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讀過美國記者斯諾寫的《西行漫記》(即《紅星照耀中國》),這是一本第一次向國際社會介紹中國共產黨形象和事業的著作,出版后引起了全世界的轟動。通過這本書,世界上很多人了解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崇高和純潔,以及他們艱苦樸素的作風,勇于犧牲的精神,光明磊落的情操。那么是誰在毛澤東和斯諾之間充當了橋梁,擔任翻譯,把毛澤東帶有湖南口音的話,翻譯成英語的呢?他就是曾被毛澤東贊譽“功蓋群儒”“其功不下大禹治水”的“我國無產階級革命家、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馬克思主義理論家、社會科學家”——吳亮平。今年適逢吳亮平誕辰115周年,撰寫此文就是要我們深切緬懷他光輝的一生,刻苦學習他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敢于斗爭的價值情操和鞠躬盡瘁的革命風尚。
一、漁家出秀才,幼年鬧革命
吳亮平,字亮廡,曾用名吳黎平,1908年7月24日(農歷戊申年六月二十六日)出生于浙江省奉化縣吳家埠村。吳亮平兒時家中非常清貧,因地理位置毗鄰漁村,祖父靠打漁和耕種幾畝祠堂祀田勉強養家糊口,祖母則賣一些煙酒雜物貼補家用。其父吳忠瀛自幼聰慧好學,不負祖父冀望“漁家出秀才”,考入杭州的師范學校。面對革命形勢,其父棄筆從戎,遠赴廣東參加民主革命。父親對革命的堅決,深刻影響著兒時的吳亮平,革命的火種悄然在他幼小的心中埋下。
1919年,在民族危難之際,爆發了拯救民族危亡、捍衛民族尊嚴、凝聚民族力量的五四運動。受父親影響的吳亮平飽有愛國情感,他和眾多學生一道,積極投身反帝愛國學生運動之中。當時,他們奮勇走上街頭,高舉旗幟,奔走吶喊“抵制日貨”“反對賣國賊曹、陸、張”等口號。據他回憶說道:“我們中國正在遭受帝國主義的欺侮,中國人應該奮起斗爭……雖然那時我還不明白什么是帝國主義,還不明白五四運動的偉大意義,但我很討厭那些對中國人態度傲慢、恣意橫行的外國人。”五四運動后,父親帶他赴上海求學,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南洋中學。在校期間,吳亮平在學習課堂知識之余飽讀《覺悟》《向導》等進步雜志,學習各種社會主義理論,尋求救國之道。他渴望通過實業救國促進民族經濟發展,掙脫帝國主義殖民枷鎖,進而改善中國落后面貌。之后,中學還未畢業的吳亮平考入福建廈門大學經濟管理系的預科班。據他回憶:“當時,陳嘉庚先生捐錢辦學,在國內影響很大,特別是在青年學生中很有吸引力,再則那時中國學經濟管理的人少,想到國富民強正需要這種人才,由于求學心切,我未征得家庭同意,就毅然前去應試,結果被經濟系預科錄取。”1924年(吳亮平入學第二年),時任校長林文慶思想觀念陳舊、治學方式專斷,無故解雇3名教導有方、享有威信的教師,引起全校師生強烈不滿。吳亮平同其他學生一道參與到學潮行動之中去。因“恢復聘用三位老師”一事與校方多次交涉無效,并遭受林文慶指使私黨毆打后,吳亮平和同學們主動發起并成立“脫離廈大委員會”,共商上海辦學計劃,組織學生代表赴上海募資、探點、建校,后在膠州路蓋起新校舍。新校定名“大夏大學”,一是有光“大”華“夏”之意,二是代表新的開始,不與曾經茍同。當時,新校址地處滬西,緊鄰日本的棉紗廠,聚集有很多勞動工人,吳亮平和同學一有時間就跟勞動工人“打交道”。慢慢地吳亮平體察到工人在資本家剝削和壓迫下的窘困生活。他還擔任學生會宣傳部部長,主編校刊,撰文報道工人們的生活現狀,經常到工人夜校上課。這一時期,吳亮平閱讀了許多革命著作、進步書籍,如《價值與利潤》《共產黨宣言》《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等等,“選擇了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的終身信仰”。(雍桂良:《吳亮平傳》,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年版,第8頁)
1925年爆發了震驚中外的五卅運動。罷工領導人顧正紅被槍殺后,消息很快傳到了大夏大學。日本資本家和警察捏造事實,企圖掩蓋此事件。吳亮平十分憤慨,立刻和同學們一起走出校門宣傳真相,聲援廣大勞工。5月24日,吳亮平帶領學校同學一同參加了在上海閘北譚子灣召開的顧正紅同志追悼會。在追悼會上,領導上海市學生聯合會的惲代英慷慨激昂、義憤填膺發言,控訴日本資本家的殘酷暴行。他號召群眾團結起來,打倒帝國主義,為烈士雪恥報仇。據吳亮平晚年的回憶,他與惲代英正是在五卅運動中相識的,“我當時才十七歲,但談話時,代英同志總是很認真地聽取我的看法和意見,使人感到異常親切。代英同志從思想上、政治上對我進行了細心的幫助和培養”,“他教育我們怎樣發動群眾、推動群眾前進。他談到如何發揮工人的帶頭作用、發揮學生的革命熱情,如何搞好統一戰線、團結廣大的群眾去作民族斗爭”。后來,在惲代英的舉薦下,吳亮平積極加入了C.Y(共青團),“當時我很激動,參加C.Y是當時許多進步青年的迫切愿望,我能成為其中一員,感到無比的自豪和幸福”。(雍桂良:《吳亮平傳》,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頁)
二、赴莫斯科留學并入黨
1925年10月,在黨組織的安排下,吳亮平同張聞天、王稼祥等作為第一批學員遠赴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臨行前,吳亮平寫下壯語激勵自己:“為了追求真理和實現自己的理想,我遠離了祖國和故鄉,去一個久已向往的地方,我要在那里努力學習,來為我的祖國和人民效勞。”當時,吳亮平的宿舍位于張聞天和伍修權的隔壁,他們一有時間就坐在一起交流,分享革命理想、斗爭經驗。進校不久,按照莫斯科中山大學的規定,學校會根據學員的外語能力和文化程度進行分班。吳亮平因有英文基礎被分到全英文授課的英文班級。3個月之后,學校又重新排班,吳亮平被分配至翻譯班,他一方面刻苦學習英文、俄文,做了大量的英文和俄文的翻譯工作。另一方面據吳亮平回憶說:“來到中山大學學習,特別是擔任了教學翻譯后,使我有條件閱讀大量馬列主義著作,并且開始從事文字翻譯工作。”中山大學在當時絕大部分都是俄本土教員,鑒于中國學生文化水平參差不齊,學習馬列著作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難,亟需通曉中外語言的人來翻譯馬克思主義經典著述。在時任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瞿秋白等人的積極建議和推動下,經過學校層層遴選,吳亮平脫穎而出。起初,他參與翻譯了《反杜林論》的部分內容,然而在翻譯過程中他反復閱讀、斟酌,繼而產生了將這篇巨作全文翻譯出來的想法,但因急于出版教材,翻譯計劃只好暫且擱置。此后,吳亮平又先后翻譯了《法蘭西內戰》《共產黨宣言》《國家與革命》等馬列經典著作,為馬克思主義的翻譯與傳播作出重要貢獻。同時,也更加堅定了吳亮平投身革命的決心。
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革命形勢低潮之際,吳亮平主動向黨組織提出入黨申請。他信仰堅定、表現優異,工作突出,順利通過了黨組織考量,在1927年五六月份,吳亮平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兩年后,吳亮平由歐洲轉道回國,途經波蘭華沙、德國柏林、比利時布魯塞爾、英國倫敦和法國巴黎等地,親眼目睹了資本主義制度下工人階級的窘迫狀況。回國前夕他深情講道:“當我乘坐的輪船漸漸靠近上海灘碼頭時,我站在欄桿上,興奮得幾乎要喊出聲:祖國,我終于回來了!我知道,迎接我的,將是敵人的白色恐怖和槍林彈雨,但是為了挽救苦難深重的祖國和人民,我決心奮斗不息,不惜獻出自己的一切,直至我的生命!”(雍桂良:《吳亮平傳》,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年版,第27頁)回國后,吳亮平借住在上海的一間民房里,很快黨組織就找到吳亮平。鑒于他剛從蘇聯回國,對國內的情況和秘密工作了解較少,黨組織決定先安排他參加訓練班。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吳亮平被分配到中共中央宣傳部工作,擔任《寰球》主編,系統介紹馬克思主義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他在工作之余撰寫了《社會主義史》《蘇聯工人情況》《馬克思主義精粹》等著作。王明調任中央宣傳部秘書后,利用職務之便以不實之詞撤銷了吳亮平的職務,將他下放基層。吳亮平并沒有因為王明的誣陷而消弭革命斗志,據他的回憶說:“你王明可以撤我的職,但撤不了我革命的決心,宣傳馬列主義的決心。”后經張慶孚介紹,吳亮平隱藏身份在大學代課,勉強維持生活。在秘密的環境下,他僅用時3個月翻譯完成了《反杜林論》。毛澤東后來對吳亮平翻譯的《反杜林論》給予高度評價,稱贊道:“出版的各種版本,都比不上吳亮平翻譯的《反杜林論》。”(雍桂良:《吳亮平傳》,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年版,第320頁)同年11月,吳亮平被大學同學邵華出賣,冠以“共產黨嫌疑犯”的罪名被捕入獄。面對反革命的威逼利誘和嚴厲酷刑,吳亮平絲毫不畏懼,始終堅定信仰馬克思主義。最終,審訊無果,只能以“不合三民主義的宣傳”罪名判處吳亮平2年徒刑。出獄后,吳亮平立馬向中央寫信,詳述自己被捕入獄的過程,并主動請求中央對自己進行審查。經審查后,吳亮平被分配到中央蘇區,繼續從事革命工作。
三、在中央蘇區與毛澤東相識
1932年10月,吳亮平來到江西瑞金中央蘇區,開始擔任紅軍軍事學校政治部宣傳部長兼政治總教官。一天,中央蘇區集會慶祝蘇聯十月革命節,毛澤東也參加了。軍校政治部主任歐陽欽向毛澤東介紹了吳亮平。毛澤東非常高興,說:“你就是翻譯《反杜林論》的吳亮平,久聞大名。你的譯作我早就看過了,那是在福建漳州打土豪時從地主家里繳來的。”初見毛澤東,吳亮平非常激動。據他晚年回憶:“以前我雖然讀過毛澤東同志的著作,深感毛澤東思想的偉大,但不曾見過面。這次見到毛澤東同志的情景,是我一生中不能忘記的,他對待干部是多么平易近人,多么親切溫暖啊!”這次會見后,吳亮平多次受邀,到毛澤東住處談《反杜林論》中的理論問題。毛澤東對吳亮平說:“恩格斯這本書寫得好,批得全面徹底,深刻有力。你譯得也好。”毛澤東贊揚“哲學編”第11節末“大過沉溺于杯中”這一句譯得有味道。毛澤東還說:“你的名字叫亮平,我看還是黎平好。”所以吳亮平翻譯的這本書,再版了幾次,具名一直是“黎平”。吳亮平在毛澤東的教導與鼓勵下,加強理論研究,先后撰寫了《馬克思列寧論武裝暴動》《十月革命的勝利乃列寧主義偉大的勝利》《馬克思主義與列寧主義》等文章,致力于宣傳馬克思主義。晚年吳亮平緬懷毛澤東的時候說:“毛澤東同志給了我許多教導,最多的是關于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特別是關于戰斗的唯物主義的教導,使我終生銘記于心。”
◆1937年在延安,左起:周恩來、毛澤東、吳亮平、博古。
1933年1月,毛澤東主持蘇維埃中央政府工作,成立國民經濟人民委員部(以下簡稱“國民經濟部”)。同年8月,吳亮平被任命為國民經濟部代部長。在毛澤東的直接領導下,吳亮平等經常深入瑞金縣農村地區開展調查研究,在鞏固發展紅色政權、打破敵人經濟封鎖和支援革命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1934年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吳亮平被調到紅1軍團擔任中央地方工作團主任。遵義會議后,黨中央派吳亮平到紅3軍團任宣傳部長,宣傳遵義會議精神。這一時期,不管是在中央蘇區還是長征途中,吳亮平始終堅定地站在毛澤東正確路線這一邊。
四、為毛澤東和斯諾當翻譯
1935年10月,吳亮平隨中央紅軍到達陜北。10月27日,在陜北吳起鎮召開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決定吳亮平先負責宣傳部工作。之后,吳亮平先后接待了訪問陜北蘇區的埃德加·斯諾與海倫·福斯特·斯諾夫婦、史沫特萊等國際友人。
1936年7月的一天,毛澤東在保安街偶遇吳亮平。毛澤東說:“斯諾來了你知道嗎?我要你當翻譯。”吳亮平聽后立馬說道:“我哪兒行呀?抓個騾子當馬騎。”(雍桂良:《吳亮平傳》,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年版,第85頁)毛澤東回絕了吳亮平的所有借口,就要他當翻譯。根據約談時間,7月15日,毛澤東接見了斯諾,在場的還有擔任翻譯工作的吳亮平。據斯諾回憶:“毛澤東交叉著雙腿坐在從巖石中鑿成的一個很深的壁龕里,吸著一支前門牌香煙。坐在我旁邊的是吳亮平,也是一位年輕的蘇維埃干部,在我對毛澤東進行正式采訪時擔任譯員。”提及毛澤東和斯諾的談話,吳亮平多年以后仍記憶猶新,“在斯諾與毛主席整整幾個晚上的談話中,都是我作翻譯。毛主席談自己的生平,談話時,我把毛主席的話,作了簡單記錄,并譯成英文,斯諾隨聽隨記”,“未談正文之前,毛澤東同志常談一二個短故事。談到十一二點鐘時,毛澤東就招待他吃一頓便飯,有饅頭和簡單的菜,菜里有一點點肉,這在當時的困難條件下已是十分難得的了”。(斯諾等著,劉統編著:《早年毛澤東:傳記、史料與回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1年,第479、480頁)談話時旁聽的還有馬海德醫生,但并沒有作任何記錄。就這樣,吳亮平把斯諾的問題轉述給毛澤東,又把“毛澤東柔和的南方方言譯成英語”傳達給斯諾。關于毛澤東個人經歷部分,斯諾按照毛澤東的要求整理成文,由黃華譯成中文,經毛澤東審閱和修改后,退給斯諾。采訪歷時十幾天,自始至終都是吳亮平擔任翻譯,校稿也是他親力親為。1936年,斯諾前后3次采訪毛澤東,皆由吳亮平任翻譯。
◆毛澤東與斯諾在一起。
1937年10月《紅星照耀中國》(即《西行漫記》)出版,向全世界全景式地介紹了中國共產黨的情況和政策,對此毛澤東高度評價吳亮平:“(他)在陜北為我和斯諾談話作翻譯,把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介紹到世界。大禹治水是用疏導的辦法,有進有出,吳亮平在翻譯上這一進一出,意義很大,其功不下于大禹治水,即‘功不在禹下’啊!”周恩來后來稱贊吳亮平“是最早向世界宣傳介紹毛主席的人”。斯諾的夫人海倫·福斯特也在《續西行漫記》中介紹了吳亮平的個人簡歷,她寫道:“雖然年輕,吳亮平被視為共產黨中最杰出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之一,他是毛澤東的忠實助手……”(雍桂良:《吳亮平傳》,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年版,第89頁)
七七事變之后,為適應革命形勢,吳亮平撰寫《社會科學概論》,在抗日根據地廣為流傳。1938年黨中央召開六屆六中全會,毛澤東號召“從我們這次中央全會之后,來一個全黨的學習競賽,看誰真正地學到了一點東西,看誰學的更多一點,更好一點”。(《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3頁)會后,吳亮平和艾思奇一同編寫了《辯證唯物論和歷史唯物論》,經毛澤東批準后,定名為《唯物史觀》,成為延安及其他各根據地黨員干部及進步人士學習馬列的經典教材。1942年7月,吳亮平被任命為中共晉綏分局委員兼中共晉西北區黨委常務委員。臨行前毛澤東贈言:“歷史上你對革命是忠實的,你是不搞挑撥離間的,你要多在實際工作中鍛煉。”在敵后根據地,吳亮平扎根農村,深入廣大人民群眾,發動、領導減租減息運動,大幅促進了農業發展。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抗日戰爭取得全面勝利。鑒于東北的戰略地位和重要意義,中共中央制定“關于向北發展,向南防御”的戰略方針,晉綏中央分局抽調吳亮平在內的部分干部,組成晉綏挺進東北干部團。被任命為中共撫順市委書記的吳亮平迅速組織工會和農民群眾,積極開展黨組織建設、反奸清算、新區開辟等工作。1946年4月,吳亮平調任東安地區雞寧縣(今雞西市),積極參與解放東安,清除危害深重的國民黨政治土匪。部隊出發時,吳亮平的女兒啟明病情加重,但是吳亮平心系東安的解放,只好忍痛留下妻女。遺憾的是,東安解放之際,啟明已離開人間。得知消息后,吳亮平強忍內心的悲痛,寫信寬慰妻子,“再生女兒還叫‘啟明’”。東安解放后,吳亮平積極開展土地改革和大生產運動,杰出成效和工作經驗得到時任省委書記張聞天的多次褒獎。
五、 新中國成立后的工作
1949年上海解放后,吳亮平調任中共滬西區委書記。當時,滬西作為上海最大的工業區,經濟、政治復雜,矛盾突出。吳亮平積極宣傳和貫徹黨“發展生產、繁榮經濟、公私兼顧、勞資兩利”的方針,充分調動工人階級的先鋒作用,并從中選拔干部,為組織培養和輸送人才。在吳亮平的推動下,滬西黨組織建設堅強有力,經濟恢復迅猛,工人生活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吳亮平率中國化工代表團出訪東歐。
1953年,正值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和社會主義改造熱潮。值此關鍵節點,吳亮平被調任到北京,他先后在中共中央財經委員會和中共中央辦公廳、化工部任職。此間,為滿足化工部工作需求,吳亮平閱讀大量材料、深入化工部下屬企業單位走訪調研,熟悉整個化工運轉體系,很快便熟悉了化工部的業務。在領導化工部期間,他格外注重培養職工的主人翁意識,調動職工的生產積極性。為保障職工安全,他定期開展工人培訓,反復講規章制度。他說,要像“小和尚念經”一樣反反復復地提規章制度,使廣大職工將規章制度內化于心、外化于形,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生產安全。本著對黨和人民負責的態度,吳亮平把工作抓得很細,大把的時間都是在直屬單位調查研究、檢查工作。1978年以后,吳亮平擔任中央黨校顧問,他熱心于黨校工作,積極參與制定教學大綱、講述《反杜林論》和其他科研活動。1982年,吳亮平檢查出腎癌。做了大手術后,他仍然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他常說,“在余年里,盡量把我的一點熱,轉成有益于黨的光。”
1986年,黨的十二屆六中全會召開。身患重病的吳亮平堅持坐著輪椅來到現場,向大會提交了兩份書面發言。會后不久,吳亮平因病與世長辭。對于吳亮平的一生,黨組織在其悼詞中給予了客觀評價:“這位無產階級革命家、忠誠的共產主義、馬克思主義理論家、社會科學家”,“為中國革命和建設鞠躬盡瘁,戰斗到生命最后一息”。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