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老兵其實沒當過兵。他隨哥哥逃往臺灣時,是剛剛結婚一個月的農村青年。我之所以這么稱呼他,是因為我們那一帶農村,把從臺灣回來的人都叫作“國民黨老兵”。
畢老兵就是我們村的人。解放后,村里人偶爾會念叨他。這種念叨,不是因為他而是因為他媳婦,——他在臺灣他的媳婦卻在大陸。解放前夕,畢老兵全家逃往臺灣時,唯獨把畢老兵的老婆扔下了。他媳婦,在畢老兵逃往臺灣后,生了個男孩,而且一直沒改嫁。正是由于這個原因,他媳婦在我們那十里八村是個有名的人物。有些心術不正的人說,這孩子是畢老兵的嗎?對這些不懷好意的話,也有人站出來反駁,說別瞎嚼舌頭,你看那孩子長得多像他爹。總之,村里人每見到他媳婦和那個叫“全嶺”的男孩,就會想起畢老兵,就會議論上兩句,比如畢老兵死沒死、如果活著今年應該多大了、知不知道老家還有個兒子等等。
畢老兵行三。他的兩個哥哥都比他有出息。大哥黃埔軍校畢業,官到國民黨飛行大隊長。二哥是國民黨部隊的連長,1947年在一次戰斗中被共產黨部隊擊斃。他的父親解放前夕連驚帶嚇病故。他的家庭當然是地主。他們全家逃往臺灣后,家中基本上沒人了。那個沒帶走的兒媳婦,大部分時間在娘家住著,只是偶爾回婆家看一看。昔日的深宅大院,解放后被用作大隊部的辦公地點。
全嶺——畢老兵從沒見過面的兒子,在那個大家伙兒階級覺悟都特別高的年代,三十多歲了,還找不到媳婦。誰家也不愿將姑娘嫁給一個地主的后代,何況他爹還在臺灣呢。
畢老兵剛剛結婚一個月,便被大哥生拉硬扯到了臺灣。解放前夕,國民黨政權風雨飄搖,黨政官員人心惶惶,有門路的紛紛外逃。飛機票成了熱門貨,據說,一根金條才能換到一張。畢老兵的大哥盡管是飛行大隊長,有特權,但全家六口人也只搞到五張機票,只能不顧弟弟的苦苦哀求,狠心把弟媳婦扔在了大陸,帶著老婆孩子、母親和弟弟倉皇逃到了臺灣。
關于這一家的消息,隨著歲月不知不覺間地流失,人們逐漸淡忘了。每天進進出出的大隊部,也早忘記了曾是畢姓地主的豪宅,正可謂“昔日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只有在“憶苦思甜”和見到畢老兵媳婦的時候,才勾起人們對這一家說不清什么滋味的回憶。
事情的轉機出現在中美建交之后。1979年的一天,一封來自美國的信轟動了整個村莊。這封信是畢老兵寄來的。因臺灣和大陸還不通郵,這封信通過美國轉寄到中國。這封信的郵寄地址非常有意思,不是“**省**縣**公社**大隊”,而是“**省**市東70里**集,**集西北3里**莊”。當時,大陸農村還是人民公社、生產大隊和生產小隊三級體制。也許是考慮到行政區域名稱的變化,寄信人用了這么一個地址。當然,這封信被準確無誤地寄達。
1979年,對畢老兵的媳婦和兒子全嶺無疑是值得紀念的一年,先是地主帽子被摘掉,他們不再是地主出身;后是接到畢老兵的來信,得知他不僅活著而且還活得很好;再后來通了幾次信之后,畢老兵給他們寄來了一萬元錢。——在當時的物價水平下,這筆錢是很大的一筆。最最值得一提的是,全嶺結婚了,看到全嶺一夜之間成了“萬元戶”,立即有姑娘找上門來嫁給他。無論是政治上還是經濟上,他們都可以揚眉吐氣了。
最高興的是全嶺。現在,他不僅在政治上能和其它人平起平坐,更重要的是,他是個有錢人,是個有“海外關系”的人!“海外關系”,以前是臭狗屎,現在可是香餑餑!
地主家庭出身的帽子剛被去掉時,全嶺仍舊是膽膽縮縮的,好像一個人從漆黑的環境中突然來到充滿強光的地方,好長時間不能適應。隨著“大平反”高潮的到來,全嶺的自卑感逐漸消失,膽子也越來越大。特別是和畢老兵聯系上之后,他簡直有點狂妄了。有一天,他昂首挺胸走進大隊部,說了句讓村里人十分震驚的話:“這是俺家的房子,應該平反還給俺。”大隊支部書記像看怪物一樣看他,眼瞪老大,好長時間才說:“你去找上邊吧,上邊說還你就還你。”可能上邊沒發話吧,那個房子后來還是大隊部。
結婚那天,全嶺那個高興啊,可能因為想顯擺顯擺咱也有今天,也可能因為喝了點酒,他牽著新媳婦的手,大聲說笑著,昂首挺胸,目中無人,從村東頭走到村西頭,又從村西頭走到村東頭,如此往返四五次。如果不是“五保”楊老頭的羊群沖散了他,估計不知要走到什么時候。楊老頭實在看不慣他那個張狂勁,趕著一群羊迎頭走過去,在接近新郎新娘的時候,對著頭羊連抽三鞭,一群羊亂紛紛地往前涌,使全嶺示威式的散步沒再繼續進行。
人不可失意忘形,更不可得意忘形。后來畢老兵一家被全村人拋棄,其中原因很多,全嶺這時的張狂,無疑是一個重要因素。
1988年春天,畢老兵在離開家鄉三十年后,從臺灣回鄉探親。畢老兵回來的消息不逕而走,引起極大地轟動。他回來那天,大家都跑去看熱鬧,許多外村人聞訊也趕了過來。村里人以極大的熱忱歡迎這位三十年才回家的游子。接下來的日子,各家各戶對畢老兵開始了輪番宴請,先是王家,后是李家,再是張家。就連曾在畢家大院里扛過長工的“五保”楊老頭,也不計前嫌請了一次。
和畢老兵閑談時,人們問得最多的是臺灣和大陸相比,哪個更好。畢老兵總是回答,臺灣不行大陸好,在臺灣生活困難吃糠咽菜。有一次他這樣說時我正好在場,便對他說,不對吧,臺灣是亞洲“四小龍”之一,經濟比大陸好得多,老百姓還不至于吃糠咽菜吧。畢老兵用非常詫異的眼神看了我一下,不再吭聲了。當時我想,如果你探親回來時,臺灣當局告誡你什么能說什么不能說,因此說話有所保留可以理解。但你回到自己家鄉了,怎么對家鄉人還說假話呢?看來還是對家鄉人有戒備心。后來我聽說,畢老兵向別人打聽我是誰,是干什么的。別人告訴他,這是***的兒子,大學畢業后在**工作,回家看望父母正好碰上你了。
回來第二天,畢老兵即到他家祖墳上祭拜,燒香上供、拍照片、還裝了一塑料袋祖墳上的土,說要帶到臺灣。并且告訴大家,他母親已在臺灣病故,臨死前留下一句話,一定要把她的骨灰帶回來,和他爹埋在一起。
幾年后的冬天,我把父母接來,準備讓兩個老人在我家過冬,因為農村老家的房子沒暖氣。和父母東拉西扯閑談時,偶爾問起畢老兵,父親告訴我,畢老兵每年都要回來一次。不過,現在沒人請他吃飯了,不但不請他吃飯,連理都懶得理他,他和村里人生分了。
我問為什么?
父親說了以下幾點:1、他和老家的人不交心,和大家總象隔著一層皮。2、不懂人情事故,回到家也不知道給大家遞個煙問個寒暖,你給他說話,他就哼一聲,不給他說話他就不理你。3、全嶺更狂了,給人說話眼皮往上翻,走路都掂著腳尖。作為父親,對兒子這種張狂不制止。4、沒有人情味。前年他回來,剛好他的一個鄰居去世,他卻連問都沒問一聲,更甭說燒紙祭拜了。
對這種現象我思索了好久,這到底是文化和觀念的沖突呢,還是階級仇恨在作怪?抑或二者兼而有之。如果說是前者,臺灣和大陸盡管屬于兩個陣營,但文化同根同源,風俗習慣大致相同。如果說是后者,家鄉人對畢老兵的老婆和孩子還是很照顧的,在大家眼中,他們更多的是孤兒寡母,如果她家有打墻拉土等重活,大家還都伸手幫一把。純樸的農村人,只有在“憶苦思甜”時才想起他們是地主家庭,平常都當作像張三李四一樣的鄰居看待。國共兩黨都可以“相逢一筆泯恩仇”,何況是鄉里鄉親呢?我呢,更愿傾向于是文化觀念的沖突。據說,畢老兵一直生活在金錢味很濃的臺北,大都市和農村的人情世故觀念能一樣嗎?資本主義社會的人際關系看重的是金錢而不是親情。我想,導致他和村里人生分的還有他兒子的因素在內。像全嶺這種人,即使是一個貧農的兒子,憑他這種目中無人的張狂,也注定在社會上混不下去。
在埋葬他母親的骨灰時,畢老兵和村里人的矛盾爆發了。
畢老兵的母親病故在臺灣,臨死前交待自己的兒子,一定要把她和丈夫埋在一起。這個任務,隨著畢老兵的大哥在臺灣病故,自然而然地落在畢老兵身上。
豫東農村幾乎每個村莊都有“白事會”,專門負責殯葬事宜。會主都是德高望重的老年人。如果家里有人病故了,殯葬前,孝子找到“白事會”,將有多少資金多少親戚多少朋友同事等基本情況告訴會主,“白事會”會根據這些將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條。在整個殯葬過程中,孝子因有重孝在身不便出頭露面,一切事情全由會主俗稱“大總”主持。“大總”讓孝子干什么孝子就干什么:拄著“安魂棍”接客、謝孝、磕頭、哭喪、摔“老盆”、出殯、插“引魂幡”等等。還有一個風俗,孝子無論見什么人都要磕頭。即使孝子是爺爺輩,見了孫子輩的也要磕頭,這叫為死者“盡孝”。埋葬的前一天晚上,孝子在村中要挨家挨戶磕頭。往往是“大總”領著孝子到某家大門口高喊:“孝子磕頭了!”大部分人家會隔著門說:“免了”。也有和孝子愛開玩笑的人,故意走出來讓孝子磕頭。無論讓不讓你磕,這個程序必須是有的。通過這個行動,表明孝子請求大家幫忙。第二天埋葬時,所有村民都會出來,幫助忙活葬禮上的各個事項,即使和死者有仇恨的人也不例外,“死者為大”,如果你不出來幫忙,全村人都會看不起你。
可能畢老兵不知道家鄉的風俗,可能他們一家不愿對村里人低下好不容易才揚起的頭,也有可能因長期生活在臺北太相信金錢的力量,他像做生意一樣,對殯葬時的每一項活動都明碼標價:挖墓坑、拿花圈、放鞭炮這樣的輕活是多少錢,抬棺材、抬石碑這樣的重活是多少錢等等等等。總之,他沒有去找“白事會”、沒找德高望重的會主商量、更沒有見人就磕頭和挨家挨戶去磕頭請求大家幫忙。
村里人覺得受了極大的侮辱。鄉情親情是能用金錢衡量的嗎?濃濃的鄉情就值那么幾個臭錢嗎?太小瞧人了!
出殯那天,令畢老兵一家人萬萬想不到的場面出現了:除了幾家至親和十來個看熱鬧的小孩兒,村里沒有什么人出來。墓坑沒人挖,花圈沒人拿,鞭炮沒人放,石碑沒人抬。沒人嗎?加錢!還沒人?再加錢!如是加了三次錢,抬石碑的價格由一千變成三千,仍舊沒人愿意抬。畢老兵和全嶺父子兩個開始還一付胸有成竹的模樣,見此情景,漸漸的頭上冒汗了。拿花圈、放鞭炮這樣輕來輕去的活兒還好說,那塊沉重的石碑不會自己飛到墓地去。更嚴重的是,按照迷信的說法,日落之前必須把人埋下去,否則將會給子孫后代帶來極大的不利。太陽已經轉到西南方向,一切還是老樣子,父子倆急得團團轉。就在這時,村里幾個年輕人出現了,說,石碑我們抬,但價格要加到五千。全嶺倒吸一口冷氣,乖乖,五千!在當時的物價下,這簡直是天價。望望西去的太陽,和父親商量后同意了,五千就五千吧。原來,這幾個年輕人準備捉弄他一家,你小子不是有錢嗎?你小子不是什么都用錢來衡量嗎?那好,我們勞動力的價格就是五千塊錢,愛同意不同意,不同意拉倒!
石碑快抬到墓地時,碰到了一條小溝,寬不過兩米,深不過半米,幾個年輕人把石碑放下,找到全嶺,說原先的五千塊沒考慮到特殊情況,像溝啊坎啊什么的,現在碰到溝了,按照實際情況要再加一千塊錢。全嶺氣得鼻歪眼斜,說這不是訛人嗎?幾個年輕人說,好,我們不訛你,五千塊錢也不要了。互相擠擠眼,哼哧哼哧又把石碑抬回去了。
太陽逐漸西斜,眼看著就要落下去。此時,用“熱鍋上的螞蟻”來形容畢老兵父子倆一點都不夸張。也是在此時,村里幾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把全村人召集起來,說教訓教訓他爺倆就夠了,畢老兵的娘畢竟是咱村里的人,咱不能讓外村人看笑話。然后,幾位老人找到畢老兵,狠狠將他訓斥一頓,說你不要以為有幾個錢就不得了,有些東西用錢是買不來的,你現在有錢,你家過去不也有錢嗎?要是錢能辦事,你們還往臺灣跑干什么?想把你娘埋掉,給老少爺們磕頭去!
全村人整齊的站成一排,畢老兵、全嶺和其他孝子們,乖乖地向全村人磕了三個頭。然后,幾個老頭一擺手,大家伙兒一涌上前,七手八腳,該干什么干什么,一會兒功夫把葬禮完成了。
自那之后,畢老兵再也沒回家鄉。他在省會買了房子,將全家人都遷過去,再從臺灣回大陸時,直接到省會自己的家。村里人呢,各家忙各家的生計,日子不咸不淡的過著。隨著歲月流失,人們漸漸把畢老兵忘了。只有我,因看到一篇反映國共之間戰爭的文章而想起了畢老兵。于是,才有了以上文字。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