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從產生到發展的歷史,是“按照自己的面貌為自己創造出一個世界”的過程,是“文明”偽裝下不斷掠奪自然、工人和其他民族國家的過程。
1888年,恩格斯同愛琳娜·馬克思-艾威林、愛德華·艾威林以及卡爾·肖萊馬到美國和加拿大旅行一個月,歸途中寫了《美國和加拿大旅行札記》,其中以提要形式作出重要判斷:“資本主義生產是掠奪性的經營”。雖然恩格斯是基于旅途觀感作出的判斷,沒有展開詳細的現象描述和充分的理論論證,但這一總體性論斷,為我們正確認識資本主義生產本質指明了方向。盡管一百多年來資本主義生產的基本經濟環境和生產組織形式都發生巨大變化,但資本主義生產運行的底層邏輯即資本邏輯并沒有質的改變。
掠奪破壞自然
資本主義生產的底層邏輯是資本邏輯,即資本的無限增殖。受資本邏輯主導,資本增殖過程中必然要消耗大量自然資源,最終突破自然環境的承載力。雖然資本主義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對自然的掠奪破壞,大大加劇人與自然的矛盾。在人們陶醉于“戰勝自然”時也遭受了“自然界的報復”,不僅抵消了“最初的結果”,甚至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和發展。
資本主義生產是對自然環境掠奪性開發的過程。追求無限增殖的資本邏輯必然表現出某種“生產邏輯”。雖然資本家的生產目的不是獲得更多的使用價值,從商品到貨幣是一次“驚險的跳躍”,但是為了追求資本增殖,必然要生產大量使用價值,故而資本主義生產是不斷地擴大生產和再生產規模的過程。然而,“沒有自然界,沒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創造”,自然資源從人的對象性存在異化為生產的質料,自然界異化為生產商品的原材料庫。由這種“生產邏輯”主導,整個資本主義社會必然出現“過度生產”,維持“過度生產”又依賴對自然資源的掠奪性開發,最終導致自然生態自我修復系統的失衡。資本主義生產中資源的有限性和生產的無限性之間的矛盾,使資本主義的生產邏輯天然具有“反生態”的本性。
資本主義生產是對自然環境毀壞性使用的過程。當馬克思看到“商品價值從商品體跳到金體上……是商品的驚險的跳躍”時,已經發現資本主義生產中蘊含的危機,進而深入揭示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即生產的社會化同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矛盾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生產無限擴大的趨勢,與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對縮小的矛盾。換言之,資本主義生產制造的大量商品出現“相對過剩”的經濟危機。資本主義解決生發于自身內部的經濟危機的辦法,是以“生產力和產品的有形的浪費和破壞”為代價,重建生產和恢復供需平衡。當資本主義生產進入周期性經濟危機,利用自然所生產的大量商品會被銷毀,自然資源被周期性毀壞。至于金融資本主義和數字資本主義,其基礎依然是實體經濟,依然是建立在對自然的掠奪性開發和毀壞性使用的基礎之上。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是對自然環境斷裂性利用的過程。資本主義生產割裂了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關系。在馬克思看來,勞動是人與自然的中介。勞動“是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即人類生活得以實現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因而無論在任何社會中,人類要生存和發展,都必須不斷地實現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但在資本主義生產中,由于勞動的異化,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關系發生斷裂。資本主義生產發展的過程中,技術和生產的結合,破壞了一切財富的重要源泉——土地:為了得到耕地,資本家毀滅了森林;為了獲得更多的糧食,化學肥料耗盡了地力;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工業廢水污染了土壤;為了發展工業,占用了大量農業土地……總之,資本主義生產導致土地再生產的必要條件被持續切斷,進而打破了新陳代謝的循環,在人與自然之間制造了“裂縫”。土地僅僅是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對自然資源斷裂性利用的最為基礎、最為典型的一個代表。
大氣污染問題困擾英國多年,尤以1952年12月“倫敦煙霧事件”最為嚴重。圖為1952年前后,霧霾中的英國工廠 視覺中國/供圖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對自然的破壞掠奪導致了“日益腐敗的自然界”,最終的結果就是生態危機——自然資源的枯竭、生物多樣性的消失、水土流失與污染等,尤其以20世紀30—60年代“八大公害事件”為典型代表。今天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山清水秀的優良生態環境,不過是掠奪發展中國家生態資源、向發展中國家轉嫁生態危機即“生態帝國主義”的結果。
奴役剝削工人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不僅嚴重破壞自然環境,還嚴重損害財富的另一重要源泉——工人。資本增殖的過程,也是資本對工人掠奪性奴役的過程。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掠奪工人的生存環境和身體健康。資本主義生產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性掠奪造成“日益腐敗的自然界”,而這“日益腐敗的自然界”成了勞動工人的生活要素。工人生活在嚴重污染的環境中,身邊到處是臭氣熏天的死水洼,狹窄、曲折、骯臟的街道,四處飄散的垃圾……惡劣的居住環境下,最基本的清潔條件都無法滿足。猩紅熱、傷寒、肺結核和其他肺部疾病在工人之間肆虐,而這些都是“由于工人的住宅很壞、通風不良、潮濕和骯臟而引起的”。即便如此,他們依然要拖著虛弱的身體到環境極其惡劣的工廠上班,否則他們最終會被餓死,因為“他只有作為工人才能維持自己作為肉體的主體”。從歷時態看,雖然今天資本主義國家的工人生活、工作環境和健康狀況得到改善,但從共時態看,他們依然生活在最差的環境中,依然承受著生存環境和身體健康等方面的巨大壓力。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對工人物質條件和精神生活進行雙重剝削。在最低的生活條件都難以保障的情況下,資本家仍對工人進行精神剝削。雖然勞動力成為商品是資本主義生產得以實現的前提條件,但勞動和資本又是對立的關系,因為“工資是資本的犧牲”。因此,資本家盡可能地壓低工人工資,使其僅僅達到維持肉體存活的最低限度。即使如此,工人也只能在環境極端惡劣的工廠里整日面對著枯燥、機械、重復的工作,如同機器一般,最終“變成了機器的單純的附屬品”。這樣的勞動雖然生產了美,但使工人變得畸形;雖然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但同時使工人變成機器;雖然“勞動生產了智慧,但是給工人生產了愚鈍和癡呆”。在資本主義所謂的“文明”社會里,工人變成資本增殖的工具,勞動變成純粹謀生的手段,這樣的勞動不是把工人帶向文明,而是把工人推向黑暗和野蠻。因此,工人“在自己的勞動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發揮自己的體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體受折磨、精神遭摧殘”。今天,資本主義生產依然在不斷地形塑“單向度”的人。
資本主義生產殘酷剝削工人的剩余勞動。工人的剩余勞動是剩余價值的唯一來源。以不同的手段來榨取工人的剩余價值,就成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對工人掠奪最嚴重的層面。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工人本質力量對象化的過程發生異化,“勞動的這種現實化表現為工人的非現實化,對象化表現為對象的喪失和被對象奴役,占有表現為異化、外化”,工人創造的勞動產品與工人對立和分離。工人生產得越多,他能夠消費的越少;他創造的價值越多,他自己越沒有價值。也就是說,“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貶值成正比”,工人越勞動,自己就越廉價。如果工人不能為資本家創造剩余價值,那么將不再有存在的意義。
侵略他國
“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自誕生之日起,就充滿血腥和暴力。不僅僅是對自然的破壞性掠奪和對工人的奴役性剝削,對外擴張掠奪伴隨著資本主義一同產生,“而對他們的這種剝奪的歷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載入人類編年史的”。
資本主義形成過程是血腥侵略民族國家的過程。資本原始積累的歷史過程從15世紀末期開始,直到19世紀初期資本主義制度在西歐、北美普遍確立為止。在資本原始積累過程中,除了憑借暴力對本國農民土地的剝奪外,更依靠掠奪式的海外貿易、殖民掠奪、海盜搶劫和奴隸貿易等手段。西方主要國家葡萄牙、西班牙、荷蘭、法國、英國等先后掀起早期殖民擴張浪潮,甚至發動商業戰爭。從16世紀開始,殖民主義者開啟慘絕人寰的“黑三角貿易”,給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帶來大量且廉價的勞動力,推動了資本主義國家工商業的發展,使歐洲的資本主義經濟充分發展,是歐洲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重要步驟。但是與此同時,“黑三角貿易”對人的奴役和摧殘不可估量,不僅使非洲喪失將近一億精壯勞動力,而且造成大量種族和政治矛盾,這是當今非洲仍時時陷于戰亂、饑荒、疾疫、貧困等泥潭的真正根源。
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也是“和平”掠奪民族國家的過程。由于資本主義發展不平衡,新老帝國主義為爭奪霸權和重新瓜分殖民地先后引發兩次世界大戰。二戰后建立了以主權國家為單位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利用不平等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壓榨剝削發展中國家。政治上,固守冷戰思維,大搞集團政治,挑動對立對抗,打著民主、自由、人權的幌子發動顏色革命。經濟上,以工業優勢掠奪發展中國家的自然資源,以資本優勢控制發展中國家經濟命脈,以貨幣優勢收割全球財富。軍事上,窮兵黷武,擴增軍事基地,擴大軍事集團,大搞軍事威脅,甚至扶植代理人發動局部戰爭和組建傀儡政權。科技上,利用科技優勢持續構建“科技聯盟”,挑起“科技戰爭”,大搞技術封鎖,遏制發展中國家科技發展。文化上,實行“媒介滲透”,操控社交媒體推廣所謂“普世價值”,奉行雙重標準,炮制威脅言論,利用文化霸權對社會主義國家“和平演變”等。戴著“和平”面具的掠奪,維持著西方發達國家優勢地位,卻使發展中國家陷于長期貧困落后。解決南北關系的矛盾、處理好南北關系的實質,是構建平等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打破和消除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控制和剝削。
一言以蔽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從產生到發展的歷史,是“按照自己的面貌為自己創造出一個世界”的過程,是“文明”偽裝下不斷掠奪自然、工人和其他民族國家的過程。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