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09年春,金教授攜家人遠涉重洋游歷了中國、日本和高麗,考察了東亞三國的古老農耕體系,并與當地的農民進行了深入的交流。他們急切地希望了解在人口稠密的東亞三國,農夫是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壤生產出足夠的糧食。
Tag: 溫鐵軍 四千年農夫 小農經濟 辛亥百年 Franklin Hiram King 精耕細作
《四千年農夫(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FARMERS OF FORTY CENTURIES OR PERMANENT AGRICULTURE IN CHINA, KOREA AND JAPAN (1911)--這本百年前描述中國農民管理土壤以增進肥力的書籍在20世紀50年代成為美國有機農業運動的《圣經》,作者富蘭克林·H·金也成為了引領那個時代的美國有機農業運動的先驅。 該書記錄了東亞農業生產者真實的生活環境,講述了東方各民族好的耕作方法。作者認為,農耕的首要條件是保持土壤的肥沃,東方各民族早已遇到此類問題 ,而且已經找到 了解決方法。對此,西方或許也能直接從他們的經驗中獲益良多。這是西方 向東方學習保護 自然資源的第一課。
作者:(美)富蘭克林·H·金 Franklin Hiram King (8 June 1848 – 4 August 1911) 曾任威斯康星大學農業物理學教授 美國農業部土壤管理所所長 著有《農業物理學》、《灌溉與排放》、《土壤》等。
譯者:程存旺、石嫣
出版社:東方
ISBN:9787506042284
開本:4開 頁數:280頁
2011-06-01 第1版2011-06-01 第1次
--
序文
2011年時值辛亥百年,恰逢《四千年農夫》英文原版書出版百周年紀念。
自中國倡導"洋務運動"以來,這百年間食洋不化之輩甚多,而認真反思現代化歷程中變遷成本的中國人甚少。由我的兩位博士生翻譯的《四千年農夫》的中文譯本在此時出版,可謂是罕見的空谷清音!
在殖民者對美洲大陸進行開發的短短不到一百年的時間里,北美大草原的肥沃土壤大量流失,嚴重影響了美國農耕體系的可持續發展。也正是美國農業面臨的嚴峻挑戰,使得美國農業部土壤所所長、威斯康星州立大學土壤專家富蘭克林·金萌生了探究東亞國家農耕方式的想法。
1909年春,金教授攜家人遠涉重洋游歷了中國、日本和高麗,考察了東亞三國的古老農耕體系,并與當地的農民進行了深入的交流。他們急切地希望了解在人口稠密的東亞三國,農夫是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壤生產出足夠的糧食。
在這次旅行中,金教授發現了東亞農業模式與美國的區別、兩者的資源稟賦差異以及東亞模式的優越性。東亞傳統小農經濟從來就是"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而且可持續發展。東亞三國農業生產的最大特點是,高效利用各種農業資源,甚至達到了吝嗇的程度,但唯一不惜投入的就是勞動力。
眾所周知,中國耕地資源僅占世界的7%,水資源占世界的6.4%,而水土光熱配比的耕地不足國土面積的10%。由于這種人口與資源配比的不平衡,導致2/3的中國人生存資源極度缺乏!何況,中國大部分國土位于干旱地帶,若非太平洋季風帶來季節性降水,中國大部分地區都不適宜作物生長。
在資源匱乏、總體自然條件不適宜農業生產的情況下,若沒有農民的辛勞和智慧,任憑什么先進的理念和制度設計,恐怕都無法讓中國養活占世界20%的龐大人口。
正是短缺的自然資源和龐大的人口之間的矛盾造就了中國農民極端節儉、克制欲望、任勞任怨的品性,以及資源節約、循環利用、精耕細作的中國傳統農業生產模式。長期以來,無論是分成租,還是定額租,名義地租率都在50%左右變動,而精耕細作生產模式下的實際地租率則在一般情況下都低于50%。由此可見,盡管人口眾多,勞動力仍然是中國傳統農業生產中最關鍵的要素,其要素回報率甚至長期高于土地。
由此可知:小農的"家庭理性"作用與農戶人口增加存在著相關關系。如果增加了男性,即意味著在未來可從農業生產中獲取相對低風險的、穩定的收益的預期;如果增加了女性,則意味著她們能夠在農閑時期參與到商品化和貨幣化程度更高的養殖業、手工業和經濟作物的生產、流通等工作中,換取短期收入以補貼家用。這種能夠將外部風險內化的小農經濟的"家庭理性"之特點,在于農戶內部勞動力組合投資機制的發揮,這一機制是建立在"精耕細作+種養兼業"所促發的土地生產率高企的基礎之上的。
結合小農家庭內部勞動力組合投資機制來考察農業經濟時代中國發達的商品經濟,則不難理解小農家庭人口生產派生的過剩勞動力,愿意以極低的報酬進入農業之外的生產領域進行工作的原因。每當王權能夠保障社會基本穩定,則過剩的勞動力就會很大程度地被農村內部的五行八作所吸納,即使村社不能吸納過剩勞動力,它也會被城市和集鎮的民間三百六十行所吸納。
當時局動蕩、百業凋敝時,過剩的勞動力回流到農村和農業部門,加劇小農家庭人口資源緊張關系的同時減輕了城市商品經濟吸納就業的壓力。待外部制度調整到位、百業待興之時,小農家庭過剩勞動力再次流出。但是,這一調整過程并不總是能夠順利完成。不利氣候因素長期大面積影響農業生產,或者王權未能及時控制吏治腐敗、官僚豪強兼并土地之勢,或者遭遇外部侵略之時,這些外部非經濟因素往往交織在一起共同作用,導致小農家庭不堪重負土崩瓦解,最終引起農民起義和王朝更替。
由此可見,東亞國家的小農家庭和村社群體實際上發揮著勞動力"蓄水池"的作用,穩定時期為經濟發展源源不斷地提供廉價勞動力,困難時期則成為各種社會危機轉嫁的承載底線。
進一步深入分析"蓄水池"作用,我們則不難發現農業生產率構成了小農家庭勞動力蓄水池效應的物質基礎和主要影響因素,良好的村社治理和宏觀制度設計也對提高小農村社制的蓄水能力有所裨益。實際上,小農家庭人口生產與這些因素之間是相互影響的。由于人口相對其他資源更加豐富,因此東亞三國才可能衍化出勞動密集型的精耕細作的農業生產模式。
這種小農與村社的內在"經濟理性",促進著各行各業和基礎設施建設的蓬勃發展,最終鑄就了中華民族的整體繁榮。
金 教授當年未必就有這些分析。于是,他在反思美國農業生產模式之后陷入了迷思,不知道美國農業生產模式該有的發展方向。盡管美國因農業從業人口過少、人工耕作技術落后而無法轉向中國式的精耕細作,但是更深層的原因則是,西方殖民者通過掠奪帶來空前寬松的土地資源,也促使農業生產模式轉型缺乏動力。
百年前的學者即已認識到中美兩國農業生產模式存在的巨大要素稟賦差異而不可能完全效法彼此。但是當前無論政策界、學術界,還是主流社會,堅持認為中國農業應該轉向美國"大規模+集約化生產"模式的大有人在,實在令人對這種"無知者無畏"的泛濫感到驚愕,也不得不對農業政策中長期存在的偏差而帶來的"雙重負外部性"--生態環境損失和食品安全失控,而令人扼腕。
2010年2月公布的《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顯示,中國農業已經超過工業和生活污染,成為污染水資源的最大來源。中國大規模使用農業化學品不過短短的三四十年,就將以往能夠消納城市生活污染、長期創造正外部效應的農業,肆無忌憚地改造成為制造嚴重負外部性的產業。
日本作為 金 教授探訪的東亞三國之一,早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就曾因過度使用農業化學品和外部工業污染而導致了嚴重的環境破壞,不得不徹底放棄以往以"數量安全"為主要導向的農業政策,轉而提出兼顧"數量安全、農村發展、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等多重目標的強調農業多功能化的三農政策--1992年發布"新的食物·農業·農村政策方向",開始致力于環境保全型農業的推進,該政策所關注的對象已不再僅僅是"農業",而變成了"食物、農業、農村";政策目標已不再局限于提高農業生產率層面,發展路線也由單純追求規模擴大和效率提高轉變為,重視農業的多功能性和自然循環機能的維持和促進。
2004年日本的農業環境、資源保全政策被作為農業政策基本問題進行討論,2005年3月,新的"食物、農業、農村基本計劃"提出了日本農業"全面向重視環境保全型方向轉變"的方針。在此農業政策的引導下,傳統農業生產模式很快得到恢復,并因融入現代適用科技而得到加強。
此外,值得中國人學習的是:農業政策轉型得到了日本綜合農協的有力支持。
綜合農協是日本政府為保護小農家庭而進行的重要組織制度創新,其作為日本國家戰略的地位早在日本法西斯對外發動侵略戰爭之前就已確立--戰爭需要從農村社區大量抽取青壯年勞動力和其他資源。政府為了避免農村社區衰敗而"赤化",不得不將留守人員組織起來,給予各項優惠政策,并且嚴禁任何外部主體進入三農而占有收益。
這項綜合農協政策的延續,保護了日本農民的利益并促進了農村近百年的可持續發展。直到近幾年,日本農業人口老齡化問題嚴重,政府才不得不放開保護政策,允許農村社區之外的自然人投資農業,但外部企業法人仍然被禁止介入。除了農業生產經營領域的保護,綜合農協還獲準壟斷金融資本,通過資本運作獲取高額利潤再返還給作為農協股東的全體農民。這些優惠政策使得日本農民的人均純收入長期高于市民的平均收入,而農民人均純收入的60%以上,來源于日本政府給予的各項優惠和補貼。
只需稍微對世界農業發展的不同方向進行客觀分析,則必然導向對人類文明現代化進程進行全面系統的反思。 金教授即是如此。
他洞察了當時西方城市化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對人類可持續發展構成威脅的因素。而當時中國大城市人口密度居世界最高。像上海這樣的城市卻沒有西方發達的下水道系統,城市人口的排泄物和污水完全依靠來自周邊農村的農民每天清晨一桶一桶地將之運往農村,制作成為有機肥再施用到土壤里,最終完成城市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理。進一步估算可以發現,每天將一百萬成年人的糞便施用于田間可以給土壤帶來一噸多(大約2712磅)的磷和兩噸多(大約4488磅)的鉀。 金教授從農業生產物質循環角度出發認識到,西方的城市利用發達的下水道系統將人類糞便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水體,不僅造成環境污染和健康隱患,更重要的是浪費了其中可用于農業生產的寶貴資源。而中國城市廢棄物的處理方式既能在減少化肥等外部投入的情況下培肥了土壤,又能利用土地無害化處理人類排泄物,避免廢物直接排入外部水體導致污染和健康威脅,更創造了就業,完美體現了農業的多功能性。
若當年的西方國家及時采納金教授的建議--學習東方農業生產和城市規劃中對廢棄物循環利用的原則--則可能避免密集分布在老歐洲和北美沿海岸線的因水體富營養化作用導致的死海區域的形成。
作為美國著名的土壤學家, 金教授從未受到中國傳統農耕文化的影響,不曾有過中國傳統士大夫"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情趣,但是他對東亞三國小農的贊美卻是由衷的:"這群人有很高的道德修養,足夠聰明,他們正在蘇醒,他們有能力利用近年來西方國家的所有科學和發明;這群人長年以來深深地熱愛和平,但一旦遭到壓迫,他們一定會,也有能力為了自衛而戰斗。"同理,20世紀20年代從美國畢業回國的晏陽初博士雖然初期給中國農民下了"貧、愚、弱、私"的偏頗判斷,但隨后他在深入農村的實踐中改造了自我,提出"欲化農民,必先農民化"的主張,并積極開展影響深遠的平民教育與鄉村自治運動。
這兩位均屬西學功底深厚的學者,雖然從不同的學科視角審視小農,卻得出了類似的認識,也使今人得以在先賢的認知基礎之上去偽存真,拼湊出更加全面的小農臉譜。只有理解了小農及其賴以生存的自然農業和多功能村社,才具備理解中國歷史和預見未來發展的基礎。
謹以此書獻給至今仍被世人不完全理解的中國小農。
附: 《四千年農夫》摘錄
保護自然的第一課
在我們乘船或是乘火車游歷上海、嘉興和杭州的過程中,經常看到人們將稻田里的土壤挖出,之后將其堆放在運河沿岸或是 直接傾倒進運河里。這些土壤是從農田周邊的溝渠里挖出來的,之后它們被堆放在河床沿岸。據一些農民判斷,它們也可能在水中經歷了生長或者發酵等過程。將土 壤堆放在河岸上,是為了方便用船將它們運送到桑園中去。
早春時節,這兒是一片綠色海洋,一眼望去盡是油菜。一段時間之后就開始變成一 片金黃,最后當葉子掉落、油菜成熟之后,田里就變成一片灰色,就像奶牛一樣,油菜能用于生產植物油,每100磅的油菜籽能產出40磅的菜籽油。這些油可以 食用,可以燃燒,也可以出售。假如將油菜渣和灰作為肥料施用于田間,那么土地的肥沃程度能夠保持平衡。
我們(指美國,編者注)農業產量大的首要原因是土壤肥沃,人均占有土地面積大,我們只是最近才開始了解一些好的耕作方法。農業耕作的首要條件是保持土壤的肥沃,東方各民族早已遇到此類問題,而且也已經找到了解決方法。
他們保持土地資源的經驗是我們應該學習的,這是我們向他們學習保護自然資源的第一課。
東方的供養
我們一直盼望著和中國的農民見面,一起走過他們的田地,通過觀察學習他們的耕作方法、農耕器具。渴望了解長達四千年的演化,如何做到在有限的土壤仍然能夠生產充足的食物,養活如此稠密人口的農耕體系。
迄今為止,中國農民實行的最偉大的農業措施之一就是利用人類的糞便,將其用于保持土壤肥料以及提高作物產量。要理解這個措施的演變過程,首先要知道,在 西方現代農業生產中使用礦物肥料就如同在工業生產中使用煤一樣廣泛。但是,礦物肥料也僅僅是在近幾年才在西方國家普及,供給短缺才得到一定緩解。同時我們 還必須認識到,東方國家的人民長期以來生活并沒有因供養巨大的人口而遭到破壞。
當反思我們農場的土地為什么在不到100年的時間里就 耗盡了肥力,以及為了保證土地的年產量而不得不施用巨量的礦物肥料數時,我們便意識到必須深刻了解和認識自古以來東方人一直延續的施肥方法。因為這種方 法,中國人利用1/6英畝的良田就足以維系一個人的生存,而在日本最南邊的三個主要島嶼上,每英畝良田只能養活三個人。
心思細膩的農夫
挖掘運河,開墾三角洲平原和其他耕地,這項工作在中國仍在取得進展。反復耕作并日漸成熟的土地成為他們最重要的財產,并支持起他們高度密集的人口。
在中國,我們曾有一段旅程是在上海和杭州之間的運河里度過的,住在一條房船上,走了大約117英里。我們毫不懷疑這項工程是過去4000年來人類改造沖擊平原案例中最成功的一個。
這項工程所發揮的作用將在這個民族繁衍生息的歷史過程中緩慢顯現,而且它的建造及維護還培養了這個民族強壯的體格和恒久的毅力,這里的人們心思細膩,木訥于言,更多的時候是在默默地為家園的建設和土壤肥力的保持貢獻力量。
我們共同探討的農耕活動是一個充滿活力的,擁有五億人口的民族的偉大創舉。他們四千年來不斷積累農耕經驗,并且這個勢頭還將保持下去。這群人有很高的道德修養,足夠聰明,他們正在蘇醒。
利用土地的哲學
這些古老民族的人,習慣于充分利用土地,很早以前就能讓四片草葉生長在本來只能生長一片草葉的地方,也學會怎樣加倍擴大面積來滿足作物對更大空間的需求。
有個農夫在他不足0.06英畝的土地上種的黃瓜將給他帶來20美元的收入。他已經賣了價值5美元的蔬菜,第二茬作物將在黃瓜之后種植。他只從鄰近的運河用一個腳踏水車來抽水灌溉他的花園,每周澆一次水,下雨時不澆。
但是擁擠的作物在田地里挨得更近,需要更多的肥料以帶來更大的收獲,也需要相對更多的照顧,多方面更近的觀察和更好的耐心,這些舉措都遠遠超越了美國人 的方法。因此,可以看出,這些站在茂盛的作物附近的農民極富智慧,他們不斷尋找有效的措施來改進耕種技法。這可以從他那風景優美的田地里體現出來,也可以 從茂盛的作物中看出來,還可以從老人的臉上看出來。
如果想要永續
如果美國想永續發展下去,如果我們要像東方人那樣將我們的歷史延續至4000年甚至是5000年,如果我們的歷史要一直保持和平的狀態不受饑荒和瘟疫的困擾,那么我們就必須采取措施竭力保護資源,而且只有這樣我們的國家才能歷世長存。
中國在很早的時候就有了發展永久性農業的意識,但卻是在現在才真正開始完善起來。因為他們現在才有能力改善農業的發展,而他們的經驗不僅為后人也為其他國家提供了借鑒,發揚他們的有利經驗,最終為整個世界的農業發展引進一種全新的、先進的農耕方法。
附文:陳仁端:談《四千年農夫》
來源:text and ideology
摘要:費孝通教授曾經如此談過他讀金氏《四千年農夫》的觀點:"他(指金氏)是從土地為基礎描寫中國文化。他認為中國人像是整個生態平衡里的一環。這個循環就是人和'土'的循環。... ...他們的農業不是和土地對立的農業,而是和諧的農業。在亞洲這塊土地上長期以來生產了多少糧食,養育了多少人,誰也無法估計,而且這塊土地將繼續養育許多人,看不到終點。"
Tag: 陳仁端 費孝通 富蘭克林·金 四千年農夫
上個世紀初美國的農學家金氏(F.H. King)前來日本、中國和朝鮮考察農業,回國后寫了一本書《四千年農夫》。極力贊揚東亞的傳統農業。這件事在中國的農史界經常被提起。金氏于1909年2月2日離開美國的西雅圖,同年7月18日前后離開日本返回美國。這期間訪問日本、中國和朝鮮,而在中國的時間最長,大約為4個月20天。
在中國訪問太湖流域的時間最長,前后兩個半月。其余時間訪問香港、珠江三角洲和西江流域、以及現在山東省的青島和濟南、天津市和吉林長春市。他觀察中國農業時南北兼顧,既看到南方澤農和北方旱農的不同處,更多地注意到二者的共同特點一一那就是用養結合、精耕細作和地力常新。
金氏在他晚年拖著老邁之身不遠千里來東亞考察農業(當時他夫妻倆是坐輪船來的,從美國到日本的橫濱花了20天時間),其動機和目的在哪里?讀他這本著作必需要把這一點搞清楚,就是說要把他的問題意識搞清楚。他在著書的序文里說,他們早就渴望跟中國和日本的農民見面,用自己的腳走進他們的田園來考察,親眼察看并理解世界上最古老的這些農民們所采用的若干方法、器具和習慣等。他說:"我們渴望了解經過二千年或三千年甚或也許四千年之久的今天,怎么使得土壤生產足夠的糧食來養活這3個國家稠密的人口成為可能。現在我們得到了這個機會"。
顯然,金氏最關心的問題是:為什么東亞三個國家人口那么稠密而其地力經久不衰竭?金氏之所以有這個疑問是有其背景的。雖然沒有明確說出來,從他著作的字里行間看得出來,他對當時美國式的農業之前途是感到憂慮的。例如說美國農業使用大量的化學肥料;美國的農耕方法使肥沃的處女地不到三代人就地力枯竭,等等。
其次,要想到金氏是一個受過西歐現代農學熏陶的農學家,特別專于土壤學、肥料學、農業工程學。他在中國實地考察農業的時間雖然只有4個多月,但可以想象,在他到中國之前,肯定對中國農業有一定的研究。而他仍然堅持一定要來中國親眼考察,為他的著書寫序言的美國農學界耆宿L.H.Bailey教授稱贊金氏是"訓練有素的觀察家"。
金氏這本著作有個副題:Permanent Agriculture in China,Korea and Japan,這個 Permanent Agriculture可以翻譯為"永久農業",也可以譯成持續農業。有部分學者把金氏說的永久農業理解為沒有發展的、四千年不變的農業,把它跟流行的關于東洋社會的停滯性理論聯系起來。或理解為封建社會末期的"農業凋弊"。把中國四千年之農業看作是停滯性的,也不能說不是一種看法,但如細讀金氏的書,他說的"永久農業"毋寧近于"持續農業"的意思。
金氏這本著作在國外學術界的影響不小。德國學者Wargner的《中國農書》隨處引用金氏此書。著名的有機農業之倡導者英國的Albert Howard和美國的J.I.Rodale都讀過金氏的著作,深受影響。日本有機農業研究會的代表干事一樂照雄稱贊Albert Howard為"真正的農學者、真正的生態學者"。自從上個世紀后半葉西方石油農業的諸多弊端暴露以來,提倡替代農業之聲此起彼伏,如有機農業、自然農法、生物農業、生態農業、循環型農業以及持續農業等等。看來,說金氏是現代持續農業之先驅者也未嘗不可。因此,可以認為金氏是近代西歐農業科學的繼承者,而他的農業觀或者說農學思想具有很濃厚的有機論及生態學因素。以下就從這一角度來驗證一下金氏對中國傳統農業的看法。
首先看看金氏留意到中國農民使用哪些肥料。把主要的列舉如下:
人糞尿、家畜禽糞尿、蠶屎、蚯蚓糞、草木灰、草木落葉、綠肥、堆肥、骨肥、泥肥、土肥、蒿秸、蝸牛殼、豆餅、灶灰、其它雜肥。
這些肥料的絕大部分是有機肥。金氏沒有提到化學肥料的弊害,只說化肥的來源不是無盡藏的,而且由于使用化肥而默認了植物營養素的浪費。這可以說是他對近代歐美社會的一種文明批判。相反,他在書中多處講到有機肥的好處。其中最強調廢物利用的重要性(第九章)。人糞尿、家畜糞尿、草木落葉等等廢物都不浪費掉而當作肥料歸之于土。這就是一種循環利用。漢字"糞"的本來意義是"棄除",后來變成"肥料"的同義詞。
金氏強調廢物利用,稱贊蒙古人種勤儉、勞動的美德。又說中國人是由于人多地少,迫不得已千方百計利用一切能利用的廢物作為有機肥料,這也道破了真理的一面。但他的洞察力并不止于此,他同時還看到施用有機肥在農學上的合理性,雖然這在今天已經屬于常識的范圍,而且也是中國古農書上已經說過的。施用有機肥不但能給作物補充植物營養素,還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增進土壤的肥沃度。施用有機肥生產出來的農產品質量好。金氏說中國人不但是給作物營養(Feeling the Plants),還給土地施肥(Manuring the Land),增養肥力。日本的一些老農也有類似的說法,他們說這是"土づくり"(培肥土壤的意思)。
在中國農民施用的眾多肥料中,金氏特別注意觀察河泥(Canal Mud)、草塘泥(漚肥)。他在太湖地區(昆山、嘉興)仔細觀察草塘泥的制造、施肥過程,為此不辭在不同時期往返同一個地區之辛勞。在山東省他觀察了土肥的制造、施肥過程。他認為土肥是一種硝化過程的應用,歐洲的硝石農法(Niter Farming)類似于此,說很可能是從中國傳人的。凡上述種種,證明東方的農民通過實踐掌握事物的本質,而其中所包含的原理是值得他們美國人花費精力來研究的。
中國農業的間、套復種的多熟制度也是使金氏嘆為觀止的一種傳統習慣,說東洋人善于集約使用時間和空間(第十一章)。他說的集約使用或有效利用時間和空間,不僅是指多熟制度(System of multiple cropping),還包括類似在田地以外的地方制造土肥等。在他的著作的第十一章里,他舉了在太湖流域的冬小麥套種棉花的例子,據他的計算,這種方法比不實行套種一一即等小麥收割完后才開始播種棉花的方法要節省30天的時間。這樣,如能伴之以合理施肥和精耕,就能從單位面積的土地上獲得最大的收獲。關于間套復種的多熟制度,金氏側重說明其節省時間和空間的效率面,當然他也一定注意到合理輪作實際上也就是保持地力常新壯,改善農田生態環境的措施。
除了以上所述以外,金氏在太湖流域還觀察了河網和農田的狀態、稻作栽培技術、養蠶業、茶業以及農民生活的其它方面如燃料、建筑材料、織物原料等等,可以說衣食住行各方面都他仔細考察。熟讀他的著作,會覺得他不僅是一個技術精湛的農學家,更是一個具有高深哲學思想的農學家,而且是個對農民抱有深厚感情的人道主義者。
金氏考察東亞農業回國后,留給他整理資料、思索著書的時間太短,不到兩年就與世長辭,著書也沒有寫完。據為金氏的著書寫序文的Bailey教授說,金氏準備寫最后一章"中國和日本給世界的信息"(Message 0f China and Japan to the World),而來不及寫這一章就不幸逝世了。我們不禁會想,他會在這最后一章寫些什么?如今這只有由讀者自己去體會了。Bailey教授在序文里談他自己的讀后感,說:"我們的第一個教訓是,要學習保護自然資源,土地這個資源。這就是金教授從東洋帶回母國的信息"。
《四千年農夫》(公元1911)出版后三年的1914年又有一本金氏的著作Soil Management在紐約出版。這本書是金氏構思十年,收集資料,要寫成一本書而來不及寫,逝世后由他的遺孀整理其遺稿出版的(據該書C.w.Burkett氏的序言)。這是一本關于土壤的理論性著作,全書十二章,最后一章以"三個古代國家的農業"作為結束,而這一章可以說是《四千年農夫》一書的理論總結。
我國的社會人類學家費孝通教授曾經如此談過他讀金氏《四千年農夫》的觀點:"他(指金氏)是從土地為基礎描寫中國文化。他認為中國人像是整個生態平衡里的一環。這個循環就是人和'土'的循環。人從土里出生,食物取之于土,瀉物還之于土,一生結束,又回到土地。一代又一代,周而復始。靠著這個自然循環,人類在這塊土地上生活了五千年。人成為這個循環的一部份。他們的農業不是和土地對立的農業,而是和諧的農業。在亞洲這塊土地上長期以來生產了多少糧食,養育了多少人,誰也無法估計,而且這塊土地將繼續養育許多人,看不到終點。他稱頌中國人是懂得生存于世的人。"費教授這一段文章是1985年寫的,反思他自己的學術工作,說金氏這本書的觀點對他的影響很大,引導他得出中國傳統社會的特色是"五谷文化"或"鄉土社會"這個概念。費教授讀金氏著作的體會是相當深刻的。
距金氏著《四千年農夫》700多年前。中國一個74歲的老人陳旉寫了一本農書。據說陳旉"于六經諸子百家之書,釋老氏黃帝神農氏之學,貫穿出入,經往成誦,如見其人,如指諸掌。下至術數小道,亦精其能,其尤精者易也"(《陳旉農農》•洪興祖后序)。他自稱"西山隱居全真子",是道家。他繼承、發展了先人的農業技術和思想,提出"地力常新壯"之說。金氏想從東方帶回給美國乃至全世界的信息是否就是這個"地力常新壯"之說?
本文節選自陳仁端教授《關于太湖流域的水環境與生態農業的若干思考》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