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突擊:大老爺們的瓊瑤戲
寫字板
瓊瑤說,那件瘋狂的小事叫愛情;三多說,那件瘋狂的小事叫當兵。
突然想說說《士兵突擊》。
《士兵突擊》是去年內地最火的電視劇之一,在幾乎是“全民皆脫”娛樂圈,一部沒有一個女人的和一個明星的軍旅題材電視劇竟然獲得如此大的成功,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去年年末的一段時間,幾乎所有的衛視都在播該劇,以至于只要一打開電視機就能看見三多同志那張憨厚的臉。同時興起的還有全民討論《士兵突擊》的熱潮。與其余同樣遭受熱議的電視劇集不同,討論的主要陣地除了互聯網,還不乏電視、報刊雜志等主流媒體,甚至《三聯》《新周刊》這些定位“知本”的雜志也不能免俗的做了封面專題。隨著電視劇的熱播,七連的粉絲遍布全國,走向聯合;年底在北大召開了一場觀眾見面會,場面火爆。不難看出,《士》劇的興起已經可以定位為2007年的一種文化現象,而對于該劇的評論更是壓倒性的一致,說是有口皆碑也不算過分,至少在一個階段內是如此。
我看《士兵突擊》是在這部劇還沒有那么火的時候,和男友一起買了盤看的。剛看了幾集,他就看不下去了,連連說“太假太假”。男友自小在農村長大,家境貧寒,依靠自己的努力走了出來;生活的歷練在他性格里埋下了現實主義的影子,所以他對于一切屬于城市人無病呻吟自我陶醉的刻奇心態極為敏感,每每看到影視作品里有這樣的影子便不吐不快,否則能噎得好幾天吃不下飯。問他哪里假了,他說,軍隊里最重要的就是服從命令,許三多最初在部隊里就是無組織無紀律的典范,在隊列里說哭就哭說笑就笑,領導說話還在下面咕噥,正常早就給開除了。還有他在草原五班修的那條路,中間還有一個醒目的紅五星,應該是隱蔽的軍事目標,打起仗來豈不是成了敵人的靶子?最看不過去的就是劇里“沒完沒了”的旁白,那些寫的有點像抒情詩的話唧唧歪歪,根本不可能是一個農村孩子的心理活動,加上演員不慎標準的普通話就更顯得不倫不類了。
雖然他一直在我耳邊叨叨,但我們畢竟還是努力把它看完了。看完以后我沒有太多感覺,沒覺得太好也沒覺得太不好,只能說是比同時期其它作品好。后來雖然網上熱議、媒體狂轟濫炸,但這個事對我來說不是什么太大的事,也就再沒去關注它。春節晚會上看到王寶強表演的節目,也挺替這小伙子高興的——人家畢竟實現了自己的理想。直到最近,我看到崔衛平寫的一篇《集結號》的影評,才又想起這個劇來。
說《士兵突擊》感動了很多人,也影響了很多人應該不為過。據說2008年征兵廣告詞都變成了“你想成為許三多那樣的士兵嗎?”,可見這部戲 除了得到了民眾的認可,也得到了主流意識形態的認可。很多人為劇里的臺詞所感動,比如“好好活就是有意義,有意義就是好好活”,還有“不拋棄不放棄”等等,甚至把這些話變成了自己的座右銘。有人說,許三多精神、七連精神是當代年輕人最缺乏的精神,如果每個人都能像許三多一樣,“做有意義的事”,這個社會必然更加進步。這些言論都能說明這部戲的主旨已經被大家廣泛接受。然而,像所有的勵志電視劇一樣,人們往往容易被其中個人拼搏的情節和表述簡單的主人公精神所打動,繼而其中搜索自己的影子,激勵自己的人生,而不去思考其中的細節和背后的邏輯。幸而看該劇的時候男友在耳邊不斷表達不滿,我沒有入戲太深,也就可以試著從比較辯證的角度審視這部劇集。
結果是,我發現這是一部軍旅題材的瓊瑤劇。說它是軍旅題材,恐怕無人異議;說它是瓊瑤劇,想必會引起許多不解。瓊瑤阿姨走紅于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內地(在臺灣應更早),她的小說和據其改編的影視作品可說是內地少女最早的戀愛教材(當然,也因此害苦了不少人),乍看之下,和這部男性荷爾蒙充斥的《士兵突擊》沒什么相關之處。然而,我想說,從藝術表達(形式大于內容)和最終效果(在一段時間內被普遍接受)上看,這兩者之間頗為相同。
張愛玲說,生命是一裘華美的衣袍,爬滿了虱子。瓊瑤的作品也是這樣,表面看起來熱熱鬧鬧、光鮮亮麗;人物的命運跌宕起伏,感情充沛,充滿張力,但是細細推敲就會發現,人物做事風格不成邏輯,構不成一貫性,或者違背常理。從某個角度來講,《士》劇也有這個特點,許三多這個人物從一個普通的新兵蛋子成長為兵王的故事,看起來是勵志人物的典范,也確實引起了正在社會上掙扎奮斗的許多年輕人的同感。然而,細想起來,這里面有很多問題。比如,許三多初入部隊,受盡挫折,又被安排在無人在意的草原五班,按理說應該混跡下去。然而該人生性執拗,堅信要做“有意義的事”,硬生生的造出一條多年無人能造出的路來。這一段路的主題就是“好好活就是有意義”,這句話打動了很多人。
然而,在五班沒有混跡下去而是憤而修路就是“有意義地活”了么?也許與其他每天睡懶覺打撲克沒事打哈哈的其他人相比,彎腰修路、鞠躬盡瘁的形象看起來必然更加上進,但這種找事做的“上進”是不是就是活著的意義?劇集的創作者們巧妙地回避了這個問題。通觀全劇,許三多這個人物最大的問題,就是他其實從來沒有找到過自己的意義,所謂的“意義”從來都是別人賦予的。當初走進軍營,就是因為他爹千方百計想讓他當兵,認為當兵是農家孩子唯一的出路,而他本人是想要讀書的;后來到了五班,修路變成了生命的意義,而緣起不過是班長被他煩不勝煩說的一句玩笑話;到了七連,做腹部繞杠是他的意義,這樣做是為了史今班長和班級的榮譽……雖然在這個過程中,主人公看似也在不斷的成長,比如克服了內心的恐懼,適應了戰場上的叢林法則,然而這些所謂的成長也不過是軍營系統里的循環邏輯:他做到了就能成為一個更好的士兵。于是乎劇里主人公的終極目標被(默默)替換成了如何成為一個更好的兵(而不是人)。本劇的結尾頗為諷刺,三多深感軍隊里的生活不適合自己,最終在升遷和復原面前選擇了后者。這樣看來,許三多不但不是什么當代個人普通主義的英雄(《三聯》),反而是一個追尋自我的失敗典型。一個人,缺乏對自我的追求和思考,在別人的游戲中依照規則付出努力,最終發現這個游戲不適合自己。劇中頗為引人回味的一個情節,是說三多休假時退去軍裝,穿上普通人的衣服在街上走齊步,發現自己怎么也不適應了。這個細節充分說明了,士兵突擊的過程不是一個尋找和完善自我的過程,反而是一個迷失自我的過程。細想之下,這與我們從前說的“干一行愛一行”,“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別無二致。
有趣的是,這樣一個故事發生在軍營里,這部戲也因為“突破了臉譜化的軍人形象,還原普通一兵的真實生活”而受盡褒揚。勵志故事選在兵營,這看似是一個巧合,實際里面卻頗有深意。全劇的焦點集中在一個最差的農村兵如何成為最強的老A這個主題上,卻刻意回避了諸如“和平年代軍人的理想是什么?當兵的意義何在?”這樣必須面對的問題。許三多是在越變越強,但這種強不具有什么目的性。他就像一個剛剛考進清華要強的孩子,努力是為了變優秀,然后變得更優秀,但是卻始終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里。劇中那些看似殘酷的演習選拔場景同時在考驗著劇中的士兵和電視前的關注,只給一包糧食,多個部隊包抄,然后在規定時間回到車上。用袁朗的話說就是“創造最極端的環境,這樣在真實的戰爭中才不會感到絕望”。寫到這里,我們知道這部戲并不是在講一個人的奮斗史,而是在講一個人怎樣變成了合格的戰爭機器(可喜的是,選擇退伍回家的許三多最終沒有完成)。
最近我們的影視市場里很有些這樣“掛羊頭,賣狗肉”的作品:這些作品披著人性的外衣,表面上看起來是在弘揚人性,講求恢復人的面孔,還原人的生活;實際上宣揚的恰恰是一種“非人”的邏輯(另一個例子便是《集結號》,詳見崔衛平《別拿炮灰不當炮灰》)。這些戲力圖摒棄以往軍旅戰爭或類似題材中明顯的意識形態、英雄主義甚至愛國主義的情節,把犧牲、奮斗上升為個人的追求和個人的努力,看似是人性的復蘇,實際是人性的悖逆。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每個人只有一次,在一部戰爭片中如果沒有理想主義的支持,一個人,不會眼睜睜的看著兄弟在戰場上做著無謂的犧牲而只是想著如何在他們 死后為他們正名;在和平年代,如果沒有形而上的理由,我們也很難想象一個人,會不假思索的付出努力為了把自己變成一個合格的戰爭機器。這些人的性格更為多元,他們有了喜怒哀樂,有了自己不甚完美的地方,但其實只是另一種臉譜化人物,另一種樣板戲的主角。支撐在他們背后的邏輯,仍是英雄的邏輯,士兵的邏輯,而不是人的邏輯。也許我的看法有失偏頗,但我仍要說,這些作品實際上是在教導現在的年輕人不去追尋自我,而是把他人要你追求的、做到的,當成自己想要的,然后以自我之名為他人作嫁衣裳。
現在看來,觀眾挺吃這一套。但毛主席曾教導我們,要警惕糖衣炮彈。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