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一直掌握在毛主席手里!
1959年至1961年。
這段時間,毛主席在研究政治經濟學,讀了很多關于經濟學方面的書。
毛主席讀書有一個特點,習慣在書上寫自己的閱讀心得,或思考見解。
毛主席在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時,就寫了不少讀書筆記,其中有一段見解,非常深刻、非常精辟、非常獨到。
他老人家精準預判到了,幾十年后中國城鄉發展的情景。
毛主席是這樣寫的:
在社會主義工業化過程中,隨著農業機械化的發展,農業人口會減少。如果讓減少下來的農業人口,都擁到城市里來,使城市人口過分膨脹,那就不好。從現在起,我們就要注意這個問題。要防止這一點,就要使農村的生活水平和城市的生活水平大致一樣,或者還好一些。
很不幸!毛主席的擔憂已變成事實。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截止2023年年底,全國總人口為140967萬人,城鎮常住人口93267萬人,鄉村常住人口47700萬人。
其中,人口超過1000萬的城市有十八個。
它們分別是重慶、上海、北京、成都、廣州、深圳、武漢、天津、西安、蘇州、鄭州、杭州、石家莊、臨沂、東莞、長沙、青島等。
這些數據告訴我們:
一方面是城市人口過分膨脹,一方面是農村人口大幅萎縮。
一方面是城市的繁華,一方面是農村的蕭條。
一方面是城市的擁擠,一方面是農村的冷清。
矛盾總是以不平衡的方式向前推進,導致今天城鄉發展嚴重失衡。
這個問題,如果沒有得到很好地解決,或妥善疏導疏通,那么就會積壓成更大的問題,或發酵為棘手的政治問題。
甚至會拖累整個國家戰略的推進,打亂中華民族復興的歷史進程,危及國運。
我這樣講,絕不是杞人憂天,絕不是危言聳聽,絕不是博人眼球。
因為中國的歷史和國情具有特殊性。
農村是經濟的蓄水池。
農村是城市的大后方。
農村是國家的戰略緩沖。
農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之根本。
這也是國家制定鄉村振興戰略的根本原因所在,國家為了實現鄉村振興,投入大量財力、物力、人力和精力,就是寄希望于能扭轉廣闊農村日益蕭條荒蕪的趨勢。
可以這樣講,沒有農村,就沒有城市。
沒有農村的供給,就沒有城市的保障;沒有農村的依托,就沒有城市的穩定;沒有農村的哺育,就沒有城市的今天。
城鎮化是歷史總趨勢,但不是造成城鄉發展失衡的理由,更不是造成農村日趨蕭條的根據。
為此,各種帶有盲動性的城鎮化,帶有B削性的城鎮化,應該暫停下來。
要抽出精力和資源,努力把農村搞好。
農村搞好了,城市會更好。
農村搞好了,國家會更強大。
歷史在不斷證明,毛主席的預判都是科學的,當年他老人家的布局都是理性的,真理一直掌握在他老人家手里,唯一的區別在于,歷史檢驗真理的角度不同而已。
有時候是以政治的角度,有時候是以軍事的角度,有時候是以經濟的角度,有時候是以工業的角度。
有時候是以科技的角度,有時候是以教育的角度,有時候是以輿論的角度,有時候以文化的角度,僅此而已。
這樣講,您同意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