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永亮/易珺師妹
昨夜小樓聽春雨,今朝小巷賣杏花。在魂牽夢縈、風光無限的春天里,配以已然泛黃久遠卻依舊意韻猶存的文化典籍,造就了無數(shù)個慣于對書本心存敬畏、沾染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的豪氣的中國讀書人。
平心而論,生在一個善于“詩言志”、托物抒懷,隨即遣詞造句、布局謀篇的國度是最榮幸的事情了。中國的是最容易刺激祖先們靈性勃發(fā)、才氣揮灑的神經(jīng),以至不惜“吟安一個字,捻斷數(shù)莖須”,揮毫潑墨,成就一幅妙手偶得畫卷的。無獨有偶,我本身就是一個喜好“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讀書人,連綿思緒時不時從“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之家國底蘊中飛出,經(jīng)“不知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的新意迭出,歷“故人已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的本真親和,閱“常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zhuǎn)入此中來”的驚奇意境,翻“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的知足慰藉,停落在“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的博大精深、義理微妙的詩情畫意勾勒的參天大樹上。可以說,這個魂牽夢縈、風光無盡的時節(jié),配以千古悠悠、意韻猶存的文化典籍,造就了一個慣于對書本心存敬畏、沾染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的豪氣,并對從天籟之春中尋找與自己相吻合的美感樂此不疲、不識愁滋味的追風少年——我。無論淵源遠古的“讀書人”稱謂,抑或時尚流行的“書蟲”概念,都無傷我那玩弄氣象崢嶸文字的大雅。
可這個久違牽記的春天,卻是寒意陣陣,風作凄凄,雨也瀟瀟,使我們于脆弱敏感的心靈記憶深處起了幾縷惆悵傷感的平地波瀾,多了一份依舊雪覆冰封的慨嘆。于是,我們常常被“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悲涼失意困擾,在“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的惜春情感中醒來,不時在“春愁難遣強看山,往事驚心欲淚潸”的迷茫無助中徘徊駐足,跌入“東風惡,歡情薄”的萬丈深淵。鋪天蓋地的經(jīng)濟寒流襲來,擊打著多少曾經(jīng)輕狂張揚的面龐,物欲橫流的致命誘惑壓縮餅干般狂轟濫炸驅(qū)散了讀書年代特有的醉人芬芳,急功近利、仰慕虛榮的浮躁氣息泡沫溢滿折射奇山異水的浩瀚天際,百度一下,你就知道的捷徑快感似乎使“勤為徑苦作舟”的書籍黯然失色遺棄了其存在意義。狄更斯說:“這是希望之春,也是絕望之冬;這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壞的時節(jié)。”疑惑,使讀書的我們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南方的春天,陰雨綿綿。多雨的季節(jié)總會撩起讀書人善感的情思。古代的紈绔子弟煽情道:“春天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多蚊蠅冬寒冷,要想讀書待明年。”臺灣三毛說:“春天來了,沒有人讀書了,沒有人讀書了,春天不是讀書天。”在一次同學聚會上,“幾家歡樂幾家愁”的憂樂心緒又上心頭。闊別多年,有的同學已是財大氣粗的老板,坐高檔車配絕色美女;有的已深諳宦海之道,謀了一官半職。惟有我等讀書人,粗頭亂服,卓爾不群,為了黃土地上的那份不死的藍天夢,以蝸牛般執(zhí)著躬耕于書海,漫步在讀書文化構(gòu)筑的春色叢林中,不免有囊中羞澀、孤寂落寞之思。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讀書人,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讀書,我們的共同今生最愛。在這個鋼筋水泥醞釀的現(xiàn)代文明中,有了一份專屬于我們的書卷氣,我們才會萌生一種已然陌生卻仍感親切的“故園之思”。我們無法想象一個曾經(jīng)對“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推崇備至,將“好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奉為至理,憧憬“舊雨三年精化碧,孤燈五夜眼常青”生存狀態(tài)的民族,忽然有一天將讀書人或讀書傳統(tǒng)覷為“異物”時,她的復興崛起之路離我們還有多遠。一個群體被尊重,不僅僅是因為她創(chuàng)造了豐碩的物質(zhì)生產(chǎn)力,國民擁有高尚的知識道德也很重要。中國古人講求“腹有詩書氣自華”,西方人歌德認為“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有好友來如對月,有好書讀勝觀花。我們身處一個信息文化溝通共享的轉(zhuǎn)型緩沖時代,精神信仰的構(gòu)建絕不是“奢侈之談”。讀書使人怡情,使人傅彩,足以長才。讀書之樂,不在書中,而在書外。以鄰為壑、殺雞取卵,猶如用黃金鍍青銅,金閃爍有光,銅卻永遠流失。讀書,使我們傳承了“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guān)心”的襟懷,弘揚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抱負,表達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美德,詮釋了“和而不同,和諧相處”的智慧。讀書,使我們意識到幸福的分量,常識回歸的意義。五千年來,在“躲進小樓成一統(tǒng),哪管春夏與秋冬”的輪回軌跡中,形成了自由的精神,獨立的思想。以“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耳濡目染,延續(xù)著非物質(zhì)文化層面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財富春天。一年之計在于春。讀書,是春天的我們,影響造就春天的中國的光榮選擇之路。
讀書,消融了千山萬水、歷史遠久造成的隔閡,使我們固守一份追求彼此更加珍重。沒有一個不可逾越的冬天。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莫道今年春將盡,明年春色倍迷人。用出世的態(tài)度做人,以入世的姿態(tài)做事。讓無力者有力,讓悲觀者前行,這正是讀書帶給我們的寶貴啟示和難得財富。讀書讓我們在這個春天彼此更加珍重。讀懂了漫漫長夜的銷聲匿跡,才會步入充滿奇跡的新天地。
《翁美玲:一個不僅專屬于她和80后的射雕年代》
湖南科技大學董永亮/易珺師妹
Seek first the kingdom of God ,
Lonely is the home without you,
Life to us is not the same,
All the world would be like Heaven,
If we have you back again.—藝人翁美玲碑文
在古老的東方中國,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有井水處,有柳永;有華人處,有金庸。大師曰: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身為80后的我對答說:萍蹤俠影已逝去,射雕年代古今傳。意思是說:小說《射雕英雄傳》奠定了才子金庸在新派武俠叢林中一代宗師的地位;同樣,忠于原著的83版《射雕》也以“誰與爭鋒”的氣魄不僅使自己在同類題材影視劇中獨占鰲頭,也使衍生她的上世紀八十年代蓬畢生輝,溢滿詩情畫意的榮耀和理想光輝。無論文學經(jīng)典,亦或影視絕唱,都濃墨重彩般展現(xiàn)了一個神奇的地方,叫做桃花島,島主很怪異,每夜彈唱“桃花影落飛神劍,碧海潮生按玉簫”,被稱謂“東邪黃藥師”。他有一個靈氣迸發(fā)、邪氣奔涌的女兒,叫黃蓉,妮稱蓉兒。中國人講求“先入為主”,金庸先生賦予了女孩“肌膚勝雪,油膩如脂”的美女形象和精靈古怪的才女氣質(zhì)之詮釋。這就是文化藝術(shù)史上不朽的蓉兒。
也是這個詩的國度中祖先講的:桃紅又是一年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用一部規(guī)定為《東邪西毒》的大片中的臺詞:春,東風解凍,也就是一個新的開始。五十年前的1957年5月7日,在那個“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的時令,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江南水鄉(xiāng),一個中國女孩呱呱落地了。在20世紀80年代,作為香江一枝出墻紅杏的藝人,飾演了一個刁蠻任性卻又柔情似水、聰明絕頂又不失嬌小可愛的黃蓉。據(jù)說,1982年起,香港無線就開始籌拍《射》劇,編導們忙得焦頭爛額,因為黃蓉的角色演員沒有確定下來,要進行天下海選。于是,一時間,美女云集,門庭若市。不得已,將近花甲之年的金庸先生也親自出山協(xié)助物色“蓉兒”。忽然,一個身穿古裝的小美女“嗖”地以瀟灑輕柔的“鯉魚打挺”跳到金庸面前,拱手道:“桃花島島主之女黃蓉拜見金大俠。”言畢,莞爾一笑,恰如“桃花開,開的春風也笑”。先生陶醉了,被她的風采所迷戀,當場拍板,激動地說:“這就是黃蓉!”不錯的,機緣有時很會眷戀一個人的。金庸和他的小說成就了她,而她也令先生及其大作異彩紛呈,畫龍點睛。因為相當多的中國大陸同胞正是通過她來認識金大俠及其文化建樹的。于是,在中國影視歷史上,這個女孩塑造、演繹的“俏黃蓉”成為登峰造極、無與倫比、無法超越的經(jīng)典。她叫翁美玲,人稱阿翁。這就是自八十年代以來永遠的翁美玲。
又是在這個善于談古論今的龍的民族,也是一個極其平庸的五月的天空。“去年今日此山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1985年5月14日,也是一個牛年,癡情女子翁美玲在家用煤氣結(jié)束了26歲的青春年華,從而留給了那個曾經(jīng)專屬于她和80后們的“射雕”年代無盡的喟嘆,不止的惋惜。聽說,在阿翁的追悼會上,愁云慘淡,日月無光。參加送殯的藝人,好友,粉絲們(那時還不流行“FANS”的說法,至多稱影迷)淚雨紛飛,泣不成聲。阿翁現(xiàn)實世界的“靖哥哥”湯鎮(zhèn)業(yè),以其生前夫君的禮儀出席葬禮,隨后便只身去了臺灣孤島。香魂頃刻隨風散,笑貌久留在人間。近三十年了,無數(shù)國人懷揣“且看今夜星星,明天必有太陽”的豪氣,心系“在世間,自有山比山更高。待我心,世間始終你最好”的崇拜景仰,皓首窮經(jīng),不辭辛苦,探索她,解讀她,關(guān)注她,回顧她,祭奠她。天國里的阿翁,還比煙花寂寞嗎?只留得“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的魂牽夢縈之紅塵晚鐘在夕陽余暉中躑躅。翁美玲悄然躍出史空,她已經(jīng)不僅專屬于自己和80后構(gòu)建的“射雕”年代。
2009年春節(jié)前后,安徽衛(wèi)視重播83版《射雕》,湖南交通廣播“未說完的故事”也在講述那個“刀光劍影俠肝義膽揮就的曲折迷離、奇峰突起之武林客棧”。阿翁祖籍南方安徽,1959年生于香港一個海軍軍官家庭,7歲喪父。后來移居英國,考入皇家文學院紡織專業(yè)。獨特的家庭背景,使她形成了倔強好勝、自信執(zhí)著的個性。從小,她是個“丑小鴨”。及長漸大,阿翁儼然一個亭亭玉立、音容甜美的美人,動感四射,揮灑自如。1982年,參加港姐大賽,雖然未能入圍,卻表現(xiàn)不俗。當被問及如何解決香港地小車多問題時,她詼諧幽默地說:“將舉辦汽車比賽,淘汰舊車,同時用廢車的料填地為新車開辟新路。”令人捧腹。在擔任了一段《婦女新姿》主持人后,誤闖娛樂圈,因83《射雕》一炮走紅,成為當紅明星,走上了一條不歸路。她與湯鎮(zhèn)業(yè)的感情糾葛更為娛樂圈炒作,一時沸沸揚揚。1985年,當翁美玲香消玉殞的時候,《射》正風靡大陸。剛剛開啟改革開放大門的大陸人民驚奇地發(fā)現(xiàn):世界上還存在以武俠形式剖析人生的小說,還有以豪杰人物闡述歷史的電視劇。黃蓉就是翁美玲,翁美玲就是黃蓉。人們過去、現(xiàn)在甚至將來都這樣想。一個萬紫千紅、豐富多彩的五月天氣剛剛開始。
有多少記憶可以重來。“依稀往夢似曾見,心內(nèi)波瀾現(xiàn)。”這是由黃沾作詞,顧嘉輝譜曲,羅文甄妮演唱的《鐵血丹心》。以80后為主體的記憶開始復蘇。83版《射》劇之所以無可代替,除了當時國內(nèi)文化貧乏、武俠劇特有魅力外,最重要的還是翁美玲、黃日華等爐火純青的表演。阿翁在劇中以一個女扮男妝的小乞丐剛出場,便以“荊釵裙布惹人憐”的小家碧玉清水芙蓉美感引來喝彩!明亮清澈的大眼睛,一對可愛的小虎牙,力壓群芳。從長河落日逐水草而生的茫茫大漠,到青山綠水、浩浩蕩蕩的江南大地,靖哥哥和蓉兒一路奔來,相伴到天邊。這是一個士人滿腹“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牢騷的王朝,權(quán)貴們偏安一隅“總把杭州作汴州”的朝代,忠良“怒發(fā)沖冠”的國殤,華山論劍爭逐真經(jīng)遺書的江湖。山河破碎,大地嗚咽的時代賜予,更是注定了黃蓉的難得和可貴。她與七公、伯通嬉戲追逐,快樂無比,增加幾多情趣;她才華出眾,博古通今,折服了五湖廢人;她吟詩作賦,不落俗套,震懾了漁樵耕讀;她從容鎮(zhèn)定,機智敏銳,與歐陽峰展開周旋。她對靖哥哥的深情更讓人無限憐惜,并與靖哥哥傳達了悲天憫人,行俠仗義的英雄主題。“正中三分邪,邪中七分正”。阿翁展示了黃女俠的神韻,蓉兒給阿翁注入人氣。兩者水乳交融,珠聯(lián)璧合,天衣無縫。1985年,中國內(nèi)地萬人空巷看《射雕》;2009年,人們從互聯(lián)網(wǎng)上下載欣賞83《射雕》。
懷念翁美玲。近三十年來,金庸的作品不斷被改編,最終形成了“忠于原著-天馬行空-回歸原著”的發(fā)展軌跡。翁美玲死了,羅文走了,黃沾西行,金庸老了,黃日華步入中老年。但他們創(chuàng)造的射雕年代早已經(jīng)超出自己和80后們的視域范疇,成為今天這個國家人民漸入夢想佳境的綿綿記憶。
讓心中充滿射雕激情,在漫漫長夜里尋找深藏心靈深處的永恒光陰,這是對翁美玲和那個不僅專屬于她和80后們的年代之最好紀念
大學精神買賣
據(jù)4月23日《法制晚報》報道,雖然已至“游絲一斷渾無力,莫向東風怨別離”的畢業(yè)前夕,“祝你一路順風”的樂曲即將響起,中國人民大學明德樓的規(guī)定卻讓人大跌眼鏡,唏噓不已:學生如欲樓前拍照留念,務必證明自己的學生身份標記。
大學者,自由之精神,獨立之思想。大學之道,在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人之熙熙,皆為利來;人之攘攘,皆為利往。在這個物欲橫流、急功近利的年代,鋼筋水泥、名樓廣廈成為各大高校“招搖過市”、推銷自己的砝碼招牌,大師薈萃、鴻儒輝映的書香學府時代卻蕩然無存不再重來。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善于視通萬里、思接千載的筆者不僅想起了慕容曉曉的《愛情買賣》。梅貽琦說,“大學者不惟有大樓之謂也,而謂之有大師也”。大學者大學也確實應該像愛情一樣溢滿神圣光彩,大學精神非千金所能買賣。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毋庸置言,作為治學求知的“象牙塔”,高校出于維穩(wěn)需要強調(diào)秩序似乎無可厚非、理所當然。不過,人民大學禁止在明德樓前拍照的理由和邏輯卻是不經(jīng)而荒誕,即“擔心社會不法分子在明德樓前拍照后,會利用這些照片干一些損害學校形象和聲譽的事情”,這實在令眾多即將畢業(yè)的莘莘學子對曾經(jīng)母校意懶膽寒,而不再將其作為敬畏眷戀的精神家園。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作為優(yōu)秀文化傳承和思想文化創(chuàng)新的重要載體,又是高層次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和高技術(shù)領(lǐng)域研究的重要基地,沒有精神力量的高等學校就像折斷翅膀的鳥兒再也不能飛翔。豐碑無語,行勝于言。莫徘徊,大學精神不能買賣。擁有精神的大學和國家方才青春和夢想同在!
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
湖南科技大學董永亮/易珺師妹
劇作家莫里哀感嘆:“在死亡面前,人人都欠上帝一份債。”文學家司馬遷寫
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公元2009年4月12日,當作為聽眾、觀眾、網(wǎng)友的你、我、他意外得知一
個叫閆懷禮的人壽終正寢、乘鶴西行的時刻,大家都要不約而同地對這位老人
肅然起敬,繼而整齊劃一般黯然神傷至于泣下,最后雙手合十眾口一詞祝福說:
“沙僧,阿彌佗佛,一路走好。”是啊,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中國社會見證了一
個偉大輝煌的變遷,國人精神生活方面亦是“天翻地覆慨而慷”,特別是近年來
“超級女生”等選秀欄目塵囂甚上,以新意迭出、不拘一格的方式筆法吸引著
無數(shù)少男少女的視覺感官,詮釋著文藝界“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lǐng)風騷數(shù)百年”
的天道鐵律,展現(xiàn)了娛樂圈“一切皆有可能”的泛平民化之時尚潮流傾向。于
是,在懷禮謝幕的資訊鋪天蓋地、沙僧西行的消息大行其道的時候,由你、我、
他構(gòu)造組成的民族群體開始回憶這個國家開啟摸著石頭過河之“第二次革命”
初始時的純真浪漫和燃燒激情,在鋼筋水泥滲出的浮躁氣息中反思并探析人生
永恒真諦的路徑,借以堅定推動文化產(chǎn)業(yè)健康有力繁榮、走好自己路的信心和
決心。
懷禮謝幕,經(jīng)典永存。在中國大眾塵封許久的記憶中,82版的《西游記》
雋永耐看,拍出了吳承恩小說神韻,屬于不可超越的經(jīng)典即使走過27個日出晚霞揮寫潑墨的時光年景。在中國人情有獨鐘的認知里,閆懷禮是永遠的沙和尚。懷禮塑造的沙僧正氣凜然、忠厚淳樸、義氣干云、顧全大局,被廣泛接受和認可,在趟過80年代的人們心里深深扎根、無以復制。用“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來形容也不為過。懷禮在《西游記》中演繹的西海龍王、順風耳、太上老君、牛魔王等亦栩栩如生、蕩氣回腸。每每人們講述那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古典名著、點評“人生何處不相逢”的師徒四人難舍緣分情的時候,懷禮飾演的沙僧藝術(shù)形象就會躍然紙上,老人家的音容笑貌刻骨銘心。在一顆被稱為閆懷禮的星星劃落夜空的瞬間,人間萬姓仰頭看,一種懷舊情感隨風飄散。懷禮,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沙僧西行,風范猶存。范仲淹曰: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作為一個德藝雙馨的老藝術(shù)家,懷禮兢兢業(yè)業(yè)、杜鵑啼血,縱然飛越幾十多個春秋冬夏點綴襯托的季節(jié)隧道。在懷禮這一代老藝人心目中,真情實感是藝術(shù)的生命。作品總是緣于現(xiàn)實,高于現(xiàn)實,回歸現(xiàn)實的。而對于事業(yè)歷經(jīng)九九八十一難般的追求探索,也形成了從“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至“看山還是山”的心路歷程。幾十載的藝術(shù)人生打造的程普、金毛獅王、列國國君等也璀璨奪目、熠熠生輝。當一位叫閆懷禮的演員漸行漸遠、踏上黃泉的時候,人們不禁悵然若失:除卻虛假的物質(zhì)繁華,我們還有什么?你、我、他共同為一個好人的逝去而傷感。懷禮,勸君更飲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有英國諺語道:”Life is short,but art is long.”懷禮謝幕,沙僧西行,我們想到了“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樸實無華為人,公允坦蕩處事,孜孜不倦立業(yè),這正是閆懷禮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也是我們對他的最好紀念方式。這也是人民藝術(shù)家為當世欽仰、后人追慕的至理真經(jīng)。悼念懷禮,警告中華民族的你我他: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
五月懷緒
(作者:湖南科技大學董永亮)
黎巴嫩詩人紀伯倫說:“我們走得太遠,以至于忘記了為什么而出發(fā)。”于是,2011年,在這個被小杜注入“千里鶯啼綠映紅”意境,最容易扯起古往今來文人騷客多愁善感懷緒神經(jīng)的暮春五月里,我以別樣另類的方式,表達對返璞歸真生存狀態(tài)的憧憬遙想,詮釋于這個別有一番滋味季節(jié)和滄桑無常人事的感悟心得。
五一假期,我讀了一本書,是200多年前一位曹雪芹先生揮灑“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的憤懣悲壯創(chuàng)作的。該書描摹了一幅長著黃皮膚黑眼睛、講著“之乎者也矣焉哉”、世代生長在“昌明隆盛之邦、詩禮簪纓之族”的人群生活圖景的恢弘畫卷,其中一位“病比西子多三分,心較比干多一竅”的林妹妹躍然紙上,以其超凡脫俗、卓爾不群性格特征,在爭奇斗妍的“金陵十二釵”百花園中脫穎而出,成為文學史上雋永耐讀、無以復制的不朽藝術(shù)形象;三天時間,我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回顧了一部年代久遠的電視連續(xù)劇,是二十多年前由中央電視臺拍攝的1987版《紅樓夢》,她以匠心獨運、立意高遠的宏旨、惟妙惟肖、生動傳神的人物刻畫技巧,在那個漸行漸遠、娛樂活動貧乏單調(diào)的80年代贏得了萬人空巷、千人爭說的收視效果,其中一個叫陳曉旭的青年演員將林黛玉這個角色演繹得爐火純青、呼之欲出,將林妹妹賦予“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的神韻價值和經(jīng)典意義。二十年后的2007年五月,也就是四年前的這個時令,凡夫俗子的我們突然滋生“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的無盡慨嘆,飛揚著些許撫今追昔思當年的離情別緒,只因紅樓千古,黛玉猶存,而曉旭卻如春日里綿延柔和的柳絮,來這世間一遭,卻又飄零逝去,香消玉殞。 5月13日 ,曉旭四周年祭日快到了,我懷“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的悠長心緒,作文謀篇于人間五月天。
天上掉下一個林妹妹。原著中的林妹妹是中國古代哭得最美的女孩,這淵源于雪芹先生勾勒的一個蕩氣回腸的傳說:林妹妹前世為離恨天上三生石畔一顆絳珠仙草,為了報答神瑛侍者(即賈寶玉前身)的灌溉之恩,而轉(zhuǎn)世投胎為今生林黛玉的。出身書香門第的大家閨秀,一旦登舟棄岸踏入了那象征等級森嚴、禮教苛刻的國府大院,便預示了這位容貌出眾、特立獨行的女子走上不歸路的結(jié)局命運。地上曾經(jīng)有個陳曉旭。小女子在詩篇中寫道:“我是一朵柳絮,生長在美麗的春天里。父母過早把我遺棄,我就和春風結(jié)成了知己。”曉旭童年是在文革內(nèi)亂的崢嶸歲月中度過的。二十多年前,一次不期而遇的央視海選演員的機會,二十剛出頭的曉旭毛遂自薦,在眾多參選者中獨占鰲頭,將林妹妹表現(xiàn)得畫龍點睛、淋漓盡致。如果說,《紅樓夢》中的林妹妹成就了沉曉旭,那么陳曉旭將林妹妹發(fā)揮得熠熠生輝,令電視劇及小說作品更加賞心悅目、大放異彩、深入人心。在70、80后少男少女心目中,人間陳曉旭就是天上林妹妹。而今,剩下的只有“無可奈何花落去,天上人間”的惆悵迷茫。
風華絕代林黛玉。雪芹先生曰:古今山川靈秀之氣,往往獨鐘于女子。老人家用飽蘸詩情畫意的文墨、沁人心脾的筆觸,亦真亦幻的手法,為當時及百代后的我們提供了一個“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的古典美女胚子,講述了一個出落得“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的女子和一個名門望族公子哥的愛情故事。王熙鳳說:“天下竟有如此標致的美人,我今兒才見識了。”佳麗美人陳曉旭。曉旭重塑了我們民族的審美心理,她的黛玉嬌弱、夢幻、病態(tài)卻又不失嫵媚、灑脫、內(nèi)慧外秀,真?zhèn)€“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讓無數(shù)觀眾為之觸景動容、魂牽夢縈。五月天空下的我們身處浮躁虛華、急功近利的所謂潮流世風中,卻依舊懷有深沉真摯的愛意和悲天憫人的情懷,為林黛玉之美麗拍案叫絕,為陳曉旭之出色心醉神迷。
才華橫溢林黛玉。紅樓南柯大夢中,流淌著一股出口成章、妙手偶得的清風。林姑娘生活在推崇“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時代,而她那“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的憂郁氣質(zhì),靈性勃發(fā)、文思奔涌的才女風范,獨出心裁、暗香盈袖的哲言妙語又令多少人生憐香惜玉、欣賞敬畏的情愫和慨嘆。才貌雙全陳曉旭。曉旭塑造的林黛玉不僅文才斐然、才思敏捷,而且增添了人性化的光輝神韻。作為一個知識女性,曉旭不僅在演藝圈可圈可點、飛黃騰達,而且她還富有商業(yè)頭腦。她是一位富有創(chuàng)意精神的廣告人,善于經(jīng)營業(yè)務的成功人士,2005年被中央權(quán)威媒體評為“經(jīng)濟風云人物”。林黛玉和陳曉旭是真正的“超級女生”。她們或雙峰并峙,或雙水合流,都如水中月,鏡中花,讓后來者枉自嗟訝、空勞牽掛。
紅顏薄命林黛玉,萬世流芳紅樓夢。林黛玉是一個冰清玉潔、心性高傲的弱女子,卻也是桀驁不馴、關(guān)注人的個性和尊嚴、敢于沖決封建歷史網(wǎng)羅、具有濃郁民主思想的大國民。正是這位與苦難為伍、和孤獨為友的瀟湘館主人,在大觀園專制無邊、萬籟俱寂的漆漆黑夜里,如一只無助而執(zhí)著的鳥兒呼喚著獨立思考、愛情自由的微弱黎明。到頭來,一首“寒塘渡鶴影,殘月葬花魂”奠定了其“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必然悲劇宿命。但是林黛玉“不廢江河萬古流”的永恒魅力,折射了敦厚進步的中國大眾歷史觀,凸顯《紅樓夢》作為一部破譯“文化中國”密碼之鑰匙路徑巨著的偉大輝煌。曉旭西行,年代謝幕。陳曉旭的藝術(shù)人生幫觀眾點燃深埋心底的“故園之思”,置身于她所營造的奇特瑰麗、品位高雅的世界中而忘身于塵世憂煩。她的從商經(jīng)歷,承載著自強不息進取有為的理想光芒,給我們樹立了一個榜樣和希望。她投身慈善事業(yè),用一顆愛心感動著中國;皈依佛教,反省自我,追尋真諦,給我們以解讀心靈獲得良知的啟迪。曉旭的“林妹妹”在國人記憶中深深扎根,不可磨滅。正是“香魂一縷隨風散,倩影長留在人間。”
這個五一假期有滋有味:一本書,一部電視劇,一個已入主寂寞天堂的人,和一個時而淚雨紛飛,時而凝神靜思,卻總歸入欣慰自得的作者。據(jù)說,這個作者就出生在那部電視劇紅極一時的上世紀八十年代,他一會兒高聲吟唱“趁著這奈何天,傷懷日,寂寥時,試遣愚哀”,(《紅樓夢》引子)一會兒玩味一首詩:“我是一朵柳絮,不要問我的家在哪里。讓春風把我吹送到天涯海角,我要給大地的角落送去春天的消息。“(陳曉旭詩)嗚呼,五月懷緒。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烏有之鄉(xiāng)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wǎng)絡無版權(quán)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xiāng)
責任編輯:利永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