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六個“為什么”》的體會和建議
作者:高為學
中共中央宣傳部理論局組織編寫的《六個“為什么”——對幾個重大問題的回答》,已由學習出版社于2009年5月出版。中共中央宣傳部于5月30日發出了“認真組織學習”該書的通知??梢姡摃某霭?,是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主流媒體對該書的評價頗高。該書“前言”寫道:“本書力求以鮮明的觀點、深入的分析、生動的事實、透徹的說理,全面準確地對上述六個方面的重大問題作出回答,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說服力,是深入學習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深入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輔助材料?!比嗣袢請?月1日報道該書出版座談會時說:全書“用真理的力量說服人,用客觀的事實教育人,針對性和說服力都很強。”人民日報6月12日發表了張曉林《以理論的魅力吸引人》為題的讀后感,認為其“理論魅力”有三:一是“直面重大的現實問題”;二是“以事實為依據講道理”;三是“經通俗化走向大眾化”。可見,主流媒體對該書作出了極高的評價。
我是一個年逾八旬的癌癥患者,雖精力不濟,仍奮力響應黨的號召,認真學習了《六個“為什么”》。因離休多年,不能全面深入社會,只能接觸一些離休干部和退休高級知識分子,共同切磋、琢磨該書。大家認為上述種種溢美之詞,有些言過其實了。該書在有些問題上,確實是“用真理的力量說服人,用客觀的事實教育人”,但并非完全如此。有些大家特別關心的問題,如當下中國公有制經濟和私有制經濟的比重問題,貧富差距問題,其情況究竟如何,該書沒有講一個數字,這就非常令人失望了。講“比重”,講“差距”,沒有數字,沒有百分比,怎么可能說清楚問題呢?對此,群眾中有這樣的議論:該書如此“諱莫如深”,似有“難言之隱”!因此,我們建議中央宣傳部理論局在這本書的基礎上,針對群眾的需要,作一些修改補充,出一個增訂本,以期真正達到“用真理的力量說服人,用客觀的事實教育人”的境界。下面把我們的學習體會和建議匯報如下:
一、要完整表述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
該書在講第一個“為什么”時,對于“為什么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和“指導思想不能搞多元化”等問題,分析深入,觀點鮮明,說理透徹,但在講到什么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時,解釋得就不夠完整了。它認為“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就必須始終不渝地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钡拇_,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不能因此就只講“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不提“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了。該書第5頁引了一位法國學者的話說:“沒有馬克思,沒有對馬克思的記憶,也就就沒有將來;不去閱讀而且反復閱讀和討論馬克思,將永遠都是一個錯誤?!蹦銈円眠@位學者的話,大概是表示贊同吧!可是,到了后面就不見“馬克思”了,好像對“馬克思”完全失去了“記憶”,這不正如那位學者所說,“將永遠都是一個錯誤”嗎?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感到《人民日報》2009年3月30日第7版發表的“六個為什么”系列解答(1)《在改革開放中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一文,表述得比較完整、準確。它說:“今天我們講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既包括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也包括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二者是統一的、一致的。”
黨章和憲法規定,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各民族人民都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如果只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而不提“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顯然是不符合黨章和憲法的精神的,也是不符合我們黨對待馬克思主義的一貫態度的。人們都知道,毛澤東在七屆二中全會上作總結時,強調馬列是“先生”,我們是“學生”,“不要把毛與馬、恩、列、斯并列起來。”他更不會容許只講毛澤東思想,不提馬列主義。1971年上半年全國出版工作座談會在起草《匯報提綱》時,周恩來不同意“要突出毛澤東思想”和“要堅持以毛澤東思想為指導”的提法,明確指示,“要全面,前面加上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要寫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并強調說:“水有源,樹有根,毛澤東思想是繼承了馬克思主義,又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馬克思是根,不能割斷嘛!”毛澤東完全同意經周恩來親自修改的這個會議文件,表明他是不贊成丟開馬列主義來“突出毛澤東思想”、“堅持以毛澤東思想為指導”的。鄧小平也指出:“不要把毛澤東思想同馬克思列寧主義割裂開來,好像它是另一個東西”;“光講毛澤東思想,不提馬克思列寧主義,看起來好像是把毛澤東思想抬高了,實際上是把毛澤東思想的作用降低了?!蓖瑯拥牡览恚裉旃庵v“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而不提“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當然也是不妥當的。
是不是在改革開放時期就可以不提“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呢?非也!鄧小平明確指出:“我們搞改革開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經濟建設上,沒有丟馬克思,沒有丟列寧,也沒有丟毛澤東。老祖宗不能丟??!”并強調“我們將永遠高舉毛澤東思想的旗幟前進?!焙\濤也說:“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我們都要始終高舉毛澤東思想的偉大旗幟。”既然如此,我們對于“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就要“永遠高舉”、“始終高舉”,決不能干出丟棄“老祖宗”的事。只有這樣,才能凝聚人心,避免在廣大干部和人民群眾中造成思想政治上的混亂,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推向前進!
二、要嚴格劃清科學社會主義與民主社會主義最本質的區別
該書在講第二個“為什么”時,從多方面論證了“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而不能搞民主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這是完全正確的。書中在剖析“民主社會主義”時指出:“民主社會主義否定建立社會主義制度,主張不改變資本主義私有制。認為社會主義運動沒有終極目標,不追求建立社會主義制度。歐洲一些社會民主黨曾長期執政,從沒有試圖改變資本主義私有制,而且只要涉及改變私有制這個要害,態度就非常曖昧,不敢越雷池一步。從實踐來看,搞民主社會主義的國家,都以私有經濟為絕對主體。”這段論述,對于我們認識民主社會主義的本質很有好處。
可惜,該書沒有對科學社會主義在這個問題上與民主社會主義的本質區別,進行具體界定,這是美中不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在我國的具體應用,我們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必須以馬克思的科學社會主義為指導。馬克思主義的經典《共產黨宣言》有句名言:“共產黨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論概括為一句話:消滅私有制?!彼接兄坪蛣兿魇蔷o密相連的。鄧小平在論述社會主義本質時,強調要“消滅剝削”??梢?,“消滅私有制”和“消滅剝削”是科學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因此,我們要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搞民主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就必須正確認識和正確對待這兩個“消滅”。當然,我們并不是馬上就要實現這兩個“消滅”。但是,我們共產黨人對它應該有個馬克思主義的認識和態度,從思想理論上嚴格劃清科學社會主義和民主社會主義最本質的區別,否則就不可能真正地建設社會主義,相反地會演變成民主社會主義或資本主義。
對于這個問題,最近被黨中央以“時代先鋒”進行表彰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者、踐行者雷云”,在《中華魂》2006年第1期發表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幾個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作出了明確的具體的論述,現摘錄如下:“從理論上說,私有制衍生剝削,雇傭勞動帶來剩余價值,這是馬克思主義的常識。我國現實社會中既然存在大量以私有制為基礎、以雇傭勞動為特征的私營經濟,那么產生剝削現象是勢所必然?!薄坝械耐究隙ㄠ囆∑降纳鐣髁x初級階段論,卻不贊成鄧小平的社會主義本質論中‘消滅剝削’的論斷,認為它不利于私營經濟的發展,因此非常忌諱‘剝削’這個詞兒,厭惡‘消滅剝削’這個論斷。其實,對于這一看來很‘棘手’的問題,用五句話就能大體說明白的。第一句:剝削現象是我國當今社會中一個客觀存在,承認剝削存在,無非是承認一個事實,否則就不是唯物主義了。第二句:馬克思主義者不要回避‘消滅剝削’。社會主義就是要消滅剝削,共產黨人就是要擔當起消滅剝削的歷史使命,如其不然,還要社會主義和共產黨干什么?第三句:消滅剝削是一個歷史過程,我們要消滅剝削,但是我們現在還不要,我們現在還不能要?!谒木洌簞兿鲬幸欢ǖ南薅?。社會主義社會不能允許無限制的殘酷的剝削,否則與資本主義社會還有什么區別?第五句:今天允許一定的剝削正是為將來最終消滅剝削,實現沒有人剝削人的共產主義創設條件。這是相反相成的辯證法,離開了它,就是丟掉了崇高理想。歡呼‘剝削萬歲’與高喊‘私有制萬歲’一樣,是極端荒謬的。”對于這些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觀點,我們以為,《六個“為什么”》是應該大力宣傳而不能回避的。如果這些都不敢講、不能講,還講什么“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啊???
三、要科學論證我國人代會“代表的廣泛性”是“同我國國體相適應的”
該書在講第三個“為什么”時,指出:“為什么我們要確立和堅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種政體呢?這是因為,它是同我國國體相適應的政體形式。我國的國體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這一國體決定了,我們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通過普遍選舉產生具有廣泛代表性的代表,……”“廣泛的代表性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生命所在?!边@些論述完全正確,也非常重要。
可是,該書在具體論述“代表的廣泛性”時,卻沒有體現“同我國國體相適應的”精神。例如,該書第52頁講:“第十一屆全國人大的2987名代表中,少數民族代表411名,歸國華僑代表35名,香港特別行政區代表36名,澳門特別行政區代表12名,臺灣省代表13名。正是這種代表的廣泛性,使得各地區、各階層、各民族、各方面的群眾都能參與到國家政治生活中來,參與到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上來?!边@里列舉出愛國統一戰線中各有關方面的代表人數來說明“代表的廣泛性”,是非常重要的。但僅僅列舉這方面的代表數是很不夠的,這里所舉的507名代表,只占全體代表的六分之一多一點,不能全面說明其“代表的廣泛性”。更重要的是,這里沒有講到在我國國體中居于領導和基礎地位的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的代表情況,這就不足以說明現在我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廣泛性”,是“同我國國情相適應的”。按理說,我國各階級、階層的代表比例,是應該同國體相適應的。1978年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工農代表占54%,這同我國國體以及工農占中國人口絕大多數相比,應該說是相適應的;而2003年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工農代表只占19%,這就很不適應了。第十一屆人大的工農代表究竟占多少百分比,你們又秘而不宣,令人摸不著頭腦。根據我國的國體,即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工農占人口大多數的情況,如果其代表人數還是只占20%左右的話,那是同我國的國體不相適應的,將會動搖我國的國家性質。對于如此重大的問題,希望該書能夠全面介紹現在全國人大和各級人大各方面代表的情況,并從理論上作出解釋。
四、要從中國共產黨的性質來論證其在多黨合作中的領導地位
該書在講第四個“為什么”時,認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這個新型政黨制度,“是近代以來中國歷史發展的結果,是各民主黨派及全國人民共同作出的正確的歷史選擇,是符合中國國情的新型政黨制度”。這個政黨制度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首先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領導,是各民主黨派的自覺選擇,也是我國政黨制度的基本前提。60年來的歷史實踐證明,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在多黨合作中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所有這些論述都是非常正確的。不過,我們希望補充講一個問題,那就是中國共產黨在多黨合作中的領導地位,不僅是歷史形成的,而且是由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武裝的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決定的。黨的這一性質,決定了它的奮斗目標是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決定了它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決定了它能夠通過正確的政治領導來加強和發展同民主黨派的合作。因此,只有在這樣性質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多黨合作和中國社會的發展,才能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
但是,在黨的十六大黨章提出“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之后,有些人對黨的性質產生了模糊認識,認為“兩個先鋒隊”都是黨的性質,“是我們黨對自身性質認識的一個飛躍”。其實,這種看法是不準確的,會導致在黨的性質這個問題上的混亂。對于這個問題,鐘言(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聞實(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撰寫的《論(江澤民文選)的重大意義》一文,作出了正確的回答:“馬克思主義政黨要立于不敗之地,首先必須明確和堅持自己的性質,為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奠定堅實階級基礎。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確定自己是中國工人階級的政黨。中國工人階級始終是推動中國先進生產力發展的基本力量。無論黨的地位、環境和歷史任務如何變化,黨的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不能改變,堅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根本方針不能動搖?!倍爸袊伯a黨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則是指“中國共產黨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代表著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莊嚴使命,忠誠地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而奮斗。這是中國共產黨最為深厚的群眾基礎、最為深厚的力量源泉?!边@就表明,“兩個先鋒隊”雖然緊密相連,但卻是內涵不同的兩個范疇,前者是講黨的性質,即黨的階級性質和階級基礎問題;后者不是講黨的性質,而是講黨的歷史作用和群眾基礎問題。正由于有了前者的性質,才有后者的作用。如果把兩者混同起來、并列起來,都稱之為黨的性質,就會誤認為我們黨是“全民黨”,那是完全錯誤的。如果我們在黨的性質這個根本問題上出了問題,不守住“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這個底線,黨就不可能繼續發揮領導核心作用,在多黨合作中就難以充當領導者,我們的整個事業就會被動搖。
江澤民曾反復強調,必須堅持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認為“堅持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一些人借口我國階級狀況、階級關系有了新的變化,世界上發生了新技術革命,企圖否定工人階級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和國家的領導階級,從而否定黨的階級基礎,否定黨的性質,最終否定黨的領導地位。對這股逆流,我們必須堅決頂住?!边@個重要論述,為我們今天頂住“逆流”,繼續“堅持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而不要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混同于黨的性質,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五、要具體論證公有制的主體地位
該書在講第五個“為什么”時,認為“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是社會主義的一項根本原則。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必須堅持把公有制作為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辈⒏鶕宕蟮木?,指出:“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主要體現在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边@些論述是完全正確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墒?,它只是停留在這幾句空洞的詞句上,對于我國公有制經濟的比重是否減少了,減少了多少,現在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還占不占優勢,均沒有作出任何明確的具體的回答,非常令人失望!
在這一講一開頭,就批評“有人說,中國改革方向錯了,主要是公有制經濟比重減少了,國有經濟削弱了,主張回到以前的經濟體制?!睆倪@里可以看出,該書編者認為公有制經濟的比重沒有一點減少,國有經濟沒有任何削弱,誰不同意這個看法,誰就是認為“改革方向錯了”,“主張回到以前的經濟體制”。這頂“反改革”的帽子可不小??!請拿出“公有制經濟的比重”沒有“減少”的事實根據來,否則就要犯“誣陷罪”!奇怪的是,他們在書中自己也承認,“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深化,我國公有制經濟的比重有所變化”,“公有制經濟成分有所降低”。這種“變化”和“降低”,不正是“減少”和“削弱”嗎?你們如此自相矛盾,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他們雖然承認“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主要體現在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但是沒有一處用事實來證明公有資產“占優勢”,卻憑空得出“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更加鞏固”的結論,這不是杜撰嗎?實際上,目前公有資產的優勢已經喪失了。據《中國社會科學》內部文稿2008年最后一期披露:“到2006年,全社會總資產中,公有制資產所占比重下降到44.3%(其中國有經濟為32.0%,集體經濟為12.3%),遠低于55-60%的臨界值;非公有制資產所占比重則上升到55.4%(其中私營經濟為33.0%,外資經濟為19.1%,個體經濟為3.3%)”。這就表明,公有制資產已經不占主體地位,占主體地位的是非公有制資產。
該書還說:“我國非公有制經濟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比重已有很大提高?!薄昂艽筇岣摺笔且粋€非常含糊的概念,應該對其“提高”到什么程度,作出具體的交代。可是,在這句話之后,它只字不提非公有制經濟究竟提高了多少,它與公有制經濟在GDP中各占多大比重,卻大講非公有制企業在技術創新、發明專利、提供就業崗位等方面所占比重,完全是文不對題。其實,GDP的比重,非公有制經濟早已超過公有制經濟,這是人所共知的客觀事實。全國工商聯于2006年3月初發布了《十·五期間民營經濟形勢報告》說: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及全國工商聯調查數字推算,2005年,內資民營經濟在GDP中比重為49.7%,外商和港澳臺投資經濟比重約為15~16%,兩者之和約為65%。由全國工商聯主持編寫的2006年《民營經濟藍皮書》預計:今后5年,中國民營經濟發展速度將繼續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預計全部民營經濟占全國GDP的比重將上升至3/4。有位專家根據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2006年》關于2004年的資料計算,2004年國有工業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15.3%。時間又過去幾年了,目前可能只占10%左右了。難怪全國工商聯主席黃孟復在中國企業家論壇第三屆年會上非常得意地說:當前中國民營經濟的發展已跨入到一個新的歷史階段,民營經濟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作用和地位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這個變化將來還會繼續下去,民間資本、民營經濟將會繼續大發展,并成為改變中國、發展中國的一個主要力量。一篇刊載在由著名經濟學家任總顧問、掛靠在某黨校的一個刊物上的奇文,比黃孟復講得更加明白:“過去我們說,民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一個有益的補充;但現在我們逐漸發現,順著真正的市場經濟的思路發展下去,總有一天我們會反過來說,國有經濟是對民營經濟的一個有益的補充?!边@種以所謂的民營經濟即私營經濟取代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的主張和事實,都是客觀存在的。面對如此嚴峻的問題,還能說毫不動搖地“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嗎?
六、要全面論述“不能走回頭路”
該書在講第六個“為什么”時指出:“改革開放是中國走向繁榮富強的必由之路,我們必須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決不能走回頭路。”這個論述是正確的。但是,在講到什么叫“走回頭路”時,就出了問題。它說:“人們從改革開放的親身經歷中深刻認識到,走回頭路就意味著回到封閉僵化,回到停滯落后,意味著離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搞窮折騰,意味著死路一條。”又說:“回首改革開放走過的歷程,不是沒有爭論,不是沒有困惑,但無論遇到什么干擾和困難,無論遇到什么風險和考驗,我們黨都始終強調必須堅持改革開放,不能走回頭路?!边@里對于不加分析地給改革開放前扣上“封閉僵化”、“停滯落后”等大帽子的錯誤做法,我們暫且不予評析,但對于如何理解“走回頭路”問題,則不能不加以議論。在該書看來,“走回頭路”只是指回到改革開放前的所謂“老路”,改革開放過程中只有堅持改革開放同走“老路”之爭,并不存在同資產階級自由化勢力要把中國引上資本主義邪路的斗爭。這就大謬特謬了!
鄧小平早就指出,現在都“希望改革”,“不過,某些人所謂的改革,應該換個名字,叫作自由化,即資本主義化。他們‘改革’的中心是資本主義化。我們講的改革與他們不同,這個問題還要繼續爭論的。”接著,黨中央又反復強調,“要劃清兩種改革開放觀,即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改革開放,同資產階級自由化主張的實質上是資本主義化的‘改革開放’的根本界限”。這就表明,在改革開放過程中,不僅有“左”的干擾,還有右的干擾,就是想把中國引導到搞資本主義的邪路上去,這是最大的最危險的“回頭路”。胡錦濤在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大會上指出:“我們要始終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做到思想上堅信不疑、行動上堅定不移,絕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絕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而是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边@就明確地告訴我們,除了正路之外,還有“老路”、“邪路”這兩種“回頭路”,而該書只講前一種“回頭路”,不講后一種“回頭路”,顯然是片面的、錯誤的。
關于中國會不會走資本主義邪路的問題,鄧小平早就給我們敲過警鐘。他在1985年3月7日作的《一靠理想二靠紀律才能團結起來》的即席講話中,集中論述了這個問題。他說:“現在有人擔心中國會不會變成資本主義。這個擔心不能沒說有一點道理?!币敖獬麄兊倪@個憂慮”,就必須堅持“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一個公有制占主體,一個共同富?!??!叭绻覀兊恼邔е聝蓸O分化,我們就失敗了;如果產生了什么新的資產階級,那我們就真是走了邪路了。”鄧小平當時所擔心的問題,現在是否存在呢?這是該書在論述“決不能走回頭路”時,必須予以回答的問題。
遺憾的是,該書完全回避這個尖銳的問題。它在“解決前進中的問題必須靠深化改革開放”一節中,輕描淡寫地說:“在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時,收入差距、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有拉大的趨勢;……這是經濟社會發展不可避免帶來的”。這里只是提到“差距有拉大的趨勢”,而且認為這是客觀上的“經濟社會發展不可避免帶來的”,與我們的政策和工作沒有任何關系。能夠如此粉飾太平嗎?事實上,現在不是什么“差距有拉大的趨勢”問題,而是貧富嚴重懸殊,已經達到“兩極分化”的程度。鄧小平在1993年9月同鄧墾談話時說:“我們講要防止兩極分化,實際上兩極分化自然出現。要利用各種手段、各種方法、各種方案來解決這些問題。”鄧小平在這里已經肯定出現了“兩極分化”,所以強調要立即著手“解決這些問題”。鄧小平的論斷是符合實際情況的,他在這個問題上確實是“實事求是派”!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全國基尼系數,1978年為0.16,而2003年竟達到0.458。由國家發改委、統計局和中國社科院等單位專家編寫的《中國居民收入分配年度報告(2004)》指出:最高收入10%的富裕家庭其財產總額占全部居民財產的45%,而最低收入10%的家庭相應比例僅為1.4%。這就是說,貧富差距達到32.1倍。在我國貧富差距如此之大,竟遠遠大于發達的或不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這還能說只是“差距有拉大的趨勢”,而不是“兩極分化”嗎?
“兩極分化”的出現,是同公有制占主體地位的喪失分不開的。非公有制經濟取代了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自然就會出現“兩極分化”,并產生新資產階級。據有關專家統計,拿2005年私營企業主群體同1956年我國進行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前的私營企業主群體相比,現在的私營企業主人數為當時的16萬人的26.8倍;現在的雇工人數為當時的250萬人的18.8倍;現在的資本額按可比價格計算為當時的24億元的639倍。對于這些客觀存在的事實應該怎樣認識呢?1989年8月28日《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建設的通知》明確指出:“私營企業主同工人之間實際上存在著剝削與被剝削的關系”。對于這些雇工剝削的私營企業主按其性質應該歸屬到哪一類呢?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劉國光教授認為,“恐怕除了資產階級以外,沒有地方可以歸屬?!薄恶R克思主義研究》2008年第1期發表的“名家訪談”也講:“根據列寧的階級定義,這些私營企業主可以說他們已經從經濟上開始形成了一個新的資產階級”。這些看法是符合鄧小平思想的。他曾經在講到“兩極分化”時,在括弧內注明“所謂兩極分化就是出現新資產階級”。他在講到“我們不會容許產生新的資產階級”時,緊接著就講“百萬富翁很難在我們社會主義制度下產生”。可見,在鄧小平看來,“出現新資產階級”是“兩極分化”的標志,而產生“百萬富翁”則是“產生新資產階級”的標志?,F在,我國百萬富翁已多如牛毛,就是億萬富翁也多得驚人。面對這種情況,怎么還能說不存在“兩極分化”和“新資產階級”呢?
既然事實俱在,該書為什么不予承認呢?這實際上還是由于思想不夠解放,怕承認“兩極分化”和“新資產階級”,人們就會懷疑改革開放,引起思想混亂。其實,問題早已客觀存在,怕是沒有用的,采取“不承認主義”也是徒勞的。正確的態度是實事求是地承認它,認認真真地解決它。鄧小平早就指明了改革的正路,認為“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我們改革總的目的是要有利于鞏固社會主義制度,有利于鞏固黨的領導,有利于在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下發展生產力”;“在改革中我們始終堅持兩條根本原則,一是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一是共同富裕。有計劃地利用外資,發展一部分個體經濟,都是服從于發展社會主義經濟這個總要求的?!笨傊霸谡麄€改革開放過程中,必須始終注意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上述兩大問題的出現,正是由于反對四項基本原則的資產階級自由化(包括新自由主義、民主社會主義等)的干擾和破壞,導致違背鄧小平關于改革的性質、目的和原則造成的。因此,我們在總結改革開放時,不應該回避問題,而應該正視問題,吸取以往的教訓,批判和清除妄圖把改革引向資本主義的右傾思潮和政策,堅決按照鄧小平提出的四項基本原則去深化社會主義改革開放,這樣才能真正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沿著科學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馬克思的名言告訴我們:“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蔽覀兤谂卧摃谛抻啎r,能夠按照馬克思所說的那樣,真正地在理論的徹底性上下功夫,而不要避重就輕、避難就易,那就一定“能說服人”,“能掌握群眾”,從而轉化為改造世界的巨大物質力量。
2009年6月30日完稿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