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5日,美國總統奧巴馬接受澳大利亞電視臺采訪時說:
如果10億中國人口也過上與美國澳大利亞同樣的生活,那將是人類的悲劇,地球資源根本承受不了,全世界將陷入非常悲慘的境地。美國并不想限制中國的發展,但中國在發展的時候要承擔起國際上的責任。中國人要富裕起來可以,但中國領導人應該想一個新模式,不要讓地球無法承擔。[1]
這段話的前半部分說明了美國以中國為目標的“重返亞洲”政策的目的,后半段說明了對付中國的手段。也就是說,發展中的中國如果不能為比中國更為發展的西方讓出資源的話,那中國就應當“讓位”:要么被打掉,要么自覺“低碳”。
但是,中國人眼中的中國“低碳”與美國人眼中的“低碳”中國是完全不同的。前者表達的是一個更為發展的技術概念,后者則是一個“去工業化”或“去工業化發展”的政治概念;前者是一個發展方式問題,后者則是一個發展道路問題。對近現代國家而言,工業力才是發展力的核心,國家間的競爭就是工業力的競爭。因此,剝奪一國的工業力,尤其是重工業能力便成了剝奪這個國家發展能力的關鍵。
1944年8月,美國財政部長亨利·摩根索向羅斯福提出了一個“在德國清除納粹余孽和解除其工業化的激進計劃”,羅斯福對此大加肯定。美國國務院還制訂了一個計劃要“使德國從一個依靠自身經濟實力就可以發動戰爭的國家,變成一個必須能和世界經濟協調發展的國家”。[2]《羅斯福傳》的作者康拉德•布萊克說:“實施這個計劃等于把7000萬德國人全都變成牧羊人、蘋果園主和家禽飼養員。”[3]顯然,由“牧羊人、蘋果園主和家禽飼養員”而不是大工業財團組成的國家經濟,自然也就是目前西方人對南方國家要求的“低碳”經濟,也就是奧巴馬要求中國人“應該想”出的“新模式”。羊與狼比,羊比狼“低碳”,西方人要求中國的是前者,而他們自己則可以是后者。這在中國方面看來,顯然是不能接受的,由此必然要與西方展開相應的斗爭。
因此,對中國而言,在道路問題上,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
注釋:
[1 ]轉引自王壽林主編:《黨的創新理論研究文集》軍事理論卷,,藍天出版社2015年版,第279頁。
[2][加拿大]康拉德·布萊克著,張帆等譯:《羅斯福傳》,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第390頁。
[3][加拿大]康拉德·布萊克著,張帆等譯:《羅斯福傳》,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第390頁。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