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在烏有之鄉《人間正道是滄桑》討論會上的發言
(根據錄音整理,已經發言者審閱)
中國電視劇出現了新變化
我覺得電視劇的題材,從2007年以來就有一個比較大的轉變,像《士兵突擊》、《恰同學少年》等,開始把鏡頭從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等身上移開,轉向士兵和革命領袖,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轉變,今年更出現了像《人間正道是滄?!?、《潛伏》這樣正面表現信仰的電視劇。在《潛伏》里,信仰被放到了一個非常核心的位置,其中有一個情節是秋掌柜在遭到嚴刑拷打的時候,一邊說“誰也不能戰勝我的信仰”,一邊把自己的舌頭給咬掉了,非常感人。其實這個細節是模仿朝鮮一部反特電影的情節,不過這個并不重要。
在《潛伏》里,最值得一提的那場戲,就是女主角左藍犧牲后,余則成通過吟誦毛主席的《為人民服務》來平息心中的痛苦,這場戲的表現手法可以說是濃墨重彩,分量很重,但一點都不生硬,這是很難做到的??傊?,近年來電視劇創作出現了兩大變化,一個是題材上的,一個就是正面表現信仰。原來電視劇的主流風格實際上就是王朔、馮小剛、葛優的風格,就是調侃,一點正經都沒有,就是我是流氓我怕誰。所有嚴肅、神圣、莊嚴的東西,在電視劇里都變成了可笑的東西,現在這個局面改變了。
《人間正道是滄?!返募毠澯需Υ?/p>
然后我扣一點《人間正道是滄?!返募毠?。比如說楊立青是黃埔三期,在黃埔同學里這屬于老大哥,我們知道林彪元帥才是黃埔四期,所以楊立青應該算是資歷比較老的。從他的性格和經歷來看,有點像陳賡,但陳賡后來是大將軍銜,楊立青授銜時才是中將,這個好像太低了,而且解放戰爭時陳賡并不在東北,而是帶領陳謝兵團在逐鹿中原。一般來說,如果說是黃埔三期,又參加了南昌起義,那么1955年授銜時基本上都是上將。另外他的哥哥楊立仁,是個中統特務,但是他后來出任東北“剿總”的參謀長,這在國民黨里邊是很少見的,因為老蔣一般不會讓特務帶兵,讓他們帶兵他們也帶不了。國民黨的門戶之見是非常深的,派系之爭是非常厲害的,一個沒有自己基本部隊的特務去了根本就指揮不了。
據我所知,特務頭目出來帶兵的,只有一個軍統的康澤,他是復興社的骨干,為什么老蔣要讓他去帶兵呢?是要他把三青團的位置騰出來,讓給太子蔣經國??禎删瓦@樣當了第十五綏靖區司令官,在襄樊那個位置。當時坐鎮武漢的華中“剿總”司令白崇禧一看就不理解,說康澤是個特務怎么能帶得了兵呢?康澤后來果然做了俘虜,進了戰犯管理所,著述甚豐,被特赦后又當了全國政協委員。
黃埔軍校并不神乎其神
這部電視劇非常突出黃埔軍校的地位,給人的印象似乎是中國革命就是由黃埔的一些學生搞成的,其實在我看來,就對中國革命的貢獻而言,抗大的地位比黃埔的地位要重要的多。但黃埔在歷史上之所以顯得非常突出,也是有它的原因的:這就是它恰好在歷史的關節點上出現過。第一次國共合作,是共產黨和國民黨各自開始奪取全國政權的起點,實際上黃埔的訓練只有幾個月,只能學一點最基本的軍事常識,加上走走隊列,射擊等。但是從國民黨方面來說,蔣介石是黃埔軍校校長,他要靠黃埔出身的軍人來為他打天下,所以他要大量提拔黃埔學生,黃埔系當然是他的嫡系,但是他把黃埔學生一般都放在軍隊里,不讓他參與到黨務系統和政務系統里。在他的黨務系統、政務系統、特務系統里另外還有一些人,他是幾個派系互相制約的,中共實際掌握武裝也是從黃埔軍校開始的,周恩來是黃埔軍校的政治部主任,中將軍銜,當時才26歲。
黃埔在歷史上非常突出,但是我們并不是說黃埔軍校本身如何如何不得了,黃埔學生參加革命以后,從中共方面來說,毛主席提出了一系列人民軍隊的建軍原則和戰略戰術原則,對中共的軍事將領進行了可以說是耳提面命的教育,終于把他們培養成為戰無不勝的人民軍隊的領導者,反觀同樣充斥著黃埔學生的國民黨軍隊,最后就只能敗走臺灣了。李敖嘲笑以黃埔出身自傲的郝柏村說:“共軍見過他,他沒有見過共軍,共軍也沒有看見過他的臉,只看見過他的背,因為他一直在逃跑?!痹掚m然刻薄了一點,但說的卻都是事實。
要害在于重新解釋歷史
現在說說這個戲本身。上次戴錦華老師來講課時,有人向她提出了一個問題:如何看待銀幕上紅色題材逐漸增多的現象?戴錦華回答說,這實際上是在用紅色題材對歷史重新進行的解釋。這個回答我覺得很到位。在我看來,《人間正道是滄桑》這部戲實際上也沒有擺脫這個窠臼,也是在利用紅色題材對歷史重新進行解釋。
直截了當地說,共產黨通過這部戲,以一種非常委婉的方式,向國民黨進行了一個道歉!為什么這么說呢?這是因為,在中共以前的歷史敘述中,國共兩黨之間的斗爭,是進步與反動、光明與黑暗、正義與邪惡之間的斗爭,陳伯達曾經寫過一個影響很大的小冊子《人民公敵蔣介石》,把蔣介石定位為人民公敵,這一點是毫不含糊的。但是到了《人間》這部戲里,我們發現這個敘述被悄悄地置換掉了,國共之間的斗爭,不再是進步與反動、光明與黑暗、正義與邪惡之間的斗爭,而是兩種不同信仰之間的斗爭,這兩種信仰僅僅是雙方觀察問題的立場、角度不同,沒有高下之分,區別僅在于,一方成功了,而另一方沒有成功。因此,我覺得共產黨是通過這個戲,向國民黨進行了一個道歉和認錯,承認你并不是反動的、邪惡的、黑暗的,你僅僅是和我的信仰不一樣,但是誰的信仰更好,這是一個價值判斷的問題,我們各自尊重對方的判斷。雖然你可能是錯的,但你人還是不錯的。我的信仰是正確的,但可能也有不對的地方,咱們倆其實是兄弟。
這樣一個置換是非常關鍵的,說明了什么呢?說明勝利者對自己的信仰已經不那么有把握了,不那么自信了,這當然和近三十年來“回歸主流文明”的歷史進程有關,也和告別革命的喧囂有關,更和中國知識界三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顛覆革命歷史的辛勤勞動有關。中共60年后驀然回首,發現當年的失敗者早已在“主流文明”的序列中昂首闊步,自己如今才要腆顏加入,當年的勝利者心中自然是五味雜陳的,說不定還有一點點愧悔無地。
歷史轉折時期,青年們應該如何選擇人生道路?
談完了信仰問題,我再談談歷史轉折時期青年的選擇。
整個來看,這部戲實際上也表現了在革命的洪波涌起之后,青年們由于各自的信仰不同,而對自己的人生道路進行了不同的選擇。在新中國的文藝史上,有一部電影跟《人間正道是滄桑》比較類似,就是《大浪淘沙》。電影的主要人物是四個異姓結拜兄弟,時間背景也是1925年,但是他們是山東人,因此不是直接去廣州考黃埔軍校,而是到濟南去投考山東省立第一師范(又是第一師范),這是一所不收學費的好學校。這四個人在途中的船上結拜為兄弟,老大哥顧達明,老二靳恭壽,貧苦農民家庭出身,老三叫余宏奎,他是一個富家子弟,為了反抗父母的包辦婚姻從封建家庭中逃了出來,老四楊如寬,是一個小資氣質很濃的畫家。他們在濟南順利考上第一師范,在這里接觸到了國共兩黨的秘密黨員,參加了著名的反對軍閥張宗昌的濟南學潮,北伐軍興后又從濟南來到了已經被北伐軍占領的武漢,考入了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即從廣州北遷的黃埔軍校,此后又經歷了馬日事變和汪精衛發動的武漢“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在這個風云激蕩的年代,歷經了大浪淘沙的洗禮,四個兄弟終于分道揚鑣。
那么,這部電影表達了什么主題呢?我覺得就是影片一開始打出的那一段毛主席語錄:“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識分子的最后分界,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實行與工農民眾相結合?!边@個命題是毛主席提出的命題,無論在當時還是在現在,我覺得都抓住了問題的根本,是一個永遠都不會過時的命題。因為中國的問題始終是這樣:如果工農大眾得不到解放,中國的問題就等于沒有得到解決,這是問題的關鍵。所以一個青年,一個知識分子是不是革命,主要就看他是不是愿意與工農相結合,團結工農一起干革命,工農的態度才是最根本的人心向背,工農大眾的解放才能代表社會的真正進步,毛主席的這句話是理解時代,理解青年知識分子命運的一把總鑰匙。
在這四兄弟中,老大和老二選擇了與工農民眾相結合,最后走上了革命道路,參加了秋收起義,上了井岡山,老三選擇了“寧肯闖過虎口成大氣,決不默默無聞混一生”的個人奮斗道路,和國民黨站在了一起,老四被殘酷的斗爭嚇壞了,變得灰心喪氣,他選擇了退出革命,回到家鄉做一個小畫家。這部電影給人以非常真實的感覺,因為原本就不是小說,而是根據“顧達明”本人的回憶錄《在大革命的洪流中》改編的,顧后來做了上海市的一個高級干部。
國民黨也是一個有信仰的政黨嗎?
《大浪淘沙》中的這幾個人物,本來是一起出來參加國民革命的,當時的口號是“打倒帝國主義!打倒軍閥!”,在這樣一個目標下,這四個人團結起來。那么導致他們四個人分手的關鍵原因是什么?就是如何對待當時風起云涌的湖南農民運動!老二堅決支持農民,認為“好得很”,出身地主家庭的老三則認為農民運動“糟得很”,這樣就導致他們的對立與分手。
現在主流的看法,包括《人間正道是滄桑》所傳遞的全部暗示,都是國民黨是也是一個有理想、有信仰的政治集團,對此我不能同意。準確的判斷應該是:在大革命時期、在國共合作時期的國民黨是有理想的,但在四一二政變以后,國民黨背叛了她自己的理想,這個理想就是“打倒帝國主義!打倒軍閥!”。第一次國共合作時,孫中山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提出三大政策:聯俄、聯共、扶助工農。民族主義被解釋成聯俄,民主主義被解釋成聯共,民生主義則體現為扶助工農。如此一來使三民主義煥發出新的活力,國民革命顯現出一種完全不同的嶄新面貌——國民革命本質上一場民族資產階級的革命,但卻獲得了工農大眾空前熱烈的支持。
但是到了四一二政變以后,國民黨叛變了。四一二政變究竟意味著什么呢?第一,意味著蔣介石不再想打到帝國主義,他轉過身來投靠了帝國主義,屠殺工農。其中一個標志性的事件就是革命政府在人民群眾的支持下收回了武漢和九江的英租界,英國為了報復而命令軍艦炮擊南京,造成幾千人傷亡,這個事件促使蔣介石投靠了英美;第二是寧漢分裂,蔣介石把他的總司令部凌駕于國民政府和國民黨中央之上,標志著他自己已經變成了一個新軍閥?!按虻沽袕?,除軍閥”這兩個國民革命的兩個主要目標他都放棄了。所以他就只追求自身的利益和本集團的利益了,他的目標不再是在建立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而是建立一個蔣家王朝,他到了臺灣以后的所作所為,證明他確實不過是想建立一個王朝。
“四一二大屠殺”是一個規律性現象
這里順便說一句,“四一二大屠殺”其實是20世紀以來,伴隨著社會主義運動的興起而出現一個制度性,規律性的現象,類似的大屠殺在許多國家都出現過,比如西班牙、意大利、希臘、韓國、南越等,智利的皮諾切特,印尼的蘇哈托在發動政變之后,伊拉克的薩達姆在上臺之后,都發生過類似“四一二大屠殺”這樣針對共產黨和工農大眾的屠殺行為,區別僅在于,有的國家,屠殺導致革命的徹底失敗,至少長期看不到勝利的希望,但中國共產黨人沒有被殺絕,也沒有被嚇倒,他們揩干了身上的血跡,掩埋了同伴的尸體,又繼續前進了,而革命也終于在毛主席的領導下取得了勝利。
今后會不會出現新的“四一二大屠殺”?希望沒有,但很可能還會有,階級斗爭從來都是你死我活的,這一特點到今天為止仍然沒有任何改變。
楊立仁的形象不具有本質真實性
蔣介石叛變后,作為一個政治集團,國民黨也在整體上追隨蔣介石背叛了中山先生的三大政策,國民黨不僅沒有完成國民革命,反而投靠了國民革命要打倒的帝國主義和軍閥。只有一小批不掌握軍隊的國民黨左派,如宋慶齡等還堅持著這個理想。由于喪失了理想,這個時候國民黨已經從一個理想主義的集團,蛻變成了一個利益集團,喪失了自己的革命性,喪失了靈魂,“口頭上是主義,肚子里是生意”,迅速墮落了。
這樣看來,我覺得楊立仁這樣一個形象就不太具有歷史的真實性,“四一二”之后,他還是那么有信仰,那么潔身自愛,那么正人君子??梢愿鷹盍⑷首霰容^的是《大浪淘沙》中余宏奎這個人物。他當時也是一個熱血青年,為反抗父母包辦婚姻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但是當國民革命進行到了農村,開始打土豪,分田地的時候,他就迅速變成了反革命,個人野心成了驅使他前進的唯一動力,這樣他就迅速墮落了。
關于余宏奎的墮落,《大浪淘沙》中有兩個細節,第一個他試圖利用老大的兄弟之情,從他嘴里套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長沙分校中CP分子的名單,被老大識破;第二是在馬日事變中,他暗殺了軍校中的共產黨領導人,和他有師生之誼的趙教官。當然他最后很快被靳恭壽擊斃了,不像楊立仁的命這么好。
當然,我們完全否認國民黨里還有少數楊立仁這樣的人物也是片面的,國民黨里確實也存在一些有信仰的人,但他們的信仰是建立在對蔣介石的個人迷信的基礎之上,蔣本人也一直在制造甚至鼓勵這種迷信。蔣的特務組織藍衣社,曾提出一個口號“信仰領袖要到迷信的程度,服從領袖要到盲從的程度”,現在右派把這個口號按在毛澤東、共產黨的頭上,但這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國民黨的口號。共產黨從來沒有提出過這樣的口號,毛主席也從來沒有提出過這樣的口號,毛主席從來就反對迷信和盲從。后來到了50年代末,這個口號被上海的柯慶施在一個非正式的場合提出過,但受到了批評,后來就沒有人再提了。
應該承認,在國民黨里,確實有些人出于對蔣的迷信,會成為楊立仁式的人物,比方像黃埔系的杜聿明、鄭洞國等,在某種程度上就是這樣的人物。但如果在戲里要表現這樣的人物,那就要同時清楚地交待出蔣介石反人民的一面,是代表黑暗、野蠻的勢力,如此則可以證明楊立仁的信仰是荒謬的。但是我覺得這個戲里面,在這方面的交待是不夠的,分量是不足的。為什么楊立仁會有那么多的粉絲?就是因為這一點。
國民黨的形象被刷了一層金粉
如果說《亮劍》這部戲重新解釋了八路軍,把八路軍從一個靠堅定的革命信仰,靠強有力的政治工作,靠和人民大眾站在一起而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新型人民軍隊,解釋成一個靠哥們義氣來凝聚部隊,靠個人英雄主義來戰勝敵人的吳佩孚、馮玉祥式的舊軍隊的話,那么《人間正道是滄?!愤@部戲和楊立仁這個形象,就是對國民黨做了一個重新的解釋——確立了一個有信仰的、廉潔的、有能力的新國民黨形象,相當于在國民黨古老斑駁的軀體上,刷了一層金粉。
國民黨為什么腐敗無能?
但是在我看來,國民黨在本質上并不是這樣的,如果國民黨真的像《人間正道是滄?!匪枋龅哪菢?,還是一個理想主義集團的話,那么她就不可能失敗的那么快。這一點,我覺得反而是《潛伏》里邊表現的比較好。國民黨在四一二政變以后,背叛的是她自己的國民革命的理想,這個國民革命理想不是共產黨的理想,而是國民黨的理想。共產黨當時是按照陳獨秀的革命階段論制訂行動方針的,認為目前這個階段是國民革命的階段,應該由國民黨來領導,共產黨也確實放棄了掌握武裝的權利與機會,所以四一二大屠殺才會損失的這么慘重。但由于喪失了理想,國民黨也就沒有了靈魂,因此也就迅速腐敗,變的顢頇無能。1927年四一二政變之后,國民黨所有的大目標都沒有實現,在共產黨那么弱小的情況下,蔣介石“剿共”沒有成功,越剿,共產黨越發展壯大。如果不是共產黨自己犯錯誤的話,那么在江西蘇維埃共和國時就可以和國民黨一決雌雄了,紅軍已經從上井岡山時的幾百人,發展到十幾萬人這樣一個很大的規模了。
抗戰,國民黨又是敗績累累,只有臺兒莊一戰算是勝利,主要還是靠桂系等“雜牌軍”打的。到了1944年,全世界所有的反法西斯戰場都在反攻,只有在中國戰場上,日軍發動的豫湘桂戰役,只用了幾萬人就擊潰了國民黨軍隊三四十萬人,重慶震動,老蔣差點又要遷都。羅斯福就是看到國民黨如此不堪,無法承擔起大反攻的重任,才轉而央求斯大林出兵中國東北的。抗戰勝利后,當時中國是四大戰勝國,蔣介石也號稱是世界四大偉人,他從抗日戰爭里也確實獲得了一大筆“資本”,但解放戰爭一開始,僅僅三年的時間,他就跑到臺灣去了。如果不是朝鮮戰爭突然爆發的話,他在臺灣也呆不住。蔣介石那個時候已經到菲律賓尋找新的可供避難的地方去了。
為什么向國民黨致歉?
《人間正道是滄?!愤@部戲,最主要的是在最后給人的感覺是國共內戰是兄弟之爭,相逢一笑泯恩仇,如果我們從這個戲里邊再延伸一點的話,思考一下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會發現這跟中國革命勝利后幾十年的歷史發展進程是有關的——文化大革命的失敗導致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陷入低潮,這種狀況導致共產黨的執政精英對自己的理想不再那么自信了,正是這樣一種狀況,使他們感到需要向國民黨致歉,然后通過這個舉動換取國民黨一方來承認,你共產黨的理想也是有道理的。因為我承認你的理想是有道理的,所以我的理想也是道理的。就算我的理想有問題,你的理想也有問題,咱們倆差不多。而自從李登輝在臺灣推行了“民主化”路線之后,已經在實質上放棄了人民民主的共產黨更是喪失了面對國民黨、面對臺灣的自信,其明顯的表現就是放棄了“我們一定要解放臺灣”的口號。
廈門、金門的兩個口號引發的聯想
什么叫解放?“解放”的意思就是說,你正處于惡勢力或一個不合理的制度的壓迫之下,我來幫你驅逐這個惡勢力,打碎這個制度,這就叫解放,因此我就是一個解放者。從1980年代開始,我們提出“一國兩制統一中國”,實際上也就等于不再認為臺灣的制度是不合理的了,臺灣的制度和大陸僅僅是有區別,說不上誰更好,誰更壞,于是乎你搞你的,我搞我的,“一國兩制”!這非常微妙地暴露了改革開放以來大陸執政精英的自卑心理。
在廈門“前線”,我們可以很直觀地感受到這一點:國民黨在金門島上樹了一個大標語“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但大陸這邊呢?不是“社會主義統一中國”,也不是“新民主主義統一中國”,更不是“共產主義統一中國”,而是“一國兩制統一中國”。站在這遙遙相對的這兩條大標語之間,你可以十分清楚地感受到大陸方面的防御心態和自慚形穢的心理,通過這個口號,大陸方面實際上已經明確承認,自己所信奉的“特色社會主義”,僅僅是一個適用范圍非常有限的“地方性信仰”,哪怕只是在中國范圍內,它都不具有普世性,這種心態已經和閻錫山沒有什么區別了,甚至連張作霖、韓復榘都不如了。
我覺得,正是在這樣一個中共執政精英對自己曾經的理想和信念喪失了自信的大背景下,才出現了這樣一部戲,才出現了我剛才所說的對中國革命的歷史解釋的一個悄悄的置換,才出現了這樣一個對當年的手下敗將的委婉的認錯。這跟中國目前否定前三十年的歷史,肯定后三十年的融入主流文明的言說是完全一致的。什么是主流?就是美國主導的現在這樣的一個資本主義商業文明,臺灣在這個主流里是一個優等生,而大陸是一個后來者,是一個學習成績不太好的學生,到今天還沒有畢業。改革開放前游離于主流文明之外的歷史,已經成了它的一個包袱,一塊心病,甚至是一種恥辱。
《人間正道是滄?!愤€是應該肯定的
當然,說了這么多,但我并不說要徹底否定這部戲,恰恰相反,我覺得這部戲仍然是很有積極意義的,第一它反映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幾乎將整個中國革命史捋了一遍;第二,重新強調了信仰的力量。有了這兩條,我們就可以以此為依托去討論些問題,這些問題就會重新進入公眾的視野。然后在我們討論的時候,國共之爭的性質究竟應該怎么看?社會主義制度和資本主義制度孰優孰劣?究竟誰要解放誰?等等,這些問題我們就可以得出我們自己的結論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