。從此,在“當代藝術”或“國際當代藝術”的名義下,“美國式藝術”風行全世界。西方文化圈的歐洲既已被征服,拉丁美洲也基本拿下(納爾遜·洛克菲勒長期經營拉美,巴西有了圣保羅雙年展),接著便要去征服其他文化圈,如伊斯蘭的土耳其和伊朗,還有印度、日本、韓國,最終將是古巴、蘇聯和中國……逐漸形成一個美國主導的“當代藝術國際”。……美國“概念藝術”祖師約瑟夫·科蘇斯(J. Kosuth)說:“因為我們沒有一種真正的國族個性,我們將現代主義本身作為我們的文化。我們以出口我們的地方主義,改變變形了其他文化,并賦予這種混亂以一種‘普世性’的外觀……因為我們的文化沒有惟一的地理淵源,我們傾向于將自身定位于一種時間的位置——這個世紀,而不是定位于大地上的某個地方。我們出口了一種綜合性的文化——麥當勞、可口可樂、希爾頓酒店等等。由于各國族文化紛紛退卻讓給我們地盤,它們最終失去了對它們生活有意義機制的控制,由此變得在政治上和經濟上依附于我們。”
中國的政治精英與文化精英,對“國際當代藝術”的名義下,“美國式藝術”的任意擴張不但沒有有效對策,反而執行著一個文化依附的路線,極力為“國際當代藝術”鳴鑼開道;在不管黑貓白貓能賺錢就是好貓哲學的推動下,文化殖民愈演愈烈。據2010年08月10日騰訊新聞報道:“上海國際當代藝術展ShContemporary即將開幕。每年的9月,上海成為國際藝術界的重要目的地,整個亞洲藝術界相約聚集于上海的ShContemporary,呈現出一年中最活躍的藝術周。由于ShContemporary正值世博會期間,所以2010年的9月將更為精彩,令人期待!”(《上海國際當代藝術展ShContemporary即將開幕》)2010-9-9上海藝術博覽會國際當代藝術展開展。2011-4-27“第八屆亞非國際當代藝術展”在西塘舉行:“中國成功舉辦,被邀請的藝術家從原來的4個國家發展到今天的15個國家近30位藝術家,它已逐漸凸顯出其特有的文化魅力,是世界藝術文化交流中唯一的亞洲與非洲藝術交流組織機構,它將成為當代藝術交流的獨立品牌。”《中國當代藝術的“國際化”狀態》一文憂慮地指出:“無疑,國際化狀態對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其特征將會直接作用在后繼的中國藝術當中,這一不可否認的事實帶來的結果將是喜憂參半的。中國藝術首次走向國際化,一方面,在國內贏來贊譽之聲。不明事理的人被浮華的表面所迷惑,盲目地將‘國際化’了的中國前衛藝術視為藝術界的驕傲。國內其他藝術家眼紅地看著這批名利雙收的藝術家們,勢必興起一股強大的對國際化藝術的策略、觀念、內容、形式的模仿之風,這對中國藝術將來的健康發展是絕對無益的。國際化狀態藝術就已大有對西方藝術的照搬之嫌,而如若再模仿這些藝術風格,就如同翻拍一張本就是翻拍的照片一樣,勢必似是而非,甚至完全走樣!王廣義、方力鈞、徐冰、谷文達、黃永?等中國藝術家的國際化成功雖說有投機和西方施舍的嫌疑,但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藝術探索意義及一些機智思考的。如我們所見,當代一批青年藝術家由于羨慕和懶惰的心理作祟,肆無忌憚地模仿著成功前輩們:一幅幅文革符號的涂抹,一個個歪著的畸形大頭,一組組所謂東西方文化特征物質生硬地堆砌……在鋪天蓋地地擴散,難怪中國當代藝術呈現明顯的后勁不足。……”中國的政治精英與文化精英難道不需要對此慘狀負責嗎?
————————————————————————————————————————
[注] 維基百科,《中國文化西來說》:拉克伯里的中國人來自巴比倫說清朝末年,法國學者拉克伯里(Terrien de Lacouperie)根據自身的研究,再度提出中國文化西來論,1894年發表論文《古代中國文化西源考》(Western Origin of the Early Chinese Civilization)。在文中,拉克伯里通過比較古代中國文明和古巴比倫文明的近百種相似之處,提出假說,稱黃帝是約前2282年左右率領部眾遷至中國的一位巴克族(古閃米特人一支)首領,巴比倫典籍中稱其為奈亨臺(Nakunte)。拉克伯里的研究成果獲得日本學者白河次郎等人,以及中國學者章太炎、劉師培與若干著名革命黨人陶成章、宋教仁等人贊同,甚至連中華民國的國歌均受其影響,寫明“華胄來從昆侖東”。但是隨著中國本土考古學的起步,許多古人類化石在中國相繼被發現,成為了梁啟超等人反駁拉克伯里“中國人來自西方”的有利論據,繆風林在《中國民族西來辯》中根據爪哇人等化石證據明確指出:“東亞之有人,為期實先于西亞”。其后,在疑古派的努力下,西來說所依據的不少上古典籍被考證為后世偽作,朱逖先指出:“晚近言漢族西來者,大都取證于漢魏以來之緯書神話。”(《文字學上之中國人種觀察》)最后,對于兩種文明之間的相似之處,陳嘉異指出:“彼此因地理氣候之相等而遂發生類似文明”(《東方文化與吾人之大任》),不能因此推斷中國文化是外來的。 五四運動之后,拉克伯里的假說逐漸失去支持,被中國學界否定。 [編輯] 安特生的仰韶文化西來說1921年,瑞典考古學家安特生(Johan Gunnar Anderson)發現了仰韶文化遺址,并在當地發掘出許多彩陶。在比較了當地彩陶和中亞阿什哈巴德附近發現的安諾文化彩陶、烏克蘭的特里波列文化彩陶,以及甘肅一帶發現的彩陶之后,安特生在《中華遠古之文化》一文中提出,從中亞開始,彩陶的成品年代逐漸接近當代,說明中國陶器的制作技術是從中亞傳入的,因此中國文化亦有可能是從中亞傳入的。但是在1931年,中國學者梁思永發現了河南安陽的后崗三疊層,證明了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和商朝文化一脈相承,未受外界根本性的影響,安特生也承認了這一點。1945年,夏鼐通過在甘肅一帶的考古發現,指出安特生對于當地齊家文化的分期有誤,齊家文化實際上并不早于仰韶文化,因此安特生的假說失去了實證支持。此后安特生本人也不再堅持中國文化西來說。他在1943年表示:“當我們歐洲人在不知道和缺乏正確觀點的優越感的偏見的影響下,談到把一種什么優越文化帶給中國的統治民族時,那就不僅是沒有根據的,而且也是丟臉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