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陳先達和楊耕所遍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為范本,其中表達的并非是馬克思哲學。首先說哲學是把握世界的一種方式,但這個定義缺乏對哲學的深刻解析,缺乏對既有的反思。哲學最早起源于對物質自然外界的認知,隨著人類勞動創造的提升,對感性的歸納總結形成抽象和折辯。折辯意味著反思,對既有事物的再認識,對既有概念的再規定。哲學需要對外界的認知,對人和社會的認知,更需要具有懷疑和反思的精神。從當代發展的角度看,缺乏反思的定義,就不能成為哲學。再缺乏邏輯,就成為普通需要記憶的知識。馬克思哲學的邏輯,就是人類歷史存在的事實,是全世界范圍內的事實,而不是局域的,或者以西歐的歷史來定義。
這本教材好的地方,就是區分了科學與哲學的范疇,但由于編篡者缺乏對當代科學的知識,缺乏對當代科學前沿的關注,不能對科學把握世界有確切的了解。由于對馬克思哲學的起源沒有認真解析,把兩種把握世界的方式混淆了。馬克思是人化自然觀,世界是人的感性勞動實踐對象,也是人類的精神對象。人在這兩方面接觸的對象才是實在的物質世界。而教材卻從抽象方面去定義世界,世界統一于物質性。但是這種看法,是以人的思維做工具,把人的思維外化成世界,本身存在悖論。這種人類的‘主觀’通過對物質的定義,轉換成客體的客觀。這種抽象定義、設定本身就是唯心主義的方式,與黑格爾的抽象精神是一路,本質上是同一類問題的兩種反映。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對黑格爾辯證法和一切哲學的批判】一章中從多方面說明這種思維外化,對感性對象的設定是主觀的臆想。
以歷史過程看,自打哲學出現,哲學家們不斷對世界給予各種屬性,中國有金木水火土,外國中世紀以前大抵如此。隨著西歐科學的進步,這些定義和屬性相形見絀。16世紀,科學開始與哲學分離,對物質自然世界屬性的把握,無論從外延的廣闊度和內涵的深度,哲學遠不如科學。哲學為什么要強裝內行,做自己不善于干的事情呢?這是未脫離形而上學的古典規定,把哲學定位在一切學科王座位置上。馬克思一生沒有對物質自然下過抽象的定義,他只是告訴我們,感性對象和感性活動接觸的物質自然才是實在的世界,即人化自然觀、人化世界。他知道哲學家對物質自然做設定、定義都不會是確切的,只能是主觀的臆想。
這部教材以抽象的方式對世界定義,與科學爭鋒,倒退成古典唯物主義,追究世界的抽象屬性。與舊哲學的形而上學有共同性,其主體和本體論必然與舊唯物主義有共同性。思維外化、設定世界,本質是唯心主義,其派生出來的結論就有了抽象推演的特征。馬克思論述人與動物都源于自然,人是自然一部分。這是與舊唯物主義的連接點和共同基礎,此后馬克思考察人與動物存在活動的區別:勞動創造自己的物質生活。也可以說用‘物質生產’來區分開動物,區分開人的存在活動與一般物質活動。編篡者在他們的哲學論文里都有這種認知,教材卻不遵從他們的思想,不遵從馬克思哲學發生歷史。難道吃飯哲學使得他們如此嗎?哲學家要是沒有了反思精神、沒了風骨,一切社會學都趨于虛偽。該教材沒有說明馬克思新唯物論和舊唯物論區別。從主體和本體論上判別,綴上一個主客觀辯證法,依然不是馬克思哲學。
馬克思哲學以勞動者論說人類為哲學主體,以創造物質為存在活動,說明創造由物質和思維兩方面交織活動組成。這是對唯心論的主體‘人類’的進一步發展,人不再是只有思維意識抽象概念的人。從本體論上說,存在運動不再是抽象的一般物質運動,把舊唯物主義的物質本體論轉換成人的物質生產、勞動創造。具體來說就是從勞動者出發,說明物質生產由人的物質力和思維意識合成。由這兩方面形成的創造才是人類歷史的推動力,即辯證法由人的這兩方面構成。黑格爾把世界作為思維意識的衍生物,倒過來說人的思維意識是物質自然的衍生物。這種說法遮蔽了人類勞動創造活動,本體論上與舊唯物主義相同。這才是主客體辯證法的問題,不能確切說明思維的來源,似乎人們原初就有認知世界的本事。唯物論在人類歷史認知上變成唯心論,楊耕教授以‘踏板’命名這種認知。不能區分新舊唯物論,也就解釋不清自然唯物論者如何成為歷史唯心論、主客觀辯證法如何成為歷史唯心論的法寶。
該教材未遵從馬克思人化世界觀即勞動創造世界,從工人勞動入手,而是從抽象的實踐和抽象的世界定義入手。一方面這樣的抽象與黑格爾的實踐類同,認識論也就一樣了。一方面從抽象世界入手,與舊唯物主義的主體和本體論相同。沒有揭示出馬克思哲學對舊哲學—追究世界終極本質的形而上學的超越,對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超越。近代哲學的唯物論和唯心論,沒有能說明思維與人類存在活動關系,都認為人的認知是原始的。他們的區別只是選擇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按發生歷史,思維顯然在后。但這種區分是形而上學的分法,不是馬克思的說明。這種形而上學遮蔽了人類勞動創造歷史,遮蔽了人類特殊的存在活動。恩格斯注意到與唯心主義的區別,但是沒有深刻解析唯物主義的問題,勞動創造方面強調的不夠,思維與勞動創造的連接沒有深入下去。他遵從的是達爾文路線,從形體外觀方面談得較多。比如直立行走對人的視野影響,手的運用對大腦的影響。一句話從自然科學角度,現在還無法解析清人類思維的復雜性,強做歷史主導解析,基本上走向唯心主義歷史觀。楊耕教授做出了貢獻,但是沒有體現在教材里。
馬克思在《1844年手稿》里總結出人的創造本質來源于人的物質和思維活動本質。在《形態》里把人的二重本質分離作為根本分工,這種分工是私有制的前提,私人占有勞動者的產品只是結果。從動態到靜態說明了私有制根基。如果從思維與存在何為第一性思路去談,異化勞動無從談起,對資本主義制度、經濟學和現實的批判就無法展開。在我們今天看來,就無法總結社會主義實踐的挫折。蘇聯領導層的蛻化,從管理者與勞動者分離開始,如同原始社會垮臺一樣,從物質勞動與思維活動分離開始。他們分裂了勞動者的二重本質,如同中國傳說中的大禹變成他兒子,私有的祖宗啟。安泰是希臘神話中力大無窮的英雄,離開大地母親只是一個巨嬰。蘇聯垮臺,勞動者吝嗇,沒有一滴眼淚。管理者和勞動者太遠了,物質勞動與精神勞動分離的太久,勞動者與管理者沒有感情。蛻化不過是人本質分裂的外在表現,偶然說明不了歷史,深刻因素來自管理與勞動壁壘。社會主義人本質分裂是勞動者的異化,也是革命先鋒隊之蛻化,安泰走向死亡的初始。
我不贊同把馬克思哲學的存在論說成是實踐唯物主義。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與創造關聯的活動叫實踐,與之無關甚至反創造壓抑創造的也叫實踐。共產主義運動叫實踐唯物主義,資本主義運動更是地道的實踐唯物主義。實踐是個中性詞,只是表明人的活動,沒有價值標尺。馬克思哲學從工人勞動開始,具有強烈的主體觀,與創造關聯的價值觀、正義感。馬克思哲學著重解析勞動異化問題,并非一切社會生活。另一點,無主體無存在活動特征的實踐是抽象概念,與馬克思哲學把具體現實作為對象特征風馬牛不相及。這部教材有一些變動,但整個框架與蘇聯傳統一樣,新鮮的局部觀點也悶死在過去思路里。
辯證法的形式和具體規定是需要講得,但是以主客辯證法,第一性與第二性關系講起,那是對馬克思哲學的顛覆。如何調整到人的物質力和思維差異與交織方面,才是馬克思辯證法的初衷。就像安啟念教授所說:教材辯證法論述現實,廢話千言離題萬里,不著邊際。我硬著頭皮翻看了多次,這部教材把馬克思哲學的初始和重要內容當成了邊角料,放在教材最后,三言兩語敷衍了事。比如最后七八九十章,其中第九章取自‘典型論述’。對照《形態》費爾巴哈章的第三節,缺乏對社會主導意識形態的解析,大多數人不了解馬克思有關的解析。占統治地位的階級意識,是中國秦以后歷史輪回的主要因素,這是用生產力、主客觀辯證法無法解釋的。沒有思維自覺的勞動者創造了社會存繼的物質基礎,但主導不了社會變遷,只能被過去的意識形態牽著鼻子走。朱元璋奪取政權后如此,太平天國占了半壁江山也是如此。過去注重了政治經濟形態的勞動階級,沒有考察到他們的思維自覺性。他們超越不了既往存在的社會制度,其它階級和民族也是在舊意識形態染缸里輪回。
對照網上的哲學文章,大部分照本宣科,講不出可借鑒的新意,也就無從說到啟迪。原因就是傳統、教材問題,不是交給人們反思能力和規范的邏輯,而是教條;是舊唯物主義的思維—形而上學,追求終結本質,何者為第一性。結果讓補課論者找到了物質、物質生產力決定論的依據。至于這生產力怎樣形成的就不講了,或者只講與科學的關系。無論是科學還是具體的科技創造,還是生產中的發明,都是與思維的自由為前提,與人的解放為前提。
割裂人本質,一個集體、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就不會有連續長期的創造力。蘇聯從1936年憲法規定,主要任務就是發展生產力,50多年后走向了反面,現在也沒恢復其生產力最高狀態。社會主義挫折就是勞動者二元本質分裂問題,管理與勞動壁壘問題,人的解放問題。革命先鋒隊如果只著重生產力,脫離了勞動與勞動者,下場必然是安泰的結局。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