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來刺激的震蕩下的民眾劇場
“新”一輪“民眾劇場”(People Theatre)在中國大陸的出現,不過就這兩三年的事情。
在中國大陸的周邊地帶,在東亞、東南亞,自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起,民眾劇場一直就很活躍。這其中,像菲律賓的民眾教育劇場、日本的黑帳篷劇團、中國臺灣 鐘喬的差事劇團、香港的莫昭如帶領的團體以及在韓國非?;钴S以Madang劇、面具表演為基礎的多種民眾劇團,等等,他們長年與在地的社會運動相呼應,也 總是與弱勢群體同呼吸。比如,在菲律賓,他們關心被現代捕魚業擠壓得毫無生存能力的漁民們;在韓國,他們再現勞工的爭權斗爭,也是農民反對WTO的運動中 的一份子;在臺灣,他們深入到928地震災區的中心地帶,在幫助村民們重建家園的過程中,也幫助他們通過戲劇表達自己的命運。在幾十年漫長的發展過程中, 通過“亞洲的吶喊”、“大風吹”等活動,亞洲的民眾劇場團體之間一直有著密切的交流與合作。這些,一直在中國大陸的周邊地帶默默地活躍著。
對于中國大陸這樣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來說,“民眾劇場”似乎是個已經完成的過去時;民眾的戲劇表現,似乎已經定格在文革后期的街頭表演,只在年近中年的人群 中留下一絲與青春纏繞在一起的苦澀記憶。因此,當討論社會議題的表演再次在街頭等公共場所出現,當勞工們再次成為表達自己故事的主角,這樣的“民眾劇 場”,的確讓人覺得是“新鮮”的。
“新鮮”的民眾劇場在大陸的出現,正是受到周邊國家和地區的刺激,并得到來自韓國、中國臺灣、香港等地的民眾劇場工作者的無私幫助。這其中最早也是最集中的一次體現,是2005在韓國舉辦的“東亞Madang民眾戲劇節”。作為此次戲劇節組織者的韓國的張笑翼、中國臺灣的鐘喬以及香港的莫昭如等 人,似乎是“突然”(當然不是突然)覺得:在“東亞民眾劇場”的集體里,中國大陸,不應該再缺席了。在“冷戰”的國際政治架構消失了許久之后,民眾劇場也 應該聽到來自這塊靜默了許久的土地的呼吸與吶喊。就這樣,在這些人的力促下,上海的草臺班、北京的太陽劇社、《切"格瓦拉》劇組等等一些零散的團體,一些 此前都不知“民眾劇場”為何物的團體,就在眾人的視線中,突然出現在了光州的廣場上,出現在了民眾劇場的舞臺上。
如果說,在光州廣場上中國大陸的“民眾劇場”,只是一次概念上的演習,那么在此后,一樣是在東亞民眾劇場團體的協力下,中國大陸的“民眾劇場”才得以扎下根來。2005年,在韓國人張笑翼的堅持下, “東亞民眾戲劇聯盟”成立,聯盟成立后的首個重要工作即是在韓國舉辦“Trainer’s Training”工作坊,這個工作坊,再一次吸收了大量來自中國大陸的年輕劇場工作者(除去北京、上海等地之外,廣州“木棉花開”的核心團員也加入其中),擴大了民眾劇場在大陸的基礎。在此前后,在莫昭如的大力協助下,香港的劇場工作者陳美萍(人們都習慣稱呼她為Apple)先后在深圳、北京等地,組織過多次民眾劇場工作坊,把“民眾劇場”的理念實踐到了勞工之中。
“新鮮”的大陸民眾劇場,就以這種“舶來品”的面貌,開始了自己的道路。
二、民眾劇場在2007
2007年應該是大陸民眾劇場比較活躍的一年。在北京,“協作者”組織策劃了《一個民工的美麗期待》 。這部完全從參與者的親身經歷中提煉出來的戲劇,這部完全由農民工自己扮演自己的戲劇,繼在北京的青年政治學院等高校成功演出之后,又在北京長安大劇院成 功舉行了公演,隨后,又開始了在全國巡演。今年,打工青年藝術團在孫恒的帶領下,創辦了打工文化博物館,并于9-10月舉辦了“首屆北京打工子弟繪畫攝影戲劇作品匯展” 。在廣東,“木棉花開劇團”在廣東南嶺舉辦了“民眾戲劇討論會”,并以“一人一故事”的劇場形式(民眾劇場的一種工作方法,簡單地說,即是圍繞著一個主 題,現場的觀眾講述一段經歷,演員們即興把這些經歷表演出來)與在地的民眾聯歡;上海的草臺班劇團,則帶著他們的作品《狂人故事》,于6-7月先后在臺 北、香港、深圳、廣州四地巡演;等等等等。中國大陸的民眾劇場,漸漸地在全國范圍內悄悄地生長著。
民眾劇場對于大陸來說,既是件讓人覺得新鮮的事,也是件容易鼓舞人熱情的事。民眾劇場這一概念所包含的關注底層生活、關照社會現實的意圖、民眾劇場工作者 身上所蘊含的“社會苦行者”的氣質,深深吸引了打工者、藝術青年以及在校大學生等年輕群體,并也得到了各類NGO組織的普遍關注以及支持。目前,在大陸活 躍的“民眾劇場”團體,雖然被別人稱作或者自稱為“民眾劇場”,其實還是略有不同的。像協作者、打工青年藝術團、打工妹之家等組織的活動,一般都是以一位 民眾劇場的老師為主體(比如說上文提到的Apple),直接面向不同的勞動者,以短期的工作坊為活動方式;通過工作坊,勞動者得以把從生活里提煉出的真實 故事,轉化為各種表達方式,形成一種樸素的演出樣式。而像草臺班、木棉花開這樣的劇團,在表演方式與內涵上都深受民眾劇場理念的影響,但在組織方式上,一 般都是以城市的青年職員為主體;他們通過民眾劇場的訓練方式,討論并表達相關的社會議題,在這個過程中,形成相對穩定的團體。如果有機會,這樣相對穩定的 團體也可以成為面向普通勞動者的平臺,幫助勞動者完成樸素的表演——臺灣鐘喬的差事劇團可謂此一類型的榜樣:經過多年的戲劇與社會實踐,從差事劇團里分出 了“石崗媽媽”的子團,這個子團就以石崗地區的勞動婦女為主體,并發展出了她們自己的舞臺劇作品《梨花》。
民眾劇場在大陸迅速崛起,得到眾多關注,是有它內在的原因的。從最直接的層面看,民眾劇場打破了演員/非演員、專業/非專業、劇場/非劇場等等的界限,讓戲劇表達,從已然不太高明的院團戲劇的圍墻內溢出,回歸到普通人中間;也讓戲劇可以借此脫離出當下甚囂塵上的商業環境,在一塊自給自足的田地里發展著自己的形狀。民 眾劇場——無論是面向勞工群體的,還是職業青年為主體的——他們都在當下的戲劇生態格局中,開辟出了另外的道路。在《一個農民工的美麗期待》中,勞工們理 直氣壯地站在舞臺上,講述著他們自己的故事——他們不是以他們的演技,而是以他們的樸素,以他們的真誠站在舞臺上,創造出的一片自我表達的空間。其次,民 眾劇場在組織上強調面向勞工、面向弱勢群體,這種取向,分外吸引著那些渴望以行動介入社會變革的青年人。許多青年人走進民眾劇場,也正是希望借此承擔自己 的社會責任。再進一步看,因為劇場活動的集體性質,因為民眾劇場又尤其重視參與,諸多NGO和社會團體也就分外重視民眾劇場:他們可以以劇場這一簡便的文 藝形式,完成社會活動的組織與動員功能。
平實一點說,大陸的民眾劇場,盡管在如今有了活躍的氣氛,但很難說自身的方向就已經清晰。大陸的民眾劇場在這幾年的發展過程中,一方面,由于“民眾劇場” 這一普遍概念本身就在波動之中,大陸在接受的過程中也未免搖擺不定;另一方面,由于我們有著與東亞其他國家和地區不同的歷史與現實,我們也確實需要面對自 身的社會與歷史,思考未來的走向。
三、“民眾劇場”概念的內在波動
一般說來,我們現在所說的“民眾劇場”,可能龐雜多元,也可能經過許多的中介,但從源頭來說,對大陸的民眾劇場在理論和方法上有著密切聯系的,仍然是巴西人奧古斯都.波瓦。奧古斯都"波瓦早年在巴西組建過“阿利那”(Arena)劇團,根據劇團的實踐經驗與活動方法,他撰寫了《被壓迫者的劇場》一 書——這幾乎可以說是民眾劇場的“圣經”,它為民眾劇場重要的理論表達與思想資源,并且提供了一套至今還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波瓦的《被壓迫者劇場》發表 于1974年,而他的“阿利那劇團”的活躍期則在上個世界五、六十年代。如果我們從世界政治的角度觀察民眾劇場在這一時段的崛起,就不難理解,民眾劇場的 根本動力,是與第三世界欲求民眾解放的思路、與世界性的社會主義革命背景有著潛在的關聯。最為典型的,是奧古斯都"波瓦在其《被壓迫者的劇場》一書中,費 了好大的篇幅,為“民眾劇場”提供了一個理論維度。波瓦從對亞里斯多德的悲劇理論批駁入手,認為西方悲劇自亞里斯多德的“凈化說”以來,逐漸形成一種壓制 體系。波瓦認為,“被壓迫者劇場”就應該從權力關系中把民眾解放出來。經過多年在巴西的工作實踐,他最終形成了關于“被壓迫者劇場”的理論觀:劇場不是革命,劇場是革命的預演。
這樣一種激進的劇場觀念,隨著第三世界革命進入低潮,隨著全球社會主義運動跌入低谷,失去了其作為依托的龐大的世界觀,也就因而必須做出調整。當中國大陸開始遭遇“民眾劇場”的沖擊的時候,其實這種激進的劇場行動本身也正在調整它的策略。
當一個遠景消失,那就只能寄希望于當下的行動,寄希望在當下的行動中判定未來的方向。也因此,“民眾劇場”的行動,也并未完全因這概念本身的搖擺而就此舉 棋不定。激進的民眾劇場,面對著世界政治局勢的激烈調整,在近些年的發展中,更多地與在地的社會運動發生越來越緊密的聯系,成為現代社會中重要的批判性的 資源。在這樣的一個轉折過程中,民眾劇場面對著兩個重要命題:一是如何與本土的資源相結合; 在這方面,韓國民眾劇場的發展應該是最有參照價值的。在上個世紀80年代推翻軍政府的民主斗爭過程中,韓國的許多劇場工作者,已經從韓國的農民劇、 Madang劇(一種形式的廣場劇)中借鑒了諸多表達方式。于是,民眾劇場在韓國的發展也就自然與農民劇、Madang劇合流。在韓國的民眾劇場表演中, 面具、歌舞、民族音樂等等要素,都非常自然地融入到民眾劇場中。因此,韓國的民眾劇場雖然很少采用“一人一故事”劇場、論壇劇場等等傳統的民眾劇場方式, 但韓國民眾劇場工作者,以他們自身多元的表演方法,融入到現實的批判中。同時,韓國的民眾劇場也一直走在韓國社會運動的最前端,無論是反IMF的全國動 員,還是在香港的反WTO大游行,總有民眾劇場的身影。審美與政治在這里相得益彰,也因而互為激發。第二個更為麻煩的命題是“民眾劇場”的歷史方向。隨著第三世界革命進入低潮,“民眾”的“解放”也就變得越來越含混,于是,一個新的詞匯出現了—— “賦權”(enpowerment)。當然,這個由“啟蒙”(enlightment)變化而來的詞,必然受到后現代主義者的批判,因此也有人稱之為“增權”。其意義隱約指向兩個方面的:一是指民眾——尤其是勞工群體——通過劇場的活動,了解他們的權力、并保護自身的權利;同時它也表明民眾劇場的工作者希望通過民眾劇場的活動,成為社會的“有機知識分子”,與民眾共同創建“民族-民眾”的文化歷史。
四、民眾劇場的歷史方向
深受外在刺激影響的大陸民眾劇場,其最根本的困惑,也正是其在起步的時候受到太多外在的影響;同時,它也必然吸收了這一普遍概念的內在難題,而至今也還沒找到自己的解決辦法。
大陸的民眾劇場,無論在組織方式、訓練方法以及身體表達的習慣等等,大多都是依賴現有的外來方法,一直缺少自主的創造性。因此,眼下的民眾劇場的活動雖然不乏熱情,但大多停留在表層。比如,民眾劇場的訓練方法,一般來說是采用的波瓦提供的塑像劇場(簡單地說,即參與者互為對方塑像,并通過塑像來討論問題)、論壇劇場(簡單地說,通過表演一個社會問題,討論并再現解決方式)等方法,以及發源自美國的“一人一故事劇場”等 方式,那么,這些方式是不是很適合我們自己的表達?通過這些訓練積攢的表達,哪些是有力的,哪些是又無力的?通過熱身“解放”的身體,又如何找到在日常生 活中的“原點”,形成自己的身體語言?另外,民眾劇場可以是NGO組織的一種活動方式,勞工們可以通過民眾劇場的訓練方法,理直氣壯地發出自己的聲音—— 但為什么一定要用“戲劇”來表達而不是詩歌?民眾劇場除 去是一種組織方式之外,作為一種戲劇藝術,它應該具備怎樣的更有力表達?民眾劇場,是不是不應該總停留在作為一種組織方式的草創階段?同樣,面對“增權” 這樣一個被民眾劇場的理論家們給定的理念,我們似乎還應該更進一步地發問:在“增權”中隱含的民眾劇場的工作者與民眾之間究竟是怎樣的關聯?增權,為的是 什么?除去發出聲音、表達自己在社會中的愿望、維護自己的權益之外,它又將如何在社會地圖上書寫自己更清晰的位置?
或許已經有民眾劇場的團體也正在思考這些命題。的確,這些問題一定會隨著實踐的深入而不斷地躍然紙上。這些問題也往往會涉及到民眾劇場行動者自身的定位 ——如何形成與民眾的良好聯結?如何在與民眾的聯結中發展本民族的民眾劇場?對于我們這樣一個經歷過社會主義革命的國家,在吸收民眾劇場的概念的同時,我 們理應做出自己更有力的回答。在社會主義革命的歷史中,曾經有過民眾劇場最有力的資源——遠到抗戰時期以《放下你的鞭子》為代表的街頭劇、活報劇,近到在文革后期還在活躍的街頭劇與廣場演出(乃至樣板戲) ——它們不僅在一定時期強有力地介入了當時的社會環境,而且也都形成過自己獨特的美學樣式。那么,在新的社會環境下,我們面對的應該是整理、轉化已經有過 的資源,而不是一味地吸收、引進現有的外在的理念與方法。大陸的民眾劇場要有自己的發展,必須正視自己曾經的社會主義文藝實踐,必須從歷史中提煉資源、清 理方向。恰當地說,這不但是在為中國大陸的民眾劇場探尋新時代的歷史命題,或許也會為民眾劇場的普遍概念的發展,做出一份自己的貢獻。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