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段時間“孔乙己文學”火了,我原以為這股風很快就過去了,沒想到越來越引起大眾的共鳴,以至于官媒都下場論戰。
為何會出現這種社會現象,讓人不得不思考。
孔乙己是什么人呢?
魯迅先生小說里是這樣寫的:
“聽人家背地里談論,孔乙己原來也讀過書,但終于沒有進學,又不會營生,于是愈過愈窮,弄到將要討飯了。幸而寫得一筆好字,便替人抄書,換一碗飯吃??上钟幸粯訅钠?,便是好吃懶做。坐不到幾天,便連人和書籍紙張筆硯,一齊失蹤。如是幾次,叫他抄書的人也沒有了。”
進學是考中秀才的意思,孔乙己沒有進學,說明沒有考中科舉最低層級的秀才。
不會營生,說明孔乙己埋首故紙堆,和社會是完全脫節的。
好吃懶做,偷筆墨紙硯,說明孔乙己不安心本職工作,經常帶薪摸魚,薅老板的羊毛。
總而言之,孔乙己是個讀書成績不行,又沒有清晰的自我認知,深陷“修齊治平”的幻想,不愿腳踏實地工作生活的窮酸知識分子。
這樣的人,恐怕在任何時代,都不會有成就的。
實事求是的說,當代青年不是讀書成績不行,不是沒有清晰的自我認知,不是不愿意腳踏實地的工作。
所以在現實層面,當代青年和孔乙己,其實是兩碼事。
2
孔乙己的命運除了自己作以外,和科舉制度有極大關系。
自從隋唐以來,科舉制便成為底層知識分子進入統治階級的渠道,一旦考取功名,權力、地位、豪宅、美女都唾手可得。
對于底層知識分子來說,讀書科舉相當于在頭頂掛了一根胡蘿卜,讓每個人都感覺有機會,不惜放棄一切俗事投身科舉,皓首窮經。
唐太宗李世民說“天下英雄入我彀中”,乾隆說科舉的功能是牢籠志士,無非是這個意思。
雖然真正通過科舉得到胡蘿卜的人少之又少,但凡是參與過科舉的人,幾乎都會產生一個念頭——“我可是要做老爺的人。”
就像和富家公子談過戀愛的女孩,就以為自己屬于那個階層一樣,孔乙己這種參加過科舉的人,也會在潛意識里認為,“我本應該屬于那個階層。”
不甘卻無可奈何,這才是孔乙己脫不下的長衫。
而自從八十年代起,一代又一代學子在“知識改變命運”的口號下成長起來,付出十幾年的努力,畢業卻發現工作機會急劇減少,薪資待遇差強人意,別說知識改變命運了,知識連安穩生活都給不了。
這就導致成本和收獲完全不匹配。
當初大清說,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結果孔乙己努力學了,沒學成,把自己吊在半空中,進不能進退不能退。
當初全社會都在說知識改變命運,一代又一代學子們努力學知識,到頭來命運沒有改變,還把自己吊在半空中。
目的和結果的強烈落差,不甘卻無可奈何,應該就是當代青年自嘲為孔乙己,并把孔乙己當作情感寄托的原因。
而這種落差的背后,是當代青年對工作環境的不滿,對財富分配方式的不滿,對未來不確定性的焦慮。
魯迅先生寫孔乙己,目的不是批判孔乙己這個人,反而全文都對孔乙己抱有極大的同情,他是通過寫孔乙己的悲慘遭遇,批判那個摧殘孔乙己的封建社會。
那么針對現在的“孔乙己文學”,我們也不應該批判自嘲為孔乙己的當代青年,而是要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這股思潮的?
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當代的丁舉人。
孔乙己的本性并不壞,魯迅先生在文中說——
“他在我們店里,品行卻比別人都好,就是從不拖欠。雖然間或沒有現錢,暫時記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還清,從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
孔乙己窮困潦倒,但從不拖欠酒錢,無非就是喜歡偷書而已,這其實也算不了什么大錯誤。
然而就是這么個小問題,就被丁舉人揪住不放,活生生打折了腿,只能坐著蒲團,用手挪動身體,到咸亨酒店里喝酒。
從此以后,酒店里的人再也沒有見過他,“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
丁舉人沒有直接殺了孔乙己,孔乙己卻因丁舉人而死。
那現實的丁舉人是誰?是江西的周公子們,是鼓吹加班又不給待遇的用工單位,是不能落實勞動法的工作環境。
這些“丁舉人”們,打折了當代青年的一條腿。
其二就是生產力的問題。
我去年在《以后的日子會越來越難》里寫過,說第三次工業革命已經消化完畢,上一個經濟周期過去,下一個經濟周期尚未到來,現在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
沒有新技術,就沒有新的產業鏈,也就不能吸納大量的就業人口,再加上現在產業升級尚未完成,舊的產業鏈已經飽和,無論國際還是國內,都在爭搶最后的殘羹剩飯。
這樣的現實條件,決定了讀書求學很難改變命運。
孔乙己文學就是這一歷史階段的產物,如果不清理丁舉人們,沒有新技術和新產業鏈,以后類似的事情還會出現更多。
3
孔乙己文學的背后,還有一些關于人性的東西。
每個人都是希望越來越好的,這幾乎是刻在人類基因里的永恒追求。
戰爭年代,人們希望有一個安穩的生存環境,能活下去就謝天謝地了。等擊敗國軍消滅土匪,人們又希望有一塊土地,有一碗飯吃。
重新分配土地了,有飯吃了,人們都喜氣洋洋,然而再過二十年,抱怨聲又出來了——
“一年才能吃一頓肉,做一身衣服,日子太苦了。”
日子苦不苦是相對而言的。和現在比起來,七十年代確實苦的沒邊了,但和三四十年代比起來,七十年代絕對是幸福的。
可人是希望越來越好的,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
在這樣的民意訴求下,改革開放啟動了,隨后開始了近四十年的高速增長,雖然貧富差距拉大了,可從整體上來看,人們都比前代人富裕了。
歷史走到這個階段,問題又來了——
有的人希望永遠富裕下去,有的人希望繼續高速增長,有的人想要參與公共事務。
我記得有個高校教授說過一句話:“我們是人,不是豬啊,不是吃飽就滿足了,我們有精神追求。”
仔細想想,這句話很有代表性。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
“孔乙己文學”表達的對工作、收入、公平、未來的不滿和焦慮,從某種程度上說,就是在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之后,對個人和社會的新追求。
將來我們完成了產業升級,等來了新技術和新產業鏈,才能和歷代前輩一樣,滿足人們對“越來越好”的新追求。
但是事情遠沒有結束。
消滅產生孔乙己文學的社會環境之后,億萬勞動人民會提出什么樣的物質追求,如今和孔乙己共鳴的青年,又會提出什么樣的精神追求?他們在新環境中的新追求,又該如何解決?
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烏有之鄉網站特別附錄:
烏有之鄉網站募捐公告
(2023年3月)
親愛的讀者、作者、紅友們:
到今年九月,烏有之鄉將迎來建立二十周年的時間節點,期待那時我們能共同慶祝紀念。近二十年來,烏有之鄉在反對帝國主義(美西方帝國主義、霸權主義)、反對歷史虛無主義(詆毀否定毛主席和毛澤東思想及革命英烈,否定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歷史道路和成就)、反對新自由主義(鼓吹市場化、私有化、買辦化、資本全球化)、反對修正主義(閹割歪曲抹黑淡化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宣傳捍衛毛澤東思想、捍衛共產黨的領導、捍衛社會主義制度、捍衛工農兵勞動人民利益、捍衛人民共和國的國家安全的意識形態斗爭中,烏有之鄉大力弘揚毛澤東思想偉大旗幟,堅持站在黨和人民的立場積極戰斗,走過了曲折復雜的艱難歷程,為下崗工人、失地農民、被欠薪民工、碼農等深受剝削和壓迫的勞動人民積極發聲,使得一些愛學習肯思考的勞動群眾及其優秀子弟從思想上政治上逐步清醒覺悟起來,讓一些積極向上的進步青年找到了人生方向,聯絡了曾經跟隨毛主席參加兩場革命的革命前輩及其優秀兒女、在毛主席生前身后都始終如一保衛毛主席捍衛毛主席忠于毛主席的紅色衛士、參加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工農兵學干且頂著逆流繼續堅持社會主義的先進分子、在后毛時代先后覺醒的中青年朋友、在國際共運陷入低潮時期仍然真心信仰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知識分子群體,成為社會輿論場上一個重要的紅色陣地。并且,從這里先后走出了一批一批的紅色戰友,開辟了新的戰線,發展了新的陣地,創建了數家新網站和一批自媒體賬戶,豐富和開拓了紅色陣營,為21世紀中國紅色大潮的發展做出了歷史的貢獻。
近幾年來,時局維艱。大疫影響,盡人皆知。妖魔鬼怪,暗中作祟。如今,我們迫不得已向大家提出不情之請。因為網站處境十分艱難,經費缺口壓力很大,現向廣大熱心紅友進行募捐,懇望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幫助,以期能夠緩解壓力,度過艱難時期。
有人勸我們放棄陣地,不要再辦下去了,我們認為這是不合適的。再難,也要堅守!我們的信念來自于對毛澤東思想的信仰,來自于對勞動人民的熱愛。上甘嶺陣地上的志愿軍戰士,是我們的榜樣。我們可以因戰斗而犧牲,但是絕不可以因困難而放棄。
當年捍衛國有資產抵制私有化的通鋼工人階級的優秀代表吳敬堂師傅和革命前輩鄧力群、魏巍、馬賓、張全景、衛建林、李際均、李成瑞、林伯野、陶魯笳、秦仲達、楊德明、武光、孫永仁、劉實、韓西雅、李新中及人民知識分子吳易風、周新城、錢昌明、艾躍進、曹征路……他們留下的遺愿和囑托,我們永遠銘記在心,始終站在最大多數勞動人民的一面,宣傳捍衛毛澤東思想,繼續革命,永不投降。
我們珍惜每一分力量,信任和支援將激勵我們更好地堅持前行,盡力做出新的貢獻。
接收捐款的賬戶:
?。?)烏有之鄉網站微信號:wyzxwk101;
(2)烏有之鄉網站站長范景剛微信號:F13910426398.(也可以直接用手機號搜索)
?。?)支付寶賬號:13910426398
?。?)中國工商銀行卡(帳)號:6215 5902 0001 1314 820.(戶主姓名:范二軍)
每筆捐款都請留言備注捐款人姓名和聯系電話,以便我們在可能的時候聯系回饋。
感謝大家一路走來所給以的熱愛、信任和支持!
烏有之鄉網站(WYZXWK.COM)
站長:范景剛(13910426398)
2023年2月27日星期一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