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平等既是社會主義社會的核心價值之一,也是馬克思主義的內在追求和價值指向。那么,馬克思恩格斯何以拒絕把社會主義社會看作“平等的王國”呢? 這是因為抽象的平等口號不能反映社會主義社會的本質特征,而抽象的平等口號之所以不能充當這一角色,依據馬克思恩格斯的看法,主要是因為: ( 1)平等是一個舊口號;(2)平等是一個片面性的口號; (3)平等口號容易引起思想混亂; (4)有闡述平等問題更精確的方法,從而能更好地說明社會主義社會的本質特征。
關鍵詞: 平等;消滅階級;社會主義社會
馬克思恩格斯明確拒絕把社會主義社會看作“平等的王國”主要是針對“哥達綱領”草案中的錯誤觀點而提出的,但他們的立場同樣適用于批判一切以抽象的平等原則來說明社會主義社會本質特征的種種非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流派。在“哥達綱領”草案中,拉薩爾把“消除一切社會的和政治的不平等”當作黨奮斗的目標,并依據勞動所有權理論和勞動者之間平等的權利,提出勞動所得應當不折不扣地屬于一切社會成員,這樣就實現了所謂“公平的分配”。也就是說,在拉薩爾主義者看來,社會主義社會是一個“平等的王國”。恩格斯在《給·倍倍爾的信》中針鋒相對地指出:“用‘消除一切社會的和政治的不平等’來代替‘消滅一切階級差別’,這也很成問題??把社會主義看作平等的王國,這是以‘自由、平等、博愛’這一舊口號為根據的片面的法國人的看法,這種看法作為當時當地一定的發展階段的東西曾經是正確的,但是像以前的各個社會主義學派的一切片面性一樣,它現在也應當被克服因為它只能引起思想混亂,而且因為有了闡述這一問題的更精確的方法。” 舊的、片面的、容易引起思想混亂的抽象平等口號不能準確地、全面地反映無產階級的解放運動的總體要求,也不能說明社會主義社會的本質特征只有確立平等觀念的科學內容,才能說明社會主義社會與資本主義社會的本質區別,也才能發揮它對“無產階級的鼓動價值”。
一、平等是一個舊口號
眾所周知,“自由、平等、博愛”是資產階級反對封建專制和等級特權制度的戰斗口號。要求突破封建專制體制的自由口號和要求廢除封建等級特權制度的平等口號的歷史組合在資產階級取得革命勝利的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歷史作用。在法國,由于種種歷史的和現實的原因平等問題占有突出的地位。馬克思早在《1844 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就指出:“平等不過是德國人所說的自我自我譯成法國的形式即政治的形式??異化的揚棄總是從作為統治力量的異化形式出發:在德國是自我意識;在法國是平等,因為這是政治”。因此,“德國的破壞性的批判,在以費爾巴哈為代表對現實的人進行考察之前力圖用自我意識的原則來鏟除一切確定的和現存的東西而法國的破壞性的批判則力圖用平等的原則來達到同樣的目的。”
法國大革命的勝利宣告了資產階級時代的來臨。包括法國在內的幾乎全部資產階級國家都明確把平等作為一種天賦人權寫入了憲法。資產階級國家從法律上廢除了封建專制和等級特權制度,資產階級的平等要求已經從根本上得到了實現和滿足。因此,平等作為資產階級反對封建等級特權制度的口號,作為一面革命的旗幟已經圓滿地完成了資產階級所賦予的歷史使命。已經取得政治統治地位的資產階級對平等口號的激情已經蕩然無存,平等已異化為資產階級剝削和奴役無產階級的遮羞布。與此同時,整個歐洲的平等主義思潮業已迅速降溫,平等口號也就被當作法國大革命的歷史陳列品而進入了歷史博物館,原先具有革命意義的平等口號成為了一個反映法國獨特的思維方式和政治形式的特有的舊口號。無產階級已經從資產階級領導的反封建的陣營中分離出來,成為一個與資產階級敵對的階級,已經獨立地站到與資產階級進行“歷史決斗”的舞臺上,為何還要去重新拾起那早已令人生厭的“陳詞濫調”呢?
二、平等是一個片面性的口號
平等不僅是一個舊口號,而且是一個具有嚴重片面性的口號。平等口號作為一種政治期待,具有極大的吸引力。但是,平等口號主要是基于感性直觀的本能沖動,具有強烈的感情色彩,它總是表現為對不平等的無比痛恨和對平等的熱烈祈望。
首先,從現實情況看,平等口號之所以被提出,是因為現實社會中存在著的種種不平等現象。因此,平等口號的矛頭所對準的顯然是社會不平等,甚至是任何時候任何條件下任何形式的不平等。在這種情況下,平等口號的價值追求實際上就成為了一種脫離社會發展實際和一定的歷史發展過程的抽象的虛構,成了一個“空洞的抽象”。
其次,平等口號往往片面地強調“平等的權利”,而忽視了“平等的義務”。近代資產階級把平等理解為平等的權利,理解為每個人不可剝奪的天賦人權,這是近代平等觀念與古代平等觀念相區別的一個顯著特征。但是,馬克思恩格斯指出,平等是平等權利和平等義務的統一,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他們不止一次地批判了剝削階級將權利和義務相分離的不平等現象。恩格斯指出:“如果說在野蠻人中間,像我們已經看到的那樣不大能夠區別權利和義務,那末文明時代卻使這兩者之間的區別和對立連最愚蠢的人都能看得出來,因為它幾乎把一切權利賦予一個階級,另一方面卻幾乎把一切義務推給另一個階級。”而在《1891年社會民主黨綱領草案》一文中恩格斯更是直接建議把“為了所有人的平等權利”改成“為了所有人的平等權利和平等義務”,并強調指出,“平等義務,對我們來說,是對資產階級民主的平等權利的一個重要的補充,而且使平等權利失去資產階級的含義。”馬克思在《國際工人協會共同章程》中也明確指出工人階級不僅要爭取平等的義務,而且還要爭取平等的權利:“工人階級的解放斗爭不是要爭取階級特權和壟斷權,而是要爭取平等的權利和義務,并消滅一切階級統治。”因此,平等口號從直觀上只能反映“平等的權利”,而不能反映“平等的義務”,其片面性顯而易見。
最后,平等口號的片面性還表現在它具有內在的反辯證法的性質。平等是正義的表現,是完善的政治制度或社會制度的原則,然而抽象的平等口號往往以同樣抽象的正義標準為依托,于是就產生了“平等=正義”這個十分“神圣”的公式。何謂平等? 平等就是正義;何謂正義? 正義就是平等。于是,“平等=正義”被當成是“最高的原則和最終的真理”,它抽象地排斥一切不平等和非正義,因而缺乏任何積極的內容。這樣,看似“神圣”的平等口號所表現出來的就是十足的虛妄和激進主義。由此可見,平等口號的片面性集中表現在它的反辯證法的性質之上,因為“平等僅僅存在于同不平等的對立中,正義僅僅存在于同非正義的對立中。因此它還擺脫不了同以往舊歷史的對立,就是說擺脫不了舊社會本身。”
三、平等口號容易引起思想混亂
平等口號極易引起思想混亂。平等原則是抽象的,而平等的要求卻是歷史的、具體的。由于社會歷史條件和階級立場的不同,不同的階級、不同的個人都有可能具有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平等觀念。恩格斯指出:公平(平等)“始終只是現存經濟關系的或者反映其保守方面、或者反映其革命方面的觀念化的神圣化的表現。希臘人和羅馬人的公平認為奴隸制度是公平的; 1789 年資產者的公平要求廢除封建制度,因為據說它不公平。在普魯士的容克看來,甚至可憐的行政區域條例也是對永恒公平的破壞。所以,關于永恒公平的觀念不僅因時因地而變,甚至也因人而異,這種東西正像米爾伯格正確說過的那樣‘一個人有一個人的理解’。”因此,在存在階級和階級對立的社會中,平等口號必然是一個無法達成共識的矛盾的概念。從基督教的平等觀念到農民運動的平等綱領,從啟蒙思想家的平等理論到空想社會主義者的平等烏托邦,從資產階級的平等口號到無產階級的平等要求平等口號似乎從來沒有在各種政治宣言和社會變革綱領中消失過。但是,在不同的宣言和綱領中,尤其是在不同的階級的代表人物口中,平等口號卻是一個含有不同意義的一般詞句。
在19世紀中期以前的大半個世紀中,資產階級思想家、空想社會主義者以及工人運動內部種種非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流派所上演的“平等大合唱”使得平等口號成為一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含混不清的抽象概念。
而如果把這樣一個被不同階級賦予不同內涵的矛盾的概念作為無產階級解放運動的口號,將其作為社會主義社會的本質特征,那么,這勢必會模糊科學社會主義與各種機會主義、改良主義和烏托邦主義的原則界限和根本區別也不能說明無產階級所要求的平等與資產階級所要求的平等有什么本質的不同,從而就會引起思想混亂。在世紀中期,這種思想混亂實實在在地發生了,并且極為嚴重,給無產階級的革命運動帶來了十分嚴重的負面影響。
四、馬克思恩格斯闡述平等問題更精確的方法
從總體上講,工人階級運動內部種種非馬克思主義思想流派把社會主義看作“平等的王國”,他們無一例外地都是將其建立在歷史唯心主義的基礎之上的。由于這種方法論上的根本缺陷,因而也就決定了他們只能在道義和虛妄的世界里兜圈子,根本不可能關注和了解“消除一切社會的和政治的不平等”的現實道路和根本條件,更不可能從整體上認識和把握爭取并最終實現無產階級平等權的客觀歷史進程和規律。他們只有把平等原則的“神圣性”寄托于平等原則的抽象性,這樣也就抹煞了平等原則的實踐價值。因此,平等作為一個獨立的理論范疇、空洞的政治口號,不能準確地、全面地反映無產階級解放運動的全部政治要求,不能反映社會主義社會的本質特征,必須對其加以唯物史觀的根本改造。
馬克思恩格斯從來不奢談抽象的“平等”、“正義”、“公平”,在他們看來,虛幻的平等原則是不存在的,平等作為上層建筑的法權觀念總是和一定的生產力發展水平、一定的生產關系和生產方式相聯系的。首先,不僅平等權利的獲得和實現最終取決于生產力發展水平的現狀,而且平等權利的擴大和平等發展水平的提高也最終取決于生產力發展水平的提升,只有在生產力的發展中,平等要求的全部合理性和必要性才能得到科學的論證和說明。如果離開生產力的發展抽象地談論平等問題,那么,我們也就無法找到平等要求的價值基礎和價值評判標準,找不到平等要求與歷史發展的一致性和互動性。這樣,平等作為一個抽象的概念就永遠只具有思想的必然性而沒有現實的必然性,永遠是一個理論問題而不是一個實踐問題。其次,從本質上講,平等是對現存的經濟關系與評價主體利益之間關系的反映,平等與不平等的關系實質上是由社會各階級的政治利益和經濟利益關系決定的。因此,只有把平等和生產關系聯系起來,我們才能準確地理解各種平等要求的內在本質,才能科學地說明現實中種種不平等現象的根源。最后,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統一構成了一定的社會生產方式,它決定了任何一種平等的狀況和性質。
任何一種平等要求都是從社會生產方式內在的矛盾中產生的,任何一種平等和不平等的矛盾對抗都不過是生產方式內在矛盾沖突的現實表現方式。
以馬克思恩格斯對平等范疇的歷史唯物主義的闡釋觀照無產階級的平等要求,那么,結論只能是消滅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制,消滅階級,從根本上推翻資產階級的政治和經濟統治。馬克思指出:“勞動者在經濟上受勞動資料即生活源泉的壟斷者的支配,是一切形式的奴役,社會貧困、精神屈辱和政治依附的基礎”。 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生產資料歸資本家所有,而工人除了自身可出賣的勞動力以外一無所有,這就決定了工人和資本家,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不可能具有平等的地位。任何試圖以“階級的平等”來代替“消滅階級”的無產階級平等要求都必然要流于荒謬。馬克思在《國際工人協會總委員會致社會主義民主同盟中央局》中針對同盟的綱領的第二條即“它〈同盟〉首先力求實現各階級在政治、經濟和社會方面的平等”明確指出:“各階級的平等,照字面上的理解就是資產階級社會主義者拼命鼓吹的‘資本和勞動的協調’。不是各階級的平等———這是謬論,實際上是做不到的———相反地是消滅階級,這才是無產階級運動的真正秘密。”恩格斯也明確指出:“無產階級平等要求的實際內容都是消滅階級的要求。任何超出這個范圍的平等要求,都必然要流于荒謬。” 列寧完全同意馬克思恩格斯的看法,他指出:“平等的概念如果和消滅階級無關那就是一種極端愚蠢而荒謬的偏見??如果不把平等理解為消滅階級,平等就是一句空話。我們要消滅階級,從這方面說,我們是主張平等的。”無產階級的平等要求之所以必須與消滅階級掛鉤,是因為只要存在階級差別和對立,就必然會存在資產階級對無產階級的剝削和奴役,因而對無產階級也就無平等可言,而“隨著階級差別的消滅,一切由這些差別產生的社會的和政治的不平等也自行消失。”由此可見,馬克思恩格斯把階級分析的觀點和方法注入到平等的觀念之中,把無產階級的平等要求和消滅階級緊密地聯系起來,從而為無產階級的解放運動指明了方向。
與那些把社會主義社會看作“平等的王國”的抽象平等論者不同,科學社會主義更為關注的是實現無產階級平等要求的條件和途徑。“我們必須擺脫土地所有者和資本家,使掌握了一切生產資料如土地、工具、機器、原料和在生產所需要的時間內為維持生活所必須的一切資料的農業工人和工業工人的聯合階級來代替他們的地位,并且促進這個階級的發展。其結果不平等必將消滅。而為了徹底做到這一點,必須有無產階級的政治統治。”接著,“無產階級將利用自己的政治統治,一步一步地奪取資產階級的全部資本,把一切生產工具集中在國家即組織成為統治階級的無產階級手里,并且盡可能快地增加生產力的總量”,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水平達到一定的程度“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聯合體中的自由人擺脫了物的控制和人的奴役,成了自身社會結合的主人,實現了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的飛躍,最終獲得了徹底的解放這是一種極高境界的平等狀態,是“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和博愛的復活, 但卻是在更高級形式上的復活。”
綜上所述,社會主義社會必然代替資本主義社會,并不是因為社會主義社會是一個“平等的王國”,而是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社會主義社會的本質特征也不在于它是一個“平等的王國”,而在于它消滅了階級,消滅了剝削,為人類最終的解放創造了條件。馬克思恩格斯雖然拒絕把社會主義社會看作“平等的王國”,但是他們并沒有否定“平等”本身,而是確立了“這一觀念的科學內容”,從而準確、全面地反映了無產階級的平等要求,尤其是按照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邏輯嚴密地闡明了無產階級爭取和實現平等權的基本條件和根本途徑,它對于當代平等理論的研究與科學認識和解決現實社會主義社會的平等問題依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