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理科學霸到思政教師:一名北大青年的馬克思主義心路歷程
理工科學霸跨專業考研轉向馬克思主義,畢業后留校任教,因課堂活躍、緊密聯系實際,成為了學生們喜歡的思政老師。李健的求學、就業經歷,也是他尋找、樹立信仰的經歷。當年在班級座位上無法道出到底“效用價值論”更好,還是“勞動價值論”更科學的他,如今成為了講臺上,面對“馬克思主義是不是洗腦?”等犀利提問,依舊能自信微笑的“傳道授業解惑者”。
“認為馬克思主義是洗腦,這本身是一種被洗腦的表現。”在李健看來,正確區分科學和洗腦術,對于幫助學生認清現實非常重要。所謂科學,就是從你的立場和你的利益出發,去解釋你的生活條件,指引你的生活方向。而洗腦術,是對方站在你的對立面,卻讓你相信,對立面的利益是你自己的利益,結果,你選擇了支持自己的敵人。
互聯網時代,中國思政教師傳播科學的任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來得艱巨。令李健感到欣喜的是,昔日“效用價值論”與“勞動價值論”辯論現場一半對一半的比例,在今天他的課堂討論上,有了不小的轉變,“超過八成的學生支持馬克思主義理論”。而這些,是李健和無數中國思政教師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青年教師李健接受中國青年網記者專訪。中國青年網記者 張炎良 攝
因“玉米”而煩惱 理工學霸棄保研追隨馬克思
中國青年網:據了解,2000年考上北大,你學的是地球化學,成績優異還獲得了本專業保研資格,為什么要選擇重新考研,到馬克思主義學院?
李健:想從自然科學轉向哲學,最開始,源于一堂政治經濟學的課。在那堂課上,爆發了一場爭論。有一批同學,他們受西方經濟學的影響,主張效用價值論,認為物品的價值取決于人們對于物品效用的判斷;另外一些同學,主張勞動價值論,受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影響,他們認為產品的價值,取決于人類凝聚于產品里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我也是課堂上的學生,但是對于這場辯論,我并沒有辦法做出解答。當時我認為,最好的方式是回歸原著,仔細地看看,這二者之間,到底誰更具有科學性。
而后我花了兩個月時間,以探索的心態,認真、系統地讀了一些西方經濟學的基本著作。我希望自己不偏不倚,能從科學的角度去判斷兩者的高下。最終我得出的結論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科學性要遠高于西方經濟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書籍越看越多,我開始有了強烈的愿望,能不能專門去學這個。
中國青年網:這兩個不同的專業方向,就業前景也大不相同。來自家人和師長的阻力應該不小,當時你如何下定決心?
李健:確實,我所學的地球化學,對口行當是石油。我們的老師也曾開玩笑說,在國際范圍內,長時間段你們始終是最有錢的專業。院里主管研究生的副院長找我談話,希望我能保研留下來。當時,我的父母也用沉默表達了對跨專業的不贊同。我很清楚,學習馬克思主義,不一定能給我帶來很好的生活條件。
在我猶豫該不該邁出這一步的時候,《參考消息》上的一則報道讓我下了決心。報道提到,僅全世界的玉米產量,在上個世紀60年代就能夠讓全世界的所有人擺脫饑餓。但是直到2003年的時候,全世界還有30%的人營養不良。這則新聞給了我強烈的震撼,僅僅是技術的進步,不能夠使得絕大多數人或者是所有人,過上一個美好甚至是基本的生活。而這個問題顯然是出現在分配領域,出現在社會關系里。
技術的進步早就能夠做到使全世界的人擺脫饑餓,而社會關系的不合理使得很多人還得不到足夠的熱量和食物。那個時候,我想,我已經找到了社會變革的鑰匙。作為一個血氣方剛的年輕人,在理想與生活的沖突之間,我勇敢了一次,選擇了自己理想的道路。
人生的道路跟預期的差不多。前不久,我們剛剛舉行了同學會,我的同學在經濟上確實會比我更寬裕一些,但是現在,我的精神更加豐富。不后悔當初的選擇,我也很熱愛自己的這份工作。
中國青年網:你眼中的馬克思,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李健:一開始我認為他是一個革命家,后來我認為他是一個思想家,現在我認為他是一位偉人。當我不了解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時候,我認為馬克思是一個很勇敢的人,他本來有很好的生活條件,他是一個哲學博士,可以當一個大學教授,但是最后他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幾個孩子都因為貧困餓死了。當別人問他,你這一生有什么后悔的事情的時候,他說我沒有什么可后悔的,如果讓我再活一次,我就選擇不結婚了。意思是說,我對不起我的老婆孩子。這種改變世界的魄力和自我犧牲的精神,讓我認為他是一位革命英雄。
后來我成為一個馬克思主義專業學習者之后,我發現馬克思不僅僅是一個革命家,他還是一位思想家。他思想的深邃程度,他對現代社會的理解,超越了他的時代,直到今天我們很大程度上還在不斷地研究。你看西方一發生經濟危機了,大家都去看《資本論》,這說明你沒有超越他。
世界上也有不少革命家和思想家,但是達不到馬克思那樣的高度。馬克思是一位真正的偉人。
中國青年網:年初,你的《共產主義是科學嗎?》,在首屆北京高校政治理論課微課比賽中獲得了一等獎。我們從中看到,你的課堂結合了不少在美國求學的經歷。那段經歷,對于你的馬克思主義信仰有何影響?
李健:2009-2010年,我參加聯合培養留學計劃,在美國麻省州立大學學習了一年。因為馬克思是基于資本主義矛盾來對社會主義進行預測的,所以親眼看一看發達的資本主義,對于理解馬克思主義很有幫助。在美國那一年,我的馬克思主義信仰更加堅定了。
那時正是美國金融危機最嚴重的時候,在那里,我看到不少美國學生因為交不起學費,吃不起飯,住不起宿舍,示威游行抗議,卻沒有結果。看到大量美國普通勞動者依靠食品券生活。同時,也了解到了美國社會巨大的貧富分化。一邊是我住的小鎮上有美國最好的私立學校,大資本家的孩子開著豪車揮霍,另外一邊是我所上的州立大學,窮學生們生活得很艱苦。他們每周要在食堂里工作40個小時。相當于一天得工作8小時,等同于做一份全職工作,對于學生而言,還怎么上學?西方經濟學不是宣稱資本主義可以避免系統性的嚴重金融危機嗎?但是系統金融危機就放在我的眼前,美國卻沒有能力通過他們的選舉體制來解決這個問題。
中國青年網:在美國期間,是否與其他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有所交流?有沒有讓你印象特別深刻的事情?
李健:我在美國認識了大批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他們來自于世界各個大洲。在那里,我還參加了一個希臘學生組織的馬克思《資本論》手稿的討論小組。他們試圖從這里面找到希臘危機的線索。當時就給我一個感覺,全世界的資本主義都處在危機之中,但是全世界有理想、有抱負、關心大多數群眾的人,都在從馬克思主義中尋找答案。對我也產生了影響,馬克思主義確實是科學。
有一個叫勞爾的玻利維亞留學生,我們經常一起探討問題。從他那里,我了解到了很多情況,拉丁美洲作為美國的后院,受到了美國強烈的控制。為了擺脫控制,他們進行了激烈、漫長,卻很不成功的斗爭。有一次我倆聊天,互相感慨自己的國家現階段的不足之處。
我說著說著,勞爾就聽不下去了,“你們有土地革命,農民都有土地,我們有嗎?”玻利維亞和解放前的中國一樣,農民租種地主的土地,要把自己收成的60%-70%交給地主。而中國的所有農民,國家都給他分配了一塊土地。這塊土地可以讓他有基本的生活保障,但這個東西在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沒有。這些東西在我們身邊,我們覺得太習慣了,以至于我們忘記了它。但是在外國人的眼中,他們很在意。
分清科學與洗腦 思考辨析明確信仰
中國青年網:有些青年學生能夠熟悉背誦馬哲的相關理論,但是內心卻存在排斥,認為這只是學習負擔,是灌輸與“洗腦”。你怎么看待這一現象?
李健:青年們,尤其是一些上網比較多的青年,有時會出現這樣的想法,認為馬克思主義是洗腦。我認為,這本身是一種被洗腦的表現。
我們要區分科學和洗腦術。什么叫做科學呢?就是他從你的立場和你的利益出發,去解釋你的生活條件,指引你生活的方向,這叫做科學。什么叫洗腦術?就是他站在你對立面的立場上,但是讓你相信你對立面的利益是正當的,是你自己的利益,讓你去支持他,實際上你支持的是自己的敵人。洗腦術是一種很強大的意識形態氛圍。這讓我想起了一個游戲,叫做《殺人》游戲。在《殺人》游戲中,壞人總是通過自己的言辭來說服平民去投票殺掉警察,這其實是一種洗腦。
我的導師(麻省州立大學求學期間),在蘇聯解體前夕,長時間生活在蘇聯。那個時候的蘇聯年輕人認為自己共產主義的歷史,是不合法的。都認為西方世界是很美好的世界。但是蘇聯一解體,他們就傻眼了。他們發現自己的生活條件比起蘇聯解體之前一落千丈。面對高額的通貨膨脹,艱難生活。完全沒有得到美國許諾的援助,更談不上過上美國人那樣的生活。
青年接收海量信息的互聯網時代,思政教師更要在思想引領中發揮重要作用。思政課一周最多不超過10個小時,但是學生在思政課之后接觸網絡的時間可能會長達40個小時,就是你需要一個指頭戰勝別人的九個指頭,這是一個非常困難的工作。但是我們要盡量去發揮兩個指頭、三個指頭,甚至是十個指頭的作用。比如說,我們盡力將課講得很精彩,學生就會產生更大的興趣。
我的課下課之后,有的學生會過來問我,李老師你開不開其它的課,李老師你能不能給我推薦一兩本書,只要這樣的學生過來問,只要這樣的學生下課會去繼續學習研究,他們接受馬克思主義教育的時間就會相對長一些,面對意識形態入侵,能夠增強辨別能力。
中國青年網:青年學生正處于極具批判和懷疑精神的時期,對于社會現存的問題也有很多自己的看法。你如何將中國的現實問題帶到課堂上,直面分析,指導實踐?
李健:哪個國家的發展不存在問題?何況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只盯著中國的問題看,把中國社會描述成一個很差的社會,這是一種宣傳手段。攻其一點不及其余,不能讓人信服。要讓人信服,得進行對比。
我經常在課堂上對中美學生的生活進行對比。比如你在北大上學,一年學費5000元,你知道美國一所普通大學一年的學費是多少錢嗎?學生都不知道,因為西方媒體不會宣傳這個。例如,哈佛的學費一年接近5萬美元。而我之前去的麻省州立大學學費一年是2.2萬美元。2.2萬美元接近美國一個普通勞動者全年的收入水平。我在美國的時候,隔壁的鄰居是我們社區的一個修理工,他每個月的薪水是1600美元,也就是說,他一年的收入不足以交他的孩子上一年公立大學的學費。麻省州立大學和哈佛在同一個州,學校每年都有一些學生被哈佛錄取,但因為交不起哈佛的學費,所以跑到麻省州立大學來了。
我就問同學們,你會不會因為考上了北大,交不起北大的學費,而轉學到其它學校去?
在我的課堂上,有一條內容非常難講,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講中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不少學生相信美式民主,他們會說三權分立好,多黨選舉好。美國的總統是他們選的,雖然小布什是老布什的兒子,但還是選出來的。這種時候,必須要正面回應問題,要不然你講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就白講了,無論你怎么精致地分析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內部結構,如果學生無法把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西方的三權分立制度做一個對比,你這堂課一定是失敗的。
我跟學生是這樣講的,我剛去美國的時候英語不行,所以喜歡看電視。在這個過程中,經常會有人在廣告時段中出現,并推介自己,我叫什么,有個幸福的家庭,我有幾個孩子,我很愛他們……一開始我覺得很奇怪,后來我的同學告訴我,這是參議員在為一年之后的選舉做廣告。這樣我就明白了,美國選舉的實質,誠如列寧批判美式民主所言,這是有錢人的游戲。
我問學生們,在座的各位誰有錢在北京電視臺做一年廣告,介紹你自己?一般來說,是沒有同學舉手的。我說如果你拿不出這筆錢,這樣的選舉對你來說就沒有意義,你不可能成為候選人。雖然你手中有一張選票可以投,但問題是所有上電視的、你可以投票的人,都是擁有這樣選舉資金的人。資金來源無非兩種,要么他家里特別有錢,要么就是他拿了別人的錢,或者更精確地說,是資本家財團的錢。設想,你拿了別人好幾千萬美元去競選,然后你上臺之后,他讓你辦的事你能不辦嗎?不辦會有什么后果?
更多地了解真實的西方世界,通過比較、思考,學生們會有更準確的想法。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