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的一處敗筆
凡是知道觀音土為何物的人,看到這個問題,肯定會給以否定的回答,甚至會責怪和譏笑我為什么提出如此荒唐的問題。
但有一部文學名著卻告訴我們:觀音土可以當鹽來食用。這部書,就是曾經榮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的著名作家路遙的代表作《平凡的世界》。請看該書第一部第46章的一段描寫:“有的家戶窮得連鹽都吃不起,就在廁所的墻根下掃些觀音土調進飯里......”
路遙這樣寫,目的顯然是極言文化大革命期間,在人民公社體制下,我國偏遠山村的農民生活之苦,進而顯示農村改革的必要性與緊迫性。因而,這絕對不是一個無關宏旨的細節。問題是,這個讀來讓人惡心、痛心又驚心的聳人聽聞的細節,它真實嗎?它是從生活中來的呢,還是脫離生活、閉門造車的產物?
一種東西是否可以用于當鹽來吃,至少要具備這樣兩個條件:首先味道要咸,其次是吃了不中毒、得病,至少是不至于危及生命。那么,觀音土是什么呢?在我們家鄉,有一種黏性的土,棕紅色,俗稱“膠泥”,是和泥打土坯必不可少的東西,老輩人說,那就是書上常說的“觀音土”。因為這種土有黏性,不像一般土質那么牙磣,聽說在舊社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鬧災荒時,窮人餓得實在難以忍受時,就用它來暫時充饑。但沒有聽說過把它當鹽來吃的,因為它并沒有咸味。查閱資料,《現代漢語詞典》對“觀音土”的注釋是:“一種白色的黏土。也叫觀音粉?!彼阉骶W絡資料,介紹則較為詳細:觀音土也稱高嶺土,又名甘土、皂土、陶土、白泥等,是以蒙脫石為主要成分的粘土礦物,是陶瓷制品的坯體和釉料以及粘土質耐火材料的重要原料。在舊社會,大災之年斷糧時,常有饑民靠吃觀音土充饑。但觀音土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也沒有營養,食后容易腹脹,導致大便困難,少吃雖無大礙;吃多了則有生命危險。
上述資料,也絲毫看不出觀音土有“味咸”的特性。就是說,這個東西,可以被饑不擇食的災民用以充饑,卻斷無“調味”之功效。那么,農民為什么偏要把它“調進飯里”?“窮得連鹽都吃不起”的人,還會有飯吃嗎?退一步講,即使觀音土真的能當鹽吃,為什么非得要到“廁所的墻根下”去掃呢?是山區農民生來就對廁所里的味道感興趣,還是只有廁所里才有觀音土?
這個質疑,我幾年前初讀《平凡的世界》時,就產生了。我當時沒有寫,是相信偌大個中國,這樣一部幾乎是家喻戶曉的名著,總會有人發現并指出這個問題的。但遺憾的是,等了幾年,至今無人提及這個問題,起碼在我的視野內沒有見到。前段時間與幾個作家偶然談及此事,也沒有引起注意得到認同,甚至還差點與一位據說很崇拜路遙的同志發生爭論。因而,不揣淺陋,提出這個疑問,就教于各路方家。
需要說明的是,我提出這個問題,絕非是對《平凡的世界》有什么偏見,更不是對作家路遙有什么不恭。路遙的勤奮和對文學事業的虔誠、執著,一直是我所欽佩和敬重的。他的中篇小說《人生》以及由此改編的廣播劇、電影等作品,是我讀中學時期深深喜愛并引起強烈共鳴的作品之一。但是,對于這部被文學史家譽為“偉大的現實主義杰作”的《平凡的世界》來說,這樣一個明顯的背離生活現實的硬傷,如果大家都故意視而不見,或為尊者諱,那于歷史、于文學,都是不負責任的。這種態度,也不是對路遙和《平凡的世界》真正的尊重與愛護。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sun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