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毛澤東是把社會主義生產方式轉變為社會實踐的第一人》一文之后,天涯網友提出了一些問題:
“您的文章看了幾篇。感覺也很有啟發價值。但還有不明白的地方:一、既然你認為人民公社的生產隊模式是才是符合社會主義生產及分配方式的,那么,為什么在主席心目中,它還是比較低級的公有制,需要逐步推進到更高級的公有制形式?集體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哪一個更高級?難道要全民所有制向集體所有制過渡而不是相反嗎?二、既然生產隊是“重建個人所有制”的,那么,類似的所有制如果推而廣之到全國,它們之間的關系是什么?我們都知道,在全民所有制中,是基本不存在商品交換,而是計劃調撥的。按您所說的那樣的話,各個“個人所有制”單元之間,是不是還要保留商品生產和交換?如果是如此,那么全國不都還是市場經濟?而既然存在著市場經濟,那么各經濟體之間的競爭也就不可避免,由此產生的一系列問題也都不可避免,包括馬克思所說的“驚險的一躍”和逐利造成的生產的無計劃性以及由此造成的經濟危機不也都會存在?三、還要不要計劃經濟?如果實行市場經濟下的“末尾淘汰制”,那么還怎樣保障這些生產單元中勞動工人的勞動權力?須知即便是生產隊里面,也有搞得好和搞不好的。有的生產隊里,幾乎人人都當選過生產隊長,但一樣搞不好。四、主席的設想,是以公社為單位,形成一個集合工農商學兵為一體的勞動單元,從而消滅三大差別,達到共同富裕,在此基礎上,實現向全民所有制的過渡。如您所說的那樣,有可能消滅三大差別嗎?這方面您沒有論述,我自己設想了一下,覺得不容易實現。總而言之,是計劃經濟還是商品經濟(市場經濟)的問題。農村生產隊里,種植什么,怎樣種植,國家也是有計劃(分為指令性計劃和指導性計劃)的。完全采用市場經濟的政治方法,只能造成生產無序和產能過剩或不足,由此導致生產力的破壞。但完全由計劃控制,恐怕也是不可能和不合適的。對此您怎么看?”
在這里,我想以上這些問題作如下回答:
問題一,既然你認為人民公社的生產隊模式是才是符合社會主義生產及分配方式的,那么,為什么在主席心目中,它還是比較低級的公有制,需要逐步推進到更高級的公有制形式?集體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哪一個更高級?難道要全民所有制向集體所有制過渡而不是相反嗎?
答:全民所有制比集體所有制是更高級的公有制的形式。隨著農業生產力的提高,特別是農業機械化程度及農業現代化程度的提高,人民公社的核算單位完全可能由生產隊向更大范圍的核算單位發展。事實上,馬克思恩格斯設想的社會主義公有制,是全社會的所有制,而不是如改革前那樣的全民所有制與集體所有制。蘇聯及我國所以會建立這種低級的公有制形式,是與蘇聯及我國經濟落后,還沒有實現工業化等基本情況相聯系的。
問題二,既然生產隊是“重建個人所有制”的,那么,類似的所有制如果推而廣之到全國,它們之間的關系是什么?我們都知道,在全民所有制中,是基本不存在商品交換,而是計劃調撥的。按您所說的那樣的話,各個“個人所有制”單元之間,是不是還要保留商品生產和交換?如果是如此,那么全國不都還是市場經濟?而既然存在著市場經濟,那么各經濟體之間的競爭也就不可避免,由此產生的一系列問題也都不可避免,包括馬克思所說的“驚險的一躍”和逐利造成的生產的無計劃性以及由此造成的經濟危機不也都會存在?
答:改革前我國的工商企業實行的是國有國營制度,是一種指令性的計劃經濟。這是一種適合經濟落后的社會主義國家,在勞動階級取得政權之后到建立社會主義生產方式之間的過渡經濟模式。因此,一旦這些社會主義國家完成了工業化的過程,這種過渡模式就應該通過改革,形成勞權公有制經濟模式:每個企業都作為獨立的勞動實體存在和發展,國家只是通過相關管理機構進行公有資產的保值管理、增值管理和按需求分配,從而形成以按勞分配的經濟實體的存在和發展為基礎的、生產資料按社會需要分配或流動的新的計劃經濟模式。這是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可以避免經濟危機的優越性所在。在這種情況下,每個按勞分配企業之間是相互合作、又是相互競爭的關系。但是,這種競爭是建立在勞動所有的差別的基礎之上的,而不是建立資產所有的差別之上的。作為勞動實體存在和發展的企業,個人按照其提供的勞動狀態或勞動貢獻來說話,企業同樣也以其勞動成果進行說話。在少數國家實行社會主義制度條件下,貨幣及商品生產還必須在一定時期,在相當多的一些部門或環節普遍存在。在這時,按勞分配在企業內部可以直接通過類似工分制的制度來實現,在社會范圍內仍然要借助價值規律,即通過市場交換來實現。
問題三、還要不要計劃經濟?如果實行市場經濟下的“末尾淘汰制”,那么還怎樣保障這些生產單元中勞動工人的勞動權力?須知即便是生產隊里面,也有搞得好和搞不好的。有的生產隊里,幾乎人人都當選過生產隊長,但一樣搞不好。
答:對于實現了工業化之后,如何實現計劃經濟,在前一個問題中已經做了回答。在這里你講到生產隊搞得好與搞得不好的問題,我想說點看法。在我國人民公社時期,頭三年因為沒有經驗,因為核算單位過大,因而造成了挫折。之后經過“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調整,人民公社走上正軌。從1962年到1982年,實際人民公社正常發展時間也就20年時間(1982-1984年期間因為開始分戶單干,事實上已經造成了人民公社處于不正常狀態)。在這二十年時間中,主要是實行了兩種工分制,先是以時間為主與評議相結合的大寨工,后一個階段是以數量為主體的定額工時期。由于工分制的具體形式,在它被采用之日起,在反映生產隊勞動狀態的同時,它也會使勞動狀態發生變化。因此,工分制的每一種具體形式,總是從適應階段發展到不適應階段,然后再由新的工分制形式來取代舊的工分制形式。這是按勞分配規律性的具體表現。因此,生產隊從縱向發展過程看,它本身也是階級性發展的。在責任制改革之前,生產隊時間工、定額工這兩種簡單的工分制都已經使用過,且定額工也發展至不適應階段,這時工分制事實上已經開始向既重視數量、又結合質量的第三種工分制形式一一綜合工分制發展。但由于社隊干部并不懂得按勞分配的規律,因而在工作中適應性較差,這種轉變是非常緩慢的。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發生了小崗村這個事件,并且得到了上面領導的肯定,于是,便出現了后面的事情。人民公社的生產隊,從整體上來看,搞得極好的和搞得極差的,都只是少數。絕大部分處于中間狀態。關鍵是這極小部分是哪一種典型做引導。另外有一點應該承認,社隊干部的文化水平不是很高,管理水平當然也需要不斷提高,而且就人民公社整體的社員的文化素質,都在事實上處于一個逐步提高的過程中。
問題四,主席的設想,是以公社為單位,形成一個集合工農商學兵為一體的勞動單元,從而消滅三大差別,達到共同富裕,在此基礎上,實現向全民所有制的過渡。如您所說的那樣,有可能消滅三大差別嗎?這方面您沒有論述,我自己設想了一下,覺得不容易實現。 總而言之,是計劃經濟還是商品經濟(市場經濟)的問題。農村生產隊里,種植什么,怎樣種植,國家也是有計劃(分為指令性計劃和指導性計劃)的。完全采用市場經濟的政治方法,只能造成生產無序和產能過剩或不足,由此導致生產力的破壞。但完全由計劃控制,恐怕也是不可能和不合適的。對此您怎么看?
答:如果沒有小崗村這檔之事,那么,人民公社到1983年,吃飯問題(以人均糧食占有量為360公斤為標準)實際上也已經解決了。在人民公社解體之前,事實上有許多生產隊已經使用拖拉機作業了,機械化程度、農藥使用量和化肥使用量都在大量增加,雜交水稻的種植也正在推廣中。而且社隊企業也正在興起。
在1974年麥收時節,那時我還在讀初中,學校組織我們到江蘇丹陽練湖農場參觀,那時農場的職工平均每年種植的田畝數就達到了百畝以上的水平。這個農場職工的勞動生產力這樣高,就因為他們是大塊田種植(百畝大田),高度機械化,使用除草劑除草和大量使用化肥,大量地節約了人工。我想,就蘇南地區而言,如果不是分戶單干,那么到了1990年,類似丹陽練湖農場那樣的高度機械化條件,也應該具備了,社員的勞動生產力從人均每年種植幾畝地提高到百畝左右的水平,大量的農業勞動力得到解放,農村的副業和工業自然也會有一個快速的崛起過程,農民收入自然也會大幅提高。或許,在上世紀末,蘇南地區可以會實現村村像華西,核算單位也會提高到大隊。
農業的現代化,先是60年代的電氣化,有了電氣化的條件,然后才有了水利化,從而改變靠天吃飯的狀況。更進一步的就是農業機械化和化肥、農藥、種子等生產條件的現代化。機械化和現代化的實現,進一步推動農村的工業化,從而會使農村經濟全面發展,農業收入大幅提高,三大差別未必一定消滅,但肯定會大幅縮小的。在這其中,農業機械化是關鍵。因為只有實現了高度的農業機械化,農業勞動生產力大幅提高,農民才能更多地轉移到副業和工業,農民的整體收入水平才會有大幅提高。但可惜的是,在家一戶的種植模式,中斷了我國農業機械化和現代化的進程。
在這里需要說明一點的是,就是隨著農業的發展,隨著吃飯問題得到解決,“以糧為綱、全面發展”方針的重心會向全面發展的方向推進,從而為農民收入的提高創造條件。
在農村改革之前,我國工業化進程也處于未完成的后期,而隨著工業化的完成,過渡時期的計劃經濟模式,也應該發展為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即形成類似生產隊模式的勞權公有制模式,從而會使整個國民經濟建立在按勞分配經濟體的基礎上運行和發展。這時會形成一種新型的計劃經濟體制,或者說會形成一種“有計劃的商品經濟”。這種經濟體制既會保持生產資料公有制的整體性所形成的調整社會生產與需求經濟相適應的優越性,同時又會形成有競爭力的按勞分配企業。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