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審《欽差大臣》、《前線》,再究別的*(二)
——亂讀隨抄之二十三
馬望野
=======================================
[11]
++++++++++++++++
李克農與戈爾洛夫
朱 華
++++++++++++++
李克農是我黨隱蔽戰線的卓越領導人。在革命戰爭年代,他獨具膽識勇闖龍潭虎穴的傳奇故事,被一代又一代人所傳誦。毛主席曾戲謔地稱他是中國共產黨的“大特務”。戈爾洛夫又為何許人也?是特務?是間諜?讓我們走進延安去尋找答案。
李克農率棗園文工團搶排蘇聯話劇《前線》,說是要把戈爾洛夫當作鏡子,對著他照一照,然后想一想。
1944年6月初的一天,中央社會部文藝科科長汪東興通知棗園文工團的十幾位骨干,去李克農副部長辦公的窯洞開會,說是“有好事情”。
只見李克農手里拿著一疊報紙,從窯洞走出來,笑容滿面地問大家:“你們最近看《解放日報》了嗎?發現什么問題沒有?”大家相互觀望著,不解其意。
李克農舉起報紙,指著大標題上的《前線》二字,意味深長地對大家說:“我看,你們就搞這出話劇!我們把戈爾洛夫這個人當作鏡子,讓每個看過戲的人,對著他照一照,然后想一想,我看很有教益。”
《前線》是蘇聯作家考爾納楚克創作的三幕五場話劇,由我黨著名詩人蕭三譯成中文,講的是蘇聯衛國戰爭中的故事。劇中的第一主人公——紅軍前線總指揮戈爾洛夫,是一位戰功卓著,但保守、剛愎、驕傲自滿的老軍人。他輕視軍事科學,不接受現代作戰方法,還看不起精通軍事技術的年輕將領。統帥部始終沒能把他教育過來,只好將他撤換掉。劇中的另一位主人公——年輕的軍長歐格涅夫,在指揮部隊粉碎德國法西斯軍隊的進攻和包圍中,善于運用新的戰略戰術,接連贏得一次次戰斗的勝利。劇中還有一個重要角色——前線特派記者客里空,他只知道阿諛奉承戈爾洛夫,而不敢講一句真話,是一個說空話、講廢話、謊話連篇的廢料。
5月19日至26日,延安《解放日報》連續8天登載《前線》劇本,6月1日,又發表了題目為《我們從考爾納楚克的〈前線〉里可以學到些什么?》的重要社論。
李克農開宗明義地對大家說:“在黨的‘七大’召開前夕,毛主席決定將《前線》劇本在中央黨報上發表,作為全黨重要的學習材料。這是不是一件罕見的事情?如果能把報紙上的劇本搬上舞臺,是不是意義更大?”
在座的你看我,我看你,棗園文工團是個業余團體,上演多幕外國話劇,簡直是天方夜譚!李克農鼓勵大家說:“我們的條件有限,困難不少,一切都要自己動手,革命重擔總得有人來挑吧!”
由科長汪東興總負責,棗園文工團首先組建起由黃鋼、杜印、嚴正、石影等文藝骨干參加的集體導演組,統籌領導劇本分析、挑選演員、組織劇務等諸項工作。不久,排練工作便緊鑼密鼓地開始了。
李克農領導的棗園文工團,不是一般意義的文藝團體。其中的演職員大多是在中央社會部接受審查的人員。1943年春天,遍及全黨的整風運動進入審干階段。許多熱情奔向延安參加革命的知識青年,因為家庭出身、社會關系、本人經歷以及各種政治問題,一時說不清楚,又得不到充分證明的,都要受到嚴格審查。延安中央機關的部分受審人員,被集中到西北公學“辦學習班”。
西北公學原是中央社會部創辦的一所專門培養情報和保衛干部的新型學校。李克農兼任校長。整風開始后,西北公學停止了專業課程,變成審查干部的專門“學校”。
當時的中央社會部部長,正是大名鼎鼎的以整人為特長的康生。他既是全黨整風總學習委員會副主任,又是中央審干工作的實際領導人。在審干過程中,康生主觀臆斷,肆意夸大敵情,未經中央集體討論就在延安掀起所謂“搶救失足者運動”,大搞“逼、供、信”的過火斗爭,制造了許多冤假錯案,出現了嚴重的偏差。毛主席及時發現了“搶救運動”的錯誤,迅即發出停止“搶救失足者運動”的指示。隨后,黨中央正式作出《關于審查干部的決定》,才使審干工作健康、穩妥地進行。
中央社會部是政審的主管部門,李克農是副部長,直接受康生的領導,又具體負責西北公學的審干工作,難免不受錯誤決策的影響。但在實際工作中,他始終遵循重證據、重調查研究的原則,在職權允許的條件下,盡可能少講空話,多辦實事,避免一些錯誤,減少黨的損失。中央糾偏后,他又積極領導和組織甄別定案工作。
在甄別定案過程中,被審查人員處在緊張和消極不安的情緒中。審干工作還要進行多久?誰也不知道。看到受審查的同志大多是有知識的專業人才,長久下去,專業荒廢,人才浪費,李克農感到實在太可惜了!他決定,在西北公學成立文娛科和聯絡科,按業務專長把這些同志組織起來,邊工作,邊學習,邊生產,邊審查。
西北公學集中了一批文藝人才,分別來自延安魯迅藝術學院、青年劇院、評劇(京劇)院,其中一些人被屈打成“特務”、“內奸”。李克農親自指派曾經從事紅軍宣傳工作的汪東興擔任文娛科科長。按照李克農的意見,汪東興把三四十名文藝工作者集中到文娛科,分設編寫組、演員組、音樂組和劇務組,人盡其用。文娛科對外稱文工團。因為中央社會部位于棗園后溝,人稱棗園機關,文工團也就順理成章地被冠以“棗園”的大名。
其實,李克農本人就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文藝人才。他酷愛文藝,喜歡攝影。在中央蘇區時,他曾上臺說相聲,演雙簧。他扮演的滑稽博士,令人捧腹絕倒。在他的領導下,棗園文工團白手起家,演出了一些很受邊區軍民歡迎的優秀劇目。毛主席高興地稱他們是“棗園秧歌隊”,并為他們題詞:拿鋤頭生產勞動,用文藝宣傳群眾,能文能武,是中國革命文藝戰士的典范。李克農派人買來一丈多長的紅布,做了一面橫幅,上面寫著“棗園秧歌隊”幾個大字。他把文工團的全體團員召集到窯洞前,在“棗園秧歌隊”的橫幅下,為大家拍攝了一張珍貴的合影。
第一次彩排,演員們洋相百出,心灰意冷。李克農一把抓住“牛鼻子”,使大家重新燃起激情
話劇《前線》的排練演出并非一帆風順。當年,陜甘寧邊區物資匱乏,盡管社會部領導特批的60萬元邊幣(約合60大洋)的總制作費,在當時已經是個不小的數目,但完成一部話劇的制作任務卻很困難。文工團的同志們集思廣益,提出借、代、做、省四字方針。比如,演出化妝用的油彩,就是化妝組的女同志跑遍延安各個山頭,采掘到各種顏色的風化石片,經過碾碎、磨細、過濾、烘干等多道工序,再用油脂調和才制成的。
8月初,《前線》正式彩排。李克農請來劇本譯者蕭三,以及李伯釗等延安文學、戲劇界的著名專家來審查。結果,長達4個多小時的演出卻不盡人意,出了不少洋相。一些專家提出了尖銳的意見,多數評審者只是含蓄地說:“同志們很努力,演到這個水平已經很不容易了。”演出“砸鍋”了,大家心里都很難受,又聽到這些軟硬不一的批評,演員、導演和文娛科的同志們都受到很大的打擊,情緒更是一落千丈。
第二天一早,李克農在西北公學禮堂召開文工團全體會議,總結經驗,給大家鼓勁兒。看到在座的一個個無精打采,他問:“怎么,大家一夜沒睡覺吧?”然后提高嗓門說:“來,大家先唱個歌,提提精神!就唱《八路軍進行曲》!”
隨著嘹亮歌聲的響起,人們心中的愁云漸漸散開了。
李克農開門見山的第一句話就是:“有人說昨天的演出是完全失敗了。這個結論我不同意!我認為昨晚的演出基本成功!”在場的人全都怔住了,幾十雙眼睛一齊注視著李克農。
他接著說:“為什么說是成功呢?因為它檢閱了我們隊伍的實力,為今后搞好演出找到了差距。失敗的情緒沒有根據,也不符合事實!當然嘍,我們在藝術和技術上還達不到要求,其中有許多客觀原因。”
李克農主動檢討了領導責任。他說:“由于上級撥給的經費很少,給大家演出帶來許多困難,比如,大小道具都是湊合著代用的,舞臺上連一塊布景幕都沒有;照明汽燈數量少不說,演出中還出了毛病;咱們的戈爾洛夫總指揮,連一把舒服的沙發椅都沒的坐;再說音響效果也不像,大炮是敲鼓,機關槍是敲鋼板;服裝是東借西湊的,演員一出場,哪里像紅軍戰士,我看,倒很像日本鬼子;用豬油調出的油彩怎么行?一出汗肯定成了大花臉……”說到這兒,李克農自己笑了起來,引得全場一片笑聲。
談到演員,李克農說:“在我們的隊伍中,除了五六個人有專業演出經驗外,其他都是外行。過去,我們演的是中國農民,現在要演外國人,看到下面那么多觀眾看著自己,就覺得不好意思,越發緊張起來,連臺詞都忘了,位置走錯了不說,下場時,連門都找不到了。因為是‘趕著鴨子上架’嘛,平生第一次上臺,誰也避免不了緊張。”
說到這兒,李克農把話鋒一轉:“但是!我們把戲演下來了,而且越到最后,越沉穩、越投入、越認真。越往后看,我心里也越有底數。我相信,只要經過重點排練,我們演出的業余水平一定會突破,這一炮準能打響!”
講話結束了,在場的每一位同志都覺得茅塞頓開,對演好《前線》充滿了信心。
為了使棗園文工團適應由廣場活報劇到舞臺大型話劇的轉變,李克農一把牽住了“牛鼻子”——加強改善組織領導。由科長汪東興親自掛帥,抓第一線的工作,與劇組的導演和演員共同制訂修改方案,作出全盤規劃。李克農自己也四處奔走,八方求援,千方百計地尋求技術和物質上的幫助。
為此,社會部圖書資料室積極為劇組收集資料,找來了蘇聯《真理報》和《紅軍報》刊登的話劇《前線》的劇照和評論文章;蘇聯駐延安聯絡組送來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戰地照片;三五九旅旅長王震派人送來部隊自己紡織的毛呢料,用來制作蘇聯紅軍的軍服;軍委總后勤部負責人葉季壯和楊立三慷慨贈送了數十丈青藍色的陰丹士林布,解決了幕布的難題;中央機關、總政治部、邊區政府、西北局、中央警備團等單位的首長和領導同志,送來了自己的蘇式皮靴、照明汽燈,以及制作道具的木材等等。
為了保證演出高品位的優質作品,李克農特邀蘇聯塔斯社駐延安工作人員葛利亞和棗園機關懂俄文的馮鉉同志,對《前線》原譯劇本,作了更加口語化的翻譯校正。葛利亞還向劇組介紹了《前線》所反映的戰爭背景、蘇聯人民英勇抗擊德國法西斯侵略的感人故事,以及蘇聯紅軍的軍風、軍紀、生活細節和言談舉止特點等等,啟發演員的創作激情和藝術想象力。在排練過程中,劇組還把軍事操練作為必修課,塑造的角色更富有軍人的品格和氣質。
李克農還發動棗園機關內部的能工巧匠,參與設計制作工作,成立了木工制景組、美術繪制組、服裝制作組、化妝設計組、戰斗音響效果組。化妝組的同志們精心制作了外國人的金色假發、八字胡須和大鼻子。
演出在經久不息的掌聲中落下帷幕。李克農剛要征求意見,毛主席一揮手,大聲說:“到處演!”
9月中旬,《前線》話劇進入復排合成。這次彩排,李克農沒有請“外人”來觀看評點,而是棗園機關黨委、西北公學的領導和部分同學代表進行評審。按李克農的說法,叫作自家人先觀賞品嘗。
這場重新亮相的演出一氣呵成,出人意料的順利。演出后,李克農親自主持座談會,他說:“我們不要長篇大論,大家直截了當,肯定成績,指出不足,提出建議。劇組的同志們也把演出中的困難提出來,咱們就地解決!”參加審查的領導和觀眾發言踴躍,一致肯定了這場演出。
聽了大家的意見,李克農非常高興,站起身來,熱烈地鼓掌。他說:“我為你們叫好!這就是我觀后感的全部內容。今天的演出體現出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志氣!”
這時,李克農又把臉轉向導演組和演員們:“人常說‘熟能生巧’,熟就是要多操練。沒有觀眾就沒有戲劇,多操練不是閉門造車,而是當著廣大觀眾操練,讓觀眾品頭論足,給我們打分!”李克農停頓了一下,面向全場慷慨激昂地說:“為了在觀眾中多操練,我們的《前線》應正式跨入內部演出階段。內部的觀眾批準了,將來還有‘大行動’在等待著我們!”頓時,會場上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話劇《前線》在棗園機關禮堂操練演出了五場,場場爆滿。消息不脛而走。9月下旬,中共中央副秘書長李富春,首先在楊家嶺中央大禮堂,為中央首長和中央機關安排了四場正式演出。
周恩來副主席高興地觀看了第一場演出。第二天,他就把劇組的導演和主要演員請進自己的窯洞座談,對大家進行了熱情的鼓勵和指導。周副主席特別強調要深刻認識演出《前線》話劇的重要意義,他說,批判現實,追求理想,是毛主席首肯的兩種積極的文學藝術精神。革命的領袖人物在歷史時代發生偉大變革之前,總是高瞻遠矚,科學地預見其轉變的內外因素及勝利的前景。毛主席把《前線》提到全黨認真研究的地位,這是他的戰略思想的體現,就是要我們的黨員和干部提高思想水平和政治素養,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去奪取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
9月29日晚上,毛主席和劉少奇、朱德、任弼時、張聞天等中央領導同志,也興致勃勃地觀看了棗園文工團演出的話劇《前線》。毛主席不時與坐在身邊的劉少奇輕聲議論著劇中的人物。隨著劇情的發展,毛主席一會兒熱烈鼓掌,一會兒頻頻點頭。全場觀眾哄堂大笑,毛主席也在笑……
在經久不息的掌聲中,演出落下帷幕。毛主席轉過身來,握住李克農的手,連聲稱贊說:“演得好!”
李克農還想請毛主席提意見作指示。
毛主席一揮右手,作了一個習慣的手勢,大聲說:“到處演!”
隨后,棗園文工團又在中央黨校、陜甘寧邊區等處巡回演出。主持中央黨校工作的彭真說,《前線》對中央黨校來說更加重要,這里集中了黨內各個歷史時期的干部,各方面軍的干部,各根據地和白區的干部,還集中了在延安學習的全體“七大”代表。毛主席向全黨推薦《前線》話劇,是讓我們大家都來思考一個問題:新生事物總是要代替舊的東西,這是歷史發展的規律,也是我們革命事業、人民解放事業取得勝利的規律。中央黨校六個大部的學員,加上公務人員共6000多人,全都觀看了話劇《前線》,不少人還看了兩遍。
當時,延安有兩臺《前線》同時排練演出,一臺是魯藝與中央黨校聯合演出的,被稱為“聯合劇團《前線》”;一臺則是社會部文娛科組織首演的,被稱為“棗園家《前線》”。在邊區財政經濟十分困難的情況下,能組織龐大的人力同時上演一出戲,的確是一件非同尋常的事情。而棗園文工團的《前線》先聲奪人,則要歸功于李克農非凡的魄力和遠見。
李克農為大家做好事,查清了眾多懸疑之案。“戈爾洛夫”也成了人們政治生活中常用的代名詞
大幕落下,曲終人散,令人憂心忡忡的審干甄別還沒有結束,走下舞臺的人們從激情澎湃的劇情中,又回到各自私密的心靈世界。棗園文工團的主創人員黃鋼就是其中的一位。
黃鋼來延安之前,曾在國民黨中央宣傳部所屬的中央電影場擔任助理編輯和新聞電影組代理組長。更為嚴重的是,他進入中央電影場做見習生,是由國民黨文化巨頭張道藩向場長張沖介紹的。張沖是國民黨中統機關的特務頭子。在整風運動中,黃鋼無可爭議地被送到西北公學接受審查,隨后又成了“搶救”對象。黃鋼自以為反正是黨內審查,不必硬頂,先避過風頭再說,就“承認”自己是國民黨特務,還編造了一段張道藩如何派遣他來延安的離奇“過程”。
李克農基本了解黃鋼的情況:他是革命烈士黃負生的遺孤,生在武漢,幼年時受到惲代英、陳潭秋和任弼時等中共領導人的關懷。1938年,21歲的黃鋼來到延安,進入魯迅藝術學院學習,隨后在《解放日報》當記者。這樣一棵紅苗苗,怎么能陷入國民黨特務的泥潭呢?李克農及時向毛主席作了匯報。
1945年春節那天,兩位從棗園前院參加除夕晚會歸來的女團員,一清早就敲響了黃鋼窯洞的木板門,大聲地叫道:“黃鋼,快起床!毛主席關心你啦!”她們興沖沖地走進窯洞,告訴黃鋼:“昨天晚上,毛主席問我們:‘你們那里不是有個黃鋼嗎?為什么他不寫東西了?你們告訴他,可以繼續寫東西嘛!”
黃鋼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直到這時,他才明白,在“搶救運動”高潮時,李克農為什么召他去談話,為什么嚴厲地批評他。
《前線》劇組唯一的女演員、蘇聯紅軍女護士的扮演者——倪冰,也是在西北公學接受審查的“學員”。按常理,倪冰的社會關系簡直太復雜了,她的母親竟是宋美齡的嫡親表姐妹。審干時,倪冰所在的黨組織一口認定,倪冰的父親很可能是國民黨的大官。
這位曾經參加過一二·九學生運動,1936年就加入中國共產黨的燕京大學的學生、中共延安縣委宣傳科長,也被送到西北公學隔離審查。沿著通向棗園后溝彎彎曲曲的小路,倪冰仿佛走到了人生的盡頭。
話劇《前線》開排后,倪冰得到一個令她難以置信的消息:文娛科汪東興科長通知她去扮演蘇聯女護士。倪冰暗自高興,這回可離開學習班了,最好永遠不回去!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當《前線》演出全部結束的時候,倪冰的心情也愈發復雜起來。
一天,李克農找她談話,開口便說:“誰叫你說了那么多瞎話呢!”轉眼間,他又微笑起來:“快回原單位過組織生活吧!”
幾天后,有人通知倪冰去楊家嶺找鄧穎超大姐。鄧大姐熱情地詢問了倪冰的工作和學習情況后,告訴她說:“恩來同志在重慶了解到,你的父親是個舊文人,沒有什么政治問題,回去告訴黨組織吧!”
倪冰被落實政策了。她仿佛突然悟出了一切,對李克農充滿了感激之情。
隨著延安整風運動的勝利結束,在陜甘寧邊區活躍了兩年的、家喻戶曉的棗園文工團隨之被撤銷,那些受審查,經甄別,重新受到重用的干部,其中一些人回到文化、藝術界和新聞界,也有一些人留在公安、情報系統工作,成為黨的骨干力量。
一臺話劇的演出,竟然造成這樣強烈的反映,這樣廣泛而深遠的影響,而且其中不少演職員還處于被審查的狀態,令人難以想象。話劇本身引導人們去思考一些深層次的問題。人們常常把現實生活中那些墨守成規、不求進取、狂妄自大、擺老資格的人稱為“戈爾洛夫”;把那些吹牛拍馬、阿諛奉承、說空話、講假話的人稱作“客里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戈爾洛夫”和“客里空”成了延安乃至全國許多解放區政治生活中常用的代名詞。
(見《李克農傳·排演蘇聯話劇〈前線〉》
(待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