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種視角
馬克周
在寢室無聊,室友在進行電影普及,我就跟著他再次看到了阿甘。
阿甘是我比較喜歡的電影。第一次看的時候就被吸引住了。不但是故事,敘事技巧,還有里面的那若有若無的命運感。不過在看了許多遍以后現在是越看越覺得……說不出的感覺。
李洋說“對電影進行意識形態批判總是討巧且受歡迎的”(原話記不起來了,《看電影》正好不在身邊)。但是對于阿甘這樣一步深透著american spirit的電影,如果不用文化批判的眼光去看,又要怎么解讀呢?
戴錦華在她的《電影批評》中有一個章節的內容都是寫到了阿甘。簡而言之,這部電影就是一部“重寫”的歷史。對于美國歷史不了解的人來說,觀看這部電影可以說是對美國歷史的一個縮影。他們從中所體驗到的歷史感匯聚著20世紀美國精神的表現。許多人之所以喜歡它不但是因為其中阿甘跌宕起伏的命運,更是因為這樣一個小人物的命運和大時代的背景結合在了一起。但恰恰是這樣的歷史背景卻在某些重要的場合缺席了。比方說席卷美國整個60年代到70年代的民權運動以及婦女解放運動都在這里失去了他們的蹤影,不管是Martin Luther King, 或者是Malcom X都被隱去了他們的影響。盡管影片著力呈現了青年反戰運動,但是對其他影響更為深遠的政治活動卻之字未提。自由之夏,選舉登記運動,伯明翰公共汽車地址運動……這些都在影片中看不見了身影。
電影所呈現給我們的,是某種經過改編和精心挑選以后的歷史“片斷”——那就是符合對于主流媒體審美情趣的歷史。種族問題和婦女歧視這些到現在仍然沒有被解決的問題是不應該出現在臺面上的,因為它們不符合道德判斷。但是對戰爭的批判卻是可以的,因為戰爭已經過去了,不管你再怎么貶,都不會有人跳出來和你爭辯。
另外一點非常明顯的就是黑人角色定勢。片中所出現的黑人角色,不是受施的對象(種族和解),就是野蠻的黑豹黨人。這種片面的劃分對于白人主流社會也是討好的?;蛘哒f它頌揚了這樣的美國夢:只要個人努力不斷,那么前程一定是好的。而對于制度的不公卻絲毫未提。
阿甘的意義在于把一個小人物嵌進了歷史的長河中,并且還讓人感覺如此的自然。但是就是在這樣的一個人為的過程中,創作者巧妙地有意識地忽略了一些“細節”,從而讓歷史呈現出完全不同地面貌。
我想說的并非對電影敘事手法的批判,這方面可以參看戴錦華的文章,她寫的比我好多了。我感興趣的是,作為電影的受眾,在這種潛移默化地影響之下到底觀眾地感情是怎樣呢?《阿甘正傳》是當年最早引進的大片之一。在國內的影響力可謂是巨大。那么在接受了這樣一場“教育”以后到底會是怎樣?
不要以為意識形態工具只有我們國家才會使用,事實證明,美國也許更善于制造意識形態。即使所謂“自由”不也是這樣嗎?如果有人看過Eric Founer的《美國自由的故事》(忘記英文名字了)恐怕對這個詞的理解會更深一步。
所不同的是,現在的這種意識形態出口不是官方主導的,而是大電影公司所策劃的。但是他們又是如此的迷人,而在全球范圍內都收到追捧。
最終我的室友沒有看完電影,就跑出去給女朋友打電話了。我想有多少人看完了它,而且還可能不止看了一遍呢?
如果我們換個角度,從觀眾的角度出發,又會是怎樣的情況?對觀眾來說,這是一部扣人心弦的電影。而且確實體驗到了“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的這種感覺。觀眾是不會去了解美國歷史的,觀眾也不會去追問為什么電影里面的黑人都傻傻的。在電影這樣的強勢媒體面前,觀眾只是接受者。我們從自打生下來就不斷在進行著意識形態教育,但是結果并不理想,那些背誦的條條杠杠的力量還不及一部電影。書本遲早要扔掉,但是電影可以一輩子看下去??梢哉f現代娛樂業所傳達的意識形態力量大于任何的政府宣傳。而且還吸引人們主動去接受。
我想表達的觀點就我們什么時候才能學到用如此精致的手段來敘述一個被加工過的故事呢?
2005-08-14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