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二卷開頭:
資本的循環過程[注:采自第Ⅱ稿。]經過三個階段;根據第一卷的敘述,這些階段形成如下的序列:
第一階段:資本家作為買者出現于商品市場和勞動市場;他的貨幣轉化為商品,或者說,完成G—W這個流通行為。
第二階段:資本家用購買的商品從事生產消費。他作為資本主義商品生產者進行活動;他的資本完成生產過程。結果產生了一種商品,這種商品的價值大于它的生產要素的價值。
第三階段:資本家作為賣者回到市場;他的商品轉化為貨幣,或者說,完成W—G這個流通行為。
因此,貨幣資本循環的公式是:G—W…P…W′—G′。在這個公式中,虛線表示流通過程的中斷,W′和G′表示由剩余價值增大了的W和G。
在第一卷中,我們只是在為理解第二階段即資本的生產過程所必要的范圍內,對第一階段和第三階段進行過研究。因此,資本在不同階段所具有的不同形式,它在反復循環中時而采取時而拋棄的不同形式,在那里沒有加以考慮。現在它們就成為我們研究的直接對象了。
為了純粹地理解這些形式,首先要把一切同形式變換和形式形成本身無關的因素撇開。因此,這里不但假定商品是按照它們的價值出售的,而且假定這種出售是在不變的情況下進行的。所以,也把在循環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價值變動撇開不說。
注意馬克思這里重視的是形式,形式就是規律。也就是與規律無關的東西都撇開。對于真理的認識必然也是對于形式的認識。當人們還沒有認識到形式,或者說沒有發現形式的時候,那么就沒有發現規律,沒有發現真理。有些形式并不是人們喜歡的,但是卻不能說其是沒有內容的,只能說這種形式下的內容是人們不喜歡的,比如大家討厭的所謂的形式主義就是這樣。因此,對于形式的認識絕不是無關緊要的,寧可說這就是認識的目的。
對于社會而言,一種新的形式出現,就意味著是一種新的社會規律出現,就是一種新的社會的內容——表現為這種規律下的內容出現了。因此,不要否定形式的作用。比如人們不再走親戚,那么親戚的關系就不存在了,甚至說親戚這種范疇就不存在了。所有的數學規律都是形式,用字母,數字等符號表示的形式,而這些形式是對現實的自然的內容的運動的提煉。
——需要特別注釋說明的是,黑格爾在《小邏輯》第三篇概念論162小節說明 的部分的最后一個自然段,即賀麟版331頁,說了一段這樣的話:“現實的事物之所以為真,只是憑借這些形式,通過這些形式,而且在這些形式之內才是真的。”因此,馬克思《資本論》第二卷對資本運動形式的探討,就是對資本本質的探討,對資本的運動的真實面目的探討,是對資本的科學探討。
從形式即真理這個角度來說,《資本論》第二卷反倒是馬克思對政治經濟學研究的最后的總結,這個第二卷才是整個資本論的最后的總結部分。因此資本論是寫完了的,而不是沒有寫完。如果順著第三卷的內容,那么似乎是沒有寫完的。因為在1857——1858手稿中的很多內容馬克思確實還沒有顧及到。比如世界市場,經濟危機的的部分等等。但是反過來如果我們從形式即真理的角度,那么,第二卷的內容已經從形式上對資本的運動進行了最高級的概括,那么馬克思在筆記中沒有涉及到的部分就顯得不重要了,因為這些內容其實也依然是在資本的運動中,只是作為資本的特殊的運動形式,范疇,馬克思還沒有顧得上而已。需要補充的是,馬克思曾經寫過關于對自由貿易方面的論文,所以,資本論中沒有涉及到的世界市場部分,其實馬克思是涉及的。
而且就一般來說,總結的部分也是最為抽象的部分,最為簡練的部分,最為形式化的部分,因為這里要提煉出規律來。而這正是資本論第二卷的內容。而且從寫作的時間看,資本論第二卷也是最后寫完的,是在第三卷手稿寫完之后寫完的。因此,資本論第二卷的內容自然就包含了馬克思對整個資本運動的基本規律的總結。這,怎么能說馬克思的資本論沒有寫完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