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劉世錦先生緊鑼密鼓地一再公開發表“建議不再區分國企民企”的演講和文章,建議“不再按照所有制劃分企業類型,不再區分國企民企,改為按規模、行業、技術類型等特性劃分企業,并以這些特性制定相關政策”。
對此,評論區表達強烈質疑:“企業所有人是誰,不區分能行嗎?”“蘇聯的前車之鑒還沒有被所有人忘記!”“這是什么樣的智庫,什么樣的專家。唉,無語!”“不過是資產階級的代言人,顛覆勢力太猖獗了!”“國外的代言人!他都不知道為啥一定要有國企!”“這個建議被采納,我倒立洗頭!”“官企就是官企,民企就是民企,能到同一起跑線上嗎:企業目標很難一致”……
正如以上網民留言質疑,劉世錦先生“不再區分國企民企”的建議確實讓人質疑,作為曾經有著重要工作背景的經濟學者,難道真的不知道為啥一定要有國企嗎?為此,馬克思主義學者基于深刻的理性質疑,提出三點質疑批判:1. 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職能定位是否完全相同?2. 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國有資產,以怎樣的載體得到呈現?3. 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基礎,是否會受到撼動?
一、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職能定位是否完全相同?
1. 難道不明白“國有企業替代并補充政府的部分職能”?新中國成立至今70多年來,國有企業經歷了由弱到強,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力量。國有企業作為一種生產經營組織形式,同時具有商業類和公益類的特點,其商業性體現為追求國有資產的保值和增值,其公益性體現為替代并補充政府作用的部分職能,發揮協調國民經濟各個方面發展的作用。尤其,國有企業作為國家創新意志的政策工具,發揮著三種使命作用:“作為打破既得利益集團和傳統思維支配性影響的有力工具,推動國家創新體系的變革;在應對能源轉型、氣候變化、公共衛生、收入不平等和人口老齡化等重大社會挑戰和全球挑戰中發揮主力軍作用;在后發國家特別是我國的技術趕超中發揮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賈根良《國有企業的新使命:國家創新意志的政策工具》,《教學與研究》2023年第3期)。
在中國式現代化發展道路中,國有企業不僅追求企業利潤和效益,同時承擔著國家發展戰略和社會全面發展的更高責任,有效發揮著新舊動能轉換“主力軍”“排頭兵”、經濟運行“壓艙石”“穩定器”作用。在最近數十年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過程中,我國國企發展雖歷經坎坷,但總產值平均增速一直高于10%,帶動整個國民經濟高速增長。尤其,黨的二十大及其稍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相繼提出國有企業“核心競爭力”與“核心功能”的重點導向,立足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帶來新矛盾新挑戰,發揮著“替代并補充政府部分職能”的重要作用。在新一輪國企改革過程中,必然需要著力強化“以服務國家戰略”為導向,“以提高核心競爭力和增強核心功能”為重點,扎實推進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堅定不移“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切實發揮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
2. 難道不明白“國有企業經濟布局優化戰略支撐作用”?十四五”規劃“強調:“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發揮國有經濟戰略支撐作用,推動國有經濟進一步聚焦戰略安全、產業引領、國計民生、公共服務等功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新華網2021-03-13)。國有企業整體技術實力較高、人才優勢明顯、資本實力較強,能夠充分發揮對民營企業的戰略支撐作用。國有企業通過打造專業性服務民營企業平臺,持續推動國有企業向民營企業共享技術、裝備、人才等稀缺資源。在國際化過程中,國有企業突出技術、人才、資金等實力,在東道國建立產業合作園區,吸納民營企業入園,有效推動民營企業“走出去”步伐。國有企業積極通過產業基金、投資合作等方式積極支持民營企業資金需求,“十三五”以來,國投管理的基金投資項目超過 700 多項,其中 85%以上投向民營企業。而中國物流集團通過搭建物流技術平臺,整合上下游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將近6萬家,服務卡車司機超過77萬人。
尤其,二十大以來相繼確立國有企業“核心競爭力”與“核心功能”的雙核定位作用,對于國家經濟戰略支撐作用具有突出的推動力和影響力。提高“核心競爭力”是中央企業成為世界一流企業的根本之道,緊緊扭住科技、效率、人才、品牌四個要素,主動對標世界一流企業,聚焦提升創新能力和價值創造能力,堅定成為行業領先企業,加快塑造獨特競爭優勢。增強“核心功能”是中央企業擔負新使命新任務的必然要求,要把核心功能體現在增強國有經濟主導作用和戰略支撐作用上,體現在更好履行戰略安全、產業引領、國計民生、公共服務等功能上,實現經濟屬性、政治屬性和社會屬性的有機統一。以“提高核心競爭力”和“增強核心功能”為重點的改革,成為每一家國有企業面對的核心命題,也成為國有企業更好發揮“經濟布局優化戰略支撐作用”的核心命題。
3. 難道不明白“國有企業原創策源與產業鏈龍頭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進國有企業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要把準戰略方向,圍繞事關國家安全、產業核心競爭力、民生改善的重大戰略任務,加強原創技術供給,超前布局前沿技術和顛覆性技術,在集聚創新要素、深化創新協同、促進成果轉化、優化創新生態上下功夫”(《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新華網2022-02-28)。在信息通信原創技術策源地打造過程中,中國移動不僅發起和成立信息通信芯片產業鏈創新中心,而且積極整合和拉動整個產業鏈創新資源,聯合一系列民營企業,共同打造核心信息通信芯片產業鏈。在“復興號”高原雙源動力集中動車組研制過程中,中國中車集團積極組織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多方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鏈資源,開展聯合攻關,成功培育軌道交通的“殺手锏”。
國有企業更好支撐我國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在積極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的同時,著力發揮現代產業鏈鏈長優勢,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伴隨中央企業深入實施現代產業鏈鏈長行動計劃,國有企業充分發揮鏈長作用帶動民營企業發展。通用技術集團建立24大類關鍵采購物資清單,梳理形成1218家供應商名單,有效帶動機床產業鏈上游供應商發展。中國電子充分發揮鏈主作用,在對產業鏈堵點、卡點、痛點進行梳理的基礎上,創新通過產業基金注資、提前下訂單等市場化方式扶助民營企業發展。國有企業一般具有規模大、實力強的綜合優勢,必然成為產業鏈鏈主企業或龍頭企業。與之相比,民營企業一般規模較小、實力較弱,但諸多“專精特新”企業正在成長,并成為國有企業打造產業鏈的重要參與企業。如果混淆國企民企的不同優勢,對各自認知定位不準,便成為協同創新、不斷突破的發展阻力。
二、革命先輩用生命換來的國有資產,以怎樣的載體呈現?
1. 難道不明白“國有資產源于漫長歷史積累需倍加珍惜”?國有資產,是指屬于國家所有的一切財產和財產權利的總稱,是國家所有權的客體,為國家所有并能為國家提供經濟和社會效益的各種經濟資源的總和。國有資產的積累和形成具有漫長的歷史性特征,甚至由無數革命先輩的鮮血和生命鑄就。主要有五個來源:
(1)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革命根據地建設的積累。1927年10月,井岡山根據地開始創辦小型修械所和被服、印刷、兵工、織布、造紙、石灰等工廠;1934年建立的較大規模公營企業已達33個,職工2000多人;1949年僅東北解放區的公營企業就有307個,職工24萬人。
(2)沒收和接管舊中國官僚壟斷資本。到1949年底,人民政府僅接管帝國主義和官僚壟斷資本主義的工業企業就有2858個,職工129萬。此外,還接管了國民黨政府交通部、招商局等所屬的全部交通運輸企業,以及復興、富華、中國茶葉、中國石油、中國鹽業、中國蠶絲、中國植物油、中國進出口等十幾家壟斷性商業貿易公司,從而使國家擁有中國電力產量的58%,原煤產量的68%,生鐵產量的92%,鋼鐵產量的97%,水泥產量的68%,棉紗產量的53%。國有工業產值占中國工業總產值的26.2%,占中國大型工業企業總產值的41.3%。
(3)依據國家法律規定取得的資產。1949年9月25日通過《共同綱領》“凡屬有關國家經濟命脈和足以操縱國計民生的事業,均應由國家統一經營。凡屬國有的資源和企業,均為全體人民的公共財產”。
(4)社會主義改造過程中贖買的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的資本。從1950年開始,中國對私營工業企業采取了供給原材料、加工訂貨和統購統銷的管理辦法。1954年公私合營方式改造的一大批資本主義工商企業。1956年中國基本完成了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通過對資本家支付定息的方式,使其資產逐步變為國家所有。
(5)國家有計劃投資興建的國家企業。從1953年開始大規模的有計劃經濟建設,1953-1989年,國家在工業、農業、建筑業、運輸業、郵電業、商業、外貿、城市公用事業等領域的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為23944億元人民幣。1988年,全民所有制企業僅固定資產原值就達11787億元,定額流動資金為6015億元。
2. 難道不明白“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需要國有企業載體”?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公有制經濟是長期以來在國家發展歷程中形成的,積累了大量財富,這是全體人民的共同財富,必須保管好、使用好、發展好,讓其不斷保值升值,決不能讓大量國有資產閑置了、流失了、浪費了。我們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加強對國有資產的監管、懲治國有資產領域發生的腐敗現象,都是為了這個目的”(習近平《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講話》,新華網2018-11-01)。國有資產的經營及其收益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國有資產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物質基礎,建立在國有資產基礎上的國有經濟是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是國家實施宏觀經濟政策和調控市場的基本立足點,國有企業憑借國有資產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國有大中型企業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強大基礎,國民經濟運行的主干力量,是中國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主力軍,也是安排社會勞動就業的重要渠道。必須堅持有利于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國有經濟競爭力、有利于放大國有資本功能的方針,堅定不移把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
劉世錦先生提出“不再按照所有制劃分企業類型,不再區分國企民企,改為按規模、行業、技術類型等特性劃分企業”,那么國有資產保值增長的變化將怎么呈現?“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的公有制主體地位怎么呈現?尤其讓社會質疑其用心的關鍵,想及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一些人就是利用新舊制度轉換的落差和時差來牟取私利、中飽私囊的。價格雙軌制,肥了多少人?國有企業改制,又肥了多少人?前事不忘,后事之師。要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同防范腐敗同步考慮、同步部署、同步實施,避免出現制度真空,堵塞一切可能出現的腐敗漏洞,保障改革健康順利推進”(習近平《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新華網2014-01-14)“要吸取過去國企改革經驗和教訓,不能在一片改革聲浪中把國有資產變成謀取暴利的機會”(《習近平參加安徽團審議》,中國政府網2014-03-09)。
3. 難道不明白“國有資產投資運營需要國有管理載體”?2003年之前,國有資產統一管理意識較為薄弱,全國國有企業所有者權益增長率基本在10%以下;2004年起,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產生效果,此后15年間的增長率持續在10%以上。另有統計表明,全國國資系統企業2020年末所有者權益達97.02萬億元,“十三五”期間年均增速15%。在“堅持分類改革方向,處理好國企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關系,健全以管資本為主的國資管理體制,發揮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作用,以市場化方式推進國企整合重組,打造一批創新型國有企業。“要完善中國特色國有企業現代公司治理,真正按市場化機制運營,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習近平《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新華網2022-12-15)。如何高質量發揮國有資本投資運營作用,對于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提升國有企業核心競爭力和核心功能、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意義突出。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明確“到2022年基本形成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產業集團公司功能鮮明、分工明確、協同發展的國家出資大格局”,并且以優勢的平臺資源、產業基礎為依托,形成以北京國有資產、南京東南國資為代表的“地區戰略驅動型”、以安徽省投資集團、四川興瀘投資集團為代表的“功能使命驅動型”、以浙江省國有資本、上海國際集團為代表的“金融資本驅動型”、以云南投資控股、陜西投資為代表的“資源稟賦驅動型”、以重慶兩江新區開發投資、上海張江集團為代表的“區域開發驅動型”等發展模式。
三、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基礎,是否將會受到撼動?
1. 難道不明白“國家經濟命脈和國計民生應由國家經營”?1949年9月25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共同綱領》,規定:“凡屬有關國家經濟命脈和足以操縱國計民生的事業,均應由國家統一經營。凡屬國有的資源和企業,均為全體人民的公共財產”。國有經濟是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控制國家經濟命脈,起到經濟發展主導作用。2015年12月29日《關于國有企業功能界定與分類的指導意見》,主業處于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主要承擔重大專項任務的商業類國有企業,要保持國有資本控股地位,支持非國有資本參股。2018年8月28日,國務院國資委官方網站,命脈行業,包括軍工國防科技、電網電力、石油石化、電信、煤炭、民航、航運、金融、文化9個行業;關鍵領域,包括重大裝備制造、汽車、電子信息、建筑、鋼鐵、有色金屬、化工、勘察設計、科技9個領域。
同時,足以操縱國家民生的事業也必須由國家通過國有企業控股經營,自來水、天然氣、通訊、電力、公路、鐵路、民航、城市道路、城市公交等,都是事關國計民生的公共產品,公共產品是不應以盈利為導向的公共事業,必須保持國企控股地位,方能發揮替代并補充政府的部分職能作用,從而在國計民生中起到“穩定器”作用。香港被戲稱為“李家的城”,電話網絡是李嘉誠的和記黃埔,電視、廣播電臺是李澤凱的電訊盈科,超市多一半是李嘉誠的屈臣氏、百佳和惠康,房地產是李嘉誠的長實、香港置地和和記黃埔。港口、電網、煤氣、水務等公司等也很多是李嘉誠的。人們戲稱“李嘉誠感冒,全香港人都得吃藥”,社會主義大陸絕對不能出現資本主義香港的狀況。
2. 難道不明白“中國共產黨執政和國家政權的經濟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管理企業,在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主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占據支配地位,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在我們黨執政和我國社會主義國家政權的經濟基礎中也是起支柱作用的,必須搞好(《習近平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新華網2014-08-18 )。如果沒有長期以來國有企業為我國發展打下的重要物質基礎,如果沒有國有企業取得的重大創新成果和關鍵核心技術,如果沒有國有企業長期承擔大量社會責任,就沒有我國的經濟獨立和國家安全,就沒有人民生活的不斷改善,就沒有社會主義中國在世界東方的巋然屹立。國有企業作為國有經濟的主要載體,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關系公有制主體地位的鞏固,關系我們黨的執政地位和執政能力,關系我國社會主義制度。
但是,“西方國家的一些資產階級政客、經濟學家,他們處心積慮要改變的恰恰是中國的社會主義公有制,是在我們的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的國有經濟。國內一些受西方思想影響嚴重的公知大V、反復攻擊的也是我們的國有企業,尤其是央企”(祁金利《談談所有制問題》,思想火炬2022-04-24)。近期一些人不允許批評民營企業之后,更是對國有企業的攻擊變本加厲。“他們一方面說國有企業效率低,沒有競爭力;一方面指責國企跟民營企業搶業務,搶占了民營企業的空間,要求國企不要跟民營企業競爭,應該去做民營企業做不了的事,要求國有企業從競爭性領域退出,給民營企業發展留出空間”(尹國明《果然對國企攻擊變本加厲,這些人真正的目標暴露了!》, 昆侖策研究院2023-08-08)。在此背景下,劉世錦先生建議“不再按照所有制劃分企業類型,不再區分國企民企”,是何居心?怎能不讓社會和理論界表達強烈質疑并深刻批判?
3. 難道不明白“國企是抵御國際壟斷資本沖擊的中流砥柱”?當前,整個世界動蕩不安、經濟持續低迷,根本的矛盾是國際金融壟斷寡頭與世界各國和人民之間的矛盾。國際金融壟斷資本企圖在全球范圍內實現無障礙的自由流動擴張,以便使自己成為剝削全球人民的嗜血者。別有用心的新自由主義者與國際金融資本遙相呼應,企圖徹底私有化,以達到改旗易幟的黃梁美夢。欺騙人民、欺騙政府,大肆宣揚“如果把國有企業弄掉了,民營企業就可以獲得大發展了”。但是,黨和國家、人民和理論工作者的眼睛都雪亮:“沒有了國有企業,我們國家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就會崩潰,國際壟斷資本就會對我們的民營企業進行碾壓式沖擊。……在市場競爭條件下,國外壟斷資本具有資本的、技術的、市場的、經驗的優勢,我們單個民營企業無法同其抗衡,所以就容易被人家大魚吃小魚,各個擊破,高度組織化的國有企業,能夠發揮協同的系統的力量,抵御國際壟斷資本的沖擊”(祁金利《談談所有制問題》,思想火炬2022-04-24)。
尤其,“在資本主義私有制條件下,生產資料和財富越來越集中到少數金融資本壟斷寡頭和少數金融資本壟斷寡頭利益集團手中。高新技術發展和經濟全球化帶來更大規模的生產社會化與更加集中的資本主義私人占有的矛盾越發激化,表現為一系列危機與局部戰爭的爆發”(王偉光《國際金融壟斷資本主義是壟斷資本主義的最新發展,是新型帝國主義》,《世界社會主義研究》2022-11)。而國際金融寡頭始終企圖掌控中國經濟,以保證“中國生產、美國消費”的吸血機制和體制正常運轉,便千方百計通過國際金融資本掌控中國金融和整個經濟,使中國成為國際金融壟斷資本新的附庸或新的寄生宿主國。要取得抵御國際壟斷資本沖擊的勝利,必須發揮國有企業在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中的中堅作用,發揮國有企業協同帶領民營企業共同抵御國際壟斷資本沖擊的中流砥柱作用。任何“把國有企業弄掉”的企圖都是癡心妄想!!黃梁美夢!!
中國人民將謹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教誨:“如果把國有企業搞小了、搞垮了、搞沒了,公有制主體地位、國有經濟主導作用還怎么堅持?工人階級領導地位還怎么堅持?共同富裕還怎么實現?我們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還怎么鞏固?我們一定要想清楚,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要想清楚,國有企業廣大黨員、干部、職工要想清楚,不能稀里糊涂跟著喊口號,更不能中別人的圈套!”中國人民絕對不會中任何人的圈套,更絕不會中“以反對馬克思主義、反對社會主義、反對共產主義”走上歷史舞臺、顛覆前蘇聯、造成東歐劇變、摧毀英國智利等優秀國家”的新自由主義圈套!!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