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種地吃啥?不做實業花啥?
溫州債務危機發生后,溫州被指責已丟掉了做實業的優良傳統,實業空心化。大量資本逃離實業,炒房、炒礦甚至炒錢。在高利息刺激下,銀行資金甚至境外資金也以各種渠道流入了民間借貸市場。(據10月20日《新京報》)
在溫州,正常情況下,個人間借貸月息2到3分,公司間業務月息3到5分,一些錢莊的短期利息達到6分到一毛。不過,從2010年開始,民間借貸就有些瘋狂了,甚至出現月息一毛多。而現在大量傳統中小企業利潤率只有5%左右。做實業,連還利息都遠遠不夠。還有個常識是,民間借貸3個月內無法還清,就危險了,利息越來越高,進入惡性循環。最終,以往溫州的民間資本在炒樓、炒股或炒礦,在銀根緊縮、股市樓市不景氣的情況下,資本沒有去處,人們開始炒錢,錢變成一種商品。
當錢成為一種商品時,銀行里錢也竄出來了。既有里應外合以錢賣錢賺錢的,也有單打獨斗以錢賣錢賺錢的。好家伙,銀行都變著法子放高利貸了,實業的空心化就是必然。
實業是什么?詞條說,實業以生產制造為主業,創辦實業的公司叫實業公司,實業公司要有實物商品做為中間生產及流通環節和貨幣轉換,而投資公司直接是貨幣投資貨幣、金融產品及其衍生品或期值商品電子盤回報。
其實,實業的地位和意義,說白了就跟農業的地位和意義一樣。我們怎么看農業,就該怎么看實業。農業是第一產業,離開農業,什么二產、三產都是扯淡。離開農業,我們沒法活,沒啥吃,還咋活?同理,實業也是“第一產業”,實業做不好,其他投資(以錢生錢)啊什么的,也只能是扯淡,注定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當下不爭的事實是,農業問題很多,農民不愿種地就很典型,原因很簡單,種地的回報太小,投入跟產出太不成比例。結果呢?盡管我們還有糧食吃,但是經濟運行非常不穩,看上去,玻璃經濟似的,叫人心驚膽戰。
看看溫州,本來早些年這里的實業非常發達,他們也由此起家。但后來就亂了套了,竟然沒人愿意做實業了,為何?不賺錢,賺錢慢,辛辛苦苦,落個肚子圓。于是,資本逐利的本性乘著體制和制度的漏洞之馬,開始在炒房炒礦炒錢中橫沖直撞,發了瘋。這種瘋狂,是全然不顧窮人死活的,房子住不起,東西買不起,連死都死不起了。這是成何體統的惡行啊!
所以,有學者認為“就溫州就是救賭徒”,這話里的警醒意味是深長的。一言以蔽之,不種好地搞好農業,吃啥?不讓企業家安心搞好實業,花啥?
作者:朱永杰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