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思潮 > 思潮碰撞

劉永佶:勞動者個人主義的集合與實現

劉永佶 · 2009-12-26 · 來源:烏有之鄉(xiāng)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勞動者個人主義的集合與實現  

“蘇聯模式”社會主義的特點之一,就是強調總體、集體的利益,將國家、集體說成是至高無上的,個體只是總體、集體的填充物,要無條件地服從國家或集體單位的需要。這個體制排斥個性自由和個人權利,批判并反對個人主義。在蘇聯教科書中,“社會主義”是與個人主義截然對立的,要求個人只能放棄其個體意識和利益,絕對地服從掌握國家或集體單位總體權利的領導的意志。這是“蘇聯模式”的局限和根本缺陷,是其未能體現社會主義本質和原則的集中表現,“蘇聯模式”的失敗與之有密切關系。也正是針對“蘇聯模式”的這一特點,資本主義思想家迄今仍然以“違背人性和自然權利”、“集權專制”等來攻擊社會主義。  

不容否認,“蘇聯模式”是俄國、中國等資本主義不發(fā)達國家社會主義運動及其制度化的必要形式,在短期內保留行政集權體制,強調總體發(fā)展是有一定合理性的。但這樣做的同時,必須明確其短暫性和改革的必要性。可惜的是,“蘇聯模式”的設計者并沒有認知這一點,而是將不斷高度集權作為目標。至于這個體制的既得利益者則進一步把行政集權作為其生命線,堅決反對改革,并廢除保證民眾發(fā)表意見的法律條文,制止和鎮(zhèn)壓民眾對“領導”的批評。這樣,“蘇聯模式”所包含的并不充分的社會主義本質和原則就被清除,“蘇聯模式”被新的官僚資本主義所取代。  

分析“蘇聯模式”的局限,反思已有對社會主義的理論規(guī)定,我們認識到:社會主義并不排斥個體利益和個性自由,而是要實現和保證個體利益和個性自由;社會主義并不簡單地反對個人主義,而是在克服以財產所有權為根據和核心的個人主義的同時,爭取并實現以勞動為根據和核心的個人主義。社會主義就是勞動者個人主義的集合與實現。  

也正是在這種反思中,我發(fā)現“社會主義”一詞并不能準確表示其應有的含義。在《民權國有》[1]一書的前言中,對此做了分析,后來就以“勞動社會主義”來表達我所理解的近現代以勞動者為主體的社會變革及其理論和制度。  

漢字中的“社”,意為土地之神,衍指土神之所,即社廟、社官,進而稱古代地方基層行政單位,相當于“里”。社倉、社學也簡稱為“社”。“會”即集合,眾人集合的活動。“社會”,古時社日,里社舉行賽會,后泛指演藝集會。另,民間還有將家族、親朋間臨時性互助稱為“社會”的,如“起社”、“請會”,有特殊困難者經族長、族尊同意,在特定范圍內請人資助,而當“社會”中其他人有困難時,此人也要出相應資助,這大概是民間共濟的重要形式。而拉丁語中Socialis(同伴、同伙)和Socius(社交),都有共同、集體活動之意,以“社會”譯之,使其義更為準確。現代漢語中的“社會”,無疑是從對西語上述兩詞的翻譯確定其義的,“社”為范圍,“會”為人們集合性活動。“社會”既可以表示群體的存在,又可以表示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  

“主義”是指學說、理論、觀念。“社會”加上“主義”所構成的“社會主義”一詞,是很費解的,一可以理解為關于總體、集體、群體的學說;二可以理解為探討人際關系的學說;三可以理解為從總體、集體、群體立論的學說;四可以理解為以總體、集體為主的學說。第一、二種理解是最貼近詞義,也是一般性的,按照這兩種理解,“社會主義”就是關于社會和人際關系的學說,而所有的社會學說,無論哪一門派都是如此。“社會主義”等于“社會科學”和“社會學說”。第三種理解比較能反映問題的實質,也是從圣西門、傅立葉、歐文以來主流社會主義的本意,但“從社會立論”還是不明確其主體的,是誰從社會角度來立論?所以又有馬克思所批判的“封建的社會主義”之類派別出現。第四種理解是“蘇聯模式”的理論依據,突出總體,貶低個體;強調集體,要求個體服從集體;強化集中,排斥個性自由。而總體、集體又由少數個體為代表、為領導。  

這四種理解囊括了關于“社會主義”一詞所包括的全部含義,但它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以“社會”為主語、為主體。然而,社會可以作為主語,卻不能成為主體。社會是總體,總體并不是絕對的同一,而是分成階級的矛盾體,“社會主義”是以社會總體中哪個階級為主體的學說?“社會主義”一詞并不能明確其主體性,如果以“社會”為主體,等于沒有主體。而以總體、集體為主體又會導致“蘇聯模式”的弊端,即最終以“領導”為主體。  

不僅沒有明確主體,“社會主義”一詞也沒有明確其根據。與“資本主義”相比,這一點相當明顯。“資本主義”是以資本為根據,以資本所有者為主體的學說。“資本”一詞相當準確地概括了其性質和特點,而“社會”卻不能體現其“主義”所根據的特點。如果說“社會”就是根據,那么,資本統(tǒng)治的社會、集權專制的社會、封建領主統(tǒng)治的社會、奴隸主統(tǒng)治的社會都是“社會”,是否都可以成為“社會主義”的根據?  

必須在明確“社會主義”的主體的同時,明確其根據。這正是我提出以“勞動社會主義”取代“社會主義”的緣由。“勞動社會主義”的主體是勞動者,根據是勞動。這樣,其性質和特點也就都明確了。聯想到馬克思堅持使用“共產主義”,而不用“社會主義”一詞,原因也應在于此。  

孔丘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所以強調“必也正名乎!”[2]我之所以用“勞動社會主義”來取代或充實“社會主義”,就在于“正名”,進而以求“言順”、“事成”。實際上,以往關于“社會主義”理論上的分歧,甚至運動中的分裂,都在一定程度上與其“名不正”有關。  

由于“社會主義”一詞已成為通用術語,因此,在本書前面各章我還依習慣使用它,但內涵已是“勞動社會主義”。或許在其他文論中也不得不循大眾語言習慣用“社會主義”,但其實為這里所論證的“勞動社會主義。”  

將“社會主義”理解為以總體、集體為主的學說,“蘇聯模式”貶低個體、排斥個性自由的弊端導致對個人主義的錯誤認識。勞動社會主義并不否認個人主義在歷史和邏輯上的地位,但要分清以勞動為根據的個人主義和以資本為根據的個人主義的差別,在保證勞動者個人利益、權利、地位、自由的過程中,集合并實現勞動者的個人主義。  

個人主義是在反對封建和專制的過程中提出的。在人類農業(yè)文明時代的四大“文化圈”——佛教文化、儒家文化、基督教文化和伊斯蘭教文化中,唯有基督教文化進行了內在的批判和改革,這就是路德的“宗教改革”運動,其特點是強調“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反對教會對教民的控制。這個改革引發(fā)了“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而其思想的出發(fā)點和主線就是個人主義。正是這個改革,導致歐洲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并開創(chuàng)了工業(yè)文明。而其他三種文化圈則因沒有內生的改革,或改革的力度不夠,造成封閉和保守,以致在工業(yè)文明的發(fā)展中處于落后狀態(tài)。  

個人主義最初是市民意識的體現,逐步成為唯物主義文化觀的主要內容,它在演進中逐步與資本主義經濟相統(tǒng)一,并成為資本主義文體的基礎。但在其形成時,卻是立足于受封建和專制統(tǒng)治的第三等級,即農民、農奴、零售商、手工業(yè)者和有產業(yè)的清教徒等人的立場,以反對封建和專制統(tǒng)治為目的的,其突出的代表是洛克和盧梭。  

洛克以“勞動”作為其經濟思想的出發(fā)點,并以此來論證其文化個人主義觀念。洛克在《政府論》中對“生命、自由和財產的自然權利”進行論述,他認為“自然權利”的基礎主要就是個人的勞動,并根據勞動來享受勞動的成果。洛克所說的“勞動”,不是奴隸勞動,而是自由的勞動,是以農民和手工業(yè)者為主的體力勞動,勞動將土地及其上產出物變成勞動者的私有財產。他由此而得出的個人主義觀念,更多的是體現“以個人勞動為基礎的私有制”的意識形態(tài)。雖然他那個時代的勞動者后來逐步分化,其中有一部分變成了資本家,而這些資本家也在堅持私有制和個人主義,從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以洛克為代表的早期唯物主義者所倡導的個人主義,在一定程度上體現著“以個人勞動為基礎的私有制”的勞動者的利益和意識。  

啟蒙運動中,進步思想家公然反對“上帝”的存在,強調人的自然性,認為所有個體人都是生來平等的、自由的。在這方面,盧梭的“天賦人權”說具有代表性,也使個人主義進一步延伸。盧梭認為,人類是自然形成的,在“太古時代”的“自然狀態(tài)”下,所有個體人都是自由平等的。而且,按照“自然秩序”,任何時代的人也都應是平等的,個體與個體之間,并沒有天生的權利、地位差別,大家都是人,人與人“生來是平等的”,而且都有自然的對自由的追求。人的生存欲念和道德情感都是自然的,而首要的情感就是對自己存在的情感,人基本的關懷就是對自己生存的關懷。他寫道:  

人性的首要法則就是要維護自身的生存,人性的首要關懷就是對于自身的關懷。[3]   

自由是天賦的權利,是不可侵犯,不應放棄的。  

放棄自己的自由,就是放棄做人的資格,就是放棄人類的權利,甚至就是放棄自己的責任。對于一個放棄一切的人,是不可能有任何補償的。這樣的一切棄權是不合乎人性的;而且取消自己意志的一切自由,也就取消了自己行為的一切道德性。[4]  

強調人的自然權利,以個人為本位,以個人的存在和自由為出發(fā)點和歸結點,這是個人主義的基本內容。與之相應,早期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學家在論證經濟關系時,提出了勞動創(chuàng)造價值的原則。洛克、配第等人曾對此有過論述,到斯密那里,論證了“經濟人”作為個人的經濟存在,而且是以勞動為經濟人的基本活動方式。從這個意義上說,勞動價值論也就是體現個人主義的經濟觀念:勞動的個人以其勞動創(chuàng)造的產品與他人勞動的產品相交換,由此滿足個人的需求。交換的比例是以所付出的勞動量為標準的。不過,斯密在對勞動價值論作出論證以后,又立即發(fā)現其與他所主張的資本主義有矛盾,即不勞動但握有資本所有權的資本家也占有產品和價值,于是提出“購買到的勞動價值論”和“三種收入價值論”。這本身已是對勞動價值論的否定。  

初期的個人主義,或“原始的”個人主義,是早期以資產階級為主的市民意識,但卻是以“全體個人共同的主義”的形式出現的。它有如下基本內容:一、自然權利,包括人身權和財產所有權;二、個人自由;三、個人選擇;四、個人競爭;五、個人平等;六、個人自立;七、個人隱私;八、個人思考;九、個人表現。  

從啟蒙思想家到休謨和斯密,乃至現代的哈耶克,都不否認個人與社會的聯系。但他們在方法上都有一個共同點,即否認個人的階級性,因而試圖論證一種全體個人都信從的個人主義。當他們做這種論證的時候,又往往是從抽象的個人出發(fā),因此,他們說的個人是沒有階級,也沒有社會地位差別的。在這抽象的論證中,個人主義應是以個人的素質技能及其發(fā)揮為依據的個人本位主義,在經濟上則以勞動為其自由競爭并占有物質財富的根據。然而,由于“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和資本主義制度,個人本位又以對財產的所有權為依據,這樣,雖然在一般原則上還是個人主義的,但事實上已成為資本主義的,個人已成為資本的附庸:或是“資本的人格化”——資本所有者,或是由資本購買的勞動力使用權的所有者——雇傭勞動者。  

在成熟的資本雇傭勞動制度下,個人主義已分裂為兩種:一是以人身權和勞動力所有權為根據的個人主義;二是以財產所有權為根據的個人主義。這兩種個人主義的對立和統(tǒng)一構成資本主義社會文化和經濟的基本矛盾。  

如果將資本主義社會分為資本所有者和勞動者這兩個主要階級,他們都按自己的地位和利益信從個人主義,也會形成兩種不同的個人主義。當資本所有者的個人主義與勞動者的個人主義相沖突,并壓制勞動者個人主義的實現時,也就從這原始抽象的個人主義分化出兩種具體的個人主義,前者是資本主義,后者是勞動社會主義。  

資本主義是資本所有者個人主義的集合與實現,勞動社會主義是勞動者個人主義的集合與實現。資本主義是集合為階級的資本所有者個人主義;勞動社會主義是集合為階級的勞動者個人主義。由于資本所有者的個人主義在先并居統(tǒng)治地位,勞動者從其個人主義出發(fā),也即為了其個性、人格、利益、自由,他們必須反對資本所有者的個人主義及其主導的制度,經過長期的努力和斗爭,隨著他們素質技能的提高,將逐步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并由此而達到對資本所有者個人主義的否定,這也就是勞動社會主義——集合為階級的勞動者個人主義的實現。如果突出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qū)別,勞動社會主義也可以稱為“勞本主義”。  

勞動社會主義作為勞動者的個人主義并不否定個人利益,而是使個人利益的實現建立在充分尊重個體的人格、個性、尊嚴的平等的社會條件下,排除各種先天或后天的特權,為所有社會成員提供公平的發(fā)展和發(fā)揮自己素質技能的主義。  

“蘇聯模式”的社會主義,一個重要缺陷就在于忽視了個人的自由和創(chuàng)造精神,不承認個人對勞動力和生產資料的所有權,限制了勞動者素質技能的培養(yǎng)和發(fā)揮,嚴重地束縛了個人的積極性,從而抑制了整個社會的活力。與此同時,少數在政黨、政府、軍隊、企業(yè)等機構任職的公職人員,又利用其職務之便,為自己謀取各種特權,甚至以權謀私,這不僅嚴重地侵害了勞動群眾的個人利益,也從根本上敗壞了社會主義。這是封建主義和集權官僚主義在現實中的回光返照,而當這種人也以“社會主義”名義批判個人主義,并要求勞動群眾“大公無私”,甚至鼓噪“改革”的時候,民眾對社會主義會怎么看?社會主義的真諦又怎么能體現出來?  

蘇聯的解體,不是勞動社會主義的失敗,而是少數封建主義者和集權官僚主義者為謀取其個人私利,侵害勞動群眾個人利益,進而將其以權謀私而得到的利益和特權合法化、制度化的結果。  

勞動社會主義是勞動者的個人主義的集合、升華和實現。勞動者是人,是體現著人本質核心要素的人。勞動者當然有自己的私利,因為他們要生存,要自由,要發(fā)展。勞動者并不要求剝削和控制他人。勞動者只有依靠勞動來生存并實現自己的價值,才能保持自己的本性,一旦他們不去勞動,而是以某種特權和手段去剝奪他人勞動成果時,他也就喪失了勞動者的資格。  

以往論證社會主義時,往往是從自然物質和社會總體,從“歷史規(guī)律”論起。“蘇聯模式”的缺陷,就在于把總體絕對化,把規(guī)律“客觀”化、絕對化,從而貶抑個人權利和自由。勞動社會主義的論證,以人的存在和個體人格、價值、利益、權利、自由作為起點,即從勞動者個體,作為勞動者的“我”論起。  

我生來人世,赤條條一個生命,與其他動物的區(qū)別,只在于人的形體及其所包含的遺傳基因。但我生命成長的每一階段、每一環(huán)節(jié),都是在社會的養(yǎng)育培訓之下進行的,我的父母、親屬、教師、同學、朋友,以及有關的各色人等,都是社會的成員,他們對我的成長所做的,無非是促使我具備人的體力和智力,具有與人交往的品德和知識。這樣說來,我已經是我的社會的集合,而非純粹之我,但我又是我,是區(qū)別于社會他人的,是社會總體的一員。  

我是一個勞動者,以自己的體力和智力作用于社會,在為人類總體的存在和發(fā)展作出自己的努力。  

然而,社會又是復雜的,不同的我有著不同的行為方式。自古以來,就有少數人不是將其體力和智力投于勞動,而是投于利用社會關系對他人的統(tǒng)治上,這樣的人,不僅不必勞其心力而獲得物質財富,且所占有的財富量遠多于勞動的我。這批人是人類社會在特定條件下異化的表現,他們不是以勞動為本質,而是以勞動為恥辱,資本主義經濟學家將勞動說成“負效用”,充分表明了這一點。按照他們的邏輯,人本性上就是“好逸惡勞”的,只有低等人才不得不以勞動為生,至于高等人,則應利用其對政權和財富的控制,管教低等人,強迫他們去做那些苦不堪言的勞動。  

我是勞動者,而且并不想因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而將我的本質異化。在這個前提下,我的利益就是:能夠正常地、在與他人的平等的社會環(huán)境中成長我的體力和智力,并有適當的資源和社會條件發(fā)揮我的體力和智力,進而,我的勞動成果能夠得到社會的確認,我能從社會得到與我所付出的勞動量相當的物質資料,以及社會成員對我的價值認可。  

當我把上述利益以理論進行表述的時候,就是我作為勞動者的個人主義。而為了在一個已經被異化,且階級統(tǒng)治已經幾千年的社會中達到我作為勞動者這么簡單明了的利益,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阻力,這阻力不僅有經濟上的,而且有政治、法律上的,有文化觀念上的。總之一句話:那些非勞動的統(tǒng)治者是不愿意放棄既得利益,更不愿意恢復其人的本質和本性而成為勞動者的。由于階級統(tǒng)治,勞動者中的相當一部分人,也接受了非勞動者的文化:他們也將勞動視為“負效用”,是迫不得已而為之的,他們盼望著擺脫自己的苦難,但擺脫的方式又是設法不勞動而獲得勞動的成果。中國歷史上無數的農民起義領袖,不是被殺頭,就是被“招安”當官,甚至“打天下”做皇帝當大官。他們的“造反”,只是要與原來的統(tǒng)治者換個位置,由他們來當新的統(tǒng)治者。也正因此,朝代更替,而階級統(tǒng)治依然。“文化大革命”中所集中暴露出來的“血統(tǒng)論”,是這種觀念在新中國政權中存在并反對變革的突出表現。在一定意義上說,正是這種觀念所集合的那股勢力,毀壞了中國勞動社會主義在奪取政權后繼續(xù)革命所要達到的民主化目標。  

勞動社會主義不是為使少數勞動者變成新的非勞動的統(tǒng)治者的主義,而是使所有的人都根據人本質的核心要素而勞動存在,并在共同勞動中建立人的社會關系的主義,馬克思所用的“共產主義”,即人人都共同勞動的主義,是比較準確的。當我在這里說“勞動社會主義”時,其基本含義就是“共產”。勞動不僅表示一種學說,還表現為以此學說進行的社會變革運動,表現為運動成果所體現的社會制度,它是對所有階級統(tǒng)治制度的否定。  

我的勞動社會主義,也即勞動主義,是以勞動為本位和根據的主義,是勞本主義,是勞動者個人主義的集合與實現。它的確立和系統(tǒng)論證,是對以往階級統(tǒng)治制度和文化的批判,這種主義又必須凝聚起越來越多的勞動者,形成浩大的社會運動,才能逐步地實現,即建立勞動社會主義制度。  

我的勞動社會主義需要勞動社會主義的我,也塑造勞動社會主義的我。勞動社會主義作為一種理論、運動和制度,必然對社會中的個體人產生影響,并制約他們依循勞動社會主義的原則去思想和行為。  

勞動社會主義將使勞動者意識到人的本質,并為從事人本質核心要素的勞動而感到充實,勞動社會主義制度將保證每個勞動者的勞動得到相當的報酬和社會承認,從而也就使“勞動是人的第一需要”成為現實。勞動社會主義將改造舊的剝削者成為勞動者,他們也有體力和智力,也能從事勞動,并由此而實現其作為人的本質,他們曾有過的視勞動下賤的觀念將得到克服。人類社會在公認勞動這個人本質的核心要素的同時,改變其需要、交往和意識。勞動社會主義要求并促進人的自由發(fā)展,而自由并不是任意,自由是在遵循人本質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即勞動人道主義前提下的發(fā)展。勞動社會主義在給全體社會成員提供自由條件的同時,也對全體社會成員予以制約。  

勞動社會主義并不是天堂。它只是人類漫長歷史發(fā)展進程中的一個階段。人的存在實踐及其社會交往中的矛盾是永恒的,勞動社會主義不是消滅社會矛盾,而是改變了矛盾的內容和形式。勞動社會主義的理論、運動和制度,都是由此而生的。  

勞動社會主義的我,將是我在幾千年的歷史演化中的新生,而新生的我又會在新的社會矛盾中演化,并會由演化而再度新生。  

當勞動社會主義成為全人類現實的社會制度時,曾經因它而產生的迷惑和分歧也將消失。但人的個性絕不會消失,而且隨著素質技能的提高和自由發(fā)展,還會更為突出。在這種條件下,人們又會結成一種新型的、充滿矛盾的社會生活和社會關系。未來的我和今天的我一樣,還會對現實不滿并希求變革,而這又會促成新的主義——勞動者自由發(fā)展的新理論、運動和制度。  



[1] 該書于2002年由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

[2] 《論語·子路》。

[3] 盧梭:《社會契約論》,北京:商務印書館1963年版,第7頁。

[4] 同上書,第13頁。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烏有之鄉(xiāng)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xiāng)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tài)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歐洲金靴|教育之亂,禍起蕭墻
  2. 日本女優(yōu)橫宮七海自殺身亡——畸形的社會還要逼死多少人?
  3. 司馬南:公開丑化河南人民,是可忍孰不可忍!
  4. 以前那么“窮”,為什么大家還懷念從前?
  5. 《鄧選》學習 (十一)發(fā)展速度
  6. 《鄧選》學習 (十)
  7. 對菲律賓斗爭的關鍵是,讓它的挑釁得不償失
  8. 星話大白|越南
  9. 影評:電影《熔爐》看資本主義特權
  10. 大快人心,知名“電子寵物”在美落網
  1.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2.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
  3. 紫虬:從通鋼、聯想到華為,平等的顛覆與柳暗花明
  4. 湖北石鋒:奇了怪了,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5. 弘毅:警醒!?魏加寧言論已嚴重違背《憲法》和《黨章》
  6. 這是一股妖風
  7. 李昌平:縣鄉(xiāng)村最大的問題是:官越來越多,員越來越少!
  8. 美國的這次出招,后果很嚴重
  9. 司馬南|會飛的螞蟻終于被剪了翅膀
  10. 朝鮮領導落淚
  1. 張勤德:堅決打好清算胡錫進們的反毛言行這一仗
  2. 吳銘|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們遭遇致命一擊!
  4. 尹國明:胡錫進先生,我知道這次你很急
  5. 不搞清官貪官,搞文化大革命
  6.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7.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8. 三大神藥謊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現!面對發(fā)燒我們怎么辦?
  9. 祁建平:拿出理論勇氣來一次撥亂反正
  10. 說“胡漢三回來了”,為什么有人卻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澤東遭受了三次打擊
  2. 大快人心,知名“電子寵物”在美落網
  3. 鐵穆臻|今年,真正的共產主義者,要理直氣壯紀念毛澤東!
  4. 《鄧選》學習 (十一)發(fā)展速度
  5.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
  6.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