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和科學都常用規律、定理、法則之類的概念。數學多用定理一詞,哲學用規律一詞,經濟學則二者兼用。在習慣上,適用范圍廣的稱規律、如價值規律;適用范圍小的稱定理,如薩伊定理,科斯定理。政治學著重研究由人創造的法律和制度以及各種活動,不太注意研究規律。
規律指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本質聯系和必然趨勢,用于揭示事物的歷史發展過程,如上層建筑適合經濟基礎的社會規律,可以解釋幾千年來政治的演變過程,而對于解釋一定歷史階段特別是現實的政治走向,這一規律顯得過于寬泛而鞭長莫及。這就有必要探求政治領域的特有規律。執政是政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有其特定規律,由于更接近現實,更具體化,我們稱之為執政定理。執政定理一方面是客觀規律的特殊形式,是一種客觀法則,另一方面又是指導執政實踐活動的行為準則,它是社會規律與執政實踐相結合的產物,要闡明執政定理,先從社會規律入手。
一、社會運行的兩條軌道
我們常講的社會規律是,生產關系適合生產力性質規律和上層建筑適合經濟基礎規律,這兩條規律又表述為三個決定: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生產關系的總和)決定上層建筑,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20世紀中葉,美國學者波普爾稱這套論點為歷史決定論(historism)。我們認為,唯物史觀包含有決定論,同時唯物史觀也包含有選擇論。首先,我們常講實踐,而實踐就是人的一種選擇。唯物史觀確認生產力是社會歷史的基礎,而生產力是人創造的,發展生產力就是人的一種選擇。馬克思主義反復講的人民創造歷史,階級斗爭是歷史前進的火車頭,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等基本觀點,都可以解讀為人的選擇。唯一的、必然的選擇就是決定,故決定論最適用于解釋歷史。選擇論對于解釋現實問題最為有效。執政不是歷史,而是人正在進行的實踐活動,用選擇論方法闡明執政定理較為適宜。選擇是人的選擇,就要從人出發談起。
從人出發,就涉及到一個最古老也是現在常講的人性問題。人性并不復雜,那就是求生向上。證明起來也很簡單,因為人如果沒有求生的本性,就早在進化中消失了,沒有向上的本性,就會象原始人一樣停止在蒙昧狀態,因為有了現代的人,證明了人有求生向上的本性。
人為了生存首先要進行生產實踐活動,為了生活得更好,就要不斷的發展生產力。發展生產力符合人求生向上的本性,人必然沿著發展生產力的軌道前進,這可稱為發展軌道,同時這也是人的一種必然選擇,發展軌道也是發展規律。發展生產力是解決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同時還存在人與人的關系問題,包含經濟關系、政治關系、社會關系。人與人的關系也沿著一定的軌道前進,這就出現了第二條軌道。社會運行并非沿一條軌道前進,而是沿兩條軌道前進。
(一) 發展軌道
人類要生存,首先選擇的是發展生產力,沿著發展生產力的軌道前進。世界各國生產力有共同的發展軌道,以勞動工具為標準,先后經歷了石器、鐵器、手工機械、蒸汽機、電力時代等等。生產力要素組合為產業,自然生產力組合為牧業經濟,土地生產力組合為種植經濟,二者合稱為農業經濟。機器生產力組合為工業經濟,科技生產力組合為知識經濟。人類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軌道從產業結構上看可以分為農業經濟、工業經濟、知識經濟三個階段。在農業和工業階段,發展是指的物質生產力的發展,工業時代以后,稱之為后工業時代、信息時代、知識時代等,發展具有更廣泛的內容。發展軌道是人類的必然選擇,也是發展規律。
(二) 平公軌道
平等是人們相互間的相同性,是指與權力和利益有關的相同性。法國《人權宣言》稱:“平等就是人人能夠享有相同的權利”。現代美國政治學家薩托利說:“平等表達了相同性概念。兩人或更多的人或客體,只要在某些或所有方面處于同樣的、相同的或相似的狀態,那就可以說他們是平等的。”[1]平等是以社會權利為參照系,而以社會規范為參照系,在社會規范中人人處于相同的、平等的地位就是公正,也稱為公平、公道。法律規范前人人平等稱公正,經濟規范前人人平等稱公平,道德規范前人人平等稱公道。這里將三者合稱作公正。故公正是平等的一種特殊形式,而平等更具有根本性。因為公正建立在規范的基礎上,規范本身不平等,就沒有公正,如美國大企業總裁的工資收入為員工的幾十倍乃至上百倍,這種工資制度(經濟規范)本身就極不平等,按此規范執行也就不公正,連西方經濟學家也認為這套工資制度不公正,不合理,其根源就是極不平等。
人類從事兩種實踐活動:一是生產實踐活動,這勿需解釋。二是爭取平等公正的實踐活動,需加以說明。因為人具有求生向上的本性,就會引起不停的斗爭,造成社會不穩定,,一直斗爭到實現平等為止,由此產生了平等社會的理想,哲人就描繪出一個理想社會,如孔子講的大同,柏拉圖講的理想國。人世間本來不平等,宗教教義卻制造出一個平等的天堂,三大宗教有個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存在一個至高無上的神,一切人都是神的臣民,在神面前人人平等。世界上信仰宗教的人如此眾多,其奧秘在于人具有向往平等的理想。同時平等具有極大威召力,一旦實現便不可逆轉。如原蘇東社會主義國家,建立起一套體現平等的經濟制度,包括勞動保障、義務教育、公費醫療等制度,在發生巨變以后,這些制度仍屹立不動。有人將人類爭取平等公正的理想看作空想,一切由經濟發展水平決定,這在一定的歷史階段誠然如此。從長期的人類歷史看,這種理想推動人從事爭取平等公正的實踐活動,才能推動社會沿平等公正的軌道前進,最后實現解放全人類和人的全面發展,這就不是空想,而是科學與價值的統一。人的實踐活動推動歷史前進,歷史沿著平等公正軌道前進有三條基本途徑:一是革命。推翻舊制度,建立新制度,新制度一定比舊制度更平等。二是改革。在現制度范圍內完善規范,使規范趨向于平等并公正的執行規范。三是民主。這是一條新途徑,那些實行不平等不公正政策的執政黨,通過民主選舉而下臺,新上臺的執政黨會實行一些較為平等公正的政策。通過革命、改革和民主三條途徑,社會沿著平等、公正的軌道前進,平公軌道是人類的必然選擇,故而形成平公規律,也可稱為平等規律。
平公規律是一種復合規律,如同地球自轉同時繞太陽公轉一樣。在一定歷史階段,規范是穩定不變的,人的活動繞規范運行,沿公正軌道前進。而在歷史長河中,規范本身也繞平等運行,沿平等軌道前進。用極限論的話說,公正是個以平等為極限的變量。故平公規律是一種復合規律,沿公正軌道運行同時在沿平等軌道運行。關于兩條軌道筆者在《從二元選擇論看社會制度變革》一文(載《人文雜志》2002年6月)中有詳細論述。
進入20世紀,生產力加速發展,物質財富增加很快,西方發達國家一方面是產品和資本過剩,一方面有大量貧困人口存在,經濟發展擴大了不平等。同時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的能力也隨之提高,人民群眾爭取平等的斗爭加劇。前半葉,出現了革命高潮;后半葉,興起了民主運動。民主比革命持續的時間長的多,其根本目標是爭取平等,19世紀和20世紀,爭取政治平等方面有了巨大進步,從20世紀末開始,爭取經濟平等。回首20世紀的100年,社會一方面沿發展軌道前進,同時在沿平等軌道前進,出現了兩條軌道并軌的歷史大趨勢。
二、私家人與公務人
社會運行同生物演化有個根本不同之處,生物演化是一種自然進程,沒有人參與。社會運行是人的一種實踐活動,人既是劇中的角色,又是編劇導演,而編劇導演同時也擔任著重要的角色,從而出現了一幕幕的歷史劇,形成了社會運行軌道,也就是社會規律。在社會運行中,有兩種活動:公共活動和私人活動。古希臘人稱公共活動為politikos,現稱為政治。將家庭活動稱為oikonomid,英文為Economy,漢語譯作經濟。社會上有兩類人:一是私家人。從事生產(包含經營、交換)活動,產出的是物質產品和勞務,這類產品可以分割開來,供一個個人用。亞當·斯密講的“經濟人”就屬于私家人。二是公務人,從事公務活動,創造公共產品,即法律、法規、政策等,公共產品不能分割,只能作為整體為全社會所用。古漢語經濟一詞,意為“經國濟世”,是公務活動。現代漢語經濟一詞,指生產活動,是私人活動。正是兩類人,推動社會前進,私家人推動社會沿發展軌道走,公家人推動社會沿平公軌道走。同一人群可具有兩種身份,上演兩種角色。如工人農民勞動者是職業集團,從事生產勞動,推動生產力發展。同時。工農勞動者又是階級集團,進行著反剝削、反壓迫的階級斗爭,階級斗爭、革命、造反是公務活動。可見勞動者作為職業集團,具有私家人身份,推動社會沿發展軌道走;作為階級集團,具有公務人身份,推動社會沿平等軌道走。社會上還有經營土地、資本的人群,作為職業集團,也在推動經濟發展,同時作為階級集團,謀取的是個人財富增長,會擴大不平等,阻止社會沿平等軌道運行。有產者也擔負一些公務人職能,如資產階級革命,將私人的錢捐給社會,就成為公共產品,私家人具有公務人身份。無論是勞動者或是經營者,都具有雙重身份,作為私家人,推動社會沿發展軌道走;作為公務人,推動社會沿平等軌道走。私家人從事生產實踐活動,直接推動生產力發展。公務人推動生產力發展,要通過一些中間環節,如勞動者進行革命是一種公務活動,推動舊制度,為生產力發展開辟道路。執政者進行制度創新,為生產力發展創造有利的環境。公務人作為私家人去進行生產活動,必然會發生以權謀私行為,是任何社會都明令禁止的。
勞動者和經營者主要從事生產活動,只是在很小的范圍內從事公務活動,如勞動者從事革命,是一種公務活動,而革命是歷史的節日,并非經常性活動。經營者從事公益活動,是一種公務活動,但其規模比經營活動小的多。社會上專門從事公務活動的人群是公務人,以往稱為主政者、統治者、官吏,現今稱為執政者、政府官員。我們將人分為私家人和公務人,是根據一定的理論框架設定的。人的本質是社會關系的總和,處于多種社會關系中,也就有多種屬性。人進行多種實踐活動,有多種目標,也就有多種多樣的理論框架,每種理論框架都從特定的視角來觀察,從而觀察到某種特定的屬性。如從事革命實踐活動,目標是要推翻剝削階級的統治,由此建立起革命理論框架,這一理論框架是從階級的視角觀察人,從而觀察到人的階級性。如從事生產活動,目標是謀生或利潤,由此建立起經濟學理論框架,這一理論框架是從職業的視角觀察人,從而觀察到人的職業屬性,亞當·斯密講的“經濟人”,就是人的一種職業屬性。法學則將人分為自然人和法人,宗教學將人分為教徒和非教徒。可見,人具有多種屬性和多種身份,這是客觀存在的。而界定人的某一種屬性,某一種身份,決定于選擇何種理論框架,即是一種主觀選擇,一個最明顯的例子是私營企業主群體的界定問題。這一群體是客觀存在的。階級理論,革命理論著眼于階級性,將這一群體界定為資產階級。生產力理論著眼于職業性,現在是按照之一理論框架,將其界定為企業家群體。程朱理學一個重要命題為“理在事先”正是先有階級理論(理)而后界定人的階級性(事),按照生產力理論,界定人的職業性,這都是“理在事先”,的體現。我們常講的人的階級性、職業性,以及經濟人、自然人、法人等等,都是按照一定的理論(理)對人的一種界定(事)。我們要研究執政理論,也就需要對人作出一種新的界定,那就是將人分為兩類:私家人與公務人,由此提出了兩類人說。
兩類人是客觀存在的,在私有制和階級出現以前,就有兩類人存在。中國在4000多年前唐堯帝時流行一首民歌叫“擊壤歌”,歌詞說:“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耕田而食,鑿井而飲,帝力何有于我哉”。這是中國第一首民歌,意思為百姓自己勞動生活,不為皇帝效力,也不用皇帝管。這里所描繪的農民,就是一種私家人。百姓種地鑿井,自己能解決吃喝問題,政府不用管。但有些事私人無力辦,要由政府辦。各國的古代文明都發源于江河之濱,江河邊土地肥沃,水草豐盛,便于人生產和生活,但靠水近也易于遭水災,私人就無力治水。根據《史記》記載,唐堯帝時洪水泛濫成災,堯命鯀治水,9年不見成效。舜代行天子政,用鯀之子禹治水,13年時間取得成功,大致上在現今的黃河和長江中游地帶,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公共設施建設工程,也是第一次公務活動,堯舜禹部落領袖,也就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批公務人,可見,在沒有階級以前,就有了公務人。公務人與私家人之分,在原始社會就有,并一直延續到今天。
現代化生產社會化了,即生產的產品供應社會,但這種生產是以企業和個人的經濟利益為目標,企業組織要與私人交換才能得到利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不論是國有或私有,經營者和勞動者都屬于私家人。經濟活動存在于一定的環境中,私家人依賴于公務人為其創造出環境。公務人不直接從事生產勞動,依賴于私家人為其提供生活資料。公務人與私家人存在社會分工,公務人提供公共產品與私家人生產的物質產品交換,但二者并非個體人之間的交換,是由私家人以稅賦形式供給政府,再由政府以俸薪形式分配給每個公務人。要每個公務人都從事生產勞動,則公共活動就無人干了。在戰國時代,農家許行倡導一種理論,說國君要同百姓“并耕而食”,即一同種地自食其力。孟子反駁道:“禹八年于外,三過其門而不入,雖欲耕,得乎?”是說大禹忙于治水,沒有時間耕地,由此提出一個著名論斷:“或勞心,或勞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2]朱熹注解稱:“君子無小人則饑,小人無君子則亂。以此相易,正猶農夫以粟與械器相易,乃所以相濟而非所以相病也”。朱熹講的君子與小人,即現代講的政府官員與民眾,官員靠民眾養活,沒有政府制定規則,民眾就亂了,官與民之間存在交換關系,如同農民用糧食交換器械一樣,二者相互依賴而非相互排斥。朱子講的這套政府與民眾的交換關系確有道理,今天仍然適用。20世紀70年代,美國經濟學家布坎南提出一套交換政治學,認為官員的政治活動同私人經濟活動存在交換關系,同朱子的論述相通。從歷史事實中可以發現,古往今來社會上一直存在私家人進行經濟活動,公務人進行公共活動,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補充,推動社會沿著兩條軌道運行,政府官員為執政主體,執政實踐的核心內容,就是在兩條軌道之間進行選擇,經常面臨兩難選擇。對此筆者在《論執政基本規律》一文(載《探索》2005年1期)中有詳細論述。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