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剛剛開始,印度就對中國采取了一系列攻擊性行動,雖然中國因當前復雜而嚴峻的國際局勢,低調應對,但印度似乎要把中國逼到墻角,甚至羞辱中國。中國能否順勢而為,進入印度洋相關海域護航?
《環球時報》報道,印度于3月2日在孟買港口扣押了一艘從中國駛往巴基斯坦卡拉奇港的貨船。印度官方宣稱他們在這艘船上發現了疑似用于軍工制造的設備,而印度不允許任何和軍事有關的裝備運往巴基斯坦。印度政府還指使國內多家主流媒體,對這一事件進行大肆報道。根據印度媒體報道,印度安全機構查扣中國貨船的理由是,懷疑船上載有“軍民兩用物品”,這些物品“可被用于生產導彈”。
據介紹,印度方面認為這艘貨船上運輸的一臺大型機床屬于是“軍民兩用”產品,有可能會被巴基斯坦用于制造軍事裝備。根據巴基斯坦方面公布的信息可以知道,采購、出售方的信息完全合法可查。該設備是意大利公司制造的機床,卡拉奇的一家公司從中國采購之后,準備運用于汽車零部件制造。相關公司、貨運船只以及設備的手續齊全,并在第一時間予以公示。巴基斯坦方面也沒有隱瞞任何信息。
這一事件疑似與當年美國扣押中國銀河號事件類似,無端扣押中國貨船,既是出于政治目的,更是極具具污辱性,只是扣押者由當年的美國換成了今天的印度。
據彭博社刊發了篇文章稱,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印度高級官員說,此前被派往印度西部邊境的1萬多名士兵,現在被派去守衛印度與中國的一段邊境。這表明,印度向中印邊境地區增加了1萬多名士兵,是否意味著印度可能會在春夏季再次對中國搞軍事挑釁?
最近一段時間,圍繞中國科考船“向陽紅3號”在斯里蘭卡科倫坡港補給一事,印度出于政治和軍事戰略目的,給斯里蘭卡政府施加巨大壓力,最后懾于莫迪政府淫威,斯里蘭卡宣布從2024年1月起,暫停允許外國科考船在斯里蘭卡水域或其專屬經濟區進行調查活動,時間為一年。
當然在斯里蘭卡拒絕中國科考船依靠補給的情況下,中國與印度洋上的另一個國家馬爾代夫進行了密切溝通。馬爾代夫新當選總統穆伊茲將首次出訪國選為中國,并允許中國科考船停靠。同時穆伊茲總統還要求印度駐馬爾代夫軍隊全部撤出馬爾代夫。根據馬印兩國簽署的協議,明確規定印度在3月10日之前撤離首批駐馬印軍,另外兩個平臺的軍事人員將在5月10日之前撤離。
據環球網報道,馬爾代夫國防部日前表示,已經和中國軍方簽訂了一份無償軍事援助協議,中方將向馬爾代夫提供相應的軍事援助,促進雙方“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更加牢固。近幾年,中國通過“一帶一路”倡議,參與馬爾代夫公路、機場、商場、跨海大橋等項目建設,全面升級了馬爾代夫國內的基礎設施,讓馬爾代夫各界看到了中國的實力。
以上情況不能不引發我們對中國印度洋戰略的深度思考。
印度是一個有著極大野心的國家,中國是印度除巴基斯坦之外最大的戰略對手。在印度洋上顯示其海上軍事實力是印度必然會進行的表現。2月19日,印度海軍在孟加拉灣舉行2024年度“米蘭”多國海軍演習,這次印度海軍派出了“維克拉碼蒂亞號”航母和印度首艘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參加,其規模前所未有。盡管印度海軍特別是印度國產航母在世界上多有詬病,但當今世界能夠派出兩艘航母的國家除了美國和中國,恐怕就只有印度了,連俄羅斯都做不到。本次聯合軍演有來自50多個國家的35艘艦艇、50架飛機參加,規模遠超往年。美國海軍“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威廉·哈爾西”號、澳大利亞海軍“安扎克”級護衛艦“瓦拉曼加”號、日本海上自衛隊高波級通用驅逐艦“漣”以及俄羅斯太平洋艦隊的1164型導彈巡洋艦“瓦良格”號和1155型反潛艦 “沙波什尼科夫海軍上將”號等參加了學習。
巴以戰爭爆發后,胡塞武裝出于聲援巴勒斯坦的目的,持續不斷地在紅海海域襲擊以色列、英國和美國的商船和軍艦,多艘英美商船和軍艦受到無人機和導彈襲擊,甚至還有一艘英國商船受到攻擊后沉沒。這個時候,印度派出五艘印度版“宙斯盾”戰艦在紅海及周邊海域護航,包括三艘“加爾各答”級和兩艘“維沙卡帕特南”級,加上同期進行的“米蘭”軍演,印度此舉主要是為了顯示在印度洋上的存在感,向世界宣示印度海軍在印度洋上具有的影響力。
當前中國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美國在西太平洋與其軍事盟國日本、澳大利亞通過第一島鏈、第二島鏈對中國進行軍事包圍,中國西邊的印度則利用印度洋對中國的能源和貿易通道構成威懾,這些年印度在我國西藏洞朗地區和加勒萬河谷地區的入侵行動顯示印度與中國對抗的國家觀,西太平洋是美日澳,印度洋則是美日印,在這種形勢下,中國除了需要有應對美日澳的太平洋戰略,還需要有應對美日印的印度洋戰略。
一百多年前,海權理論奠基人馬漢曾留下一句預言:誰掌握了印度洋,誰就控制了亞洲。印度洋是“七大洋”的關鍵,二十一世紀將在印度洋上決定世界的命運。
歷史上真正成為印度洋主人的只有兩個國家,一個是英國,一個是美國。歷史上印度亡國無不是從西北、東北和北邊“馬背”上下來的波斯人、突厥人、羅馬人、阿拉伯人、大月氏人、塞人等等,而印度最近一次亡國則是來自于海上,即英國從印度洋上岸對印度進行征服,使印度變成英國的殖民地。而美國則是在兩次世界大戰特別是冷戰結束后成為世界真正的霸主,在全球所有的大洋、海峽設置軍事基地,特別是為控制中東能源,美國在中東地區發動了多次戰爭,印度洋成為美國控制的重要洋區。
印度一直認為印度洋是“印度的大洋”,認為印度洋關系到印度的國本和根本利益,不允許除美國以外的域外其它國家染指,控制印度洋成為印度的國家戰略。被譽為“印度海權之父”的潘尼迦就提出“印度洋,對別的國家說來,不過是許多重要海區之一,但對印度來說,卻是唯一最重要的海區。印度的生命線集中在這里,它的未來有賴于保持這個海區的自由。除非印度洋長享自由,除非印度兩岸充分得到保障,否則,什么振興工業,發展商業,穩定政局等等,一切都談不上。”
長期來,中國的發展和崛起除了被美國在西太平洋的島鏈所困之外,就是受制于印度在印度洋上的牽制,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貿易和制造業國家,其商品和能源的絕大部分必須通過中國南海、馬六甲海峽和印度洋運輸,這條貿易通道日益成為中國經濟的生命線,這條生命線一旦受到威脅,中國經濟將出現重大危機。印度扣押中國貨船就是這種重大危機的一個征兆。
2016年美國和日本利用菲律賓挑起南海仲裁案,意欲一舉將整個南海從中國版圖上割走。中國奮起反擊,派出三大艦隊之精銳與美國航母戰斗群在南海進行大規模軍事對峙,不惜與美國一戰而保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這一事件給中國很大啟示,一是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特別是強大的海軍作后盾,經濟再發達也必然受制于人,只能任人宰割。二是海洋戰略應該成為中國未來的關鍵戰略之一。由此中國加大了強大海軍的建設,并在國際上進行了戰略布局,中國的印度洋戰略也由此而浮出水面。
為什么中國要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理解:一是中國開始實施西向戰略,也可稱之為經略亞歐大陸大戰略,即擺脫美日在西太平洋對我國的糾纏和牽制,跳出美日的遏制圈,向西發展,將美日邊緣化;二是開辟西向發展的新通道,從一帶一路路線圖可以看出,除了海上通道,還有多條陸上通道,以擺脫馬六甲海峽這個咽喉。但是當我們繞過馬六甲海峽這個貿易咽喉,會發現,除了北面與俄羅斯和中亞國家的通道之外,中通道及南通道依然繞不過印度洋,無論是通過中巴經濟走廊到達瓜達爾港,還是從中緬通道到達石兌港、可可島和皎漂港,都面臨著浩瀚的印度洋,中國的地理位置決定了我們無法擺脫對印度洋的依賴,除了南海,印度洋越來越成為中國經濟的命脈,經營印度洋已經成為中國未來無法回避的戰略目標。
前面我們說過,印度人一直認為印度洋是“印度的大洋”,他們將印度洋視為他們的生命,不容它國染指,除了美國,其它域外國家都很難進入印度洋。也正因此,中國的印度洋戰略必然與印度正面相撞。近幾年印軍在洞廊地區和加勒萬河谷地區對中國的入侵行動和中印兩軍的長期對峙其實不僅僅是陸上沖突的爆發,而且也是中印兩個大國整體戰略的碰撞,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的碰撞,是世界上經濟發展最快的兩個國家的碰撞,是金磚國家組織和上海合作組織內兩個成員的碰撞,是兩個發展中大國的碰撞。
看看印度洋地圖,會發現印度洋是一片被非洲、中東、南亞、東南亞、大洋洲環繞的大洋,與太平洋和大西洋不同的是,印度洋除了南邊,幾乎是一片內海,印度半島像一把鈍劍直插進印度洋,東邊是孟加拉灣,西邊是阿拉伯灣,從馬六甲海峽出來后,是屬于印度的安達曼群島和尼科巴群島,印度在印度洋占有極佳的位置,這個位置正好扼守印度洋的要沖,中國進入印度洋,印度必然認為觸動了印度的利益,因此對中國的印度洋戰略反應最大的當屬印度。
中國在印度洋周邊擁有重要的經濟利益,除了能源之外,中國與非洲、中東、伊朗、巴基斯坦等國有著重要的經濟聯系,中國與歐洲的貿易也主要通過印度洋通道。中國在印度洋周邊正在建設一批港口,這些港口被西方和印度炒作為“珍珠鏈”戰略,這些港口主要包括孟加拉國的吉大港、緬甸的石兌港和可可島、斯里蘭卡的漢班托塔、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和坦桑尼亞的巴加莫約港,還有處于紅海出海口位置吉布提的中國海軍保障基地,印度和西方將這些港口聯起來,就像一串印度洋上的珍珠。目前這些港口建設并不順利,中巴經濟走廊已經近十年,仍然沒有建成,在緬甸和斯里蘭卡的港口建設和運營都面臨諸多困難,特別是斯里蘭卡的漢班托塔港遭遇困難。
中國正在建設的這些港口都只是貿易港而不是軍港,中國海軍艦艇一直沒有合適的機會進入印度洋。2008年亞丁灣索馬里海盜猖獗,許多商船被海盜劫持。當年12月2日,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通過決議,授權外國軍隊在索馬里政府同意的情況下,進入索馬里領海打擊海盜及海上武裝搶劫行為。12月26日,中國海軍按照安理會決議要求并取得索馬里政府同意,首次派出艦艇編隊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行護航任務。這是新中國的軍事力量第一次正式進入印度洋地區,對于維護中國在印度洋地區的權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2017年7月11日,中國高調舉行中國人民解放軍駐吉布提保障基地成立和井岡山艦、東海島船出征儀式。雖然此前美國、法國、日本在吉布提都建有軍事基地,但作為中國的第一個海外軍事保障基地,仍具有重大意義,標志著中國海軍進一步走向深藍,中國的印度洋戰略在海外開始有了自己的錨地。
印度于上世紀90年代推出“東向政策”,大力開展與他國的“軍艦外交”、積極推動南亞區域合作聯盟進程,2004年6和2007年5月印度相繼發布了《海軍新作戰學說》和《印度海洋軍事戰略》等戰略性綱要文件,旨在印度洋上構筑具有排他性的主導權,印度還多次舉行“印度洋海軍論壇”,確立印度和印度洋沿岸國家主導印度洋事務的立場。
2023年,印度總理莫迪訪美受到熱烈歡迎,美印關系持續升溫。兩國發表的聯合聲明讓我們看清美印兩國聯手遏制中國的戰略意圖。這份聯合聲明除了包括美印兩國在載人及商務航天、半導體供應鏈、先進電信、量子技術、人工智能、基礎科學等方面的合作及技術轉讓外,還包括美印兩國國防工業合作路線圖及互惠國防采購協議,加強兩國在軍事和情報領域的合作,印度對美軍購、美國在印度建立海軍維修中心、美國通過伙伴關系地位獲得印度洋、東南亞和太平洋地區的海洋數據等。美國通過支持印度在安理會改革后成為常任理事國、向印度提供或轉讓先進軍事技術等手段誘使印度“脫俄入美”并融入美國反華體系,通過向印度出售并在印本土生產F-414發動機和MQ-9BHALE無人機使美印通過信息共享而實現深度捆綁。美國成功說服印度,在印建立為美國海軍提供維修的服務中心,使美軍成功進入印度,使印度在美軍需要時為美軍提供服務,這些都使美印在軍事上實現了深度捆綁。
為了阻止中國軍事介入印度洋事務,印度一直對中國采取敵視和對抗政策,印度還與日本聯手,提出了從亞太延伸到非洲的“自由走廊”計劃,試圖通過這項計劃,平衡和抵消中國提出的連接歐亞和非洲的“一帶一路”倡議的影響。2023年,美國總統拜登與印度總理莫迪宣布建設一條大型鐵路和航運走廊,即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IMEC),以此連接印度-阿拉伯灣東部走廊-歐洲北部走廊,其目的就是要抵消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影響。
與此同時,印度一邊加入美國主導、日本、澳大利亞、印度參加的印太四國安全機制即印太戰略,將其力量延伸到亞太地區,一邊在在印度洋上與美國和日本結成某種準軍事聯盟關系。三十多年來,美國與印度軍事合作密切,美國和印度之間的雙邊海軍演習一直持續進行。印度一直舉行“馬拉巴爾”軍演,這不是一個普通的軍演,而是一個有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域外國家及域內多國參加的大型軍演。
2017年7月10日,就在中印在洞廓地區軍事對峙的同時,美日印三國在印度洋的孟加拉灣舉行“馬拉巴爾”大規模海上軍演。印度派出了“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美國派出了“尼米茲”號航母,日本派出了“出云”號直升機航母、各國共15艘軍艦參加此次持續十天的軍演。以此配合印度在洞廓地區的陸上軍事行動。
當前中國與印度的軍事對抗和戰略博弈不僅在陸上進行,也在印度洋的藍海上展開。中印在洞朗和加勒萬河谷的軍事對峙只是兩國軍事對抗和兩國政治博弈的一個表現,真正讓印度感到害怕的可能還不是中國邊境地區的修路行動,而是中國海軍在印度洋的戰略行動,因為洞朗和加勒萬河谷只是一個戰術動作,而印度洋上中國海軍的行動則是一種戰略,這種戰略一旦實施并取得成功,印度將面臨重大考驗,從前他們認為印度洋是“印度的大洋”,現在隨著中國海軍進入印度洋,印度洋上印度的力量將受到限制,很可能會成為美國、中國、印度、俄羅斯等幾個軍事大國展開博弈的大洋,誰能在印度洋的博弈中占有先機,占得主動,很可能誰就是未來世界的主導者。
1405年,明朝三寶太監鄭和率領兩百多艘海船、兩萬七千多人從福建太倉的劉家港起錨,開始其歷史性的航程,這支船隊遠航至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并抵達非洲,鄭和曾說:“欲國家富強,不可置海洋于不顧。財富取之于海,危險亦來自于海。……一旦他國之君奪得南洋,華夏危矣。我國船隊戰無不勝,可用之擴大經商,制伏異域,使其不敢覬覦南洋也。”
六百多年過去了,印度洋還是那個印度洋,中國在歷經劫難之后,又重新崛起,成為世界性大國,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和軍事大國,面對美日印等國的軍事遏制和軍事包圍,中國的前路險阻重重,步步驚心。中國已經建立起海外軍事保障基地,中國海軍的井岡山號軍艦在鄭和下西洋六百多年之后,再次出征并進入印度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
中國的印度洋戰略是中國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在陸上要堅決打擊印度的囂張氣焰,在印度洋上也要重挫印度的囂張氣焰,現在中國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雙線受阻,處境艱難。未來中國處理完臺灣、釣魚島、南海等歷史問題之后,印度洋一定會變成中國海軍的主場。
我想,為了經略好印度洋戰略,中國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確立中國印度洋戰略,中國印度洋戰略是一個百年戰略甚至是一個千年戰略,不要想能夠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這是一個持久的需要幾代人甚至十幾代人共同經略和完成的國家大戰略。
第二,利用這次印度扣押中國貨船的機會,與巴基斯坦海軍一起進行波斯灣、阿拉伯灣、孟加拉灣軍事巡航行動,中國海軍順勢進入阿拉伯海區域,對印度海軍進行牽制和威懾。
第三,在吉布堤建成中國海軍后勤補給基地之后,盡快在印度洋周邊建設一座能夠停泊大型軍艦的港口,使中國海軍艦艇在東印度洋區域有一個立足點,然后再建設成為一個永久性海軍基礎。
第四,在緬甸、巴基斯坦、斯里蘭卡、也門、馬爾代夫以及東非的一到兩個國家建設一串既是貿易港又是軍港的海軍基地,其基本要求是至少有一個海軍基地能夠停泊航母編隊,由此在印度洋形成中國軍事力量圈。
第五,中國在印度洋的布局并不僅僅針對印度,也是推進一帶一路力量推送的基本要求,印度洋不僅有印度勢力,也有美國勢力,還有日本勢力和俄羅斯勢力。因此,確立印度洋戰略和建設印度洋力量體系,并不僅僅是軍事需要,更是國家發展和戰略需要,是政治需要。
中國的印度洋戰略現在只是剛剛起步,未來還任重道遠,但沒有誰能阻止中國海軍進入印度洋,沒有誰敢在印度洋上侵害中國的利益,當中國在青藏高原和印度洋上對印度形成夾擊之勢的時候,印度一定會回歸他番邦林立的歷史宿命。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