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我國學界一直把唯物史觀概念與歷史唯物主義概念混淆并用:幾乎所有的哲學辭典或哲學教科書都無例外地宣稱:“唯物史觀即歷史唯物主義”或“歷史唯物主義即唯物史觀”。但事實上,無論是提出的時間、背景、初衷、內涵還是實際的運用,二者都不盡相同,因而有必要做一定的分辨。
一、唯物史觀與歷史唯物主義概念的提出及其歷史沿革
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最先系統地表述了唯物史觀的基本思想,但未直接提出唯物史觀概念,他們只是說“這種歷史觀與唯心主義歷史觀不同”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92頁)。按照通常理解,這種歷史觀!當然就是指唯物主義歷史觀,簡稱唯物史觀。此后馬克思,更多的是恩格斯,在許多場合下都一直沿用唯物主義歷史觀概念。在1859年的《卡爾·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一分冊>》中,恩格斯直接說德國無產階級的政治經濟學 “是建立在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基礎上的”。(《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第38頁)在1870年《德國農民戰爭》第二版序言中,恩格斯聲明:“這個唯一唯物主義的歷史觀不是由我,而是由馬克思發現的”。(同上,第623頁)1877年恩格斯在《反杜林論》引論中說:“一種唯物主義的歷史觀被提出來了,用人們的存在說明他們的意識,……”(《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365頁)1888年恩格斯還在致考茨基的信中說:“摩爾根在他自己的研究領域內獨立地重新發現了馬克思的唯物主義的歷史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661頁)可是到了1890年,恩格斯在致康·施米特的信中突然提出歷史唯物主義的術語,用來批評當時的德國青年不熱心于艱苦的研究工作,而只是把歷史唯物主義當作套語來掩飾自己歷史知識的貧乏。(參見同上,第692頁)接著,恩格斯在1892年的《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英文版導言中,再次提出歷史唯物主義概念,希望不可知論者和英國的庸人不要對這個名詞過分感到吃驚。(參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698、704頁)不過在該書正文中,恩格斯還是把唯物主義歷史觀與剩余價值學說稱為馬克思的兩大發現。(同上,第740頁)1893年,恩格斯在致友人的信中又探討了“歷史唯物主義的起源”問題。(參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721頁)
從上述唯物史觀和歷史唯物主義概念提出的過程可以看出,在接近半個世紀的時間內,恩格斯與馬克思一樣只是用唯物主義歷史觀概念,而沒有用歷史唯物主義概念。恩格斯直到晚年才開始啟用歷史唯物主義概念。在他的心目中,唯物史觀與歷史唯物主義確實是同義語,所以他才在《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的序言和正文中,同時使用唯物主義歷史觀和歷史唯物主義概念。不僅如此恩格斯在提出歷史唯物主義之后,仍然繼續沿用唯物史觀的稱呼。1894年,他在致瓦·博爾吉烏斯的信中說“馬克思發現了唯物史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733頁)這樣,到了19世紀末,唯物史觀與歷史唯物主義的用法被融合在一起,并廣泛地傳播開來,拉布里奧拉、普列漢諾夫等一大批20世紀之交的馬克思主義者都普遍使用歷史唯物主義概念。直到列寧,才把歷史唯物主義與唯物史觀分開,賦予歷史唯物主義以新的內涵:“把唯物主義對自然界的認識推廣到對人類社會的認識”。(《列寧選集》第3卷,第443頁)斯大林則給歷史唯物主義下了一個廣泛流行的定義:“歷史唯物主義是把辯證唯物主義的原理推廣去研究社會生活,……應用于研究社會歷史。”(《斯大林選集》下卷,第424頁)從此,歷史唯物主義就轉而與辯證唯物主義有機地連接在一起,構成馬克思主義或無產階級的完整的世界觀。由于斯大林的《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小冊子的巨大影響,歷史唯物主義的地位逐漸凸顯:除了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等特定領域中還出現唯物史觀的表述外,在一般場合中歷史唯物主義已經有取代唯物史觀的趨勢了。
二、唯物史觀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區別
從學術研究的角度看,這兩個概念并非完全等同,而是有各自獨特的內涵,所以不加區分、混淆使用是對歷史和文獻的背離。
首先,唯物史觀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內容指向不同。
唯物史觀的底蘊是歷史觀,是與唯心主義相對立的唯物主義的歷史理念。按其本意來說,唯物史觀并非一般意義上的哲學,它只是遵循唯物主義哲學的基本原則觀察和理解歷史的結果。恩格斯說:“這種歷史觀結束了歷史領域內的哲學,正如辯證的自然觀使一切自然哲學都成為不必要的和不可能的一樣。”(《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257頁)唯物史觀不是哲學思辨,它應當歸結為“描述人們實踐活動和實際發展過程的真正的實證科學”(《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73頁)。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列寧稱唯物史觀為唯一“科學的歷史觀”,也稱它為“科學的社會學”。(見《列寧選集》第1卷,第10頁)所以唯物史觀與作為意識形態的哲學不同,它指向經驗事實,“按照事物的真實面目來理解事物”(《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76頁)。
歷史唯物主義的底蘊則是唯物主義,是歷史領域的唯物主義。作為一種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是純粹的部門哲學,是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運用和推廣于社會歷史領域的結果。因此,歷史唯物主義不過是眾多唯物主義中的一種,與它相對應的還有辯證唯物主義、實踐唯物主義、直觀唯物主義、純粹的唯物主義、經濟唯物主義,等等。
唯物史觀屬于科學范疇,歷史唯物主義屬于哲學范疇,二者有著不同的研究范式和方法,它們的區別在于:一個是描述人類歷史演進的實證科學,一個是概括社會歷史發展及其規律的歷史哲學,其間的關系就像物理學中的世界物質形態論與哲學中的世界物質本體論的關系一樣。但是,歷史的相關性又把它們連接起來:唯物史觀是唯物主義視野下的歷史觀,以唯心史觀為對立面;歷史唯物主義是歷史領域中的唯物論,以自然唯物主義為參照系。因此,唯物史觀與歷史唯物主義之間出現內容的交叉也就不足為奇了。
其次,唯物史觀與歷史唯物主義確立的前提不同。
《德意志意識形態》是馬克思、恩格斯最先集中表述唯物史觀的著作,他們在其中闡述唯物史觀的時候,曾多次強調人類歷史的前提,把它放在唯物史觀的源頭地位:“全部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無疑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因此,第一個需要確認的事實就是這些個人的肉體組織以及由此產生的個人對其他自然的關系。”(同上,第67頁)這里首先把個人的生命需求放在人類歷史前提的第一個層次。接著,他們又對所說的“個人”加以澄清:“我們不是……從口頭說的、思考出來的、設想出來的、想象出來的人出發,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們的出發點是從事實際活動的人,……這種考察方法不是沒有前提的,它從現實前提出發,一刻也離不開這種前提。它的前提是人,……是處在現實的、可以通過經驗觀察到的、在一定條件下進行的發展過程中的人。”(《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73頁)于是人、特別是現實的人就成為歷史前提的第二個層次。最后,他們又進一步引申指出:“我們首先應當確定一切人類生存的第一個前提,也就是一切歷史的第一個前提,這個前提是:人們為了能夠‘創造歷史’必須能夠生活。但是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東西。因此第一個歷史活動就是生產滿足這些需要的資料,即生產物質生活本身”。(同上,第78-79頁)這就把人類歷史的前提由生命需求轉向現實的人,最后落實到物質資料生產上,完整地表述了唯物史觀確立的前提。
歷史唯物主義作為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學說,其確立的前提則是辯證唯物主義及其在社會歷史領域的推廣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是種子,歷史不過是土壤,最終生成的是歷史領域的辯證唯物主義即歷史唯物主義。所以歷史唯物主義確立的前提與唯物史觀不同,不是人及其生命需求和滿足需求的物質生產勞動,而是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相結合的辯證唯物主義。這是兩種不同的確立前提:唯物史觀的歷史主體是人,而歷史唯物主義以社會意識與社會存在的關系為主體,以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和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為動力和規律,視人及其生命需求與勞動生產為既成的東西,根本無需重述。所以,一切歷史唯物主義教科書都繞過人的前提,直接進入到社會意識與社會存在以及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等章節。
第三,唯物史觀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問題不同。
自從恩格斯在《費爾巴哈論》中提出哲學基本問題之后,人們廣泛采用基本問題概念,用以表達對重大的、具有決定意義之問題的理解。唯物史觀作為馬克思的兩大發現之一,博大精深,體系嚴整,其基本問題也十分鮮明突出。馬克思在深刻總結人類歷史觀及其演變的基礎上,針對以黑格爾為代表的唯心史觀的特點,帶著自己實踐唯物主義的最新成果,指出:“這種歷史觀和唯心主義歷史觀不同,它不是在每個時代中尋找某種范疇,而是始終站在現實歷史的基礎上,不是從觀念出發來解釋實踐,而是從物質實踐出發來解釋觀念的形成”。(同上,第92頁)在這里,相互對立的范疇已經不是意識和存在或社會意識和社會存在,而是觀念和物質實踐。觀念相當于意識,而物質實踐寓意深刻:實踐不僅超越了存在,它還是經過對象化活動而創生的物化的存在,是對對象、現實和感性的實踐和主體的理解。由于黑格爾只承認抽象的精神勞動和實踐,所以馬克思又在“實踐”之前加上“物質”二字,用以表明只有人的現實的感性活動才是決定歷史和觀念的現實基礎,并且意識和觀念不僅只有以物質實踐為底蘊才能生成,而且“不是可以通過精神的批判來消滅的,……只有通過實際地推翻這一切唯心主義謬論所由產生的現實的社會關系,才能把它們消滅”。(同上)用觀念和物質實踐的關系來表述唯物史觀的基本問題不僅起點高,沒有忽視黑格爾的實踐觀的成果,而且站在時代高度,完全進入了馬克思的實踐唯物主義境界,是對唯物史觀基本問題的精確表述。
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問題則是由辯證唯物主義給定的。由于歷史唯物主義是辯證唯物主義在社會歷史領域的推廣和運用,所以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問題即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自然也就以社會思維與社會存在的關系的形式而成為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問題。這個邏輯在斯大林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中表現得最為清晰。他說:“既然自然界、存在、物質是第一性的,而意識、思維是第二性的,是派生的;既然物質世界是不依賴人們意識而存在的客觀實在,而意識是這一客觀實在的反映,那么由此應該得出結論:社會物質生活、社會的存在,也是第一性的,而社會的精神生活是第二性的,是派生的;社會物質生活是不依賴于人們意志而存在的客觀實在,而社會的精神生活是這一客觀實在的反映,是存在的反映。”(《斯大林選集》下卷,第436頁)
人們都承認,社會意識和社會存在的關系問題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問題。那么,它與唯物史觀確認的基本問題即物質實踐與觀念的關系問題有什么不同呢?必須確認,唯物史觀提出的物質實踐與觀念的關系問題在先,它是在馬克思早期哲學革命變革的大背景下提出來的,因此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反映了馬克思的實踐哲學的構想。實踐唯物主義把一切現實的存在都看成是人的對象化活動的結果感性活動或物質實踐既是存在的源頭,又是觀念形成的根源。無論是前者或是后者,凸顯的都是人自身,實際上是人的對象化活動(物質實踐)與人的對象化產物(觀念)之間的關系。而歷史唯物主義提出在后:由于當時離開馬克思哲學革命變革的背景已經很遠,人們在概括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問題的時候,更多的是從社會發展規律問題入手,強調的是與現實斗爭關系密切的經濟政治關系以及階級斗爭等等;相對而言,人及實踐等前提問題對歷史唯物主義來說已經不那么緊迫和重要了。所以馬克思在提出了歷史唯物主義經典表述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不僅肯定了“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這一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問題,而且只字不談現實的個人及其實踐問題。(《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第31-35頁)恩格斯后來在首次解釋歷史唯物主義的概念含義時也沿著這個思路,明確指出,歷史唯物主義的主要觀點是“一切重要歷史事件的終極原因和偉大動力是社會的經濟發展,是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的改變,是由此產生的社會之劃分為不同的階級,是這些階級彼此之間的斗爭”。(《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704-705頁)
可見,是堅持物質實踐對觀念的決定作用,還是一般地堅持社會存在對社會意識的決定作用,構成唯物史觀與歷史唯物主義在基本問題上的重要區別。
三、唯物史觀與歷史唯物主義的總體傾向與適用域
唯物史觀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內容指向、確立前提和基本問題的不同,使得它們各自分別形成了獨立的形態,但是二者之間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又以隱蔽的形式而相互連接、交叉并趨于融合。《德意志意識形態》是唯物史觀與歷史唯物主義相互交織的第一個樣板:它在論述唯物史觀的生成前提和基本問題的同時,又以揭示人類社會生活構成的幾大板塊為歷史唯物主義搭建了基本框架。馬克思說:“這種歷史觀就在于:從直接生活的物質生產出發闡述現實的生產過程,把同這種生產方式相聯系的、它所產生的交往形式即各個不同階段上的市民社會理解為整個歷史的基礎,從市民社會作為國家的活動描述市民社會,同時從市民社會出發闡明意識的所有各種不同理論的產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學、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們產生的過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92頁)這里的物質生產、交往方式、市民社會、社會意識形式等,構成了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和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等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的基石。歷史唯物主義的基礎部分正是由這些內容演繹出來的,所以唯物史觀與歷史唯物主義從一開始就表現出它們之間的共性。
但是,恩格斯內心深處總有一個揮之不去的情結,那就是希望將歷史觀提升為哲學,成為更大的總體哲學的一部分,即社會歷史哲學。恩格斯雖然說過唯物史觀結束了歷史哲學,但那只是為了反對“以哲學家頭腦中臆造的聯系來代替應當在事變中去證實的現實的聯系,把全部歷史及其各個部分都看作觀念的逐漸實現,而且當然始終只是哲學家本人所喜愛的那些觀念的逐漸實現”。(《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246頁)這種徹頭徹尾的唯心主義歷史哲學當然是應該從歷史觀中驅逐出去的。在歷史領域“也完全像在自然領域里一樣,應該通過發現現實的聯系來清除這種臆造的人為的聯系這一任務歸根到底就是發現那些作為支配規律在人類社會的歷史上起作用的一般運動規律”。(同上第247頁)這一任務恰恰召喚著歷史哲學,因為只有哲學而不是歷史觀,才能完成從紛繁復雜的歷史萬花筒中抽象出一般運動規律的使命。
唯物主義歷史觀雖然正確地反映了歷史運動的真實,但是單純的歷史觀不加提升就只能是認識歷史的工具和手段,甚至有陷入就事論事的危險。所以,凡是有科學立足的地方,恩格斯總想從中提煉出哲學,使之和先進階級的命運連接在一起。《反杜林論》和《自然辯證法》提供了這方面的光輝例證。尤其是歷經1848年革命、第一國際領導下蓬勃開展的工人運動和巴黎公社革命以后,階級、革命、專政等現實問題凸顯出來,側重于面向人類歷史演進的科學歷史觀對此已經顯得很不適應。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恩格斯才由唯物史觀和歷史唯物主義并用轉向主要使用歷史唯物主義。以后經過普列漢諾夫、列寧和斯大林的一再修琢,歷史唯物主義最終成為馬克思主義總體世界觀的構成部分。
為了更準確地把握唯物史觀與歷史唯物主義之間的關系,現在從總體傾向上描述它們的各自特征和適用域。
首先,唯物史觀作為唯一科學的歷史觀,唯物主義是它思想上的指導,歷史是它耕耘的土壤和概括總結的對象及思想資料。唯物史觀是在唯物主義指導下觀察和總結人類社會歷史所形成的總的觀點。唯物史觀的這種定位決定了它主要是關照過去,面向歷史,格外重視人類歷史的發生、演進的源頭、機制、道路、條件、動力、方式等等。在這個意義上,唯物史觀是探索人類自身發展奧秘的實證科學,其基本使命是如實地反映歷史的真實,一般性、客觀性、全面性、普適性、非意識形態性是它的突出特點。唯物史觀所涉及的消除異化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結論,并不是馬克思事先的有意追求,其初衷也不是要提供一種符合無產階級利益和要求的歷史觀,正像馬克思自己所說:“我的見解,不管人們對它怎樣評論,不管它多么不合乎統治階級的自私的偏見,卻是多年誠實研究的結果。”(《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第35頁)這個結果恰恰與無產階級的利益與要求相符合,這一點只能說明歷史的真理性與無產階級的階級性的統一。唯物史觀的科學定性,決定了它以探索歷史的真實面目及其歷史要素之間的本質聯系為主旨,是從未知到已知的探索方式。唯物史觀的對象多是人類歷史演進中未經研究或研究得很不充分或研究的結論基本錯誤的事物——這就要求唯物史觀不能沿襲前人的模式,而要有創新思維,其研究成果一般都帶有前所未見或撥亂反正的性質。人類思想史中存在的這些問題主要集中在唯心史觀所盤踞的歷史領域,在此,馬克思以自己哲學革命變革的實踐成果,既摧毀了黑格爾式的精神實踐主導歷史的唯心史觀,又顛覆了費爾巴哈式的不理解實踐本原地位的舊唯物主義。馬克思以人及其實踐為起點,認為歷史只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這就驅散了蒙在歷史上空的種種陰霾,把歷史真正置于人的現實活動基礎上。由此我們可以確認,《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德意志意識形態》、晚年人類學筆記等都是唯物史觀的經典之作。
與之相比,歷史唯物主義雖然也關注人類歷史的發展及其規律,但它更多的是面向現實,注重當下發生的事件,是從已知確定的對象出發探索未知的原因、本質和規律的學問。具體性、現實性、意識形態性是它的突出特點。歷史唯物主義雖然與唯物史觀長期混淆在一起,但它們的區別一直潛在著,故后人仍可以區分。比如,《共產黨宣言》和馬克思為總結歷史經驗而寫作的《1848年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斗爭》、《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等就屬于歷史唯物主義著作。
其次,從寫作的時間上也能區分出唯物史觀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各自特征。唯物史觀主要闡發于馬克思思想發展的早、晚期,是與實踐唯物主義的提出和唯物史觀的自身完善密切相關的。它是馬克思哲學革命變革的產物:當馬克思確認有生命的個人存在是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因而滿足生命需求的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是一切觀念生成的現實基礎的時候,已經將把感性理解為實踐活動的實踐唯物主義與主張物質實踐決定觀念形態的唯物史觀連接起來。邏輯上似乎是實踐哲學在先,唯物史觀在后,實際上它們是同時伴生的。這一點已經得到恩格斯的確認。1893年他在致弗·雅·施穆伊洛夫的信中提到:“關于歷史唯物主義的起源,在我看來,您在我的《費爾巴哈》中就可以找到足夠的東西——馬克思的附錄其實就是它的起源!”(《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721頁)這個附錄就是《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那里正是實踐唯物主義的誕生地。所以,唯物史觀生成的時間特別集中在早期哲學革命變革的時代:馬克思哲學革命變革的標志性著作《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和《德意志意識形態》等雖然也是哲學著作,但它們首先是唯物史觀的輝煌成果。
晚期,當巴黎公社革命失敗,歐洲進入和平發展的階段以后,馬克思又重新回到書房,開始思索如何完善已經發現的唯物史觀。唯物史觀雖然是馬克思的兩大發現之一,但卻是沒有最終完成的,這主要體現在唯物史觀的源頭即人類的原生形態始終還處于假說狀態。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曾把原始社會設想為部落所有制,認為它是家庭關系的擴大,內部還隱蔽地存在著階級對立的關系,由此才導致《共產黨宣言》一開頭就說迄今人類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此后,馬克思在《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雖曾接觸到原始社會史問題,但都是借助“人體解剖是猴體解剖的一把鑰匙”的功用,從資本主義現實往前追溯,對原始社會作一種邏輯推斷。1877年美國人類學家摩爾根的《古代社會》一書發表,這本書以親身的實際調查為基礎,發現了人類原生形態的社會結構,證明了母系氏族是原始社會的基本單位,用已消失的遠古社會的活化石提供了對人類原生形態的科學理解。馬克思高度評價這本書的積極意義,立即寫下了《古代社會》一書摘要,對摩爾根的觀點進行評述,并指出了其缺陷和不足之處。以這本書為契機,馬克思一下子寫了五本讀書筆記的摘要;恩格斯為了執行馬克思的遺言,又寫出《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進一步發揮了馬克思《古代社會》一書摘要的思想,并指出:“摩爾根在美國,以他自己的方式,重新發現了40年前馬克思所發現的唯物主義歷史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1頁)由此可見,馬克思對摩爾根《古代社會》一書所做的摘要及恩格斯在此基礎上寫出的《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都是唯物史觀的經典之作。所有這些著作都以科學的探索的態度,力求揭開唯物史觀源頭的奧秘。
而歷史唯物主義作為辯證唯物主義的推廣和應用,其生成的時間就表現出較為復雜的情況。馬克思的早晚期的唯物史觀的著作許多都與歷史唯物主義重合:既是唯物史觀的著作,也可看成是歷史唯物主義的著作,比如《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和《德意志意識形態》等等。但馬克思典型的歷史唯物主義專著卻主要寫于中期:從《共產黨宣言》起始,《1848年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斗爭》,《路易·波拿巴的霧月18日》,《資本論》的序、導言和跋,《法蘭西內戰》以及《哥達綱領批判》等,都是馬克思在特定的現實領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分析具體歷史事件的產物。這些著作不是為了厘清事實,而是對已經發生的事實進行哲學分析,具有鮮明的意識形態性;雖然也不乏科學性但主要不是歷史觀,而是歷史哲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的成果。
參考文獻:
《列寧選集》,1960年、1975年,人民出版社。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2002年,人民出版社。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1995年,人民出版社。
《斯大林選集》,1979年,人民出版社。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