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有多可怕?之前文章已經說過很多次。但近期發生的這件事,還是再次刷新了普通人對戰爭的認知。
據路透社報道,8月4日,馬里過渡政府發布公報,宣布立即斷絕與烏克蘭的外交關系。
馬里過渡政府給出的理由:烏克蘭當局的做法“侵犯馬里主權,超出外國干涉的范圍,對馬里構成明顯侵略”。
簡單來說,馬里過渡政府認為,烏克蘭侵犯了馬里的主權,是侵略者。
這個消息讓輿論界很多吃瓜群眾驚詫不已。
這里有三個詞語需要消化一下:
馬里
過渡政府
侵略者
首先,馬里這個國家,在地球村存在感很低。它在遙遠的非洲西部,但并不挨著大西洋,是個內陸國家,旁邊有阿爾及利亞、尼日爾、幾內亞幾個鄰國。
那么遙遠的地方,與俄羅斯打得不可開交的烏克蘭怎么會卷入其中呢?其中的原因頗為曲折。
馬里雖然存在感不強,但國土面積達到124萬平方公里(全國劃分為10個大區和1個中央直轄管區),是西非第二大國家,首都巴馬科。這么大一個國家,只有2367萬(2023年)人口,為啥?
因為馬里又窮又亂,分離主義盛行,軍事政變頻頻發生,民不聊生,是地球村最窮的國度之一,人均GDP不足1千美元(想想中國人均GDP都超過1萬美元了,很多人還過得緊巴巴的),老百姓的日子根本就沒法過。
因為又窮又亂,所以才有了過渡政府。
歷史上的馬里,也曾有過一段屬于自己的光輝歷史。
地緣上來說,西非生命線尼日爾河穿過馬里,滋養了馬里的森林和土地。歷史上誕生于西非的加納帝國、馬里帝國,以及桑海帝國,核心區都在那里。馬里人在那一帶發展生產,砍伐森林,擴大耕地,種植谷物和棉花,讓農業、手工業和商業都有所發展。中世紀那會兒,由于阿拉伯帝國和伊斯蘭教的崛起,馬里人皈依了伊斯蘭教。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大航海時代來臨,歐洲航海家開始在非洲探索與殖民。原始的非洲人在歐洲人面前幾乎沒有還手之力。幾經周折之后,西非最終淪為法國殖民地,成為“法屬蘇丹”。二戰之后,馬里又幾經周折,終于獨立。
很多非洲國家獨立之后,陷入了內訌,原因主要有三個:
第一,從非洲內部來說,非洲歷史雖然古老,但缺乏明顯的文明傳承。比方說沒有明晰的歷史記載,也沒有系統的文明體系。加上非洲歷史上從沒有大一統的例子,如此造成非洲人對自己的國家“缺失記憶”。
第二,外來文明影響太大。由于非洲本身是一個碎片化形態,外來文明很容易在非洲傳播。比方說中世紀的伊斯蘭文明,就在非洲形成大面積傳播。再比方說大航海之后,基督文明也在非洲快速發展。
第三,歐洲殖民者對非洲影響太大。比方說奴隸貿易,破壞了非洲的平衡。再比方說,歐洲人把選票為基礎的政黨政治植入非洲,明顯水土不服。大航海時代之前,非洲很多地方還過著原始部落的生活。政黨政治是工業文明階段的產物,歐洲人把政黨政治植入到非洲,中間直接跨越了好幾個文明周期。這解釋了為什么包括馬里在內的很多非洲國家、在獨立之后陷入內亂的根源。
2012年3月22日,馬里首都部分軍人發動政變,推翻杜爾政府。圖阿雷格人組成的北方分離主義武裝多次與馬里政府發生武裝沖突。
后來在西共體多輪調節之后成立過渡政府。
再后來又重組新政府。
這個過程中,北方分離主義和政府勉強達成紙面上的和解協議(2015年)。然而好景不長,到了2020年,馬里又發生軍事政變,又搞出了一個過渡政府,和北方分離主義武裝的關系再度緊張,隨后雙方頻繁發生軍事沖突。
事情到這里,似乎還是馬里政府軍自己的事兒,和烏克蘭是怎么扯上關系的呢?其實馬里首先是和瓦格納扯上關系的。
話說當年,俄羅斯為了增加全球影響力,讓大廚普里戈津組建瓦格納。在烏克蘭戰爭爆發之前,瓦格納因為自身的雇傭兵性質,專門做刀口舔血的生意。所以哪里越亂,瓦格納越往哪里發展。動蕩的馬里,就成了瓦格納發展的重要目標。
瓦格納幫助過渡政府穩定了局勢,想通過提供打手服務,收錢辦事。
但隨著烏克蘭戰爭爆發,西方支持烏克蘭和俄羅斯全面對抗。在戰爭最激烈的那段時間,普里戈津帶著瓦格納走向戰場。從馬里烏波爾到巴赫穆特,瓦格納無處不在,和烏軍殺得難舍難分。戰爭的前兩年,瓦格納成為烏克蘭最痛恨的俄羅斯軍隊(之一)。
隨著普里戈津“叛變”并離奇死亡,俄羅斯在烏克蘭戰場的重任落在國防軍的肩頭,瓦格納再次把重點放在非洲,繼續和馬里過渡政府合作。
由于對瓦格納深入骨髓的痛恨,烏軍便在全球范圍內和瓦格納對抗。既然瓦格納支持馬里過渡政府,那么烏軍就去支持北方分離主義。
7月底,馬里過渡政府軍士兵和瓦格納雇傭兵與分離主義武裝展開“激烈的戰斗”。
在那場激烈的戰斗中,至少84名瓦格納雇傭兵和47名馬里士兵被打死。烏克蘭國防部發言人說,烏方向分離主義組織提供了必要的信息,讓瓦格納損失慘重。烏克蘭承認此事,意在表明自己重創了瓦格納,替原本死于瓦格納槍口下的烏軍報仇。
也許烏克蘭的目的只是針對瓦格納,但對馬里過渡政府來說,相當于朋友在自己家遭到了傷害。這個情況有點類似于哈尼亞在伊朗遇刺。這對馬里來說,是不可接受的。于是馬里過渡政府一怒之下,和烏克蘭斷交。如果拿馬里和伊朗對比,很明顯馬里更果敢有骨氣,伊朗看起來更慫。
當然從烏克蘭的角度來看,肯定不認為自己“入侵”馬里,而是萬里追殺瓦格納。這個事在輿論界之所以引發巨大的熱度,是因為有兩個要點。
第一個要點,戰爭的外溢。
實際上通過三年的拉鋸,俄烏雙方都已經非常疲憊了,但還是停不下來,而是滿世界地斗。對烏克蘭來說,只要有俄羅斯軍人的地方,烏克蘭想方設法也要插一腳。烏克蘭本身并不富裕,但戰爭就是這樣,入了局,咬著牙也得撐著。對俄羅斯來說,不論在地球村何處布局,都相當于多了一個烏克蘭這樣的死敵。俄羅斯和別的國家博弈,可能還會有所保留。但是面對烏克蘭,只要戰爭沒停,那就是死磕。這無形中增加了俄羅斯的全球成本。
第二個要點,大國博弈很陰險。
烏克蘭說自己給馬里分離主義者提供了信息情報,這話可信么?至少不完全可信。烏克蘭痛恨俄羅斯,不假。但烏克蘭真的有能力在非洲搞情報么?這點是存疑的。畢竟搞情報其實也是一個燒錢的游戲,而且很考驗綜合國力。烏克蘭本來就不是強國,又飽受戰爭摧殘,說其有能力全球搞情報針對俄羅斯,很值得懷疑。
但現實中,烏克蘭又言之鑿鑿地表示自己給分離主義者提供了情報,讓瓦格納損失慘重。這背后還有另一種可能,那就是烏克蘭搞情報是幌子,真正提供情報的是美國。
眾所周知,美國搞情報的能力,在地球村數一數二。但是這種給叛軍提供情報、襲擊政府軍和政府友軍的行為,實際上非常敗人品。但如果說是烏克蘭為了對抗俄羅斯干的,就沒有那么大的負面影響力。如此一來,美國以后想針對俄羅斯,就會說是烏克蘭干的。俄羅斯很容易吃啞巴虧。
根據這個思維,就可以推理另外一個邏輯:美國試圖在中國周邊搞事情,其實就是想制造一場戰爭,把中國拖入戰爭泥潭,同時給中國制造一個敵人。然后美國就可以把很多針對中國的見不得光的事兒,推給那個敵人。這招其實非常毒辣,但對中國卻始終沒法得逞。因為論玩謀略,中國才是真正的大宗師。美國那些毒辣的套路,對別國可能有用,對中國顯得就有些小兒科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