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美國電影《華爾街》(1、2)為縮影,探討了現階段美國社會文化和價值觀念對社會發展的負面影響,認為個人主義和消費主義是美國文化中的主流,而這種主流的社會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社會、甚至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華爾街》 個人主義 消費主義
當今社會中,經濟現象的文化化和文化現象的經濟化已經成為越來越明顯的兩大特征,在全球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社會經濟活動主體的文化意識也日益增強,人們更加注重從文化的高度去審視社會經濟的一系列問題。奧利弗·斯通執導的《華爾街》就是這種題材的電影。影片刻畫了上世紀80年代的投機客在華爾街的爾虞我詐,通過“貪婪與良知”的沖突讓一個信奉“貪婪是好東西”的華爾街躍然銀幕。時隔23年,導演因為“煩透了金融業制造的許多虛假繁榮”,又推出前部的續集《華爾街2:金錢永不眠》。不擇手段地進行內線交易而遭到法律制裁的戈登重新回到人們面前,他發現華爾街在新經濟環境下更加貪婪、更加兇險、更加“合法化”。導演斯通也想再次通過對“貪婪”的詮釋告誡人們:應當從金融危機中吸取教訓,通過投機獲得利潤,一味貪婪不受約束,在任何社會都是不健康的。透過影片,也讓我們認識了美國主流文化存在的一些問題:個人主義至上和消費主義道德觀念的社會文化上。
美國文化中的個人主義
眾所周知,美國文化是一種以種族關系為基礎、以大眾文化為主宰、以多元化為特色、基督宗教為主流、以個人主義為核心的獨特的民族文化。個人主義是美國文化的主導價值觀,這種個人至上、私欲為先、追求個人利益和個人享受,強調通過個人奮斗、個人自我設計,追求個人價值的最終實現的個人中心主義又是個人主義價值觀的核心。美國文化中的個人主義以個人利益“至上性”、“神圣性”為出發點,在政治上要求絕對的自由、平等,經濟上要求保護私人財產和經濟自由,這種觀念是由資本主義經濟關系所決定的,也是與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人占有制相適應的。美國社會也認為如果每一個人都盡力追求個人的利益實現個人價值,那么推崇個人自我價值的實現也自然給社會帶來了好處。在19世紀40年代,托克維爾提出了“個人主義”這一概念,認為個人主義是“一個近乎完美的品德,也是美國文明獨特的、最吸引人的地方”。當然,個人主義價值觀在美國大陸開拓荒野、發展經濟、反抗壓迫、抗拒封建的積極作用是不容忽視的,但隨著資本主義固有矛盾的發展,美國的個人主義價值觀卻把先進的美國人推向事物的反面。由于過分重視個人主義,造成美國是全世界犯罪率、吸毒率和離婚率最高的國家。
美國社會學家丹尼爾·貝爾認為:“個人主義不受束縛的自我和享樂主義,已威脅著資本主義的正常運轉,并構成了西方所有資產階級社會的歷史性文化危機,這種文化矛盾作為關系到社會存亡的最重大分歧將長期存在下去”。由于人類的一切經濟行為都是在特定的社會歷史、文化模式、時代背景下展開的,文化背景造就了人的個性,人的個性又決定了社會的經濟行為。僅僅從經濟的因素出發也并不能全面解釋國家發展和落后的真正原因。國家、民族經濟的發達程度與該國家、民族文化塑造下的人有關,而個體作為經濟活動的主體,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都會對經濟行為產生影響,甚至是決定性的影響。站在社會文化和價值觀的高度俯視美國次貸危機和波及全球的金融海嘯,我們很容易作出這樣的判斷:影片中描述華爾街的貪婪只是一個標志和美國社會弊病的征兆,美國人追求的個人主義價值觀現在已嚴重影響了美國經濟發展的順利進行。 美國文化中的消費主義
同時美國社會在生活模式上奉行消費主義,這是西方發達國家普遍流行的一種社會道德現象,也是當今西方資產階級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原則是追求體面的消費,渴求無節制的物質享受和消遣,并把這些當做生活的目的和人生的價值。
當消費主義與晚期資本主義聯系在一起之后對財富的追求成了資本主義的一個動力,具體表現在對資本、利潤的獲取。這種消費主義文化,其實是美國消費的價值取向,貫穿于美國人的生活、投資方式上。影片中華爾街股市大亨相互調侃“判斷成功的投資不是看是否能年薪百萬,而是是否能買得起私人飛機”。這種社會生活方式使得消費的目的不是為了實際需求的滿足,而是不斷追求被制造出來、被刺激起來的欲望的滿足。
個人主義與消費主義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消極影響
2006年以來,由于房價大幅下跌等原因,“欠賬還錢”的鏈條發生破裂,次貸危機幽靈開始顯現并呈現出一發不可收之勢,最終導致了金融危機。影片主角的媽媽還沒來得及享受下當上“貸款房東”的安逸,就被銀行追債到走投無路,四處求援。
不能否認,華爾街金融泡沫的破滅同美國社會的消費文化干系甚大。文化不僅影響人民生活方式的一般狀況,而且影響他們生活方式的價值取向和進步程度。人類的生存活動形式和特征,并不僅僅是一種生物本能的要求,而主要是社會賦予的社會活動方式。從這個意義上說,生活方式其實是一定的文化樣式。美國人崇尚提前消費的生活方式就是美國文化在行為方式上的顯現。消費主義與個人主義結合,對金錢占有的能力和數量,成了衡量個人價值實現的標準,那么貪婪便堂而皇之地登堂入室,成為“合法的好東西”。
當今盛行美國的新自由主義思潮,在強調市場邏輯、反對國家干預方面,可以說是向傳統自由主義的回歸。從更大的范圍來看,現在的金融危機也是1980年以來新自由主義在全世界泛濫所導致的不可避免的結果。當前,除了我國以外,越來越多的政治家和經濟學家甚至包括美國的主流學界都公認:經濟騰飛需要的不僅僅是市場,政府也要發揮作用。都在討論是不是需要對美國經濟尤其是金融體系進行重構,以讓國家對金融體系進行更多的監管。很顯然,新自由主義思潮對經濟產生的負面效應已被全球學者所重視,他們正有意識地把自己的注意力引向東方的各種思想觀念及人生態度中去,這對于修正或補充西方價值理念的偏向和美國文化對經濟發展制約的不足是極為重要的。《華爾街2:金錢永不眠》中講述了年輕股票交易員杰克·摩爾希望出獄的戈登能幫他對付一個操縱全球股市,間接毀掉了他的前程,導致他導師自殺的投資銀行老板,看過該片,你將會留下深刻印象:自由主義下《華爾街》里的貪婪可能是好東西,但如果你不小心,它將是可以致命的。
結語
從古至今,文化的進步與社會經濟的發展是密不可分、相輔相成的。文化本身作為一種要素,直接影響和推動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同時,文化通過影響和塑造人的人格特質和價值觀念為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精神動力。看完這兩部影片,我們不禁要反思: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的努力和需求,究竟是為夢想還是只為欲望。電影《華爾街》使得這種反思已經從單純的事件性反思轉變為心靈的反思。但一則影評中說:在美國影片中戈登蓋克這個反派股市大亨的名言、形象深入人心,受到追捧,《華爾街2》引用了“商業道德”的詞匯卻被批為“專業詞匯,令人費解”。這樣的情形與導演要達到的警醒告誡世人的目的截然相反,也說明人們的反思不能僅限于道德和心靈,還要深入到文化和價值觀。因為不僅對美國社會進步還是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文化對經濟不僅有現在的推動或阻礙作用,還有明天的進步和發展的長遠意義。(作者單位: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外語學院)
參考文獻:
1.邱翊:《美國金融危機拷問美國文化》,《山東社會科學》,2009(4)。
2.托克維爾著,張曉明編譯:《論美國的民主》,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年版,第369頁。
3.丹尼爾·貝爾著,趙一凡等譯:《資本主義文化矛盾》,北京:三聯書店,1992年版,第132頁。 4.布慶榮:《評美國的價值觀》,《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3)。
5.余越:《文化何以能影響經濟》,《浙江社會科學》,2005(5)。
6.陳昕:《救贖與消費:當代中國日常生活中的消費主義》,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