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一則消息,某省加大事業單位改革力度,將事業單位全部改制為企業性質,推向市場,引來網上的一片叫好之聲,認為這是減輕財政負擔、精簡機構的有力舉措。
看到這樣的消息和溢美之詞,筆者卻感到深深的憂慮。不知道那些決策者和叫好者有沒有想過,這些單位的這么多人員變為企業人員后,將靠誰來維持單位和員工的生存與發展?
答案無疑是肯定的:靠市場啊!
但不知決策者和叫好者們是否想過,事業單位本身并不生產商品啊!不生產商品自然就不會有利潤產生,那么,事業單位靠市場,只能是憑借政策法規賦予的某些管理職能和部分服務職能,予以創收,以維持基本的生存和進一步的發展。
但筆者卻仿佛看到,類似的改革,又給如牛負重的老百姓加上了一塊沉重的砝碼!
大家知道,事業單位是具有一定的社會管理職能和公益性服務的機構,歷史上一直是依靠或者主要依靠財政來負擔。但稍有點常識的人都清楚,財政的主要收入來源就是稅收,而稅收的主要對象,則是創造社會財富且有產品價值溢余的企業;就個人而言,則多為社會的中上層階層,如收入超過一定限額的個人所得稅,增值稅,車輛購置稅,房產稅及其土地、房出賣轉讓時的契稅等。這就是說,事業單位過去所花的財政資金,主要是來源于企業和中上層階層對社會的貢獻。
但是,一旦將事業單位推向市場,這種開支來源就會發生方向性逆轉。事業單位管理和服務對象,主要是社會大眾,而社會大眾中,則絕大多數是包括最弱勢群體在內的普通民眾。上述所謂“改革”一旦施行,必然迫使事業單位為了生存和發展,不得不把手伸向這些相對弱勢的社會群體。
盡管對于一個單位而言,可能辦一件事的收費額并不是很高,有時甚至是微不足道,但當如此多的事業人員和單位,都需要依靠向老百姓索求來生存發展時,對社會而言,將絕對是一筆驚天的數額!令筆者更為擔心的是,此法一旦實施,有的單位和人員,為了生存得更好,發展得更快,難免會不擇手段,如此,必將又把老百姓推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因此,把事業單位推向市場式的改革,看起來是減輕了財政負擔,使政府首腦手中可支配的資金更為充裕,也可能使公務員的收入待遇更提高一點,但實質上則是給普通民眾帶來新的社會負擔!因此可以不客氣地說,這是又一次的“劫貧濟富”!
其實,這樣的改革套路,在幾十年來我們并不罕見。過去上至都市下至公社(鄉鎮),醫院都由各級財政負擔,醫療體制改革后,財政負擔少沒少不得而知,但由于方向設定上是更多地讓社會來負擔,其結果是什么?每個人都心知肚明,深有體會!過去的大中專在校生,不僅學費全免,而且國家還要給每個學生一定金額的生活補貼。教育體制改革后,財政負擔倒是可能減少了,但帶來的卻是不少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特別是貧困家庭的孩子,“不上學輩輩窮,想上學馬上窮”。職工住房過去都是依靠政府和單位投資興建,但自從住房制度改革以后,卻成為資本薅百姓羊毛的最鋒利剪刀。退休工資過去都是由國家和企業發放,至工資制度和退休金制度改革后,卻成為新的社會不公的展示平臺。
而更慘不忍睹的,當初打著“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幌子的中小型國有企業“改革”,企業效益沒見提高,廠長經理倒是大部分發了大財,企業效益一天不如一天,最后不得已大都走向破產或被重組,而絕大多數工人,卻以下崗失業的代價,為“國企改革”而最后買單!
當然,如此講,并不是說上述“改革”毫無一點成效,從行業發展角度看,某些單位還是有所進步的,但做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我們總不應該為了某些行業的發展,而讓老百姓喘不過氣來吧!
立場乎?水平乎?筆者確實不得而知!但生活在基層,筆者看到的卻是每提及此,到處都是憤怒甚至眼淚!
黨的初心啊!老百姓在真誠地呼喚著!
正是這些前車之鑒,讓老百姓現在已經到了“聞改色變”的地步!
因此,還是奉勸那些別出心裁的官員們,再不要把這種為了自己手頭寬裕,卻掏空老百姓布兜的事,冠以“改革”的名義了!以讓真正的改革不至于為此蒙羞,也減少真正改革的某些社會阻力!
在生活中,估計大多數人都遇到過“騙子套路”——不少傳銷套路亦是如此——先給你畫一個大大的餅,講得天花亂墜,說得信誓旦旦,利益無限大,風險無限小,讓你足以心動,甚至不惜血本傾囊投入且竭盡全力幫助目標實現。但到后期,你才發現自己是被人“設計”了。當所有的利益都被騙子卷走后,騙子早已拍屁股走人,而你得到的,只有遺憾與后悔,以及欲哭無淚!
敢問這種“套路”的祖師爺,來自何方?
因此,千萬不要輕易相信一些所謂的“改革”,也不要對一些打著冠冕堂皇旗號的“改革”輕易叫好!
誠然,筆者揭示某些改革的實質和后果,并不是說真正意義上的改革不應該,更絕對不會反對真正的改革。說一句自擂且自傲的話,筆者在職時,曾是以思想解放、敢于改革、善于改革在本地和省內行業中而著稱的。自己在職時設計并主抓的某項工作曾被國務院辦公廳通報,有兩項工作也曾先后被黨和國家兩位重要領導人批示。另外,所設計的對一種干部考核評價的全新體系,不僅經試行證明,對調動和發揮干部職工積極性和創造性有明顯效果,且其經驗總結論文還獲得全省黨建研究重點課題一等獎。回顧起來,這些改革舉措設計的共同特點就是通過公開,促進公正,以強化對權力的監督力度,從而使權力“壟斷”得到一定程度緩解,以期使老百姓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證,也最大程度地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筆者自認為,這樣的改革方向,才應該是社會所急需的,也才是符合歷史發展潮流的。
對一件事情的處理,除立場外,還有方法問題。這不僅體現著工作水平,更是工作態度和作風的展示。用“一刀切”的辦法來處理事關千百萬人的大事,看起來“干脆利索”,頗顯風度,但常常會遺患無窮,是最不可取的。世間的事情本來就是繁紛復雜,千差萬別的,毛主席在世時,一直強調要“具體問題具體解決”,這就要求我們的領導者們平心靜氣,扎扎實實地深入下去,在廣泛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分類指導,分類解決的措施和辦法。如現階段不少事業單位,確實存在機構擁腫,人浮于事,職能弱化,服務意識不強,工作積極性不高等問題。也確實需要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但這種改革絕不是采取“一刀切”的辦法,就像自己不想要的孩子就隨意拋開那樣,向市場一推了之。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在充分、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從挖掘事業單位的內在動力和轉變職能等方面入手,使人員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使現階段社會急需但又缺失的服務有人去管等。當然,對一些確實失去社會功能的機構,也應該是該撤銷的撤銷,該合并的合并,由政府來妥善消化,合理分流,而不是把政府批準設立的機構和政府招聘的人員,都推向市場,最后讓老百姓來買單。這樣的做法,與情與理都說不通!
但愿事業單位改革,不會成為壓在老百姓頭上另一座新的大山!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