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真話的毛星火”起訴莫言的小說“涉嫌污蔑英烈”、“涉嫌美化日本侵略者”。
同時,他還提出四項訴訟請求,其中的第三項就是,請求判令莫言向毛主席道歉。
為什么提出這項請求呢?難道莫言也污蔑過毛主席?
隨著這幾天媒體的發酵,有不少網友進行了深扒,也有不少網友給我發來有關這方面的材料。
不看不知道,果然還發現莫言的文章和言行中涉及到毛主席。
第一份材料,鳳凰衛視“鏘鏘三人行”節目,曾講述了一個駭人聽聞的故事
2006年12月27日,鳳凰衛視“鏘鏘三人行”欄目播出了《“毛澤東熱”經久不衰的秘密》的視頻,這期視頻請到的嘉賓是作家馬未都和王斌。
王斌在節目中談到了某作家的一段往事:
作家王斌在節目中說:"記得有一天早上,我們去參觀主席曾經住過的地方,那個房子里面有放了一張床。看完之后出來,其中有一位作家當時就跟我說了一句話,惡狠狠地說了一句話,臉上沒什么表情,他說,“我恨不得在床上撒泡尿”。這位著名作家曾經在他的小說里用那泡尿釀出了高粱酒。當然了,他這句話說的是咬牙切齒……"
請看視頻吧:
(點擊圖片觀看視頻)
王斌所說的這張床現在就擺在井岡山八角樓的“茅坪毛主席舊居”。
王斌在這里用的詞是“惡狠狠的說了一句話”、“恨不得在床上撒泡尿,這些描述,將某作家對毛主席、對中國革命的切齒痛恨,生動地展現在了觀眾面前。這是對開國領袖有多大的仇恨,才會說出這種喪失起碼的做人底線的話啊?
即使王斌在講這段話時雖然并沒有點名這位作家是誰,但根據王斌的講述,該作家“曾經在他的小說里用那泡尿釀出了高粱酒”,觀眾很容易推斷出這位作家究竟是何許人也。
有網友考證:鳳凰衛視的節目是2006年錄制的,而王斌回憶說是“20多年前有一次和一幫作家到井岡山去,就去重新憑吊當年的革命先烈在那如何戰斗的”。筆者查了一下相關人士回憶,著名作家去井岡山的具體時間應該是“1987年秋天”。
從莫言的成長經歷來看,他不應該對毛主席有那么大的仇恨。雖然他曾說過,自己在十五歲之前沒有穿過衣服。那是我國的三年自然災害時期。
但是,這個謊言已經被他在七歲時和他堂姐的一張合影照片被擊穿了。
而作家的兩個哥哥,一個上了大學當了教師,一個讀完高中成了正式職工,這是解放前的農家子弟不可能有的境遇。
在那個年代,雖然,他沒有上中學,但卻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這個大學校,后來又在部隊上了軍隊的一所藝術高校,部隊將其培養成為作家,實在看不出毛澤東時代怎么虧待了他這樣的農家子弟;
第二份材料,莫言曾寫過一篇《毛主席老那天》的文章,這是一篇回憶文章
本文摘自莫言著作《會唱歌的墻》,作家出版社2005年,作者莫言是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也就是說,莫言寫這篇文章時,他還沒有獲諾獎。
在這里,有必要先解釋一下,這里的“老”是山東人對“死”一種風俗習慣的說法,死者為大,為了忌諱“死”這個字,才有意將“死了”說成“老了”,這也是對逝者的尊重。
但是,在莫言的這篇文章中,只是他的文章標題使用了山東人的習俗,而全篇都是將“毛主席的去世”說成是“毛主席死了”。
可見,在莫言的內心里,根本就不存在山東人的那種忌諱、那份對逝者的尊重,也沒有用“毛主席去世”等詞匯,而是直呼“毛主席死了”。
這篇文章很長,在這里也只能原文擇幾段話。
為了防止別人說是故意的斷章取義,完全是原文照錄:
原來我想,自己不過是個草民,誰當官我也是為民,毛主席死了與我有什么關系?現在我不這樣想了。現在我想,毛主席的死與我大有關系。不但與我有關系,甚至與我家的牛有關系。毛主席不死,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就不大可能改變,階級斗.爭不可能取消,如果有文學,也不會是現在這樣子的文學,而那樣子的文學我是不會寫的,如果毛主席活到現在,我肯定不會當上所謂的“作家”。毛主席不.死,人民公.社決不會解散,人民公.社不解散,社員家就不會自己養牛。所以說,如果毛主席活.著,就不可能有我家那頭牛。
用心良苦,又是何其歹毒!
莫言竟然將毛主席的去世,與他家的牛聯系起來,并說:如果毛主席活著,就不可能有我家那頭牛。
在他的文章最后一段話是這樣寫的:毛主席死了!這句話、這個事實,像巨雷一樣驚得我們目瞪口呆,連我這樣的草民百姓,都為國家的命運擔憂,都認為中國的日子過不下去了。但后來的事情發展變化得有點天翻地覆的意思,毛主席死了,天并沒有塌下來,老百姓也并沒有因為他死了而活不下去,從某種意義上說還活得不賴。
文章寫得很直白,不用我解釋大家都能明白莫言的用意。
文章的全篇充滿了嘲笑、諷刺、挖苦和不屑與輕視,這就是莫言對毛主席的去世,發自他內心的感受。
第三個材料,莫言在參觀了遼沈戰役紀念館后,寫下的留言:“炮火連天,只為改朝換代;尸橫遍野,俱是農家子弟。”
有網友考證,大概是2005年9月,國內文學界的一些大咖,包括莫言一干人在組織參觀了遼沈戰役紀念館后,有人請莫言留下墨寶,莫言揮筆寫下這句留言:“炮火連天,只為改朝換代;尸橫遍野,俱是農家子弟。”
解放戰爭中,遼沈戰役是三大戰役之一,這三大戰役是國共兩黨決定勝負的大決戰。
這三大戰役都是毛主席親自領導和指揮的。
在西柏坡紀念館,有一條56米長的漢白玉長廊,漢白玉墻上鐫刻著毛澤東在西柏坡起草的197封電報手稿。這是毛澤東和黨中央在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中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歷史見證。
一部電話、兩張地圖、三張桌子,就是在中央軍委作戰室這間不足70平方米的土磚房里,黨中央和毛主席指揮了決定解放戰爭走向的三大戰役,指揮人民解放軍和國民黨軍進行了大決戰。當時,毛澤東任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主席,周恩來任副主席兼總參謀長,五大書記在這里研究敵我戰況,做出戰略部署,通過電報指揮全國戰場。重大的帶戰略性的指示電報都是由毛澤東親自動手起草,這些電報指揮了24場戰役,殲滅國民黨軍隊222萬余人。
這里不乏一些記錄解放戰爭歷史轉折點的重要電報,其中有20多封4A電報是毛澤東指示和督促林彪攻打錦州的,4A電報的含義是十萬火急。
1948年10月2日深夜,中央軍委收到東北野戰軍的加急電報,因為敵情變化沒有必勝的把握,林彪提出了繼續攻錦州或回師打長春兩個方案。東北戰局關系重大,10月3日17時、19時,毛澤東連復兩電,明確表示不同意回師打長春的方案,并批評了對攻錦打援既定方針產生動搖的想法。他要求東北野戰軍領導人,“應集中精力,力爭十天內外攻取錦州”。
當接到東北野戰軍決心仍攻錦州的電報后,
毛澤東回電:甚好甚慰,在此以前,我們和你們之間的一切不同意見,現在都沒有了。希望你們按照你們三日九時電的部署,爭取首先攻克錦州,然后再攻錦西。
10月14日,東北野戰軍強攻錦州。經過31個小時的激烈戰斗,全殲了錦州守敵十余萬人。至此,東北大門被徹底關閉,完成了“關門打狗”的戰略部署。歷史證明,錦州之戰成為遼沈戰役的關鍵一戰,為實現中央軍委關于解放全中國作戰方針奠定了基礎。
從遼沈戰役運籌到戰役結束,毛澤東就起草了77封電報發往前線。
周恩來曾風趣地說:我們這個指揮部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指揮部,我們一不發人,二不發槍,三不發糧,就是靠天天發電報就把國民黨打敗了。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以毛澤東為領導核心的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在西柏坡期間,共有408封電報從這里發出。
這三大戰役也是中國是走向黑暗還是走向光明的大決戰。
但是,在莫言的眼里卻成了“炮火連天,只為改朝換代;尸橫遍野,俱是農家子弟。”
在我看來:
第一,“炮火連天,只為改朝換代”這上一句反映了在莫言的心目中,沒有正義戰爭和非正義戰爭之分,沒有國民黨與共產黨之分,沒有國民黨政府與人民政府之分。
第二,“尸橫遍野,俱是農家子弟”,這一下句反映了莫言對在遼沈戰役中犧牲的先烈們的侮辱和褻瀆。
如果沒有這些先輩的流血犧牲,能有你莫言的今天?
第三,莫言的留言,同時也是對毛主席、周總理等老一輩革命家指揮這三大戰役巨大功績的否定。
昨天,我看到一位網友的視頻,對莫言的留言很憤怒,將其改成:炮火連天,只為人民幸福;流血犧牲,都是革命先烈。
我想,看完以上三份材料,是不是應該要求判令莫言向毛主席道歉,每一個有良心的中國人心里都有數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