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的時代要求
王真
·
2011-11-22
·
來源:解放軍報
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的時代要求
王真
《環球視野globalview.cn》第413期
摘自2011年11月8日《解放軍報》
文化安全歷來是主權國家的重大問題,在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重要因素的歷史大趨勢中,文化安全更是成為國際視野中的一個聚焦點。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作出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戰略部署,指明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維護國家文化安全任務更加艱巨,要求在推進文化改革發展中切實維護國家文化安全。這一重要論述既是科學判斷,也是風險預警,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注入了清醒而睿智的思維理念。
國家文化安全:一個時代性的緊迫課題
國家文化安全,指一國的文化生存系統安全運行和持續發展狀態及文化利益處于不受威脅的狀態,包括國家文化政治安全、文化信息安全、公共文化安全等,首要的是文化政治安全,其中又以意識形態安全為最。意識形態作為觀念形態上層建筑,反映一定經濟和社會關系的階級或階層的根本利益,是國家利益的重要構成。胡錦濤同志曾指出,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經濟工作搞不好要出大問題,意識形態工作搞不好也要出大問題。這一重要論斷既闡明了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性,也點明了國家文化安全的要害所在。我國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是在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的復雜背景下進行的,國家文化安全尤其是意識形態安全問題無疑是一個具有時代性的緊迫課題。
高度重視網絡化使意識形態挑戰性明顯加強的問題。作為人們精神生活的新空間、信息傳播的新渠道,互聯網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深刻地改變著社會的生產方式以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而受其影響尤為顯著的一個領域就是意識形態。網絡化是以知識經濟為基礎的高技術化。意識形態作為觀念形態的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發生直接關系,而在網絡化時代條件下,將會受到科學技術日益重要的影響??茖W技術作為一種社會存在和實力因素,影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意識形態斗爭的格局。資本主義在這方面占有較大優勢,并憑借于此向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發起挑戰,其力度和廣度要大大超過以往。加強網絡陣地建設特別是網絡管理非常緊迫,這是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任務。
高度重視發展文化產業所帶來的意識形態安全問題。文化產業作為文化與經濟相結合的業態,具有雙向流動的特點,我國出口文化產品,同時也要進口文化產品。文化產業以創意為源頭,如何創意卻不是一個純技術問題,而往往融入了帶有意識形態附加值的文化理念。從西方國家輸入的文化產品,其意識形態“因子”就潛伏于文化產品之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西方社會學家戴維•巴特勒把這種現象喻為“注射模式”,認為媒介信息就像皮下注射器一樣輕松地刺入人們的皮膚,個人并無抵抗力。我國文化產業領域逐步放開,國外特別是西方發達國家圖書、影視、音像等文化產品大量進口到我國,“皮下注射”現象會成為一種常態。而我國的文化產業起步較晚,競爭力相對較弱,而由弱勢轉為均勢以至強勢還有待時日,這就不可避免地影響到我國文化安全,維護我國文化安全將是一項戰略性任務。
高度重視“非意識形態化”掩飾之下的意識形態滲透問題。西方意識形態在其滲透過程中,往往采取所謂淡化意識形態的手法。西方學術界曾提出一種“非意識形態化”的理論,認為意識形態作為提出和解決問題的手段,不再適應科技革命時代社會所面臨的任務和性質,并由此進一步提出所謂“意識形態終結論”,其實質是反對馬克思主義在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實際上,西方國家對我進行西化、分化的圖謀一天也沒有停止過。六中全會《決定》指出,要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主導權,掌握文化改革發展領導權。強調“兩權”體現了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高度重視,要求各級黨組織善于駕馭意識形態領域復雜局面,在抵御西方意識形態滲透中加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陣地建設。
增強文化軟實力:維護國家文化安全之關鍵
軟實力主要表現為政治力、文化力、外交力等,而文化力中的核心價值體系則是最為重要的軟實力,因為它更為集中而有力地展現出人類所特有的這種精神形態的整合、凝聚和指向功能。我們必須按照六中全會《決定》的要求,加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不斷增強我國文化軟實力。
強化文化安全觀念。在全球化條件下,文化作為軟實力的戰略意義日益凸顯,文化已經成為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胡錦濤同志指出:“要著眼于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形成與我國國際地位相對稱的文化軟實力,提高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边@就指明了基于對當今世界大勢科學判斷基礎之上的中國文化走向。強化文化安全觀念,就要增強文化安全的危機意識。要看到,由于西方意識形態的強力傳播及其科學技術的支撐,這種局面不會在短期內改變,西方國家會把對我分化、西化圖謀作為一項長期戰略推行下去。我國作為社會主義發展中大國,在世界社會主義處于低潮情況下高舉社會主義旗幟,必然會受到國際敵對勢力的意識形態“圍剿”,這是對我國文化安全最主要的戰略性威脅。思之所以危則安,文化安全正是從文化危機轉化而來。意識到安中有危,這正是提升文化軟實力的起點。強化文化安全觀念,還要增強加快文化發展的意識。要自覺把文化繁榮發展作為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第一要務的重要內容,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個基本要求,進一步推動文化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為維護國家文化安全奠定堅實基礎。
牢牢鑄就興國之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統治階級的思想在每一時代都是占統治地位的思想。凡一個國家、一種社會,必有其主導價值觀。在我國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儒家的“三綱五常”是其主導價值觀,這里面充斥著禁錮人們的封建禮教和精神枷鎖。資產階級倡導“自由、平等、博愛”,這在反對中世紀扼殺人性的封建神學中起到積極作用,但隨著資產階級上升為統治階級,其主導價值觀愈來愈趨向利己主義的“個人奮斗”,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隨之成為資本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更重要的構成。我們現在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其科學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決定必然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只有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牢鑄這一興國之魂,才能統一思想、凝心聚力,夯實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礎,從而維護國家文化安全,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提高文化傳播能力。一個國家文化的影響力,不僅取決于其內容是否具有獨特魅力,而且取決于是否具有先進的傳播手段和強大的傳播能力,文化傳播能力已經成為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決定性因素。要牢牢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把提升主流媒體影響力作為提高文化傳播能力的戰略重點,做大做強主流新聞媒體,形成與我國國際地位相稱的輿論力量。要乘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東風,進一步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在全球范圍內弘揚中華文化,尤其要加強中國學術文化的輸出,避免中西學術文化在輸入和輸出上的落差。開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對外文化交流,廣泛參與世界文明對話,促進文化相互借鑒,增強中華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響力。
軍事文化使命: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的時代擔當
先進軍事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代中國,我軍先進軍事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支柱,它不僅要在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中大力發展自身,而且擔當著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的神圣使命。
維護國家文化安全關系黨執政安全,而黨執政安全是包括文化安全在內的國家綜合安全之本。我軍肩負為黨鞏固執政地位提供重要力量保證的神圣使命,忠誠于黨是我軍永遠不變的軍魂。發展先進軍事文化,其首要之義就是強化軍魂意識,打牢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原則和制度的思想根基。從文化視角看,軍魂意識賦予中國傳統文化中崇德重義、精忠報國的價值追求以馬克思主義的新解,反映了中國特色先進軍事文化的本質要求,提升了黨對軍隊領導原則和制度的文化意境,使其既深植于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又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大力發展先進軍事文化,有助于軍魂意識的拓展和深化,賦予其以強烈的使命意識,增強廣大官兵對黨對軍隊絕對領導原則和制度的價值認同,進而把這種認同轉化為更加自覺的行為。從這個意義上說,發展先進軍事文化的一條重要因果之鏈,就是以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為基點,以牢鑄軍魂意識而筑牢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的思想屏障。
文化環境是由人們的物質生活環境和精神生活環境構成的統一體。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形成多元社會結構,造成了文化環境的復雜性,從各方面影響人們的文化行為,即使在同一文化環境內部,其社會成員在總體趨向一致的情況下,也會表現出文化行為的多樣性,社會價值整合的難度空前加大,某些消極的社會價值意識會產生對社會主導價值觀的離散力,形成對國家文化安全不利的環境因素。我軍是威武之師、文明之師,歷來是出英雄、出模范的地方,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始終走在全社會前列,是社會主義新道德、新風尚的積極傳播者和模范踐行者。同時,我軍還具有較之于其他社會群體所特有的政治優勢,具有宣傳隊和工作隊的優良傳統,善于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中更好地宣傳群眾、組織群眾,增強全社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動文化改革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為我軍提供了展示文明之師的載體,我軍也將以此為契機,不斷加強先進軍事文化建設,為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和維護國家文化安全貢獻力量。
(《環球視野globalview.cn》第413期,摘自2011年11月8日《解放軍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55fe3e0102dybz.html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wuhe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