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編者按
保馬今日推送《寫給非哲學家的哲學入門》第一章,原標題為“‘非哲學家’會怎么說?”現標題為譯者吳子楓老師所加。
借助“非哲學家”的雙眼,阿爾都塞為我們指出“哲學家”是這樣一群人:他們生活在一個由哲學史上那些偉大著作所構成的封閉的世界。這個由哲學基本問題和對這些問題的解答構成的世界,是哲學家們實踐的基礎,而他們在哲學實踐上的差異構成了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的根本對立。但在哲學家的哲學實踐之外,還存在著另一種哲學實踐:在形形色色的普通人那里,通過他們同外部世界打交道的過程中獲得的直接經驗和認識,他們生成著自己關于哲學的觀念,生成著屬于自己的自發哲學。這些自發的哲學是主動的,也是順從的。在尚未覺醒加入斗爭的廣大人民群眾中,這種順從來自階級社會的歷史,因此也是剝削和壓迫的歷史。被這種歷史造就的人民,徒勞地進行反抗;由于反抗總是被制服,他們便只能順從,并“以哲學”來接受他們所忍受的必然性。如何使廣大人民群眾從順從的哲學中走出來,有意識地把哲學變成革命的武器,利用哲學改造世界以爭取自身的解放,正是《寫給非哲學家的哲學入門》的最終目的。
《寫給非哲學家的哲學入門》阿爾都塞,PUF,2014
關于哲學,“非哲學家”會怎么說?
阿爾都塞 | 著 吳子楓 | 譯
這本小書的對象,是所有那些——不管有沒有道理——把自己看作“非哲學家”但又想對哲學形成一種觀念的讀者。
這些“非哲學家”會怎么說呢?
工人、農民、雇員:“我們啊,我們對哲學一無所知。哲學不是為我們準備的,它是為專業知識分子準備的。哲學太難了。從來沒有誰給我們講過哲學:在那以前我們就已經輟學了。”
管理人員、公務員、醫生等:“是的,我們上過哲學課。但它太抽象了。哲學教師熟悉自己的業務,但它很晦澀,我們什么也沒記住。而且,再說了,哲學究竟有什么用呢?”
其他人:“不好意思!我曾對哲學很感興趣。應該說,我們有一位很有激情的教師。通過他,我才懂得了哲學。不過后來我不得不掙錢糊口。所以,我能怎么樣呢,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時:我和他失去了聯系。真遺憾。”
如果你問他們,問所有人:“可這又怎么樣呢,既然你們不把自己看作哲學家?在你們看來,配得上哲學家之名的人是些什么人呢?”他們會異口同聲回答說:“當然是那些哲學教師啦!”
這一點千真萬確:除了那些出于個人原因——也就是說,為了自己消遣或自身功利——而繼續閱讀一些哲學作者的著作、繼續“從事哲學”的人之外,唯一配得上哲學家之名的人,的確只有那些哲學教師們。
阿爾都塞《在哲學中成為馬克思主義者》法文本與中譯本
中譯本由吳子楓翻譯,北京出版社2022年10月出版
這個事實自然提出了一個首要的問題,或者不如說兩個問題。
(一)事實上,如果哲學在這一點上與其教學連在一起,與教哲學的人連在一起,這難道真是一種巧合嗎?必須認為不是這樣的,因為說到底,這種哲學-教學之間的聯姻,并非始于我們的哲學課。它并非始于昨天,而是在哲學的起源就存在:柏拉圖教哲學,亞里士多德教哲學……。如果這種哲學-教學之間的聯姻并不是巧合的后果,那么它就表達了一種隱藏的必然性。我們要努力把這種必然性找出來。
(二)讓我們更進一步。既然表面看來哲學在實際生活中并沒有什么大用處,既然哲學既不生產認識,也不生產應用,我們就可以問自己:那么哲學到底有什么用?我們甚至可以向自己提出這樣一個奇怪的問題:是不是哲學恰巧只服務于[i]其自身的教學,而不服務于任何別的東西?而如果它只服務于其自身的教學,那么這很可能意味著什么?我們要努力回答一下這個疑難問題。
阿爾都塞《怎么辦?》法文本與中譯本
中譯本由陳越、王寧泊、張靖松翻譯,西北大學出版社2023年12月出版
你們看到哲學是怎么回事。只要對它最微不足道的方面(在這里即哲學家幾乎都是哲學教師)稍加反思,還不容我們喘氣,一些出人意料和令人吃驚的問題就會涌現出來。這些問題就這樣形成了,我們不得不把它們提出來,但卻不具備回答它們的手段:為了回答它們,我們必須進行一場漫長的迂回[ii]。而這個迂回不是別的,正是哲學本身。所以讀者要有耐心。耐心是一種哲學“美德”。沒有這種耐心,就不能形成一種關于哲學的觀念。
因此,為了向前推進,讓我們認真仔細地看看這些人:這些哲學教師們。他們同你我一樣,也有丈夫或妻子,要是他們愿意的話,也會有孩子。他們也要吃飯睡覺,也會痛苦和死亡(世界上最共同的事情)。他們可以愛好音樂或運動,可以從事或不從事哲學。這都沒問題:使他們成為哲學家的,并不是這些東西。
使他們成為哲學家的,是他們生活在一個與眾不同的世界,一個封閉的世界:由哲學史上那些偉大著作所構成的世界。表面上看,這個世界沒有外部。他們和柏拉圖、笛卡爾、康德、黑格爾、胡塞爾、海德格爾等人生活在一起。他們做什么呢?當然,我談到的是一些最優秀的人:他們閱讀和重讀那些偉大作者的著作,無限期地重讀它們,對它們進行比較,在整個歷史中把它們相互區別開來,以便更好地理解它們。盡管如此,這種永久的重讀還是令人驚訝。一位數學或物理學等專業的教師,絕不會永久地去重讀一篇數學或物理學論文,他們絕不會這樣“反復咀嚼”它們。他們會提供一些認識,對它們進行解釋,或者對它們進行論證,僅此而已,他們不會再回到那上面去。然而,哲學實踐就是沒完沒了地回到那些文本。哲學家很清楚這一點,此外他們還會向你解釋這是為什么!因為一部哲學著作不會將自己的意義、自己的信息透露給單獨一種閱讀。它負載著超額的意義,它天然是不可窮盡的,而且因為它是無限的,所以對于懂得闡釋它的人來說,它永遠有新東西要說。哲學實踐不是單純的閱讀,甚至也不是論證。它是闡釋、提問、沉思:它要讓那些偉大的著作通過它們所包含的——或不如說在它們對其進行“示意”時所默默暗示的——難以參透的真理,說出它們想說的或能說的東西。
結果是:這個沒有外部的世界成了一個沒有歷史的世界。這個世界由那些被歷史圣化了的偉大著作的整體所構成,然而它卻沒有歷史。證明是:為了闡釋康德的一段話,哲學家會援引柏拉圖,也會援引胡塞爾,仿佛康德和柏拉圖之間的二十三個世紀不存在,康德和胡塞爾之間的一個半世紀不存在,仿佛在先還是在后都無足輕重。對于哲學家來說,所有哲學可以說都是當代的。它們用回聲來相互回答,因為在實質上,它們永遠無非是在回答一些相同的問題——正是這些問題構成了哲學。由此得出以下著名的論點:“哲學是永恒的”。正如我們所見,為了使那種永久的重讀、那種連續不斷的沉思工作得以可能,哲學就必須既是無限的(它所“說”的東西是不可窮盡的)又是永恒的(整個哲學以萌芽狀態被包含在每一種哲學中)。
這就是哲學家們——我的意思是哲學教師們——的實踐的基礎。在這些條件下,如果你對他們說,他們是在教哲學,那可得當心了!因為一看就知道,他們并不像其他教師那么教,其他教師會給學生們提供一些認識——也就是說一些(暫時)確定的科學結果——以供他們學習。對于熟知柏拉圖和康德的哲學教師來說,哲學不是被教授的[iii]。那么,哲學教師干什么呢?他通過在學生面前闡釋那些偉大的哲學文本或偉大的哲學作者,通過后者的榜樣幫助他們去自己搞哲學[iv],簡言之,通過激發他們搞哲學的欲望(我們差不多可以這樣來翻譯philo-sophia[v]這個希臘詞),來教他們去搞哲學。而如果這位哲學教師覺得自己足夠強大,他可以跨到一個更高的層次,走向個人沉思,也就是說,走向構思某種獨創的哲學。這是哲學會生產什么的生動證明。哲學生產哲學,除此之外,不生產任何別的東西,而且這一切都發生在一個封閉的世界。如果哲學家們的這個世界是封閉的,那也沒什么可令人驚訝的:因為他們不做任何努力從中走出來,因為相反,他們越來越深地沉浸到那些著作的內在性當中,他們在自己的世界與人們的世界之間,挖出一片巨大的空隙——人們遠遠地看著他們,就像看一些奇怪的動物……
阿爾都塞《孟德斯鳩:政治與歷史》法文本與中譯本
中譯本由霍炬、陳越翻譯,西北大學出版社2022年5月出版
好吧,但讀者會說,我們剛才描述的是一種極限狀況,一種極端傾向,它確實存在,但事情并非總是如此。實際上讀者有道理:剛才,在一種相對純粹的形式下所描述的,是哲學的唯心主義傾向、唯心主義實踐。
但人們完全可以用另一種方式搞哲學。其證明就是,歷史上有些哲學家,即那些唯物主義哲學家,就曾經用另一種方式搞哲學。還有一些哲學教師也試圖追隨他們的榜樣。他們不想再成為一個與眾不同的世界、一個在其內在性上封閉的世界的一部分。他們從那個世界走出來,居住到外部世界中:他們希望在哲學世界(它的確存在)和現實世界之間,建立一些富有成效的交流關系。對于他們來說,這起初就是哲學的功能:唯心主義者認為哲學首先是理論的,而唯物主義者認為哲學首先是實踐的,哲學來源于現實世界,并不經意地在現實世界生產一些具體后果。
請注意,雖然與唯心主義者根本對立,但唯物主義哲學家可能會,讓我們這樣說吧,“同意”自己對手的一些觀點。比如以下這個論點:“哲學不是被教授的”。但他們會賦予這個論點以不同的意義。唯心主義傳統通過將哲學抬高到認識之上,通過呼吁每個人在自我內部喚醒哲學靈感,捍衛這一論點。唯物主義傳統不將哲學抬高到認識之上,它呼吁人們通過實踐、認識和社會斗爭——但也不忽視哲學著作——在自身外部尋找用于學習搞哲學的東西。細微的差別:但它充滿了后果。
再舉一個例子,唯心主義像珍惜自己的眼珠一樣珍惜的,是哲學著作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特性,這個特性顯然把哲學同科學區別了開來。唯物主義“同意”承認這個事實,即一部哲學著作不能被化約為它的直接的文字,或者說它的外表,因為它負載著超額的意義。唯物主義甚至走得更遠:它像唯心主義一樣,承認這種意義的超載是由于哲學的“性質”造成的!但是,由于它對哲學形成了一種同唯心主義完全不同的觀念,因此哲學著作中這種意義的超載對它來說表示的并不是闡釋的無限性,而是哲學功能的極端復雜性。如果對它來說,一部哲學著作負載著超額的意義,那是因為,為了作為哲學而存在,它必須把大量的涵義(significations)統一在一起。細微的差別:但它充滿了后果。
最后,再舉最后一個例子:著名的唯心主義論點,即所有哲學都是當代的,哲學是“永恒的”,或哲學沒有歷史。盡管充滿悖論,但唯物主義可以有所保留地對此表示“同意”。有所保留,因為它認為在哲學中有歷史產生,發生了一些真實的事件、沖突和革命,它們改變了哲學的“風景”。但除開這個保留,唯物主義會以自己的方式說,“哲學沒有歷史”,是因為哲學的歷史只是同一個根本沖突的重復,這種沖突使每一種哲學中的唯物主義傾向同唯心主義傾向相對立。細微的差別:但它充滿了后果。
從這些簡短的例子中,我們要記住:如果說哲學是一(une),那么至少有兩種相互對立的搞哲學的方式,兩種相互矛盾的哲學實踐:唯心主義的哲學實踐和唯物主義的哲學實踐。但我們還要記住,悖論的是,唯心主義陣地會侵犯唯物主義陣地,反之亦然。哲學怎么可能既是一,又具有唯心主義傾向和唯物主義傾向這兩種相互矛盾的傾向呢?既然我們看到哲學上的對手在彼此侵犯對方,它們又怎么可能有任何共同之處呢?
我們又一次提出了一些問題,卻無法立即為它們提供回答。必須要經過一場大迂回。所以要有耐心。
阿爾都塞《論再生產》法文本與中譯本
中譯本由吳子楓翻譯,西北大學出版社2019年7月出版
要有耐心,但馬上就有驚喜。
因為如果存在與唯心主義教師不同的“另一種搞哲學的方式”,如果存在另一種哲學實踐,它非但不把他從世界中抽離出來,反而把哲學家置于世界之中,使他成為一切人的兄弟——如果有一種哲學實踐,不是用勞動者無法理解的語言高高在上地把真理賜予人們,如果它知道保持沉默并向人們學習,向他們的實踐、他們的痛苦和他們的斗爭學習,那么它就能推翻我們從其出發的那個假設。
事實上,我們已經問過那些在工作和社會地位上各不相同的人。他們都向我們談到了哲學教師。這很正常:哲學是在中學和高等學校中被教授的。在他們的謙虛或漠不關心中,他們將哲學等同于哲學教學。他們除了以自己的方式把我們社會現有機構所宣布的東西即哲學是哲學教師的財產[vi]再講一遍之外,還能做什么呢?他們對這個社會秩序的既成事實感到恐懼,被哲學家的哲學困難所嚇倒,不敢去反對某種哲學偏見。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分工及其實際后果,唯心主義哲學及其為內行[vii]準備的語言的統治地位,把他們嚇倒了或讓他們喪失了勇氣。他們不敢說:不,哲學不是哲學教師的財產。他們不敢同唯物主義者(如狄德羅、列寧、葛蘭西)一起說:“人人都是哲學家”[viii]。
葛蘭西
唯心主義哲學家為所有人并代替所有人說話。當然!他們認為自己掌握了關于萬物的真理。唯物主義哲學家則更默默無聞:他們知道保持沉默,以便傾聽人們的聲音。他們不認為自己掌握了關于萬物的真理。他們知道自己只能逐漸地、謙虛地成為哲學家,知道自己的哲學將從外部而來:因此他們保持沉默并開始傾聽。
而且,不需要走得很遠就能知道他們聽到了什么,就能觀察到,在人民心中,在那些從未接受過任何哲學教育,也從未有過任何——在搞哲學的藝術方面——堪稱“大師”可追隨的勞動者心中,存在著某種相當明確從而能供人援引和談論的關于哲學的觀念。這就意味著,正如唯物主義者所主張的那樣:“人人都是哲學家”,即便他們頭腦中的哲學并不完全是——這是可想而知的!——偉大哲學家或哲學教師的哲學。
這種對人人來說都是“自然的”哲學可能是什么呢?如果你拿這個問題去問那些你認識的人,那些“普通”人,他們可能會出于謙虛而再三推辭,但他們最終會承認,“是的,我有一種屬于自己的哲學。”什么呢?一種“看待事物”的方式。如果你更進一步問,他們會說,“生活中有些東西,我通過直接經驗就認識得很清楚:例如,我的工作,我經常打交道的人,我去過的國家,或者我從學校或書本上學到的東西。我們把這些叫做認識(connaissances)。但世界上還有許多我從未見過也不認識的東西。這并不妨礙我對它們形成某種觀念(idée)。在這種情況下,我就有了一些超出自己認識的觀念:例如,關于世界的起源,關于死亡,關于苦難,關于政治,關于藝術,關于宗教。但還不止于此:這些觀念雜亂無章地出現在我面前,它們是分散的,有的來自左面,有的來自右面;它們彼此是分開的,沒有結合在一起。但漸漸地,不知道為什么,它們統一了,甚至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我把我所有的或者幾乎所有的認識,都歸入這些一般的觀念之下,歸入它們的統一之下。于是我就形成了一種哲學,一種對事物總體的看法,對我認識的事物以及我不認識的事物的看法。我的哲學,就是統一在我的觀念之下的我的認識。”而如果你問:可這種哲學對你有什么用?他會回答說:“這很簡單:為自己在生活中確定方向。它就像一個指南針:告訴我哪兒是北。但是你知道,每個人都會形成他的屬于自己的哲學。”
這就是一個普通人可能說的話。但一位觀察家可能會補充以下評論。
他可能說,每個人都會形成“他的屬于自己的哲學”,但根據經驗,這些哲學大多數彼此相似,只是共同哲學底色[ix]上的一些個人變體,正是從這個共同底色出發,人們才在“觀念”上有分歧。
阿爾都塞《政治與歷史:從馬基雅維利到馬克思》法文本與中譯本
中譯本由吳子楓翻譯,西北大學出版社2018年1月出版
他可能說,人們可以從這個共同底色出發形成那種對人人都“自然的”哲學。例如,當我們談到某人,會根據他承受那些給他以無情打擊的痛苦或苦難的方式,說盡管如此,他仍然“以哲學” 對待[x]所有那些生存[xi]的挫折;或者如果生活對他很好,說他知道不濫用生活的恩惠。在這種情況下,無論好壞,他與事物都保持著一種有分寸的、深思熟慮的、被掌控的和明智的關系:這時人們談到他,會說他是一個“哲學家”。
我們能在這種“哲學”的底色中發現什么呢?葛蘭西對此解釋得很清楚,他說:一方面是某種關于事物的必然性的觀念(必須忍受這種必然性),因此是某種知識(savoir);另一方面是某種在生活的苦難或幸福中使用這種知識的方式,因此是某種智慧。所以,是某種理論態度和某種實踐態度的結合:某種智慧。我們就這樣,在這種普通人的“自發的”哲學中,發現了貫穿哲學家們的整個哲學史的兩大主題:關于事物的必然性、關于世界秩序的某種觀念(conception)[xii],以及關于面對世界進程時人類智慧的某種觀念(conception)。誰能說這些觀念不是已經是哲學的觀念呢?
阿爾都塞《戰俘日記(1940-1945)》法文本與中譯本
中譯本由曹天羽、吳子楓翻譯,2024年北京出版社出版
然而,在這種觀念(conception)中,令人驚訝不已的是它的矛盾性和悖論性。因為從根本上說,它是非常“主動的”:它必須以人在面對自然和社會的必然性時能做某事為前提,必須以對自我的深刻反思和專注,以及在極端苦痛或幸福安逸中具有極大的自我控制力為前提。但是,事實上,在未經比如政治斗爭的“教育”和改造時,這種看起來主動的態度,往往表達了一種在被動性中的避難。如果你愿意這樣說的話,它雖然是一種人的主動性,但它可能完全是被動的和因循的。因為在這種“自發的”哲學觀中,問題不在于——像某些唯心主義哲學所希望的那樣——在世界上積極行動,也不在于——像馬克思所希望的那樣——“改造”世界,而在于接受這個世界,避免越出它的雷池一步。這就是剛才從一個“普通人”口中說出的話的含義之一:“每個人都”在孤獨中“形成他的屬于自己的哲學”(“每個人都為自己”)。為什么?為了承受一個正在壓垮他或可以壓垮他的世界。如果關鍵真在于掌控事物的進程,那么更多地是通過“以哲學”來忍受它,以便盡可能地擺脫困境,而不是通過試圖改造它。簡言之,關鍵在于自己適應必然性,后者超出了一個人的力量,他必須找到一種方法來接受它,因為他對改變它完全無能為力。所以,有主動性,但卻是被動的;所以,有主動性,但卻是順從的。
我在這里所做的,只是總結意大利馬克思主義哲學家葛蘭西關于這一點的思考。在這個例子中,你們可以看到一個唯物主義哲學家是如何推理的。他不“自欺欺人”[xiii],他不發表令人振奮的演講,他不說“人人都是革命者”,他讓人們開口說話,并說出事情本來的樣子。是的,在尚未覺醒加入斗爭的廣大人民群眾中,甚至在那些參與過戰斗但經歷了失敗的人民群眾中,有一種順從的底色。這種順從來自最遙遠的歷史——總是階級社會的歷史,因此也是剝削和壓迫的歷史。被這種歷史造就的人民,徒勞地進行反抗;由于反抗總是被制服,他們便只能順從,并“以哲學”來接受他們所忍受的必然性。
正是在這里將出現宗教。
注釋:
本文接下來這兩章同阿爾都塞1969年撰寫的一個文本的第一章很接近,但后者在他生前一直沒有出版。這個文本就是《生產關系的再生產》,收入《論再生產》,讓·雅克·比岱編,艾蒂安·巴利巴爾序,巴黎,法國大學出版社(Puf),“當代馬克思:交鋒”叢書,2011年第2版。——原編者注
參見阿爾都塞《論再生產》,吳子楓譯,西北大學出版社,2019年。——譯者注
[i] “服務于”原文為“servirait à”,前文中“有什么用”原文為“à quoi sert”(直譯即“服務于什么”)。——譯者注
[ii] “一場漫長的迂回”原文為“un très long détour”,在《論再生產》中也譯為“一個非常大的圈子”。后文中的“大迂回”原文為“le grand détour”,也可譯為“大圈子”。——譯者注
[iii] 柏拉圖,《書簡七》(Lettre VII),341c-d;康德,《純粹理性批判》(Critique de la raison pure),德拉瑪爾(A. Delamarre)和馬蒂(F. Marty)翻譯,收入《康德哲學著作集》(Œuvres philosophiques),第一卷,阿爾基耶(F. Alquié)等編,巴黎,伽利瑪出版社(Gallimard),“七星文庫”(Bibliothèque de la Pléiade)叢書,1980年,第1388頁:“我們無法學習任何哲學,我們只能學習探討哲學(philosopher)。”——原編者注
參見柏拉圖《書簡七》,《柏拉圖全集·中短篇作品(下)》,李致遠、葉然等譯,華夏出版社,2023年,第1377-1378頁;康德《純粹理性批判》,鄧曉芒譯,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33頁:“所以我們在一切(先天的)理性科學中惟一地只能學習數學,但永遠不能學習哲學(除非是歷史地學習),而是在理性方面頂多只能學習做哲學研究”。——譯者注
[iv] “搞哲學”原文為“philosopher”,系“哲學”(philosophie)的動詞形式,也譯為“探討哲學”或“研究哲學”。——譯者注
[v] 希臘文,意為“愛智慧”。——譯者注
[vi] “財產”原文為“propriété”,也有“所有權”、“屬性”等意思。——譯者注
[vii] “內行”原文為“initiés”,即“已經入門的人”。——譯者注
[viii] “人人都是哲學家”的提法來自葛蘭西。參見葛蘭西《獄中札記》,徐崇溫譯,重慶出版社,1990年,第3頁:“因此必須通過規定每個人都具有的這種‘自發的’哲學(即常識和宗教)的特征,來證明人人都是哲學家。”譯文有修改。——譯注
[ix] “底色”原文為“fond”,也譯為“深處”、“實質”。——譯者注
[x] “‘以哲學’對待……”原文為“prendre ... 'avec philosophie'”,一般用法是“prendre les choses avec philosophie”,直譯為“以哲學處事”/“用哲學的態度對待事物”,意譯即“對事情看得開”。語出葛蘭西《獄中札記》:“人民大眾對哲學抱有什么樣的觀念呢?這可以從日常語言的用法中找到。最通常的說法之一是‘以哲學處事’。這個表達,如果經過分析,就不應該全然拒斥。的確,這個提法暗含有讓人聽之任之和忍耐屈從的意思。然而,在我看來,其中包含的最重要的一點,卻是讓人們反思并充分地認識到,不論發生什么事,從根本上來說都是合理的,因而必須如實面對。”見葛蘭西《實踐哲學》,前引,第8-9頁。譯文有修改。——譯者注
[xi] “生存”原文為“existence”,也譯為“存在”。——譯者注
[xii] 這里“觀念”原文為“conception”,有時也譯為“構想”。與另一個通常也譯為“觀念”/“看法”的“idée”不同,它強調的是通過構想而形成的“觀念”。為示區分,除“世界觀”(conception du monde)等固定用法外,凡由它譯為“觀念”之處,后面均附原文。——譯者注
[xiii] “不‘自欺欺人’”原文為“ne ‘se raconte pas d’histoires’”,其肯定形式“se raconter des histoires”是一個固定短語即“給自己編故事”或“自欺欺人”。阿爾都塞曾用“ne pas se raconter d’histoires”(“不給自己編故事”或“不自欺欺人”)來定義“唯物主義”。參見阿爾都塞《來日方長》,蔡鴻濱譯,陳越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78頁。——譯者注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