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思潮 > 思潮碰撞

千流:政黨政治屬于資產階級政治學范疇

千流 · 2008-04-11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千流:政黨政治屬于資產階級政治學范疇

   本文的政黨政治屬于資產階級政治學范疇觀點,是一個新觀點,是否成立,需要進一步討論。

   一、不同時代有不同的政治形式或模式

人類的歷史自從出現階級后,爭奪統治地位的斗爭一直沒有停止過,沒有變,變的是爭奪形式。不論在哪個社會,哪段歷史,上升為統治階級必須具備的一個硬性條件就是組織,組織是統治階級、統治者的工具。哪個階級、階層、集團的組織嚴密,規模大是構成統治階級的最重要的前提。而不同的統治階級會有不同的統治形式。
   在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初期,統治階級主要靠血緣關系組織奪取政權和鞏固政權。

到了封建社會和集權社會,血緣關系成為核心,外圍成份社會化,官吏成為鞏固政權的一部分。國王、皇帝與官吏的組織關系存在是統治階級的主要組織手段。
   到了資本主義社會,血緣類組織為主的組織方式崩潰,產生了新型的非血緣關系的組織形式政黨政治。所以,在資本主義社會中政黨組織就成了奪取政權、鞏固政權的主角。資本主義社會的政黨政治與封建社會以前的組織相比,更加組織化和公開化、透明化,更加受民眾的制約。封建主義政治與民眾的關系的民可載舟,亦可覆舟是非規范的,因此其形式往往是暴力式的,如農民起義和宮廷政變。而資本主義社會是常規性的、定期性的載舟覆舟,是規范的,如兩黨制、議會制、三權分立等。

我認為,政黨政治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獨有的政治特征,相對于血緣政治學是進步的,但并不是政治學的終結。
   到了后資本主義和前共產主義時代,馬克思主義產生了,政治學發生了新變化,一個與資產階級政黨相同又相區別的所謂無產階級政黨產生了。那么,如何看待所謂無產階級政黨政治呢?

一般來說,許多人會認為無產階級政黨政治和資產階級政黨政治有本質不同,而在我看來,一切政黨政治的本質都是資產階級的形式,因為社會主義的政治主角應該是民眾,社會主義的組織只能是群眾組織,社會主義的專政本質應該是民眾專政。當政黨組織強于群眾組織的情況下,要實現真正的社會主義是不可能的。馬克思、列寧、斯大林、毛澤東創立、繼承和發展的政黨理論和實踐,只能是個由資本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的理論和實踐。對于這種理論與實踐的評估是很難做的,一個是這種政黨政治是否必要,另一個是即使必要,也存在程度不同的問題,需要總結和提高,達到揚棄的目的。這種揚棄的目標,應該是完成由政黨政治向群眾政治的過渡,只有勞動群眾組織起來并武裝起來,才能有條件達到建立真正的社會主義。在社會主義之前,一切社會形態的統治都是有組織的少數人對無組織的多數人的專政。而社會主義之后,必然與之相反,是有組織的多數群眾對少數人的專政。

對政黨政治是資產階級政治形式的觀點在網上有過爭論,反對者堅守列寧主義,支持者堅守事實,例如癡夢客說“政黨政治最終都會走向官僚政治或資產階級政治,任何政黨在革命過程中要依靠群眾的支持,但當革命勝利取得政權之后就很自然脫離群眾,成為官僚階級享受革命勝利果實,而真正革命主力軍即廣大人民群眾卻被拋在一邊,資產階級以其強大的財力會與官僚階層勾結,權錢交易,使其脫離無產階段而投入資產階段的懷抱,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是使政黨回到群眾中去,取消官僚體制,使政黨成為無產階級不可分的一員,真正成為廣大人民群眾的代表,取消政黨的供養制,使其回到革命時期的組織狀態,由人民自發自覺選擇能夠代表自己的政黨,這樣才能使無產階段政黨保持不可戰勝的青春活力?!?/p>

二、馬、列、斯、毛、鄧的政黨政治理論和實踐的異同
   馬克思的設想是,資本主義高度發展的結果,使整個社會階級簡單化了,日益分成兩大對抗的階級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并由此產生了不同的政黨,一個是無產階級政黨,另一個是資產階級政黨。資產階級政黨為了建立、發展、鞏固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及其社會制度為目標,無產階級則是以推翻整個資本主義體系、建立新的共產主義體系為目標。在后資本主義時代,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斗爭會必然激化,其結果必然是資本主義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
    在馬克思時代,馬克思雖然沒有明確意識到政黨政治帶資產階級性質,但他力求脫離政黨的獨立性,一方面他提出無產階級政黨不謀求與無產階級利益不同的利益,另一方面他又期盼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意在由政黨政治形式向階級統治形式過渡。這種思想雖然沒有明確的表述,但意思應該就是如此。馬克思還對各種謀求其他非科學的社會主義流派及其政黨提出了批判,主要批評左的布朗基主義和右的蒲魯東主義。馬克思在法蘭西內戰中并沒有提政黨問題,而更多的是關注無產階級直接奪取政權,并明確說過工人階級的解放只是工人階級自己的事情,可見在他心目中組織起來的巴黎工人階級政治形式是未來新社會的主要政治形式。馬克思贊同的是通過選舉權、監督和罷免權等手段實現階級專政而不是政黨專政。在我看來,在這方面馬克思是完全正確的。馬克思還高度評價巴黎公社領導成員低工資政策,因為這是保障領導層的無產階級地位所必需的措施,也無疑是正確的。
   馬克思逝世后,第二國際后期比較明顯,歐洲以及世界上許多國家的共產主義者紛紛向資產階級政黨政治靠攏,試圖通過和平的、議會斗爭,通過政黨政治,擊敗資產階級政黨掌握政權,推行社會主義政策,力爭量變到質變,完成前共產主義的理想。這種以和平方式在資產階級政黨政治范疇內的奪權的馬克思主義流派,完全向資產階級政治摸式投降,在政黨政治范疇內活動,后來被列寧斥責為修正主義。
   列寧有兩個思路不同于以考茨基為代表的第二國際內的歐洲馬克思主義政黨。
   列寧認為,建立前共產主義社會,必須徹底改變資產階級政黨政治,議會黨團道路是行不通的,必須用暴力徹底打碎資產階級國家機器才能實現。
   列寧認為,無產者要奪得政權,必須學會合法與非法相結合的斗爭,而非法斗爭是主要的斗爭方式。為達此目地,必須建立一個組織嚴密、具有鐵的紀律的、高度集中統一的無產階級先鋒隊。列寧不是書呆子,他精通政治,熟知歷史,知道人類歷史的統治權更替的秘密是看誰的組織好,加上理論、方針、政策、路線的正確。一切運轉的中心環節是組織的強弱。
   當然,列寧也擔心組織秘密的政黨集團領導革命,完成構建推翻舊政權掌握新政權有很大的危險性,正如考茨基、盧森堡、托路莰基等所擔心的官僚社會主義形成。列寧為達此新的革命思路,避免被正統馬克思主義攻擊成為現實,提出了一整套無產階級政黨理論。闡明了無產階級政黨與階級、群眾、集團、領袖的辯證關系。
   列寧的政黨理論分兩個層面,第一個是集中層面,第二個是民主層面。
   對集中層面,列寧認為,群眾的利益實現需要一個先進的階級來完成,階級的利益和目標需要由一個政黨來完成,政黨的利益和目標需要一個政治集團來完成,而政治集團的目標需要一個或幾個領袖集團完成。在政黨體制內,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中央服從領袖,保障政策的暢通。列寧第一次把群眾、階級、政黨、集團、領袖之間的關系有機的聯系起來,從理論上為集權制提供了鋒利的武器,是前無古人的。應該說列寧是正確的,舍此不能完成偉大的共產主義事業。
   另一個是民主層面。列寧對此層面研究欠全面,沒有清晰地描述出群眾、階級、政黨、集團、領袖之間民主層面的有機聯系,沒有解決群眾如何制約階級、階級如何制約政黨、政黨如何制約集團、集團如何制約領袖問題,是個嚴重缺陷。由此造成對民主集中對立統一政體的不完善,為產生特權階級,形成官僚社會主義埋下了伏筆。
   當然,這也是有歷史原因的,我們不能刻求列寧。由于十月革命勝利前,政黨處于半地下狀態,不可能實施民主層面,又由于他去世過早等原因,決定了他的失誤。事實上列寧在十月革命后并沒有止步不前,雖然他沒有注意到政黨以由地下轉為公開,由在野變成執政的歷史條件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應該及時解決民主層面的問題,但他還是對集中制的缺失民主會造成官僚制提出嚴肅警告和批判。特別注意保持政黨與勞動群眾利益的一致性,反對經濟層面的特權,黨內高層是高度重視民主的,對存在的不同意見,總是能耐心的說服,統一認識,從不獨裁,以至于被斯大林私下嘲笑。對如何避免無產階級政黨走向反面和官僚資產階級化,列寧以身作則,不謀取任何私利,并禁止黨政官員有任何特殊化等說明,他是做了大量工作的。

值得注意的是,關于如何組建共產黨問題上,馬爾托夫同列寧有場激烈論戰,焦點是入黨是否要經過組織批準、馬爾托夫以為不需要批準,列寧主張需要,列寧獲得了勝利。但在筆者看來,如果說在奪取政權前列寧是正確的話,奪取政權后馬爾托夫就成了正確的了。
   從哲學層面講,民主與集中是不可分割的矛盾統一體,二者不可偏廢,民主與集中的作用是辯證的,主要矛盾方面是變化的,在一定條件下以民主為主導,民主決定集中,在另一種條件下以集中為主,集中決定民主。不解決好民主層面,集中也不可能持久和有效果,全部共產主義的實踐證明了這一點。搞的不好,人民當家作主、無產階級專政等會成為空話,必然導致舊社會的復辟。遺憾的是,由于列寧的過早去世,這個危及整個共產主義事業成敗的大事,被其繼承人嚴重低估了。
   列寧逝世后,蘇共內存在著不同的派系斗爭,其中主要是名望高的托洛茨基為代表的主張制約集中制,加強黨內民主,并反對黨內官僚化傾向,與掌實權的主張進一步加強集中并使組織官僚化的以斯大林為代表的斗爭,二者都具有明顯的片面性。
   對于誰來擔當蘇共的接班人,列寧是頗費心思的。一開始他的確欣賞斯大林,斯大林即年輕又有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斯大林有堅定的革命力場。后來他逐漸發現斯大林的工作方法簡單粗暴,有官僚傾向,在普魯卡斯維亞(列寧夫人)問題上反映最明顯,斯大林粗暴地對待列寧夫人,引起列寧的憤怒,不難想象,斯大林對待領袖夫人都如此無禮,何況他人?(很少人知道,斯大林為什么失去理智,深層原因是列寧夫人支持托洛茨基)。以至于列寧給斯大林寫絕交信,并在遺囑中表示對斯大林的不滿,希望找到一個各方面都和斯大林一樣,但沒有官僚傾向的人。這封信給斯大林生前和死后造成很大麻煩,給反對者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武器。在蘇共會議上,斯大林被迫交出總書記職位。由于總書記職位并不被托洛茨基等看好,加上無合適人選和多數政治局成員各有打算,懼怕托洛茨基,斯大林的危機很快過去。在蘇共內部,堪稱政治家的只有斯大林一個,所以十月革命領導人分別被清洗,最終形成以斯大林為領袖的格局。
   斯大林在政黨問題上犯有兩個錯誤,一個是過度集中化而導致的官僚特權化,另一個是嚴重忽略了階級、群眾的作用,忽略了民主制約層面,甚至把已經存在的群眾組織弱化,用政黨專政代替階級專政,用集團政治代替政黨政治,用領袖政治代替集團政治。逐漸改變了政黨的無產階級性質,嚴重脫離群眾,走到了人民對立面。脫離人民的結果必然被人民所拋棄。
   不論斯大林從內心是怎么想的,但歷史事實告訴我們,斯大林為了擊敗老資格的托洛茨基等黨內反對派,用經濟利益(高工資)和權力(不受群眾約束的權力)收買和腐蝕了戰斗的共產黨,背叛了馬克思無產者政黨不謀求與無產階級利益不同利益的原則,背叛了巴黎公社原則,背叛了列寧黨內與黨外相區別的思想。
   列寧認為,無論如何,作為共產黨人是不能謀取私利的,不能有任何特殊化,要始終保持黨的無產階級的先鋒隊性質。列寧還認為,對管理和建設龐大國家,必須利用一些非共產黨人,為了經濟建設,利用資產階級專家、學者,可以誘以利祿官的。斯大林非常聰明地利用了列寧的政策,由只對非共產黨人的執政人員政策放大成對所有執政人員以及各級黨的領導的政策,贏得了統治階層的一致擁護。這樣,在共產黨內,就出現了第一批與人民利益相分離、相對立的統治者、特殊權力階層。斯大林的這一嚴格的金字塔式的等級制度做法,導致了極其嚴重的后果。不但使政黨脫離階級、集團脫離政黨、領袖脫離集團的約束,建立了歷史上空前絕后的政黨專制政治制度,而且嚴重損害了共產主義在世界的影響,埋下了失敗的最重要的伏筆。
   當然,我們不能由此推定斯大林本人及許多蘇共領導人本質上就是新的剝削者、壓迫者,是人民的敵人、社會主義的敵人,是有意為之。因為有大量的事實表明,斯大林是有效地利用特權利益取得高效統治權,并運用這個權力推進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并取得了包括衛國戰爭勝利在內的驚人成就,盡管從最終結果上這些成就前功盡棄。斯大林的深層問題是他不懂辯證法,導致很多片面性,如后來不承認階級斗爭等問題等。
   但是,斯大林的功勞再大,他所犯的錯誤是不可原諒的。如果說他一開始是為了擊敗托洛茨基等反對派而利用利益法碼是可原諒的話,那么在他牢牢掌握大權后,沒有見到他采取任何限制、消滅、反對共產黨領導層特權化的趨勢。更為嚴重的是,他用政黨政治完全代替了階級政治,使蘇聯勞動階級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權力全部被共產黨包辦,蘇聯人民的政治參與能力和意識不但沒有加強,反而日趨惡化、弱化,以至于發展到后來黨內特權勢力無限擴大特權并瓦解整個社會主義制度時,勞動群眾因為沒有組織和武裝,加上政治意識弱化,發揮不了任何作用,斷送了列寧創立的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實際上,從政治學意義上講,斯大林是背叛無產階級專政的開山祖師爺。
   斯大林逝世后,蘇共特權階級否定了斯大林正確的一面,發展了斯大林錯誤的一面,由一開始擴大特權一直發展到欲壑難平,企圖獲取更大的好處,最終決定全面肢解國家,解散共產黨,瓜分全部公有財產,變社會主義為資本主義,變特權地位為官僚資本家,變共產黨一黨專政為資產階級多黨專政,為子孫后代奠定天堂生活,把廣大勞動群眾推進地獄之門。
   到了毛澤東這里,政治學又發生了許多變化。必須指出,毛澤東的政黨思想和列寧主義是相當接近的,他非常贊同列寧的集中層面論述,但他比列寧更加注意了對集中層面的制約。毛澤東的偉大在于,很早他就防范黨的變質問題。奪取政權前他就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警告全黨,不要被資產階級糖衣炮彈擊中。
    在建國后,由于種種歷史性原因,特別是毛澤東在中共常委中分管軍事,主要精力用于朝鮮戰爭,無時間祥細考慮制度問題,加上美國的敵視新中國政策,結果中國一邊倒,學習蘇聯老大哥,照貓畫虎,全面學習蘇聯模式,建立了一個沒有斯大林的斯大林國家。在政治上廢除了供給制,建立嚴格的二十多層等級分配制;在經濟上建立起僵化的缺少彈性的指令性計劃經濟;文化上基本沒動,和舊中國差不多;在軍隊,廢除了官兵一致法寶,建立軍銜制等等。
   毛澤東很快發現了問題,認為斯大林模式是不行的,非常不滿意特權制度。一九五六年,他退居二線后思考的主要問題就是如何解決中國的發展新道路問題。他的新道路思路是:一方面堅決不走資本主義,另一方面也不搞斯大林那一套缺陷,獨立創造中國式的社會主義。
    在政治層面,毛澤東開始高度重視民主問題,重視黨的官僚化問題,他認為共產黨不受人民監督是不行的。他想出的最早辦法是整風,為此發表《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問題》等文,發動黨外群眾給各級官員提意見,試圖用和平方式解決、減少黨的特權化、官僚化問題,并力求強化人民群眾政治意識,但是他沒有成功,由于黨內特權階層基本形成,結果是給黨整鳳變成了反右,給群眾的整風,官僚特權力量不但沒有削弱,反而得到加強,此時的毛澤東心態如何,很難說好,只能苦笑。
    在經濟層面,毛澤東發表《論十大關系》等文章,主張辯證地靈活地運用計劃經濟概念,緩和了僵化的一面,毛澤東還力求采取大躍進的跳躍性發展解決落后問題,并制定了多快好省的總路線。毛澤東還重視先集體化、國營化,后發展生產力的政策,積極支持人民公社和人海戰術,等等,總之,他初步完成了整體經濟學思想,即全國及世界一盤棋,經濟問題要和政治、軍事、文化、外交相聯系的思想。政治掛帥、政治是經濟的生命線的提出,劃清了社會主義經濟學與資產階級經濟學的界線。
    在文化層面,他提出思想領先,強調愛國意識,注重中華民族自信力的培養,批判《清宮秘史》、批判舊紅學等,反對封資修文化,宣傳社會主義新文化。大規模進行掃盲和普及教育等。
   話又說回來,到了一九六二年以后,毛澤東日益表現出對黨內特權官僚化,變修變質腐化墮落的不滿,并把問題上升到階級和階級斗爭的高度,尖銳地提出了反修、防修,防止資本主義復辟問題,疾呼千萬不要忘記階級斗爭。這時的他對黨內官僚還抱有期待,依然希望用教育為主的和平方式解決黨的脫離人民與群眾對立問題。他廢除軍銜制、要求干部參加勞動、進行中蘇論戰、降低高干工資、學雷鋒、推動樣板戲、進行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等,并沒有解決問題,甚至發生了官僚集團挑戰他本人的狀況,官僚和資本主義勢力在中央的復辟隨時會發生。
    一九六六年,毛澤東迫不得已,采用了非正常的、非和平的、自下而上的揭露黑暗面辦法,發動群眾與黨內走資派進行斗爭,用天下大亂到天下大治的方式解決黨的問題,并以解決黨內走資派為重點(不是以解決官僚為重點)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
    在文革初期,毛澤東曾一度想用巴黎公社方式徹底解決問題,發動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充分相信群眾、依靠群眾,讓群眾自己解放自己,實行群眾專政。值得注意的是,當群眾發動起來后,由于走資派的不確定性,使斗爭的重點變成反官僚特權斗爭,這樣,迫使黨內多數派官僚派聯合走資派反對文革,中國出現了內戰危險。后來,不但是思想家,還是政治家的毛澤東,由于各種復雜的原因而放棄革命性方針,改為改良的方針。
   實行改良的方計,需要同黨內官僚派妥協,實行老中青三結合。這種妥協,客觀上必須犧牲造反派為標志的新政治力量。因此,必然要制止革命的浪潮,解散群眾的組織,收回群眾的武裝,鎮壓群眾領袖。所謂王、關、戚,所謂五.一六,所謂一打三反,所謂反多中心等是這一方針的體現。這一方針的出臺和失控,造成了文化革命理論和思想的混亂,加強了右翼力量,大大削弱了黨內左派力量,大大削弱了人民群眾的力量,埋下了文革失敗的種子。
    在文革期間,截止到一九七六年結束,文化大革命是有得有失。
   所謂得,是指我黨找到了一種反修防修的有效方式,毛澤東指望七、八年來一次,積小勝為大勝,積大勝為全勝,通過量變到質變,最終建成社會主義。從表面上黨的特權受到限制,新干部工資沒有增加,毛澤東賦予群眾的四大武器隨時威脅官僚生存,兩參一改三結合,打破了官僚的一統天下。吐故納新,增強了黨的純潔性,指明了共產黨保持生命力的途徑。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塞、全國學解放軍等壓制了黨內買辦勢力,使自力更生方針落實到實處。樣板戲領頭的文藝革命走向深入,封資修文化得到壓制。教育革命初見成果,工農兵學員進入大學。學理論、批林批孔、斗私批修等,培養了許多新人。大辦民兵師、壓縮公檢法隊伍等,增加了群眾專政的可能。社會風氣一新,黨與群眾的聯系增強。特別是毛澤東晚年思想得到傳播,共產主義新人新事不斷出現,等等。
   所謂失,是指黨內走資派和官僚派并沒有遭到毀滅性打擊,反而更加團結,解放老干部并不能使他們轉變立場。左派內傷很重,站在明處,很易遭到致命攻擊。左派與群眾聯系基本中斷,社會基礎脆弱。信仰發生危機,整體性革命熱情急劇衰退。
   毛澤東晚年希望黨內團結,造反派要支持老干部工作,老干部對造反派高抬貴手,繼續沿著社會主義道路走下去。實際上團結以不可能,官僚與走資派階級自為意識日趨明朗,決不甘心失敗,決戰終將到來。毛澤東死前雖然繼續做出了努力,打擊官僚和走資派,團結、爭取中間派華國鋒等,但無濟于事。毛澤東死后,華國鋒火拼江青,為官僚與走資派復出掃清了道路。也許這種結果是歷史的需要,舍此不能完成共產主義運動的新生。
   毛澤東的遺憾在于,正當他有條件改造中共官僚制,解決群眾、階級、政黨、集團、領袖辯證關系,防止資本主義復辟,鞏固文化革命成果的時期,年紀以高并在關鍵時候去世,并沒有達到戰勝黨內腐朽力量,保持黨的純潔性,建成黨與群眾的血肉聯系,朝著共產主義方向前進的目的。
   毛澤東的歷史性悲喜劇在于,他即是開國領袖,特權制形成了官僚集團,是官僚集團的總名義頭子(這一現象導致自由派的攻擊借口),又是繼續革命的理論創立者和發動機。他的一生干的兩件大事任何一件都足以使他名垂青史,而他卻干了兩件,是喜劇。文化革命的失敗幾乎毀滅性打擊了他的歷史地位,因為中國復辟資本主義如果成功,他的兩件大事都將成為負面的東西,是悲劇。毛澤東的第一件大事成功,得益于他南征北戰的戰友及部下,而毛澤東第二件大事的失敗恰恰相佐,是遭到了舊日的戰友與部下的拼死抗爭。而毛澤東兩件大事的結果,都源于他對老戰友、老部下的一往深情。毛澤東未能區別對待,是決定性失誤。既使不能率群眾與官僚集團決一死戰,徹底打倒,也應該讓他們待遇從優、終老山林,而不能放虎歸山,委以重任。也許毛澤東有更深層的考慮,他認為關鍵在于世界觀的轉變,人性是可改造的。至于誰掌權都一樣,用新不如用舊,毛澤東有很深的戀舊情結和辯證思路。
   毛澤東逝世后,中國通過高層政變,以毛澤東夫人江青等被逮捕,終結了毛澤東與黨內特權階級的斗爭,官僚與走資派大獲全勝,毛澤東的政治學被共產黨拋棄。
   鄧小平復出后,與毛澤東全面相背離,走上了傳統社會主義本質相同略有區別的滅亡之路。相同之處是以加強共產黨領導為名,強化國家機器,剝奪群眾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全部權力,略有區別是指前蘇聯搞的是封建社會主義,改革開放搞的是封建資本主義,都和馬、列、毛設想的無產階級專政、群眾專政的科學社會主義不同。
   鄧小平從政黨角度層面,全面恢復發展斯大林赫魯曉夫那一套,徹底清洗了黨內民主勢力,完全去取消了群眾對政黨、政黨對集團、集團對領袖的監督。繼續反右滅左的思路,無情打擊敢于參與政治的左的(文革派)和右的(六四派)群眾力量,取消了四大等黨外監督權制,取消了工人、農民、普通知識分子參加管理的權力,成了清一色的官僚、商業和知識精英政治統治。
   從經濟面看,鄧小平無限擴大官僚、資本權利階級的利益,從住房到工資等擴大黨內外差別,又通過一系列農改,房改,企改,教改,醫改、福利改、外交改革等,官僚買辦資本相互勾結,全力瓜分國有和民眾財產,到今天,已距前蘇聯命運只差一步之遙,政黨正在變成了私字當頭,為資產階級服務,不顧人民死活的法西斯黨。
   胡錦濤入主中南海后,力主科學發展觀與構筑和諧社會,有阻止官僚特權階級和新自由主義精英瓜分國民財產的意圖,有顧及下層民眾利益的意圖,但實際政策并沒有什么有效措施,也可能不到時候,無力對抗改革開放形成的官僚資本文化精英。中國究竟向何處去還是個未支數。在政黨層面,只搞了個保鮮教育,試圖挽回黨的腐敗趨勢,但并不見大的成效。至于如何加強民主層面的建設,日前只停留在少量口頭上,并沒有更大的行動。
   胡錦濤要挽救這個黨,這個國家有可能嗎?有很多人認為不可能,理由是按目前特權階級的力量比毛澤東時期大的多,而胡錦濤又無法與毛澤東的能力相比,故理由不成立。但這些人沒有看到另外的層面,沒有看到人民的力量較毛澤東時期強大的多。毛澤東時群眾多數人是和官僚特權有感情的,畢竟他們都是老革命,有功勞,所以對立程度是很弱的,多數人成?;逝?。而到了今天,由于官僚特權階級反動性過于暴露,與人民為敵,勢成水火,所以在群眾層面,今天有很強的制約官僚資本特權強大力量,這個和毛澤東時代不能相比。因此,只要胡錦濤下定決心,政策得力,依靠廣大黨員和群眾,用和平方式清洗黨內腐敗是完全有可能的。
   胡錦濤時期,是中共歷史上很關鍵的時期,如推行新政的改革成功,天下不亂而國治,不戰而屈人之兵,是中國之大幸,反之,一旦新政失敗,國必大亂無疑,多行不義,必將遭到歷史的懲罰。亂與不亂是歷史將證明的事,我們不必太擔心,現在再回過頭來繼續討論政黨政治的主題。

三、結論
   通過對共運的政黨政治歷程回顧,我們發現些什么問題呢?有那些值得將未來革命者和共產主義者格外注意的呢?我以為主要有如下幾點:
    一個是必須從理論上清算政黨政治片面集中的理論,從實踐上消滅官僚特權制度。同時,也要警惕無政府主義傾向。
    二是必須建立辯證的民主與集中有機聯系的政黨政治理論和實踐,在當前歷史條件下,尤其要強調民主,由黨的官僚特權專政變為政黨專政,先還權于廣大黨員,然后進一步變政黨專政為群眾專政。人民大眾必須清楚,從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幾千年人民大眾處弱勢就是因為沒有組織起來,未來新式民主的基礎是群眾的大聯合,其力量必須超過任何政黨!
   三是找到過渡的橋,也就是要找到民主集中有機結合的辯證的方法。
   四是保持相對數量的嚴格的吐故納新制度,保持政黨的先進性,黨員的入黨和提拔命運不僅取決于黨組織,也要取決于群眾考評。
   五是總結馬克思、列寧特別是毛澤東的政黨思想,作為籌建新型的政黨思想的理論基礎。
   六是一定要注意逐漸的由政黨政治向階級政治過渡,再由階級政治(專政)向群眾政治(專政)過渡。
   綜合起來,馬、列、斯、毛為新的政黨理論提供了思想的武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衰以為新的政黨理論與實踐提供了豐富的經驗教訓,只要大家努力,通過總結經驗,吸取教訓,開闊思路,總會找到好的政治模式,前途會是一片光明。

二零零八年四月五日編寫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胡錫進硬懟平原公子,這釋放了什么信號?
  2. 李克勤|“深切緬懷毛主席,您永遠的學生王光美”:劉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說法做法意味深長
  3. 美國加州大火燒出了房地產金融騙局
  4. 郭松民 | 也說“滬爺撐起一片天”
  5. 奴顏婢膝的學生與急眼了的老師
  6. 特朗普奪島,劍指中國?
  7. 洛杉磯大火如此猛烈,能燒醒中國那些殖人嗎?!
  8. 泰緬綁架更多內幕公布,受害人都是貪心自找么?
  9. 雙石|大勢已去,無力回天——西路軍基本解體
  10. 這或許是特朗普拿命競選的首要原因?
  1.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2.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4.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5.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6. 到底誰“封建”?
  7.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8.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掩耳盜鈴及其他
  1.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2.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3.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4.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5.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6.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7.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8. 我們還等什么?
  9.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10. 他不是群眾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4. “當年明月”的?。浩鋵嵤侵袊说耐ú?/a>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